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613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docx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技术交底

02-21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

安装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多层框架预制梁、柱、板混凝土构件安装。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构件: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构件的规格、型号、预埋件位置及数量、外观质量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的规定。

2.1.2钢筋与型钢:

规格、形状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应钢材出厂合格证。

2.1.3水泥:

宜采32.5号、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柱子捻缝宜采42.5号膨胀水泥或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宜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

2.1.4石子:

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5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6电焊条:

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选用。

包装整齐,不锈不潮,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

2.1.7模板:

按构造要求及所需规格准备齐全,刷好脱模剂。

100mm×100mm,100mm×50mm方木。

50mm厚木板。

2.1.8主要机具:

吊装机械、电焊机及配套设备、焊条烘干箱、钢丝绳、卡环、花篮校正器、柱子锁箍、溜绳、支撑、板钩、经纬仪、水平尺、塔尺、靠尺板、铁扁担、千斤顶、倒链、撬棍、钢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熟悉图纸:

对设计图纸,尤其是结构施工图、构件加工图、节点构造大样图,有关的图集,应进行全面了解及熟悉。

认真掌握构件的型号、数量、重量、节点做法、施工操作要点、安全生产技术、高空作业有关规定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2.2编制吊装方案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认真编制结构吊装方案。

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2.2.3主要构件进行预检:

根据结构施工图和构件加工单,核查进场构件的型号、数量、规格、混凝土强度、预埋铁件、预留插筋位置、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有否构件出厂合格证。

2.2.4弹线:

将预埋件及外露主筋上的水泥浆及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在构件上弹好轴线(中线),即安装定位线,注明方向、轴线号及标高线。

柱子应三面弹好轴线。

首层柱子除弹好轴线外,还要三面标注±0.00mm水平线。

弹好预埋件十字中心线。

梁的两端弹好轴线,利用轴线控制安装定位。

2.2.5控制楼层安装标高:

构件连接锚固的结构部位施工完毕,放好楼层柱网轴位线及标高控制线,抹好上下柱子接头部位的叠合层,预埋和找平定位钢板并校准其标高。

楼层柱网格轴线应清晰、准确。

2.2.6调整叠合梁上部的外露钢筋,两端的焊接主筋要调直理顺,按设计要求检查连接部位主筋的长度、位置。

在不影响正常安装的民政部下,将花篮梁上部的梁主筋扎牢,柱头定位预埋件也可焊在叠合梁的钢筋上,但必须保证其标高、位置准确。

2.2.7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吊装机械进场,并经试运转鉴定符合安全生产规程,准备好吊装用具,方可投入吊装。

2.2.8搭设脚手架、安全防护架: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在吊装作业面上搭设吊装作业脚手架和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设施并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鉴定,符合安全生产规程后,方可正式作业。

无安全防护及安全措施,不得进行作业。

2.2.9将本楼层需用的梁、柱、板等构件按平面位置就近平放。

为防止柱子在翻转起吊时,小柱头起吊触地产生裂纹或弯折主筋,可采和安全支腿,或在柱端主筋处加设垫木,防止主筋因起吊弯曲变形。

2.2.10焊工应有操作证及代号,正式施焊前须进行焊接试验以调整焊接参数,提供模拟焊件,经试验合格者,方准操作。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柱吊装(校正→定位→焊接)→梁吊装(校正→主筋焊接)→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理→剪力墙施工→板安装

3.2柱子吊装:

3.2.1按结构吊装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吊装,一般沿纵轴方向往前推进,逐层分段流水作业,每个楼层从一端开始,以减少反复作业,当一道横轴线上的柱子吊装完成后,再吊下一道横轴线上的柱子。

3.2.2清理柱子安装部位的杂物,将松散的混凝土及高出定位预埋钢板的粘结物清除干净,检查柱子轴线,定位板的位置、标高和锚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3对预吊柱子伸出的上下主筋进行检查,按设计长度将超出部分割掉,确保定位小柱头平稳地座落在柱子接头的定位钢板上。

将下部伸出的主筋理直、理顺,保证同下层柱子钢筋搭接时贴靠紧密,便于施焊。

3.2.4柱子起吊:

柱子吊点位置与吊点数量由柱子长度、断面形状决定,一般选用正扣绑扎,吊点选在距柱上端600mm处卡好特制的柱箍,在柱箍下方锁好卡环钢丝绳,吊装机械的钩绳与卡环相钩区用卡环卡住,吊绳应处于吊点的正上方。

慢速起吊,待吊绳绷紧后暂停上升,及时检查自动卡环的可靠情况,防止自行脱扣,为控制起吊就位时不来回摆动,在柱子下部拴好溜绳,检查各部连接情况,无误后方可起吊。

3.2.5柱子就位:

当柱子吊起距地500mm时稍停,去掉保护柱子主筋的垫木及支腿,清理柱头泥污,然后经信号员指挥,将柱子吊运到楼层就位。

就位时,缓慢降落到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停住,核对柱子的编号,调整方位,由两人控制,使定位小柱头全方位吻合无误,方可落到安装位置上。

柱子对号核对剪力墙插铁(钢筋)的方向,定向入座完毕,随之在四边拴好花篮螺栓,斜拉绳,加设临时支撑固定,确保安全。

3.2.6校正及定位:

3.2.6.1柱子垂直度校正:

用吊线板,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架设经纬仪,使柱身立面轴线与安装位置上的柱网格轴线对准,上下垂直。

校正轴线时先找好两个面上的轴线,然后再对准第三个面上的轴线,最后使柱子三个面上的轴线或中线对准定位轴线。

已经就位好的柱子,要认真用经纬仪校准轴线位置及垂直度,确认不超出偏差,方可进行柱头定位钢板的焊接。

3.2.6.2内柱(中柱)安装校正及定位:

以柱子大面中心线为准,就位以后四面支撑。

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支在相邻的两个柱面轴线上,对准柱身轴线,校正垂直偏差。

观察校正柱身轴线时,要由下到上全高贯穿。

当两台经纬仪从两个方向均校正好以后,再检查另外两个面上的轴线,四面支撑牢固,即可将小柱头上的钢板与定位钢板先焊接固定,然后再焊接主筋,进行二次校正。

3.2.6.3边柱、角柱安装、校正及定位:

边、角柱安装只能在2~3个面上支顶方木,从楼层内拉紧花篮校正器进行校正。

安装角柱时除校正后三面定位轴线,还要对第四个面上的轴线进行检查,确保上下层柱子在节点处不产生歪扭、错位与偏移。

3.2.7脱勾之前必须将主筋及柱头定位,点焊固定好,防止因支撑不牢,拉紧花篮螺栓彼此配合不协调,造成柱子翻倒。

3.2.8调整主筋、焊接:

对在吊装过程中被碰撞的钢筋,在焊接前要将主筋调直、理顺,使上下主筋位置正确,互相靠紧,便于施焊。

当采用帮条焊时,应当用与主筋级别相同的钢筋;当采和搭接焊时,应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分上下两条双面焊缝。

施焊时要求用两台电焊机,对角、对称、等速起弧,收弧基本同步。

采用断续焊,防止热影响导致应力不均,产生过大的变形,避免烧伤混凝土及主筋。

小柱头定位钢板须四面围焊。

焊接完毕进行自检。

质量符合焊接规程规定,填写施工记录,注明焊工代号。

柱子主筋焊完以后,待焊缝冷却,方可撤去支撑。

这时要复查纠偏:

用经纬仪和线坠复查柱子的垂直度,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发现超偏差,可用倒链进行校正,不得用大锤、撬棍猛砸、硬撬,损伤主筋。

3.3梁吊装:

3.3.1起吊就位:

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安装顺序,将有关型号、规格的梁配套码放,弹好两端的轴线(或中线),调直理顺两端伸出的钢筋。

在柱子吊完的开间内,先吊主梁再吊次梁,分间扣楼板。

3.3.1.1起吊:

按照图纸上的规定或施工方案中所确定的吊点位置,进行挂钩和锁绳。

注意吊绳的夹角一般不得小于45°角。

如使用吊环起吊,必须同时拴好保险绳。

当采用兜底吊运时,必须用卡环卡牢。

挂好钩绳后缓缓提升,绷紧钩绳,离地500mm左右时停止上升,认真检查吊具的牢固,拴挂安全可靠,方可吊运就位。

吊运单侧或局部带挑边的梁,要认真考虑其重心位置,避免偏心,防止倾斜。

吊点应尽量靠近吊环或梁端头部位。

3.3.1.2就位:

吊装前再次检查柱头支点钢垫的标高、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就位时找好柱头上的定位轴线和梁上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使梁正确就位。

梁的两头应用支柱顶牢。

3.3.2梁校正及主筋焊接:

就位支顶稳固以后,对梁的标高、支点位置进行校正。

整理梁头钢筋与相对应的主筋互相靠紧后,便于焊接。

为了控制梁的位移,应使梁两端中心线的底点与柱子顶端的定位线对准,如果误差不大,可用撬棍轻微拔动使之对准;当误差较大时,不许用撬棍生拨硬撬,否则会影响柱子垂直度的变化。

应将梁重新吊起,稍离支座,操作人员分别从两头扶稳,目测对准轴线,落钩要平稳,缓慢入座,再使梁底轴线对准柱顶轴线。

梁身垂直偏差的校正是从两端用线坠吊正,互报偏差数,再用撬棍将梁底垫起,用铁片支垫平稳严实,直至两端的垂直偏差均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注意在整个校正过程中,必须同时用经纬仪观察柱子的垂直有无变化。

