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docx
《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乡村文化工作
当成自己最神圣的事业来做。
2018年,国家恢复在乡镇建立文化站,王xx同志被xx乡党委任命为乡文化站长。
上任伊始,虽然连一间办公室都没有,但他还是一头扎进了村屯,因为他实在是太热爱这项工作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乡村文化工作当成自己最神圣的事业来做。
东北大秧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动作简单,好学易会,在农村的普及率极高。
于是,他把扶持全乡各村屯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东北大秧歌队作为自己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
那时,全乡没有一支成型的秧歌队。
刚开始组建秧歌队时,虽然三人两伙玩玩还行,但真正组成“正规军”,好多老百姓还是不愿加入。
他就多次跑村串屯,找那些有号召力或有这方面天赋与爱好的人谈心,讲道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他来到群众基础最好的南利东屯,找到了对大秧歌情有独钟的邱宪华、艾薇等文艺骨干,坐在农家的炕头上,通过促膝谈心,终于唤起了两个人的兴趣。
他又说服开办花嫁之约婚庆公司的弟弟爱东,拿出专款给农民秧歌队购买了服装、乐器、扇子、腰带、音响等。
听说文化站长要来发服装和锣鼓家什,几十人在村口列队欢迎。
王xx说:
“看见乡亲们那样热切的眼神,那样真诚的举动,就不得不为他们去做点事。
”从那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南利东屯的老百姓就穿上了色彩缤纷的服装,没有场地,就在乡村的街道上挥舞起了彩扇,伴着锣鼓扭了起来,后来竟发展到了100多人。
接下来,王xx的脚步走进了战家屯、滕家屯、韩家屯、刽家屯、曲家屯,茅屋中,土炕上,村头田间留下了他和文艺骨干交心的身影。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筹办大秧歌队,王xx自掏腰包作为扶助经费不断地送给农民。
如今全乡有一定规模的秧歌队已经发展到了24支。
王xx说,只要有人扭,他就赞助,他就支持。
秧歌队的组建和经常性的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拥护和参与,并在xx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氛围。
为了统一动作,提高大秧歌的整体表演水平,他还有计划的聘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深入到村屯进行培训和辅导。
利用春节、元宵节组织大秧歌队,参加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组织的汇演。
正是从秧歌队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让他迈开了乡村文化工作的第一步。
他广辟思路,苦苦耕耘,为村民搭建文化舞台
发展乡村文化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固定场所。
要真正的繁荣乡村文化,激发农民们对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爱好,首先要给他们提供活动平台。
这几年,为了给农民朋友增加固定活动场所,王xx同志广辟思路,利用新农村建设、贫困村建设等项目,积极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先后建成了三个标准化的文化小广场。
2018年1月,王xx动员xx乡晓光村农民企业家栾长彬回村独家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小剧场。
结束了这个乡没有专门演出场所的历史。
乡村文化小广场、文化小剧场的建设,为农民自娱自乐提供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舞台,使农民在农闲时节或“我们的节日”到来的时候,能够经常在小剧场汇聚,自演自唱,自娱自乐。
2018年,他紧紧抓住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基层乡村集中建设文化小广场的契机,全面提升xx村、xx村文化小广场的档次。
现在,“xx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正式挂牌成立。
这个中心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已建成集休闲区、体育运动区、秧歌和健身舞蹈表演区、小舞台等室外活动区,同时,在室内还建设了四室一区,即:
音乐室、图书室、书画室、根雕创作室和摄影展区。
2018年,又为永胜村建设了一个红色文化基地。
为了这项文化工程,他几乎天天泡在村屯里,帮助村里谋划文化项目、送物品、寻找和动员乡村文化能人。
今年已经60岁的农民赵荣江酷爱根雕艺术,但早已放下了手中的刻刀。
原有的根雕作品也是丢的丢,送人的送人,剩下的也都放在了自家的仓房中落满了尘土。
