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44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重点整理

一导言

1.经济区域概念及三个特征:

经济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运动所依赖的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

(3)、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

2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

目的是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二第一章

(一)屠能的农业区位论

1屠能,V.Thnen区位理论的鼻祖。

1820-1830,初步形成的标志《孤立国》屠能。

2形成背景

(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3)假定:

“孤立国”。

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

(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0

即:

P=p-(c+t)

4、屠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

(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

(3)轮作农作圈,粮食。

(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

(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6)畜牧圈。

再向外是毫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荒野。

这种圈状分布,常被称为屠能圈。

5屠能圈示意图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理论背景:

1900年,韦伯A·Weber,《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

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

2、理论假设

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各类条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子(也称指向),其中只有少数具有普遍意义。

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经济因子主要有:

运输成本,劳力成本,集聚。

3、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4、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内容

韦伯认为具备某个有利区位因素的地点,对产业布局的区位有一种吸引力,其引力的大小与该点区位因素的强度有关,而产业的最优区位应在各点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方向上(或引力最大的方向上),这称为产业布局指向。

如O点。

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向型等类型。

5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

(1)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运输指向型产业:

又称运费最低点指向型产业。

当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由运费的高低决定时,则这类产业的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上,称为运输指向型产业。

运输指向型产业又分为原料地指向型、燃料地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

(2)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当某产业部门的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时,该产业最优区位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劳动力因素,这类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用劳动费指数或劳动力系数来判断产业是否是劳动力指向型。

公式:

劳动费指数越大,产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反之,越小,不是劳动力指向型的产业。

劳动力系数越大,产业越容易被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吸引。

(3)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

韦伯认为集聚也可带来节约。

一个工厂如果集聚所节约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4)韦伯理论的发展:

市场区指向型

增补了产业指向原料地或市场区的主要因素。

原料指数(Mi)计算公式:

Mi>1原料地指向型,如甜菜糖厂,Mi=8

Mi<1市场指向型,如可口可乐,Mi=0.02

Mi=1在原料地或在市场区均可,如纺织业。

(三)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1、区位决策

(1)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

(2)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割性,不同区位的区位因素有很大差异:

(3)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

优势区位将吸引大量厂商、居民的聚集,并带动资金、人口、物资的聚集。

但即使区位因素是均质的,聚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会产生要素聚集,形成城镇。

2、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

(1)生产者均衡:

(2)消费者均衡: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就业和消费有很大的差异。

3、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

(1)区位优势改善了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货币效率提高:

区位优势,对于厂商,同样的投入可以增加产出,或者同样产出可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同样支出可以提高效用或者相同的效用满足可以降低支出。

(2)对于区位优势的竞争必然出现:

——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厂商利润的下降,直到集聚规模达到最大。

——居民聚集,相互竞争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下降;拥挤成本增加,达到最大人口密度。

经济从其他区位继续发展,这样使得各地的区位趋于均衡。

4、区位决策偏好

(1)居民的区位决策偏好。

不同收入阶层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不同,高收入阶层对于较大的空间更具有偏好,而对于一般商品的偏好相对较低。

对于较高的交易费用可以承担或者不太在乎。

因此高收入阶层对于区位的依赖程度较低,居住在城镇郊区。

(2)厂商的决策偏好。

劳动密集型厂商对于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运出距离较敏感。

小厂商必须紧紧依赖中心聚集区域;大型厂商可以远离城区以节约土地成本。

三第二章

(一)保税区

1、保税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

1987年开始在深圳沙头角设立。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范围的封闭式、综合性的对外开放的区域。

主要是利用保税区处于关境口岸的地缘优势,发展国际贸易。

2、全国综合保税区

苏州工业园综保区5.28平方公里

天津滨海新区综保区195.63公顷

北京天竺综保区5.944平方公里

广西凭祥综保区8.5平方公里

海口综保区1.93平方公里

黑龙江绥芬河综保区1.8平方公里

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3.59平方公里

昆山综保区5.86平方公里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10.3平方公里

2、政策措施

(1)国境以内、关境以外,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

国境外进入保税区的非个人消费品、保税区内加工的运输出境的产品,免进出口许可证,免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2)保税区允许建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并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

(3)允许生产性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允许其对直接对外承接与生产相关的加工业务。

四第三章(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聚集效应

1、运输成本

节约运输成本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总成本,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途径是生产场所与市场的集中。

生产要素成本的降低,劳动力、资金、物资等的集聚,会使供求信息更加对称,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增加,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对某一地区进行纵向考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

好的基础环境设施,使企业或某一单位内部的经营成本降低。

这种成本的降低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由大家共享,即具有外部经济效益。

2、引起初始聚集的原因

城镇等区位点特殊的有利条件,运费和劳动费的最低。

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活动等的集中地,集中程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提高,是区域内高质量的点。

3、聚集的次序

(1)原始聚集,农产品的流通交换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交换。

(2)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的聚集。

聚集:

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类工厂的集中――不同产业的集中。

(3)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聚集,管理、金融机构、法律组织、技术咨询、通讯交通、研究机构、高校。