如因梁安装使柱子的垂直偏差超出允许值,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当梁的标高及支点位置校正合适,支顶牢固,即可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

3.4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理:

3.4.1梁、柱核心区的做法要符合设计图纸及建筑物抗震构造图集要求。

箍筋采用预制焊接封闭箍,整个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直径、数量、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在叠合梁的上铁部位应设置1φ12焊接封闭定位箍,用来控制柱子主筋上下接头的正确位置。

3.4.2边、角、封顶柱的节点:

梁和柱主筋的搭接锚固长度和焊缝,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抗震规范的要求。

顶层边角柱接头部位梁的上钢筋除去与梁的下钢筋搭接焊之外,其余上钢筋要与柱顶预埋锚固筋焊牢。

柱顶锚固筋应对角设置焊牢。

3.4.3节点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10MPa。

柱接头捻缝用干硬性混凝土(重量比1:

1:

1干硬性豆石混凝土),宜用浇注水泥配制,水灰比控制在0.3,其强度比柱身混凝土强度提高10MPa。

捻缝前先将接缝清理干净;用麻绳、麻袋蓄水充分湿润;两侧面用模板档住。

两人同时对称用偏口錾子操作,随填随捻实。

施工完应养护7d,防止出现收缩裂缝。

在上层结构安装前,应将柱子接头部位施工完毕。

节点区也可浇筑掺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也应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10MPa,其配合比和浇筑方法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

3.5板安装(楼板或屋面板):

可采用硬架支模或直接就位方法。

3.5.1划板位置线:

在梁侧面按设计图纸划出板及板缝位置线,标出板的型号。

3.5.2板就位:

将梁或墙上皮清理干净,检查标高,复查轴线。

将所需板吊装就位。

有关板安装内容详见预应力圆孔板安装工艺标准。

3.6剪力墙施工:

应在本楼层的梁、柱、板全部安装完成之后,随之在空腹梁内穿插竖向钢筋,并将水平筋与柱内预埋插铁(钢板)焊牢。

接头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支好模板,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加强养护。

4、质量标准

4.1一般现定

4.1.1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

4.1.2叠合结构中预制构件的叠合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装配式结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的验收及对缺陷的处理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8章的相应规定执行。

4.2预制构件

主控项目

4.2.4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

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2.2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2.3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4.2.4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2.5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2.5的规定。

检查数量:

同一工作班生产的同类型构件,抽查5%且不少于3件。

 

表4.2.5预制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板、梁

+10,-5

钢尺检查

+5,-10

墙板

±5

薄腹梁、桁架

±15,-10

宽度、高(厚)度

板、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

±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侧向弯曲

梁、注、板

L/750且≤20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000且≤20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100

钢尺检查

螺栓位置

5

螺栓外露长度

+10,-5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主筋保护层厚度

+5,-3

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量测

梁、住、墙板、薄腹梁、桁架

+10,-5

对角线差

板、墙板

1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表面平整度

板、墙板、柱、梁

5

2m考试和塞尺检查

预应力构件预留孔位置

梁、墙板、薄腹梁、桁架

3

钢尺检查

翘曲

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L/1000

注:

1.L为构件长度(mm);

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对形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构件,其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4.3结构性能检验

4.3.1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及检验指标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检验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非预应力杆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对设计成熟、生产数量较少的大型构件,当采取加强材料和制作质量检验的措施时,可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当采取上述措施并有可靠的实践经验时,可不作结构性能检验。

检验数量:

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三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件作为试件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

按本标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采用短期静力加载检验。

4.3.2预制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检验时。

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γ0u≥γ0[γu](4.3.2-1)

2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γ0u≥γ0η[γu](4.3.2-2)

承载力检验的荷载设计值是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根据构件设计控制截面上的内力设计值与构件检验的加载方式,经换算后确定的荷载值(包括自重)。

表4.3.2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

受力情况

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

[γu]

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受弯、大偏心受拉压

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挠度达到最大跨度的1/50

热轧钢筋

1.20

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1.35

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热轧钢筋

1.30

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

1.45

受拉主筋拉断

1.50

受弯构件的受剪

腹部斜裂缝达到1.5mm,或裂缝末端受压混凝土剪压破坏

1.40

沿斜截面混凝土斜压破坏,受拉主筋在端部滑脱或其他锚固破坏

1.55

轴心受压、小偏心受压

混凝土受压破坏

1.50

注:

热轧钢筋系HPB235级,HRB335级、HRB4000级和RRB400级筋。

4.3.3预制构件的挠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挠度允许值进行检验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αs0≤[αs](4.3.3-1)

[αs]=Mk/{Mq(θ-1)+Mk}[αf](4.3.3-2)

2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挠度检验或仅检验构件的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αs0≤1.2αsC(4.3.3-3)