王xx同志先后10多次来到赵荣江家,动员老赵重新拿起刻刀,还在xx村农民文化中心专门开辟了赵荣江根雕艺术创作展览室,不仅使老赵的作品重见天日,还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他还自己掏钱为赵荣江购置了刻刀,去林场联系购买了大量的树根为老赵提供创作素材。
赵荣江激动地说:
“再不好好的研究根雕艺术,真对不起王站长的一片苦心啊”。
和赵荣江一样被王xx感动的还有农民摄影家赵文,绘画爱好者王长彬、刘树森、任桂荣,音乐爱好者郭喜、魏云良、张志刚等一大批农民。
现在,xx村已经成为木兰县远近闻名的文化先进村。
只几年每到农闲季节,王xx就组织全乡各村文艺人开展大型文意演出和晚会,受到全村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每天到文化活动中心来跳舞、扭秧歌、看书看报、书画创作、欣赏根雕、吹拉弹唱的人都超过200余人,就连很多外乡镇的人也慕名前来参观。
xx村胡家屯紧邻哈罗公路,是一个拥有400多户的大村。
由于历史原因,全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为零。
村民扭秧歌、跳舞就在不足4米宽的村道上。
村道上车多、孩子多,非常的不安全,一过车尘土飞扬,也不利于百姓的健康。
王xx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过积极努力,终于争取到了省文化厅援建综合文化小广场的项目。
小广场开工建设期间,他每天都来现场监工,他说坚决不能让省文化厅的文化惠民工程流于形式。
施工方暗示,如果能放宽要求,可以给他点儿好处费。
王xx同志坚定的说:
“发展乡村文化是我的事业,我不能贪图小利,让老百姓骂一辈子,小广场建设必须按照省厅下发的施工标准进行,差一点都不行。
”截止日前小广场已经圆满的竣工了,全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还没等配套工程完工,老百姓就迫不及待的在这里扭起了大秧歌,跳起了健身舞。
这几年,他还十分重视村屯文化大院的建设。
在兴建文化小广场的同时,王xx每年都有计划的扶持2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大院。
其中他重点扶持了“xx村永恒文化大院”、“乔家屯张春荣文化大院”、“韩家屯邱桂荣文化大院”、“刘家粉坊屯孙贵文化大院”、“大灰堆屯郑永利文化大院”、“建新村邱宪华文化大院”、“xx村刘景贤文化大院”、“曲家屯曲锦顺文化大院”等,他不仅倾注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帮助筹划设计,使这些文化大院很快提档升级。
同时他还积极争取有关部门为各村的文化大院配备了相应的乐器、音响等设施,使文化大院真的名符其实、为民所用。
王xx还广开思路,因陋就简开拓了冰雪文化项目。
2018年1月,王xx来到了xx村范家屯农民张凤良家中,鼓励张凤良利用自家的冬季闲置养鱼池塘开办农民冰雪文化基地。
经过半个多月的筹备,xx乡首家农民冰雪文化基地正式对村民免费开放了。
基地占15亩水面,设立了滑冰区、陀螺区、冰爬犁区和文艺表演区。
他还协调县文体局免费为农民下发了冰刀,自掏腰包2000元为基地送来了组合音响和100面彩旗,印制了4条彩色宣传横幅。
冰雪文化基地的投入使用,为xx乡冬季文化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增加了新的亮点。
他用尽心思,只为乡村文化百花齐放
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活动,提高演出水平,他依托各村屯文化大院组建了乡村文化小剧团。
平时,这些人就作为村子里的文艺骨干和文化带头人,发动村民扭秧歌、跳舞,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农闲季节还集中组织排练文艺节目到各村巡回演出。
这些演出即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锻炼了自己的队伍。
由小剧团为核心举办的农民春晚,受到了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领导的高度赞扬,成为这个乡的一个文化品牌。
2018年7月以来,xx乡文化小剧团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魅力xx,激情xx》《魅力xx,幸福红丰》《唱响心中的歌》。
《抓文化促党建惠民生大型广场演出》《中秋赏月篝火晚会》广场文艺晚会和两届《xx乡农民健身舞蹈大赛》,连续三年举办了独具特色的《xx乡农民春节联欢晚会》《乡村好声音——xx乡农民歌手电视大奖赛》《全乡秧歌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全乡文艺能人的广泛参与和群众前来观看。
王xx每年都创造机会,让农民上舞台甚至送文化进城表演。
这种老百姓自己编、自己演、自己评的活动形式,不仅喜闻乐见,而且寓教于乐。
既丰富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也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弘扬了正能量。
他为了事业慷慨解囊,把简朴和忙碌留给自己
为了搞好乡村文化工作,王xx同志常常自己掏腰包。
从2018年开始,为了全面展示xx乡文化工作的丰硕成果,鼓舞全乡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文化工作,进而推动此项工作的发展,王xx考虑到站内人员少、经费不足等实际困难,说服爱人自己掏钱创办《乡村文化》专刊,每年出刊4期,每期印数1000余册,每出一期的费用就是3900元。