(4)为了前两种服务的聚集,如房地产、建筑业、宾馆、饮食、商店和娱乐,家庭服务。

4、聚集的效益来源

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使用公共设施、集中管理。

如果某区域的聚集效益的增加引起的生产成本的降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更多的企业将聚集该点。

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有一定的限度。

拥挤后下降。

5、聚集经济的来源

一种外部经济

(1)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价格较低的专门服务的共享。

(2)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人际交往进行传播和互相学习。

(3)高效率的区域劳动力市场。

(4)厂商之间的合作加强。

(5)相互竞争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6、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自身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对于自然是生产,对于社会是交换或者更为广泛的交易。

交易过程中,必须确定产权,支付交易费用。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越大,交易成本越高。

使用企业这种组织可以替代这种不确定性交易。

空间距离、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能够影响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等待的时间和费用,市场的出现,降低了搜寻成本。

7、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较高级的生活方式、安全、舒适吸引了一些富人居住。

富人的城镇。

(2)较高的收入,吸引了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属。

有一定技能的人的城镇。

(3)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进入,所有人的城镇。

(4)穷人的城镇。

(二)创新效应

1、创新

(熊彼得):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一种内生因素。

2、创新的内容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定型、产业投资、产品商业化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等复杂的过程。

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主导产业群所在城市就是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

3、创新的条件

(一)

(1)单个企业不能操纵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和创新所需的各种要素,个人或单个企业无法闭门造车。

(2)高新技术所需的合作创新,市场或等级组织都无能为力;一方面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需的知识难以交易或交易费用很高;另一方面单个企业不能控制全部的创新过程,它必须跨越组织边界。

因此,实现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众多企业的合作,造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的文化氛围

3、创新的条件

(二)

(3)创新需要创新企业所建立的他们自己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创新是一种社会过程,需要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文化氛围。

创新孕育在一种氛围之中。

(4)区位的共享使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面对面谈判、信息交换、新思想的交流和创新的扩散成为可能。

当大量人口集中在某一区域并从事类似的工作时,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得到培训,并通过工人他们自己的语言形成一种从事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的氛围,年青人从小吸收它。

(三)、城镇的经济职能

1、贸易中心职能,贸易和市场是城镇的基础职能,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和对外辐射地。

城镇的级别越高,大宗的批发贸易和对外市场联系和越强。

2、服务中心职能,最初是为了当地的生产和贸易服务,产生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从事服务业的人群。

后来不仅对内服务,还对外周边区域服务,替代了物流进行对外经济辐射。

3、信息中心职能,物流和服务的集中,必然导致通讯、交通事业的发达,城镇称为信息的中转站。

开始是以物流和服务为载体,后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独立。

4、生产中心职能,制造业向城镇的聚集,可以更好地获得规模和聚集经济效益,成为制造业的大本营。

处于发展中期的城镇,其生产职能往往非常重要,随着工业化的普及,才开始下降。

5、金融中心职能,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储蓄、结算、汇兑、投资等对于生产经营变得非常重要。

金融业越来越有利可图,并逐渐成为其他各业的基础。

(四)城镇规模体系

1、城镇规模体系理论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位次排列与其数量一般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这种分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序-规模法则,即城镇人口与其序列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规律性。

公式一:

P*R=K

其中P=城镇人口数,R=在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的位次,K=常数。

公式二:

令K=P1

P=P1/R

P1是该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为第一位或首位的城镇人口数。

第2位城镇的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2,第10位城镇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10。

公式三:

以q为参数,修正后的公式:

P=P1/(R*q)

当q=1时,与上述公式相同。

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

当q>1时,第一位城市比其他城市规模大得多,是首位型城市体系。

墨西哥,贫富差距显著。

当q<1时,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

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

(2)城市指数

城市指数:

S4=P1/(P2+P3+P4)=大约1

十一城市指数;S11=P1/(P2+P3+P4+……+P11)=大约1。

P1、P2、P3、P4、……、P11:

指按照人口数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的人口数量。

(3)城市首位度

首位城市:

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或该地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

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

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是10.2,秘鲁是10.1,都是过度城市化的结果。

2、最佳城镇人口规模

选择最佳人口规模的不同标准:

(1)财政开支最小。

U形。

(2)现有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

倒U形。

(3)未来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

(4)生产经营单位的利润最大化。

W=TE-TC=P*Q-AC*Q

P=AC=mr=mc

3、中国的城镇规模体系

(1)城镇类型:

城镇规模按户籍注册的非农人口数划分。

超大型城市:

200万以上

特大城市:

100万以上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

20-50万

小城市:

少于20万

建制镇

(2)中国的城市结构

超、特、大、中、小等5级城市体系:

(1)城市个数:

11、23、44、195、393

金字塔分布:

1:

2:

4:

18:

36。

(2)人口规模(万人),

4000、3000、3000、6000、4500。

倒U形分布:

1:

0.7:

0.7:

1.4:

1。

(3)经济规模(城区工业总产值、亿元)。

12900、8500、9000、22000、22000。

倒U形分布:

1:

0.66:

0.72:

1.72:

1.73。

(五)飞地,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

(1)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

(2)某一单位的土地与其成片的土地相分离,而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的零星土地。

