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95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docx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

专业班级:

化生系09生物技术

(一)班学号:

20091052101姓名:

许明凡同组人:

实验日期:

2011年9月2日(星期五)14时30分室温:

23.5℃大气压:

82.15KPa

实验序号:

一实验名称:

仪器的认领、洗涤、干燥和正确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遗传学实验规则和要求;

2、熟悉常用仪器名称、规格;

3、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了解其洗涤方法;

4、掌握实验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5、熟悉实验报告写作中的注意事项,掌握正确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学生进行实验的辅助工具,有时候是必须设备。

因此学生必须清楚、熟悉的认识实验室的常规实验设备和了解其用法用途,这是学生正常顺利进行实验的保证。

而且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仪器的清洁干燥,因此学会正确洗涤、干燥实验仪器也是开始实验的前提条件。

本实验为仪器的认领、洗涤、干燥和正确使用,即为所有实验开始的基础,也是以后实验顺利成功的前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和装置图

1、主要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干燥箱、电子天平、恒温水槽、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普通光学显微镜、双筒解剖镜、PH计、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学生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试管刷等。

2、所用试剂:

酪酸洗液、洗衣粉、肥皂等。

四、实验的步骤、现象及数据记录

(一)、仪器名称、规格及其使用说明:

1、恒温水槽(thermostaticwaterbath)

(1)、操作说明

A槽内加入液体介质,液体介质液面不能低于工作台板30mm.

 B液体介质的选用:

  a教温--80℃时,液体介质一般选用纯净水.

  b工作温度80--90℃时,液体介质一般选用15%甘油水溶液.

  c工作温度95℃以上时,液体介质一般选用油,并且所选择油的开杯闪点值应高于工作温度15℃以上。

 C循环泵的连接

  a内循环泵的连接,将出液管与进液管用软管连接既可随机配一根软管

  b外循环泵进行外循环连接,将出液管用软管连接在槽外容器进口,将进液管接在槽外容器出口。

 D使用超级恒温槽时,如工作温度>100℃时,建议循环泵外接管应采用金属管或硅胶管注:

仪器左面靠前的管为进液管,背面的管为出液管。

E插上电源,开启"电源"开关

(2)、注意事项

A使用220V交流电源,电源插座应采用三孔安全插座,必须妥善接地,不可将接地线接到煤气管上。

 B通电前应将水注入锅内至隔板以上,加热罐不能露出水面。

 C旋转调节旋钮,通过温控表显示调到使用值为止。

 D如需作100℃沸水蒸馏使用时,加水不能过多,以免沸腾时溢出。

2、干燥箱(dryingoven)

定义:

对试样进行脱水干燥或热处理用的设备。

(1)、适用的范围

干燥箱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

电子元器件干燥,工农业,医疗卫生,塑料机械,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生产车间或实验室等。

(2)、使用须知

A该箱安放在室内干燥的地面和工作台面处,二氧化碳培养箱不必使用其他固定装置。

B应在供电线路中安装闸刀或空气开关一只,供此箱专用,并用比电源线截面积粗一倍之导线作接地线。

C通电前,先检查本箱的电气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D待一切准备就绪,可放入试品,关上箱门,干燥箱必要时可旋开排气阀,空隙约10mm左右。

E隔水式培养箱,恒温水浴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接至进水口,加水至溢水口为止。

F接上电源后,即可开启加热开关,干燥箱将温度设定拨盘拨至所需的工作温度值。

水浴振荡器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培养箱将温度“设定—测量”开关置于“设定”,调节温度设定旋钮至所需工作温度后,将“设定—测量”开关置于“测量”,此时箱内开始升温,绿灯亮(智能式或特殊要求,说明书另附)。

G当温度升至所需工作温度时,调至绿灯熄灭,再作微调至绿灯复亮,在此指示灯交替明灭处即为恒温点,此时即可再把旋钮作微调至绿灯熄灭处令其恒温(很可能在恒温时,温度仍继续上升,此乃余热影响,此现象约半小时左右即会处于稳定)。

当工作室内温度稳定时(即所谓“恒温状态”)则可将控温器再稍作调整,以提高温度控制的精确度,用此法可选取任何工作温度。

H干燥箱恒温时,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应关闭高温开关,只留一组电热器工作,以免功率过大,影响恒温精度,工作温度小于150℃时,只需一组加热器工作,应关闭高温开关。