现在已经坚持出了第12期,已累积出资45000余元。
根据乡村文化工作的需要,设置的主要栏目有:
封面人物、时代先锋、亲情故事、文化快讯、文化能人、乡村古风、绿野诗林、心灵鸡汤、理论学习等相对固定的栏目。
整个栏目的组稿、采写、编辑、排版、印刷都是王xx亲力亲为。
白天到各村检查指导,晚上就加班编辑刊物,常常都要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
印刷刊物要到外地,他就开自己家的车。
每期都要往返几次进行校稿和确认,以确保刊物的质量。
刊物出版后,他还要免费发放到县直机关学校,村屯小卖部和乡村干部、农民手中。
图文并茂的《乡村文化》工作专刊,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传看。
创刊两年多来,《乡村文化》已培植了固定作者近百名,作者年龄有青年学生,也有耄耋老人,有乡村干部,也有普通农民。
可以说它的影响跨越了几代人。
黑龙江省文化厅领导看到此刊物后十分高兴,还在刊物上亲自批阅,号召全省文化站长向王xx同志学习。
2018年秋天,xx乡xx村农民刘长林开办的农民文化创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本刚、政府副县长王艳玫等县乡领导莅临了现场,亲自为文化创作室揭牌。
文化创作室不仅吸引了本村爱好书法、绘画、剪纸、根雕、文学创作的农民参加,还吸引了全乡有艺术爱好的农民参加。
大家聚在一起创作热情十分高涨。
王xx还经常帮助刘长林邀请县里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剪纸艺术家等到创作室交流创作经验,具体指导农民创作。
他把农民创作的作品有选择的刊登在《乡村文化》专刊上,既鼓励了创作室成员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刊物内容。
仅这一个文化创作室,王xx个人就出资6000余元。
2018年元旦刚过,xx乡“首届农民唢呐培训班”开班了,为了能办好这次培训班,王xx又出资5000余元。
每次搞活动,资金不足他就自掏腰包补上。
有人问起他几年来为乡村文化花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乡村文化必须培养后备人才,而后备人才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王xx于2018年3月,协调xx乡中心小学筹备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他的策划下,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了内容,提高了活动质量。
有歌舞等特长表演,有书画作品展览等。
他还帮助该校成立了太极拳表演队,聘请县城的太极拳协会的老师亲临辅导。
又帮助xx中心小学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建立了标准化的播音室。
他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亲自培训小播音员、小编辑、小记者。
建立常态化的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了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今,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红领巾广播站也一直在播音。
传播着对梦想的呼唤,传播着春的声音。
他每年都和学校联手,评出优秀小记者、优秀小编辑、优秀小播音员。
为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他倾尽全部精力,每天都用笑脸迎接每一位群众,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丝丝的病痛,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执着追求。
乡亲们经常会看见一瘸一拐的文化站长来到他们中间,为他们尽心尽力的服务。
xx村党支部书记赵景奎说:
“王站长就是一个工作狂,铁人。
他经常晚上到xx村加班,到了饭时也不吃饭,实在太饿了,就到小卖部买一包方便面,我还是头一次接触这样的好干部,光干活,不吃饭。
”王xx的爱人乔亚清是个农民的女儿,对文艺原本不懂也不关心。
看见丈夫拖着病体天天风里来雨里去,挨累搭钱,她即生气又心疼。
但他拗不过丈夫,每次丈夫向她要钱,她最终还是把钱掏了出来。
去年,儿子把对象领回了家,商量结婚。
可是家里却拿不出买婚房的钱,最后还是兄弟姐妹联手帮忙,才让儿子有了结婚的房子。
王xx一家人的生活都十分简朴。
妻子的一双皮鞋穿了三年也舍不得换。
他本人平时穿的也像个农民,全身上下没有一件超过200元钱的衣服,甚至连他最喜欢的手表也舍不得买,使的手机也是200元的低挡手机,唯一值钱的家当就是他开了四年的面包车。
有人笑话他土气,他总是笑着说:
“有吃有喝有衣服穿,还有汽车开,这日子啊已经是够幸福的了”。
儿子装修新房,找老爸商量想买点高档材料,他却给儿子写了一首诗:
“天地须弥大,有屋就是家。
但存风雅趣,不必太奢华。
”
王xx热爱乡村文化,奉献乡村文化的事迹,不知道感染了多少人,也让全家人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爱人每天下班不仅主动的关心丈夫的身体状况,还积极参与丈夫的工作,帮助丈夫出谋划策。
xx乡农民健身舞大奖赛,看见丈夫找不到女主持人,她还毛遂自荐,客串了一把女主持。
