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202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docx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智能小车(C题)

【本科组】

 

 

2011年9月3日

摘要

本系统由信号检测、信号控制和通信部分构成。

系统选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主控器,利用STC内部的PWM模块对小车进行速度调节;采用TCRT5000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小车循迹功能;利用单片机与L298N驱动模块结合来对检测信号进行有效控制。

两车之间主要采用2个E18-D80NK红外避障传感器和无线模块nrRF24L01进行通信。

 

关键词:

STC12C5A60S2单片机TCRT5000红外反射式传感器L298N电机驱动芯片E18-D80NK红外避障传感节能

 

目录

1系统方案1

1.1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1

1.2调速模块的论证与选择1

1.1电机驱动的论证与选择2

1.2信号检测的论证与选择2

1.4两车之间通讯的论证与选择2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2

2.2信号检测的分析2

2.2.1信号(黑线)的检测2

2.2.2标志线的检测分析2

2.3小车行走的分析3

2.3.1小车各自行走一圈3

2.3.2超车和避免追尾相撞的分析3

3电路与程序设计3

3.1电路的设计3

3.1.1系统总体框图3

3.1.1L298N驱动模块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3

3.1.2TCRT5000红外循迹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4

3.1.3无线模块nRF24L01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5

3.2程序的设计5

3.2.1程序设计思路5

3.2.2程序流程图6

4测试结果8

4.1测试结果(数据)8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9

参考文献9

附录1:

电路原理图10

附录2:

源程序11

 

智能小车(C题)

【本科组】

1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电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信号检测与控制模块、小车通讯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图1系统电路设计

1.1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采用周立功公司的32位单片机EasyARM2131。

该单片机I/O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存储空间,芯片内置JTAG电路,可在线仿真调试,但对编程要求较高,且价格较为昂贵。

方案二:

采用STC公司的STC12C5A60S2。

内部含有PCA模块可对电机进行调速。

此单片机价格低,资源多,高性价比,应用广泛,无论是从内部构造,还是编程方面51系列单片机都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和使用。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1.2调速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用单片机STC12C5A60S2内部的PCA模块进行PWM调速,调速准确,程序编写容易,控制方便。

方案二:

采用L9110马达控制驱动芯片搭建硬件电路进行调速。

考虑到控制的灵活性,采用方案一。

 

1.1电机驱动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采用大功率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采用上述元件搭建两个H桥,通过对各路信号放大来驱动电机,原理简单。

但由于放大电路很难做到完全一致。

当电机的功率较大时运行起来会不稳定,很难精确控制。

方案二:

采用L298N驱动芯片。

L298N芯片是较常用的电机驱动芯片。

该芯片有两个TTL/CMOS兼容电平的输入,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用单片机的I/O口提供信号,

电路简单、易用、稳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选择方案二。

具体电路图见附录

1.2信号检测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是一款红外反射式光电开关。

传感器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输出信号经施密特电路整形,稳定可靠,而且价格便宜。

方案二:

RPR-220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光电探测器。

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硅平面光电三极管。

优点:

塑料透镜以提高灵敏度;内置的可见光过滤器以减小离散光的影响;体积小结构紧凑。

缺点:

价格较高,是方案一红外对管的3倍。

考虑到本题目需要大量的红外对管测试,价格较高,而且方案一已完全能满足题目要求,选择方案三。

1.4两车之间通讯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采用NRF24L01模块。

此模块,可以实现数据的精确传输,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传输距离远,且其有空闲模式,大大的降低了模块的功耗

方案二:

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

此模块检测准确,但价格较高,而且编程复杂。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一。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同时启动分析

启动前打开乙车电源,当按下甲车电源时,通过无线模块nRE24L01发送数据给乙车的数据接收,启动乙车的程序运行。

2.2信号检测的分析

2.2.1信号(黑线)的检测

TCRT5000红外对管发射出红外线,在非黑色区域发射红外并被接收,与电压比较器LM339比较后得到高低电平输送给单片机,从电平的高低判断是否检测到黑线

2.2.2标志线的检测分析

小车需要识别的标志线和边界线以控制小车的行走。

因此,当循迹内环时,用右边的红外

对管检测检测标志线并进行计数。

当循迹外环时,用左边的红外对管检测标志线并进行计数。

2.3小车行走的分析

2.3.1小车各自行走一圈

小车检测到起点标志线后左转一定度,使小车左方红外管检测到内环内的黑线,并循迹内环黑线行走。

并用右方红外对管检测标志线并计数,当一超过超车标志线后转而循迹外环,直至跑回到终点。

2.3.2超车和避免追尾相撞的分析

避免追尾相撞:

小车前方设置一红外避障传感器,小车后方设置一挡板,当两车接近到一定距离时,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到对方尾部的挡板,输送低电平通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PWM调制脉冲使小车减速。

超车:

当甲车检测到超车标志后,转而循迹外环的同时,甲车减速。

乙车与甲车保持红外避障传感器设置的距离转检测完超车标志后,转而循迹超车区内环的黑线,速度超过甲车并循迹黑线返回起点。

而甲车循迹检测到转弯标志线后继续循迹外环返回原点。

3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电路的设计

3.1.1系统总体框图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系统总体框图

3.1.1L298N驱动模块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L298N子系统框图

图3L298N子系统框图

2、L298N子系统电路

图4L298n子系统电路

3.1.2TCRT5000红外循迹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循迹系统系统框图

图5红外循迹子系统框图

2、循迹系统电路

图6循迹系统电路

3.1.3无线模块nRF24L01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循迹系统系统框图

图7无线收发子系统

3.2程序的设计

3.2.1程序设计思路

1、程序设计思路:

启动小车后直走,小车右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到起始标志线后向左拐,在进入转弯标志线前左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到内环2CM的黑线,假如左1和左2检测到黑线,则往里拐,进入行车区,红外对管有反射,则往外拐,同时,经过转弯标志线时,右边的红外对管检测并计数,当进入到超车标志线时,右边红外对管检测到黑线的次数为4,检测完5条超车标志,计到的次数则为8,此时甲车直走转而减速循迹外环返回终点,乙车则继续循迹内环,循迹超车区的内环线比甲车更快的速度前进,直到乙车超车完毕,循迹内环返回起点。

为防止两车速度不一样而造成追尾相撞,设置红外避障传感器设置一安全距离,也为超车标志转弯时内由于乙车快,甲车慢容易相撞提供了保障。

3.2.2程序流程图

1、主程序流程图

 

2、循迹内环检测子程序流程图

3、循迹外环子程序流程图

4、超车子程序流程图

4测试结果

4.1测试结果(数据)

表1甲乙小车跑一圈的时间(单位:

秒)

次数

1

2

3

平均时间

甲车

18.2

17.8

18.5

18.167

乙车

18.6

18.7

19.2

18.834

 

表2甲乙小车跑一圈并完成超车的时间(单位:

秒)

次数

1

2

3

平均

两车同行

33.7

35.4

34.1

34.4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根据上述测试数据,我们知道:

1.速度太快会导致检测标志线检测不到,就会造成程序错乱,不能完成,因此,我们在能检测到得情况下调到一个最大的可行速度,最快速度达到17.8秒。

2.当跑多圈时,电池的电压降低,因此循迹模块的LM339芯片比较器的比较电压下降,红外循迹会出现错误,而且,电压降低,小车的速度降低,转动的弯度也减少,因此,我们在一圈内完成超车,最短时间为33.7s。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甲车和乙车分别从起点标志线开始,在行车道各正常行驶一圈。

(2)甲、乙两车按图1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车

区内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甲车到达终点标志线,即第一圈实现乙车超过甲车。

综上所述,本设计达到设计基本要求。

5系统调试

1.循迹模块测试,循迹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判别黑线,常随机将跑道上的某些点误判为黑线,导致小车路线错误。

经排查,由于自己铺设的跑道不够平整,导致红外光电传感器会受到影响,调试过程中,通过改变与接收管相关的电阻阻值的大小来改变接收能力,调试过后小车循迹正常。

2.超声波避障测试,行车时超声波不能及时收到正确的信息,供单片机识别,经改进在小车后部加一片挡板,反馈信息准确度明显提高。

3.整体调试后,得出电池电量低于4.5V时,会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传感器工作不正常,故需经常更换电池,只有小车电机在6.3V供电时,速度相对稳定,并且可以及时准确的循迹。

4.经测试,两辆小车绕圈一周的时间平均为40s,虽由于小车自身性能,走直线时会偏向一侧,但可通过循迹模块纠偏,系统相对稳定,行驶较平稳。

5.

测试结果记录

第一圈

第二圈

第三圈

平均

甲车

41s

38s

40s

39s

乙车

40s

42s

40s

41s

6结论

1.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小车具有循迹检测、超声波避障、电机驱动、无线通信等主要功能

2.应用L298N进行电机驱动电机,电机的左右轮分别两个独立的电机驱动,通过控制两个电机正转时间的不同,实现小车的前进和左右的方向选择。

车头的四个红外光电传感器,通过对边界黑线的检测反馈给单片机,控制小车行走。

3.两小车同时行驶时,通过超声波检测,判断前方是否有小车,并将信息反馈给单片机,控制后面的小车减速,防止出现撞车。

4.超车过程中,甲车减速后直线前进,乙车正常行驶并进入超车区,达到超车目的。

5.由于小车电机和车轮的问题,在循迹等前进过程中不是很平稳,有些摇晃,走直线时会出现偏转,但整体能实现其所要的基础部分功能。

7参考文献

[1]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训练教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高吉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