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27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docx

汉语成语的文化关照

唐莉莉

汉语言文字学

现代汉语

唐雪凝教授

2003年4词1日汉语成语的文化观照

—成语中的心理文化及成语的文化应用

论文摘要

论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概说,第三部分

为成语中的心理文化观照,第四部分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第五部分为

结语。

一绪论

主要介绍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

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E·萨

圣尔曾指出:

“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

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

”汉语成语是汉

语语言符号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符号,它所蕴涵的文化具有历史的深

度和现实的广度。

成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高度凝聚着

汉民族文化的精华,因而从成语中透析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概说

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成语性质的探讨。

论文在对一些观点进

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成语性质的看法:

成语是人们

长期习用的,具有浓重书面语色彩的词组或短句,其结构一般为四音

节形式。

第二部分为概说成语文化。

首先是对文化及成语文化的界定。

文化指广义的文化,它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

文化。

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心理文化层是文化的深层部分,具有认知

与价值定向的功能,对整个文化系统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所说的“成语文化”,主要指成语中反映出来的民族心理文化.论

多文阐明了成语文化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本文欲通过对成语中的心理文

化层多个方面的透析,探寻古人的文化心理状态,以求把握中国文化

的主色调。

三成语中的心理文化观照

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成语中的价值观念。

汉语成语如一个多

棱镜,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汉人的价值取向。

(1)宗法伦理观。

伦理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纲五常”是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

许多成语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

(2)道德人格观。

许多与“仁”、

“义”有关的成语表明,“仁”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

标准,“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

中国人素来重视修身养性,

又有勤劳节俭、崇高质朴的传统。

这都能在成语中反映出来。

(3)社

会人情观.在中国,人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生存信条。

从许多成语可

以看出,中国人办事十分注重“和”,和谐、和睦是人们追求的人际关

系的目标。

第二部分为成语中的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思

维最本质的特征.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一是辫证思维。

在形式上,大多

数成语的语音平仄配对,交替出现;在内容上,如“乐极生悲”、“否

极泰来”等成语都能体现出汉人的辩证思维.意象思维是整体思维的

衍生之二。

在人们的心目中,意象与其所表达的对象关系不同,分别

激起了不同的联想,成语的意象在表达意义时,就有了不同的方式:

比喻式、象征式、示现式.直觉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三。

成语写

自然界的动植物,很少静止地写真,而是寓情于物,把外物当作人加

以对待。

指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成语以其独特的方式映照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走进“成语大观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

任重而道远.

.2成语文化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的历史遗产,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的

产物,是人类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

任何民族语言都是

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文化通过语言

得以记录、表现和传递。

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

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

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曾指出,

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提示这个民族的心理。

因此,文化中的价值

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会借助于语言特别是语言中的词汇得

以保留。

语言也离不开文化,正如萨王尔所说:

“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

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8]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都对该民族

语言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在语言中留下烙

印;任何一种语言现象,也都有其文化上的理据。

语言中的文化最集

中、最显著地体现在词汇上。

在汉语浩瀚的词林中,成语以其典雅、

含蓄、生动、犀利而独放异彩。

成语同一般语词相比,具有两个非常

显著的特点:

第一,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语,’,

这些经过大浪淘沙得以存活下来的成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蕴

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

第二,成语构词凝炼,较之其他词汇

表意效能更大更强。

由于定型后其内涵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丰富和充实,传留至今的成语绝大多数都表现出构词凝炼、内涵丰

富的特点。

这就使得一条成语比一个普通语词包含更大的信息量。

语词的信息量越大,其文化的负载量也就越大。

因此,整个成语系统

也就比一般词汇更能完整地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我们透过语言

的窗口去揭示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就会把目光投向凝聚着民族文化

痕迹的成语。

我们所说的“成语文化”,就是指成语中反映出来的民族

文化。

对于成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前人己有探讨。

本文欲通

过对成语中的心理文化层多个方面的透析,探寻古人的文化心理状态,

以求把握中国文化的主色调。

成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伟大结晶,但它并非博物馆中的陈列

品,它沟通着历史与现实,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活跃在人们的语言实

践中。

现代人的成语实践,突出地表现在成语的文化应用方面:

成语

广告、成语谜语、成语对联、趣填成语、成语接龙等。

当今最时尚的

是广告中对成语的“加工改造”,己有不少文章涉及这一现象,但大多

是探讨这些“成语”的修辞效果及其规范问题。

本文欲运用认知心理

原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从成语语义特点上、语用上、心理上探求

此时尚流行的深层原因。

三成语中的心理文化

(一)成语中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与人的心理是相契合的。

汉语成语如一个多棱镜,它从

多个侧面折射出汉人的价值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成语历史比较久远,

因此反映的也大多是古人的价值取向。

1.1宗法伦理观

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

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是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是封建社会人们为人

处世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

许多成语就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

《诗经·小雅·北山》中说: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种天下一统于王的思想意识,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

思想意识中。

帝王是奉天承运、天授君权的真龙天子,帝王“金口玉

言”,可以“称孤道寡”、“龙冠凤冕”,是“高山仰止”、“至高无上”

的,而为臣的要讲究一个“忠”字,必须“赤胆忠心”、“忠君报国,’.

“忠贯白日”,对君主、对国家尽心尽力,赤诚无私。

勤见君主须行大

礼“北面称臣”、“三叩九拜”。

并且要“功不盖主”,否则“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伴君如伴虎”是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真实写照。

《礼记·大学篇四十二》中说: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

慈”。

宗法伦理要求“父慈子孝”,其中的“慈”和“孝”是父母子女

之间的两个道德规范,由此,父母子女之间的正常感情也被纳入了封

建礼教的轨道。

封建礼教特别重视孝道,孝指对父母、长辈无条件的

顺从、敬奉。

汉语中与“孝”有关的成语很多:

斑衣戏彩、昏定晨省、

慈乌返哺、冬温夏清、风木含悲、寂水之欢等。

要做到“孝”,首要一

条是“有后”。

《孟子,离娄上》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孙爽疏:

“此章言量其轻重,无后为不孝之大者。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者,言不孝于礼有三,惟先祖无以承,后世无以继,为不孝之大

者。

”“传宗接代”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陈建民说:

“中国

人心中有祖宗,有子孙,而把自己作为上下相联的环节看待。

”[9]古人还有所谓“七出”之说,即出妻的七种罪名,“七出”之首便是无子。

对汉人来说,“断子绝孙”简直是一句非常恶毒的咒语。

遵循封建孝道

不仅要敬奉长辈,还要敬爱并服从兄长。

成语“伯仲之间”、“伯歌季

舞”、“兄友弟恭”、“兄弟孔怀”等表示长幼有序,兄弟和睦,以保持

家庭秩序的稳固。

统治者为什么如此宣扬孝道呢?

成语“移孝为忠”

一语破的,即把孝顺父母之心移到孝忠君主身上。

君主为天下黎民之

父母,天下黎民都要像孝顺父母那样孝忠君主。

这就是统治者宣扬礼

仪孝道的政治目的。

婚姻家庭在个人和社会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中表婚姻的

成语特别多。

古代婚姻多评究“男才女貌”、“才子佳人”。

女性婚龄须

是“豆范年华”、“标梅之年”,对女性相貌的要求是:

脸型要“桃腮杏

脸”,眉眼要“眉清目秀”、发式要“风矍雾鬓”,肌肤要“肤如凝脂’,、

身姿要“绰约多姿”,步调要“步步莲花”;笑容要“笑不露齿”。

这些

天生条件还不够,还要注意梳妆打扮:

头戴“金钗十二”“凤冠霞被,’,

耳饰“瑶环瑜琪”、“穿耳附珠”,且要“弄粉调朱”、“搽脂抹粉”、打

扮得“珠光宝气”、“翠绕珠围”。

总体要求是“天姿国色”、“倾国倾城”、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绝代佳人”。

这些成语从多个方面描绘

了一个典型的东方美人形象,体现了男性以貌取人的择偶倾向,揭示

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观赏价值。

女性在婚姻开始就被作为花瓶来对待,

所以传统中国妇女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的。

当然,也有描写婚后感情和

谐的,如“莺凤和鸣”、“琴瑟和谐”、“百岁之好”、“珠联璧合”、“比

翼双飞”、“双宿双飞”等。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毫无疑问,婚姻应当建立在爱

情的基础上,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直奉行“男女有别”、“授受不

亲”的道德原则,“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明媒正娶”正是包办婚

姻的明证,男女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爱情。

“男尊女卑”的道德原则使

“夫为妻纲’城为夫妻关系的准则。

成语“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德”,

就是无条件地顺从。

“彩凤随鸡”、“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举案齐

眉”,便是对这个“德”这字的最好注解。

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那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是以牺牲女子利益为前提,用封建道

德力量来维持的,并力图把妻子变成丈夫的附属品,使妻子对丈夫绝

对服从和忍让,以换取家庭的安定与和睦。

妇女把丈夫看得比自己还

重要,只盼“夫贵妻荣”,丈夫则把妻子当作私有财产任意处置,可以

“卖妻胃子”、“杀妻求将”,这种不平等、不正常的夫妻关系是封建社

会的必然产物。

《礼记·昏义》认为: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

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

”这种由家及国的宗法政治结

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就是用家庭伦理的机制

来进行政治统治的。

1.2道德人格观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

灵,就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中国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

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并以德性作为人兽之分的根本。

“仁”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与“仁”有

关的成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仁

不让”、“仁言利博”、“杀身成仁”等,可见“仁”是许多人追求的目

标,什么是“仁”呢?

“温良者,仁之本也:

敬慎者,仁之地也;宽

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

敢言仁也。

”[l01可见“仁”的内涵十分丰富。

“仁”与“善”是相通的。

《孟子,告子章句上》说:

“恻隐之心,仁也。

”这里的善,并非指佛

教教义里讲的善,而是指一般人所理解的做好事。

中国老百姓希望“善

有善报”,并且“乐善好施”,把做善事当作人生一件乐事。

义者宜也,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一般的道德规范。

儒家对义的

看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义以为上”,[l’]“义

者,天理之所宜”,112)义被赋予了体现“理”的价值,成为评判行为

的主要准则。

成语“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是说君子是‘深明大义’

的人,小人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

汉民族赞颂“见义勇

为”,“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他们“劫富济贫”、“锄强扶弱”、“打抱不平”,在老百姓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中国人把名誉看得很重,

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使清白的名誉留在世人心中,抛弃生命也在所不辞。

“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也是中国人重视名誉、洁身自爱的表现,许多成语也是对这

种义的赞美,如“不饮盗泉”、“不食周粟”、“刚正不阿”等。

以义为

人的根本特旨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

中国人素来重视修身养性,首先注重养生健身。

古有五禽戏、有

修道练丹,今有气功流行,都反映中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共同心愿。

成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良药苦口利

于病”都是古人的养生经验总结。

除注重养生外,古人还特别重视个

人品德的修养,这方面的内容很丰富。

据有关专家论述,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要为人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慎屋漏,不欺

暗室”、“表里如一”、“不愧不作”。

要清泉洗心,不断检查自己。

墨子

有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

习乎?

”113]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反躬自省”、“刮垢磨光’,、“洗心涤

虑”、“砒节砺行”等。

古人修身还注意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

矜不伐”、“深藏若虚”、“韬光养晦”、“不见圭角”、“虚怀若谷”。

要“清

心寡欲”、“返朴归真”、“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乐天知命”。

儒家

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

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4〕孔子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

是把个人品行的修养与为国效力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道德修养提高到

政治之本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期的农耕生产‘旧出而作,日

入而息”,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品格,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又

有崇尚质朴的传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辛苦”,是中国人民勤俭心理的写照。

在中国人的信念里,忍受痛苦、

任劳任怨是令人敬佩的。

在生活中,他们崇奉勤俭持家的准则。

说他

们勤劳,是因为他们“披星戴月”、“晨兴夜寐”、“废寝忘食”、“夜以

继日”;说他们节俭,是因为他们“节衣缩食”、“节用爱人”、“节俭力行”、“精打细算”。

三国时,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要求人

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对为政者来说,“俭以养德”主要是廉德,

“克己奉公”、“两袖清风”的为政者是受百姓拥戴的。

以农为主的生

产方式也使中国人养成了质朴务实的美好品格,无论是道家的“见素

抱朴”、“返朴归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还是儒家的“巧言令色,

鲜矣仁”、君子“呐于言而敏于行”,都崇尚实干,反对空谈。

汉族人

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大度,“宽宏大量”,待人以宽厚为美德,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包容性。