从此,每年的大赛她都会成为女主持。
今年50岁的王xx还有着他自己遥远而灿烂的乡村文化发展规划,他对他的事业充满了畅想与憧憬。
他励精图治、孜孜以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在xx乡一提起文化站长王xx,没有不称赞的。
特别是村屯百姓,更是把他当成了快乐的使者。
他也把百姓当成了亲人,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办事,把乡村文化植根于黑土,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了希望的田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王xx,做为农村最基层的文化站长,他的身影活跃在广大的农民中间,活跃在城乡的舞台上,为乡村文化插上梦的翅膀。
xx乡位于xx县城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x公里,有常住人口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万人,耕地x万亩。
全乡下辖x个行政村,有党员x人,成立党支部x个。
2018年农业生产总值实现x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x元。
xx乡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农业小乡,乡党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小乡也要大发展,小乡也能大作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带领全乡党员干部通过抓党建、调结构、兴文化、惠民生来固本强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发挥班子合力,强化“三个作用”
“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一直是这个乡党委的统一认识。
党委书记李xx时刻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摆上日程。
在班子分工上,既有专门领导分工抓党建,又有全员协同作战一起抓党建。
把执政思想和发展理念时刻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整体布局中,坚持从全局着眼,从实际需要出发。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把所有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到各个基层党支部,具体执行党委的决议,指导各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让优秀的人才进班子,让有能力的人才挑大梁。
xx乡党委注意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强化了基层班子的调整和优化。
对软弱涣散的xx村两委班子进行了重点整改,对作用不强,工作不积极的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
为了让普通党员发挥作用,乡党委建立了普通党员考核薄。
及时召开党员会议,充分听取普通党员的意见,最大限度的让普通党员参政议政,在种植、养殖等行业中先知先觉先行一步,为普通群众做示范当表率。
仅2018年,就对全体乡村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培训班12期。
邀请县委党校深入基层为农民党员上党课。
如今的xx乡已经呈现出人心思进,干实事,创大业的良好局面。
倡导文化繁荣,凝聚党心民心
xx乡是一个靠财政吃饭的乡,但是,这个乡克服种种困难加强和改善党的文化阵地建设。
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党委克服一切困难,多方筹集专项资金300余万元为红旗、xx、永胜、xx、红升、五棵树、xx、建新村修建了文化小广场、文化活动室。
并把文化活动场所和党员活动场所合二为一,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党员干部带领文化能人一起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乡村文化的知名度,也给党员干部与群众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xx村新班子就是依托文化抓党建,由后进支部变先进的典型。
2018年,乡党委为xx村完善了广场设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搭建了露天舞台,修建了农民文化宫。
村党支部合并了两委班子办公室,成立了农民根雕创作室,书画创作室、小乐团、图书室,充分的调动了农民的文化积极性。
支部委员郭喜自告奋勇,担任了农民小乐团团长。
支部书记赵zz和其他支委轮班组织农民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
党支部还响亮地提出“打造龙江文化第一村”的奋斗目标。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关系,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过去的上访户,如今都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
