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29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资料.docx

《高三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复习资料.docx

高三复习资料

必修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2.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材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6、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学科网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7.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8.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B.宣政院

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9、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利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10、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1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2.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3.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14.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

这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7.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

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18.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

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

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19.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

20.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21.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3.太史公曰: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24、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

必修二:

第7课:

工业革命

25.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

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26.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

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

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图1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

29.“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A.开元盛世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D.清末新政

3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D达尔文进化论

31.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学科网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32.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

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

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33.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34.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1.(14分)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下之达上。

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神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3分)

21.答案要点:

(14分)

(1)举措:

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说明: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

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

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原则:

皇权至上

38.(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8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9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9分)

38.(26分)

(1)(8分)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9分)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

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力强大。

(答对三点即可)

重农抑商。

(3)(9分)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

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37、传国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

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

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

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

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吉田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问题:

(14分)

(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分)

(2)魏、蜀、吴三国歇力想获得的“传国玺”象征着什么?

(2分)

(3)唐太宗为什么要重新刻玺?

与之相应唐太宗又做了何种制度建设?

(4分)

(4)你能从传国玺流传的过程中提炼出中国古代政治哪一值的关注得主题?

(4分)

37.

(1)水平1:

从材料中提取完整的信息(4分)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水平2: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2分)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其他答案:

仅复述、摘抄材料中的信息或回答与史实不符(0分)

(2)水平1:

回答与材料有关联性(2分)

•皇帝权力

•正统地位

其他答案:

回答与材料无关联或与史实不符(0分)

(3)水平1: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解释(4分)

•为了巩固统一的新政权,加强皇帝权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

•御玺数量过多,不再正宗,需要重建皇帝权力的象征;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

其他答案:

回答与材料无关或与史实不符(0分)

(4)水平1:

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相关的主题(4分)

•国家的分与合

•政治体制创新

•政权合法性问题

水平2:

仅能根据材料进行叙述(1分)

•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创新发展的特点,如唐重刻国玺

其他答案:

回答与材料、问题无关联性(0分

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

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

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

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

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10分)

38.(36分)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答三点即可)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

(答五点即可)

(3)看法:

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

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

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

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

(答二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

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16分)(要求:

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37

(1)郡县制度:

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

把选拔人才和任免管理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

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

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学科网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来源: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

宋代经济卷》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

有何具体背景?

(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6分)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3分)

12.(19分)

(1)态度:

孟子:

农商平等;商鞅:

重农抑商。

(2分)

认识: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2分)

背景: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分)

(2)措施:

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2分)

目的: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2分)

举措: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2分)

(3)状况:

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2分)

政策: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2分)

(4)认识: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3分)

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

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

“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

”要求:

“凡边省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