同时,还应符合公式(4.3.3-1)的要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检验的荷载标准值是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根据构件设计控制截面上的荷载标准组合效应与构件检验的加载方式,经换算后确定的荷载值。

注:

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当进行短期静力加荷试验时αsC值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静力荷载标准组合相应的刚度值确定。

4.3.4预制构件的抗裂检验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γ0cr≥[γcr]

[γcr]=0.95{σpc+γftk}/σck

4.3.5预制构件的裂缝宽度检验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ω0s.max≤[ωmax](4.3.5)

式中ω0s.max——在荷载标准值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mm);

[ωmax]----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表4.3.5取用。

表4.3.5构件检验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mm)

设计要求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0.2

0.3

0.4

[ωmax]

0.15

0.20

0.25

4.3.6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验结果应按下列规定验收:

1当试件结构性能的全部检验结果均符合本标枉第4.3.2~4.3.5条的检验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应通过验收。

2当第一个试件的检验结果不能全部符合上述要求,但又能符合第二次检验的要求时,可再抽两个试件进行检验。

第二次检验的指标,对填载力及抗裂检验系数的允许值应取本规范第4.3.2条和第4.3.4条规定的允许值减0.05;对挠度的允许值应取本规范第4.3.3条规定允许值的1.10倍。

当第二次抽取的两个试件的全部检验结果均符合第二次检验的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可通过验收。

3当第二次抽取的第一个试件的全部检验结果均已符合本=规范第4.3.2—4.3.5条的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可通过验收。

4.4装配式结构施工

主控项目

4.4.1进人现场的预制构件,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

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构件合格证。

4.4.2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处钢筋或埋件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4.3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混凝上强度不小于10N/mm2或具有足够的支承时方可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

已安装完毕的装配式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4.4.4预制构件码放和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5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构件和相应的支承结构上标志中心线、标高等控制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文件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并作出标志。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4.4.6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吊装。

起吊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0,否则应采用吊架或经验算确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7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并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4.4.8装配式结构中的接头和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应采用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2对不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应采用混凝土或砂浆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或M15;

3用于接头和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微膨胀措施和快硬措施,在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并应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5、成品保护

5.1楼面的柱网格轴线要保持贯通、清晰,安装节点的标高要注明,需要处理的要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涂抹、更改和污染。

5.2安装梁、柱的定位埋件要保证标高准确,不得任意撬动、碰击和移位。

5.3节点处的主筋不得歪斜、弯曲,清理铁锈及污秽的过程中不得猛砸。

在浇筑节点混凝土之前用φ12钢筋焊成封闭定位箍,固定柱子主筋位置。

节点加密区箍筋采用焊接封闭式,其间距符合设计及抗震图集的规定,绑扎牢固。

5.4已安装完的梁、柱、板不得任意将支撑及拉杆撤除,需待焊接主筋全部冷却后方可拆掉校正设施。

在安装梁时,应随时观察柱子的垂直度变化,产生偏移应及时制止或纠正。

5.5构件在运输和堆放时,垫木的支垫位置应符合规定,一般应靠近吊环,垫块厚度应高于吊环,且上下垫木成一条直线。

防止因支垫不合理,造成构件损坏。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积水。

底层应用100mm×100mm方木或双层脚手板支垫平稳。

每垛码放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高度码放整齐。

5.6安装各种管线时,不得任意剔凿构件。

施工中不得任意割断钢筋或弯成硬弯损坏成品。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构件缺陷:

构件型号、规格使用错误。

构件出厂尚未达到规定的强度,造成断裂或损坏。

在运输与安装前,检查构件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

采用正确的装卸及运输方法。

破损或缺陷构件未经技术部门鉴定,不得使用。

6.2构件位移偏差:

安装前构件应标明型号和使用部位,复核放线尺寸后进行安装,防止放线误差造成构件偏移。

不同气候变化调整量具误差。

操作时认真负责,细心校正。

使构件位置、标高、垂直度符合要求。

6.3上层与下层轴线不对应,出现错台,影响构件安装:

施工放线时,上层的定位线应由底层引上去,用经纬仪引垂线,测定正确的楼层轴线。

保证上、下层之间轴线完全吻合。

6.4节点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节点模板不严跑浆。

浇筑前应将节点处模板缝堵严。

核心区钢筋较密,浇筑时应认真振捣。

混凝土要有较好的和易性、适宜的坍落度。

模板要留清扫口,认真清理,避免夹渣。

6.5主筋位移:

节点部位下层柱子主筋位移,给搭接焊造成困难。

产生原因是构件生产时未采取措施控制主筋位置;构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造成主筋变形。

所以生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梁柱主筋位置正确,吊装时避免碰撞,安装前理顺。

6.6核心区构造不符合要求:

因为核心区钢筋较多,所以施工时应认真看图,按节点构造要求施工。

钢筋的连接位置准确,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