群众说:
“村里搞的这么好,咱还上访啥。
”
xx乡文化工作全面开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创造出了“一村一模式、一屯一特色”的经验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省市文化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仅2018年,全乡就开展了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文艺演出,以及红歌会,廉政文化广场演出,党建文艺演出等专场文艺演出和篮球赛、健身舞大赛等20余场大型文体活动。
在冬季,开辟了冰雪文化基地,连续三年举办了农民冰雪文化节。
为了扩大xx乡文化与党建的影响力,我乡还编辑出版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专刊,开辟《时代先锋》专栏,宣传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
由于文化工作突出,乡文化站先后被省市文化主管部门评选为先进文化站,2018年底xx乡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活动先进集体。
文化站长王向东本人在2018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大文化(馆)榜样人物之后,又在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十届优秀公仆,被xx市委市政府评为感动xx十大新闻人物,2018年又被xx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2018年7月11日,xx市农村基层文化现场会暨王xx事迹报告会在我乡召开。
调整产业结构,用精准扶贫基地促党建
让全乡的百姓脱贫致富,一直是乡党委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世界农业经济滑坡,传统农业产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怎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精准扶贫基地来实现整体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就成了xx乡党委一班人的共识。
为此,党委先后召开了多次的调研会,扩大会研究落实。
先后把永胜村养鸡场,宏昌牧业,东来园肉业,巾帼中福养殖场等传统养殖基地作为精准扶贫基地,同时把xx村的水稻催芽基地改造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酿酒为一体的田园文化景观,派出党员干部入园包扶指导,使其成为招收贫困户,通过劳务输出脱贫的阵地。
对各村屯的老弱病残家庭,园区还实行了葡萄种植和养殖业延伸到家庭的做法给予精准技术辅导和回收,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xx乡党委还以各基层党支部为依托,在红升村成立了投资千万元的“龙威农机合作社”“盛东水稻合作社”,在xx村成立了“水稻合作社、大豆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联合社。
五棵树村进行了三千亩土地流转项目,xx村200亩蔬菜产业园建设,亿鸿达米业等作为贫困户精准脱贫基地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示范产业基地。
对肩负全乡脱贫任务的产业基地,党委均派出党员干部一对一的包扶,确保各项包扶措施落实到位,发挥效能。
xx乡通过加强党建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先后被评为“xx县党建带团建先进党委”“xx县农业重点产业先进乡镇”“xx市模范单位”“省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对未来,xx乡党建工作一直在路上,也必将取得更大成绩。
xx县xx乡xx村党支部原本是一个被县委纪检委和县委组织部确定为软弱涣散型党组织。
近两年来,在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的积极努力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等一系列活动,重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走上了先进行列。
一、紧紧依靠乡党委的坚强领导抓党建
赵xx作为xx村党支部代理书记后,主动地接受党委政府的领导,吃透上级精神,与上级党委步调一致。
支部书记赵xx是一个退伍兵,组织纪律观念强,工作雷厉风行,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剖析了原来党支部犯错的缘由,主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新班子组建后,他强化了监督制约机制,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置于全体党员和老百姓的监督之下,做到决策之前听意见,决策之后听回声,不搞一言堂。