1.3社会人情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中国,人事关系是非常

重要的生存信条。

古人特别强调血缘关系,亲疏有别,内外有别,“非

我族类,其心必异”,对非同宗同派的人加以排斥,对自己人则“一人

得道,鸡犬升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而广之,形成了浓厚的

家乡观念,热爱家乡成为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传统。

汉族人眷恋故土,

安土重迁,人们不愿“背井离乡”。

“月是故乡明”,一个人若在外地做

官,总要“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游子们追求晚年能重返故乡以度

日月,即使不得已死在异乡,也要“叶落归根”,千方百计将骸骨迁葬

故土,表示念念不忘故乡,把家乡作为最后的寄托。

成语“狐死首丘”

比喻怀念故乡或归葬故人,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中国人办事十分注重“和”,表现人和的成语很多,如“和为贵”、

“和衷共济”、“同舟共济”等。

新到一个地方,应当“入乡随俗”、“入

门问讳,入境问禁”,事先了解当地的禁忌,以免触犯,引起关系磨擦。

为了达到和谐和顺的目标,人们应当严格自我约束,关心体贴他人,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因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投其所好”等成语,产生了矛盾则应当“舍己从人”、“存异求同”。

所以唐雪凝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强调人际

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

”[l5]为

了“顾全大局”,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兄弟阅于墙,外御其

侮”。

和谐成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原则。

儒家先师孔子就主张: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正统化,

这种和谐观为人们普遍奉为至则,和谐、和睦成为人们追求的人际关

系的目标,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团结的倾向。

(二)成语中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决定文化样式的比较深层的东西,它决定民族文化的

内质,规定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

思维方式。

海内外文化学者长期研究表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

中国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整体思维来源于古人关于宇宙模式的信念。

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1这一宇宙模式

表明:

宇宙间的万物是一母同胞,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

体。

许多汉语成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

2.1辩证思维

整体思维作为一个基础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其他一切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一。

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的论断,说

明古代早就有了事物的对立面互为条件、相互规定的思想。

军事辩证

法大家孙武认为“弱生于强”、“怯生于勇”;思想家孟子提出“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事物对立面的统一。

先哲们在发现了对立面的

统一时,又逐渐认识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成语“否极泰来”、“苦

尽甘来”、“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来自英语的“失败是成功之母”,都

说明事物的一方面发展到了极点,靠一定条件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体现了古人的辩证思维方式。

古人把“阴阳”看作天、地、人三界中

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势”,“万物负阴以把阳,冲气以为和”[17J“一

阴一阳谓之道”,[l81古人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只

有对立面的统一,才是事物固有的本性,由此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的理

性思维。

古人在处理日常具体问题的方式上也体现出辩证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要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说主观上

一味求快,但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要了解事物的

真实面貌,必须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

是要人们克服主观主义,纠正片面性。

从长远看,想从对方那里得到

东西,首先应暂时付给对方一些代价,成语“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方式。

成语的形式也体现出汉民族的辩证思维方式。

四音节成语的语音

全是平声(如“愚公移山”)或全是仄声(如“出类拔萃”)的,数量

极少,大多数成语的语音平仄配对,交替出现,语调抑扬顿挫。

如:

平仄平仄:

肝胆相照坚壁清野心领神会梁上君子

仄平仄平:

养尊处优画龙点睛假公济私闭门造车

平平仄仄:

标新立异披肝沥胆高瞻远瞩踌踞满志

仄仄平平:

鹤立鸡群各有千秋锦上添花海誓山盟

平仄对立统一于四字成语中,“由于对立,因而有序,并在有序中显示

出内在力量的趋同;由于统一,因而平衡,并在平衡中展示出变动与

发展。

”[l91所有这些,都体现出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一点在

后面“审美情趣”节中还要讲到。

2.2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二。

古人常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

的事物,通过各种联想方式,使之成为可以理喻的东西。

这在哲学中

是一种“取象比类”的意象思维方法。

成语中的意象,之所以能够表

现事物、传达意义,是因为“它能为物体、事件和关系的全部特征,

提供结构等同物”,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

1201

所以,往更深的层次看,在人们的心目中,意象与其所表达的对象之

间,总会有相似之处,或者有对应之点,或者更直接地有表征关系,

并且分别激起了不同的联想,这样,成语的意象在表达意义时,就有

了不同的方式。

第一类:

比喻式意象

比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基本点是要求取象与取义的有机结合。

取象是指成语中的思想寓意于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物象表现

出来。

取义则指成语中的物象高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寄托。

喻式意象与其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在人们看来有相似之处,用实在的

物象喻指精深复杂的情感,情景交融,生动直观而又不拘泥于原有的

物象,从而蕴含了特有的韵致。

如成语“口蜜腹剑”,基本义是比喻嘴

甜心毒。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记载:

李林甫当宰相,妒忌

一切才华、声望比他高的人。

他表面上说好话,暗地里却排挤、陷害

别人,因此当时人们称他“口有蜜腹有剑”。

成语把“口中含甜蜜哄骗

人”与“腹内藏利剑伤害人”两件截然对立的事物并提,形成口与腹、

明与暗、外与内的强烈反衬与对比,用比喻突出了李林甫式坏人的险

恶狠毒,从而强化了成语的贬义色彩。

又如成语“八面玲珑”,原指窗

户多而透亮,与行事的精明透彻相似,人们就用前者的比喻方式表达

后者。

其他如:

空中楼阁、枯木逢春、画龙点睛、两袖清风、疾风劲

草、白驹过隙、渐入佳境、竭泽而渔、解铃系铃、门可罗雀等,这些

成语都通过比喻式意象来表达意义。

第二类:

象征式意象

“所谓象征,是用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

感情或意境的思维方式。

”12’]象征式意象与其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在

人们看来有对应之点,因而就以象征的方式表达对象的意象,从而突

出其特征,加强其可感性,启发读者的理解和想象。

在古人心目中,兰、菊有“君子”、“雅士”之德。

兰花是我国传

统的名花,是一种观赏性的植物,其叶飘逸秀美,其花清雅恬静,其

香怡人心性,古人誉为“天下第一香”。

兰花的神韵不仅在于其外表,

更在于它具有一种内在的灵性,内在的精神之美。

“芝兰生于深林,不

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固穷而改节”,兰生于山野,与明

月清风为伴,因而古人认为它不趋炎附势,也不凌弱欺小,许多文人

雅士借它来吟诗作画、咏叹心志兰成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养身

修德、气节高尚的象征。

兰高贵典雅,具有贵人气质,“空谷幽兰气

“芳兰竟体”、“兰心蕙质”都用兰象征人具有良好的修养而气质不俗。

“芝兰玉树”、“兰桂齐芳”象征优秀子弟。

“桂殿兰宫”、“桂揖兰挠”

象征宫室建筑或日常用品精美贵重。

成语“春兰秋菊”以春天的兰花

和秋天的菊花来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

“兰摧玉折”、“半艾难分,’.

“兰花同焚”对优秀人物的被埋没、被摧残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菊花

是一种较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多在秋季开花,又叫“秋菊”。

古以来人们就用菊花代指秋天,以菊花那种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特

性,作为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精神的象征。

野菊花大多为黄

色,称为“黄花”。

黄花象征年老、长寿,成语“黄花晚节”就借用菊

花的象征义比喻人虽到晚年仍能坚守节操、善始善终。

又如,成语“花

好月圆”取象于花正盛开、月正清圆的景象,与人间美好的团聚有心

理上的对应点,人们就用前者以象征的方式表达后者。

这一类意象的

成语也比较多。

如:

岁寒三友、岁寒松柏、有凤来仪、晓凤残月、残

山乘少水、莺飞鱼跃、比翼齐飞等,都体现出古人的象征式意象思维方

式。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