(3)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飞地。

欠发达国家在大城市之外从事外向型工业的可能性大,因为不需要特定的本地市场。

五第四章

(一)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确定

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社会政治条件

  政局的稳定性

  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地区法规的完善程度

  区域内社会稳定程度

  与相邻区域或国家之间的关系

  地区财政收入规模与财政政策

(1)科学技术条件

  科技水平Y=Af(N,K),∆N∆K∆Y/Y=a∆N/N+β∆K/K+

∆A/A

技术结构

  科技队伍的规模和能力

  技术转化率

  技术市场发育水平

(2)经济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及产业效率

  区域市场条件

  区域资源供应条件

  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2、区位优势分析

能够降低地区特定部门产品的成本或提高其质量,或二者兼而有之

在空间上的差异性越大,优势越强

  难移动的区位因素

3、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前提

  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一致

  与其它地区比较具有相对优势

  与不利条件综合评价

4、确定区域经济优势的方法

列举法:

将各部门生产发展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地区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比较,然后加以综合分析,做出评价

步骤

(1)、粗选优势部门

(2)、列表筛选

列出粗选优势部门所要求的布局因素

将布局因素区分为指向性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

根据区域所能提供的情况对布局因素按优、良、差给分

根据各布局因素优良的数量将优势部门确定出来

(3)、综合评价

三、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

1、区域经济病理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病:

是指那些因区域经济结构失调或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而产生的慢性病

   长期增长缓慢

   长期高失业率

   生活水平低

   人口大量外迁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成因

   区域经济结构失调:

经济结构落后、陈旧、臃肿紊乱

   区域企业竞争力衰退:

企业规模不经济、生产布局不合理、工业设备老化、管理技术落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第三产业落后、地区政治不稳定

2、区域经济发展病的诊断

首先,检查区域经济是否有病?

   克劳森法:

用区域的收入增长率和收入水平与全国进行比较,如果都不如全国或增长率不如全国为有病

    A=区域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增长率

    B=区域收入水平/全国收入水平

    A>1,B>1繁荣区

    A>1,B<1发展中地区

    A<1,B>1潜在的萧条区

    A<1,B<1萧条区

进行诊断

找出病变部位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要点:

把计划期间区域发展状况与全国作比较,找出哪些方面不如全国,然后从中发现问题

步骤

确定指标:

一般用职工人数,计算计划期间区域职工人数的份额分量和偏离分量

  份额分量:

为区域的全国份额分量的简称,是在计划期内区域职工人数与全国职工人数按同比例增长时,到期末区域应该增加的人数

  

偏离分量

如果计划期内区域实际增加的职工人数与份额分量不一致,存在偏离,那么偏离部分称为偏离分量。

包括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结构偏离分量:

也被称为同比例增长偏离分量,假定区域所有各部门与全国相同部门均按相同的比例增长,但由于区域与全国的产业结构不同,区域应该达到的职工人数增长量与份额分量相偏离,其偏离的数额称为结构偏离分量

竞争力偏离分量:

又称差异偏离分量。

假定区域所有部门与全国相同部门均按相同的比例增长,但由于区域各部门与全国相同部门的竞争力不同,使区域应该达到的职工人数增长量与实际的增长量相偏离,偏离部分称为竞争力偏离分量

公式

ej—j区域计划期间职工增长量

Nj—j区域全国份额分量

Pj—j区域的结构偏离分量

Dj—j区域的竞争力偏离分量

Ej—j区域的职工人数

分析

  (P+D)j>0表面没病

  (P+D)j<0有病,越小越严重

  Pj>0结构正常

  Pj<0结构有病,越小越严重

  Dj>0竞争力正常

  Dj<0竞争力有病,越小越严重

进一步地,计算各部门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找出病变部位及其严重程度

  各部门的竞争力 Nij—j区域I部门按全国比例的增长量:

 Dij—j区域I部门的竞争力偏离分量

公式

分析

Dij>0无病  

Dij<0有病,病变部位,越小越严重

(二)区际贸易流分析

东北地区各省区之间贸易流量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区际贸易的流量、流向和每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相对规模。

行j输出,列I输入

Ij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合计

吉林

  

200

100

300

600

辽宁

400

  

200

300

900

黑龙江

150

200

  

400

750

内蒙古

200

300

100

 

600

合计

750

700

400

1000

2850

第i个地区输出商品的相对规模:

商品输出量占全国(区)各地区商品的输出总量的比重.

n输出地区的个数n=1,2,……n,

m输入地区的个数,m=1,2,…..m.

如吉林省的输出相对规模=

第i个地区输入商品的相对规模:

商品输入量占全国(区)各地区商品的输入总量的比重

如吉林省的输入相对规模=

(2)流向图

制作工作底图 流量流向 运输路径

晋煤的国内流向图

六第五章

(一)企业的合理规模

1、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

(1)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

MR=MC

或者边际产品收益=边际要素成本,即MFC=MRP

(2)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亏损。

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1、销售量:

BEP=Cf/(p(1-r)-cu)

r: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Cf:

固定成本

Cu: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P: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2、销售额:

BEP=Cf/(1-cu/y)

y:

销售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