在党建工作当中,xx村党支部主要领导还采取入户找全村党员谈话,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情况。
并定期向乡党委主要领导汇报的方式,争得党委政府的支持。
由于xx村新班子建立后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普通群众没了意见,基层干部少了怨言,工作很快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扭转了落后的工作局面。
二、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促党建
2018年初,乡党委为了加强xx村的党建工作,及时的将文化站长派驻到了xx村。
xx村党支部与文化站长紧密配合,对全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整合。
在乡文化站帮助下,定方案,立目标,利用省文化厅小广场建设工程,高标准的建广场,搭舞台,为普通群众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娱乐环境。
把原有的广场和新建的广场合二为一,划分出了休闲健身区,体育运动区,歌舞表演区,大秧歌区,搭建了54平方米砖混结构的室外舞台,安上了10盏太阳能路灯。
村党支部还整合了办公室,把原有的书记、村主任、会计办公室和其他干部的办公室进行了合并,腾出房屋成立了图书室,农民书画创作室,农民根雕创作室,农民小乐团,还把闲置多年的旧校舍维修改造成了农民文化宫。
文化硬件的改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党支部一班人也因势利导,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凝聚民心,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为了保持广场的卫生和办公室的环境,从书记到支委,一有空闲就到村里做义工,扫广场,擦窗台,捡垃圾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正是这种说真话,办实事的工作作风,使村党支部迅速的树立了新的形象。
一些过去的上访户,还成了村里文艺工作的积极分子。
农民王长斌就是一个上访户。
村党支部发现他爱好绘画,就主动邀请他出山,领头成立xx村农民书画创作室。
他说:
“我活了70多岁,还没有这么开心过,有这样好的村干部,咱还上访干啥。
”2018年,xx村响亮的提出打造龙江文化第一村的奋斗目标。
相继举办大型文艺演出7次,观众达到上万人次。
农闲季节每天都有一半的老百姓到村文化广场参加各项活动,由于文化工作突出,2018年度被县文化体育局评为全县唯一的文化工作先进村,有三位文艺人被市文广新局评为“市级文化能人”。
三、团结民众凝聚民心带党建
作为基层党组织,任何工作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
2018年,xx村在整治村屯卫生的战役中,共投入人工上百人次,动用钩机铲车等专业机械,清运垃圾x多车。
他们还自己动手修建田间路五公里,部分低洼路段还铺上了石粉。
那些日子,书记赵xx始终坚守在一线,骄阳下,他被晒黑了,连续高强度的劳动,他被累瘦了。
其他村干部也不分男女分段包干尽职尽责。
老百姓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在去年年初的两委班子换届选举过程中,但绝大多数的原两委干部得以留任。
党支部认真学习“三严三实”的精神,领会内容实质,并在工作当中学以致用。
虽然,每项工作的开展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等实际困难,但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竭尽全力保证了村民的春种和基本的生活需求。
他们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村民吃的自来水,村屯内道路卫生,江湾田间道路三大难题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工作。
四、依靠帮扶单位夯实基础强党建
2018年夏,xx县委统一部署了“城乡组织结对互动,千名党员下乡帮扶”活动,xx县财政局、县委党校和xx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给xx村下派了第一书记。
党支部主动到帮扶单位向领导汇报急需解决的问题,争得包扶单位对xx村的真心支持。
xx县财政局成立了帮扶工作组,多次深入xx村调研,用实际行动帮扶。
县财政局不仅为xx村的x路铺设了砂石路面x米,并在两侧挖出了标准的排水豪,整修村田间路4.5公里,为x屯铺设石粉路x公里,为xx村安装太阳能路灯x盏,为农民文化宫铺设地板x平方米。
xx县委党校,也开展了送党课下乡活动。
xx村和帮扶单位还经常举办篮球友谊赛,文艺演出,和扭秧歌,跳健身舞等活动。
通过帮扶单位的积极努力,改善了民生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
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如今的xx村,没有了过去的上访户,全村百姓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正人心思进,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