I温度达到后,可根据试验需要,作一定时间的恒温(W型可设定恒温工作时间),在此过程中,超级恒温水浴可由控温器自动控温而不需加入人工管理。

3、电子天平(electronicbalance)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物体质量。

电子天平一般采用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磁平衡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但精度有限,目前不能做到很高精度;电容式传感器称量速度快,性价比较高,但也不能达到很高精度;采用电磁平衡传感器的电子天平。

其特点是称量准确可靠、显示快速清晰并且具有自动检测系统、简便的自动校准装置以及超载保护等装置。

(1)维护与保养

A将天平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气流及阳光照射。

B在使用前调整水平仪气泡至中间位置。

C电子天平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

D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时,要盛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腐蚀和损坏电子天平。

E经常对电子天平进行自校或定期外校,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

F如果电子天平出现故障应及时检修,不可带“病”工作。

G操作天平不可过载使用以免损坏天平。

H若长期不用电子天平时应暂时收藏为好。

 

(2)天平使用

  A调水平:

天平开机前,应观察天平后部水平仪内的水泡是否位于圆环的中央,否则通过天平的地脚螺栓调节,左旋升高,右旋下降。

  B预热:

天平在初次接通电源或长时间断电后开机时,至少需要30分钟的预热时间。

因此,实验室电子天平在通常情况下,不要经常切断电源。

  C称量:

  按下ON/OFF键,接通显示器;

  等待仪器自检。

当显示器显示零时,自检过程结束,天平可进行称量;

  放置称量纸,按显示屏两侧的Tare键去皮,待显示器显示零时,在称量纸加所要称量的试剂称量。

  称量完毕,按ON/OFF键,关断显示器。

4、高压灭菌锅

高压灭菌锅又名高压蒸汽灭菌锅,可分为手提式灭菌锅和立式高压灭菌锅。

利用电热丝加热水产生蒸汽,并能维持一定压力的装置。

主要有一个可以密封的桶体,压力表,排气阀,安全阀,电热丝等组成。

高压灭菌的使用

(1)在外层锅内加适量的水,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内层锅,盖好锅盖并对称地扭紧螺旋。

(2)加热使锅内产生蒸气,当压力表指针达到33.78kPa时,打开排气阀,将冷空气排出,此时压力表指针下降,当指针下降至零时,即将排气阀关好。

(3)继续加热,锅内蒸气增加,压力表指针又上升,当锅内压力增加到所需压力时,将火力减小,按所灭菌物品的特点,使蒸气压力维持所需压力一定时间,然后将灭菌器断电或断火,让其自然冷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

(4)灭菌锅使用注意事项

A待灭菌的物品放置不宜过紧;

B必须将冷空气充分排除,否则锅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C灭菌完毕后,不可放气减压,否则瓶内液体会剧烈沸腾,冲掉瓶塞而外溢甚至导致容器爆裂。

须待灭菌器内压力降至与大气压相等后才可开盖;

D现在已有微电脑自动控制的高压蒸气灭菌锅,只需放去冷气后,仪器即可自动恒压定时,时间一到则自动切断电源并鸣笛,使用起来很方便。

5、超净工作台(cleanbench)

超净工作台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光电产业、生物制药以及科研试验等领域对局部工作区域洁净度的需求而设计的。

其工作原理为:

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经由静压箱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状态送出,使操作区域持续在洁净空气的控制下达到百级洁净度,保证生产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

6、可见分光光度计

(1)、技术参数

A、采用低杂散光,高分辨率的单光束单色器,保证了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和更高的分辨率。

  

B、自动调0%T和100%T,自动调波长及多种方法的数据处理功能。

  

C、高分辨率,宽大的样品槽,可容纳100mm光径吸收池和相应的反射附件。

  

D、仪器配有标准的RS-232双向通讯接口,可外接打印机,打印相应的实验数据。

  

E、个性化的外形设计、轻触式按键使操作更为方便。

(2)、仪器介绍

UV-210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由美国UNICO母公司设计。

产品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内的计量合格认证和英国dBTechnology测试中心CE认证。

  

软件功能强大,如:

动力学测试:

A:

最小采样间隔0.5秒,最大运行时间9小时  

B:

可设定延时时间、运行时间、采样时间间隔  

C:

T/A模式转换  

D:

有计算功能  

多波长测试:

A:

测试波长点多达32个  

B:

测试样品多个  

建立标准曲线、定量测试:

A:

可同时建立8个点的标准曲线  

B:

可做一阶过零、不过零线性回归和二阶、三阶曲线拟合  

DNA/Protein测试:

A:

可手动、自动测试,测试波长缺省值为260nm、280nm和320nm,也可修改  

B:

可计算DNA、Protein和Ratio比率  

其它功能:

A:

可将测试结果调到Excel或Word里进行数据处理  

B:

氘灯、钨灯的自动开关等其它系列功能。

(3)操作规程

A、开机:

a、开机前,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接上;  

b、启动电源开关,仪器显示“723C”  

c、仪器经自测后,按“MODE”键后再按“2”键,仪器显示“DATA”

B、基本使用方法:

a、按“COTO”键,输入设定波长;  

b、四个比色皿,其中R位置放置参比试样,其余三个放入待测试样。

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池内的比色皿架中,盖上样品池盖;  

c、将参比试样推入光路,按“ABS%”键,使仪器自动调零和置满度;  

d、然后将待测试样推入光路,显示试样的吸光度值;  

e、如果要想将待测试样的数据打印出,只需按“START/STOP”键即可。

C、注意事项:

a、每天使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样品室内是否有溶液溢出,若有溢出必须随时用滤纸吸干;  

b、仪器使用完毕,用防尘套罩住。

7、紫外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er)

(1)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具有特征的吸收光谱,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质进行定性鉴定,结构分析及定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的依据是比耳定律。

首先确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在选定的波长下,作出化合物溶液的工作曲线,根据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待测液的吸光度值来确定待测液中化合物的含量。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A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

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B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

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C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D纯度检验

  E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F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G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H反应动力学研究

  I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3)技术参数

波长范围190nm~1100nm

  光源:

进口钨灯进口氘灯

  光学系统:

双光束1200线平面光栅

  波长准确度:

≤±0.3nm

  波长重复性:

≤0.1nm

  杂散光≤0.05%T (220nmNaI溶液)

  光度范围-3A~3A

  噪声:

≤0.0003Abs/h

  基线平直度:

≤±0.0005A

  光谱带宽:

1nm

  漂移:

≤±0.0004Abs/h

  光度准确度±0.3%T(0~100%T)

  光度重复性0.001Abs(0~0.5Abs)

  测量模式:

透光率吸光度能量反射率

  显示方式:

通过连接PC,方便您的存储和操作方便

  扫描方式:

快中慢三档可调

  波长及设置方式:

任意设定

  键盘:

薄膜式按键

  检测器:

进口硅光电池

  电源:

AC220V/50Hz或AC110V/60Hz

  主机:

重量30kg

  仪器尺寸:

658*468*264

8、恒温培养箱

(1)结构特点

 A保温性能和温度均匀性都较好。

 B水套遇断电时仍能较好地恒温。

 C水套式内胆采用优质不锈钢板或铜板制成。

 D采用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和双金属片调节器两种控温方式。

 E有溢流装置,防止水套变形。

型号中有“Ⅱ”为新一代产品,具有

(2)产品特点

A外门设有方型观察窗,便于察看室内样品。

 B造型新颖美观大方。

C采用硅橡密封圈密封性能良好。

主要技术指标:

 D温控范围:

室温5~60℃

 E温度波动:

大不于±0.5℃

 F温度均匀性:

≤±1℃

G工作电源:

交流220V,50HZ

(3)、维护与保养

A培养箱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

B培养箱应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C箱内物品放置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间;

D箱内外应每日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完毕应当进行清洁。

长期不用应盖好塑料防尘罩,放在干燥室内;

E设备管理员根据检定计划联系通过CNAL认可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并保存计量证书。

设备管理员定期对温度控制情况进行检查,详见《设备运行中检查作规程》。

F检验员每次使用过程每次至少两次进行温度检查和记录《恒温培养箱温度记录》。

(4)、产品技术参数

A温湿度双控制,低温低湿度

B压缩机制冷

C电子式温湿度传感器采样

D计算机智能控制

E数码式温湿度表

F箱门箱体:

中空玻璃门,双层发泡保温,箱体技术参数

G温度范围:

0~50℃

H湿度范围:

30-95%RH范围内按用户要求定制

I外形尺寸:

W550×D600×H1250

9、离心机

(1)离心机的原理

当含有细小颗粒的悬浮液静置不动时,由于重力场的作用使得悬浮的颗粒逐渐下沉。

粒子越重,下沉越快,反之密度比液体小的粒子就会上浮。

微粒在重力场下移动的速度与微粒的大小、形态和密度有关,并且又与重力场的强度及液体的粘度有关。

象红血球大小的颗粒,直径为数微米,就可以在通常重力作用下观察到它们的沉降过程。

此外,物质在介质中沉降时还伴随有扩散现象。

扩散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扩散与物质的质量成反比,颗粒越小扩散越严重。

而沉降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要受到外力才能运动。

沉降与物体重量成正比,颗粒越大沉降越快。

对小于几微米的微粒如病毒或蛋白质等,它们在溶液中成胶体或半胶体状态,仅仅利用重力是不可能观察到沉降过程的。

因为颗粒越小沉降越慢,而扩散现象则越严重。

所以需要利用离心机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才能迫使这些微粒克服扩散产生沉降运动。

(2)、离心机使用规则

A离心机在预冷状态时,离心机盖必须关闭,离心结束后取出转头要倒置于实验台上,擦干腔内余水,离心机盖处于打开状态。

B转头在预冷时转头盖可摆放在离心机的平台上,或摆放在实验台上,千万不可不拧紧浮放在转头上,因为一旦误启动,转头盖就会飞出,造成事故!

C转头盖在拧紧后一定要用手指触摸转头与转盖之间有无缝隙,如有缝隙要拧开重新拧紧,直至确认无缝隙方可启动离心机。

D.在离心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离心机室,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操作人员不能关电源(POWER),要按STOP。

在预冷前要填写好离心机使用记录。

E不得使用伪劣的离心使管,不得用老化、变形、有裂

  纹的离心管。

F在节假日和晚间最后一个使用离心机例行安全检查后方能离去。

(3)、注意事项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是电动离心机电动离心机转动速度快,要注意安全,特别要防止在离心机运转期间,因不平衡或试管垫老化,而使离心机边工作边移动,一致从实验台上掉下来,或因盖子未盖,离心管因振动而破裂后,玻璃碎片旋转飞出,造成事故。

因此使用离心机时,必须注意以下操作。

 A离心机套管底部要垫棉花或试管垫。

 B电动离心机如有噪音或机身振动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即时排除故障。

C离心管必须对称放入套管中,防止机身振动,若只有一支样品管另外一支要用等质量的水代替。

D启动离心机时,应盖上离心机顶盖后,方可慢慢启动。

E分离结束后,先关闭离心机,在离心机停止转动后,方可打开离心机盖,取出样品,不可用外力强制其停止运动。

F离心时间一般1~2分钟,在此期间,实验者不得离开去做别的事。

10、PH计(pHmeter)

PH计,是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用来精密测量液体介质的酸碱度值,配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也可以测量离子电极电位MV值。

11、双筒解剖镜

(1)解剖镜的构造

A双筒解剖镜的构造基本上与显微镜相似,也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不过它的构造比较简单。

B机械装置有镜座、镜台、镜筒、支柱(立柱)和调节手轮等部分:

光学系统有接目镜、接物镜和反光镜等部分。

C双筒解剖镜具有两个镜筒、两个目镜和物镜,因此,使用时两眼可以同时观察。

在镜筒的其中一个附有调整目镜筒(目镜调节圈),用以校正观察者的两眼间距离。

D双筒解剖镜只设有一对粗调焦手轮,进行焦距调节。

E按目镜和接物镜也有各种不同的放大率,一般双筒解剖镜的放大倍数,从几十倍至一百倍左右。

F在双筒解剖镜上有的有反光镜,有的缺反光镜;有的在镜身上附有照明灯。

镜台上有一块厚玻璃板和一块一面白色一面黑色的瓷板,根据观察物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调换使用。

(2)解剖镜的使用方法

A把解剖镜放在面向光源的位置,调节两镜筒间的距离,使适合自己的两眼间的宽度。

B如观察透明的标本,镜台选用玻璃板,光源由反光镜底下照射。

如观察不透明的标本,镜台选用瓷板,深色标本用白色一面,浅色标本用黑色一面,光源以强光或灯光从上面直接照在标本上,标本要观察的部位应转向光源。

C在解剖镜下,观察到的物象为一正立像,而且标本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完全一致。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

铬酸清洁液的配制:

配方1

配方2

重铬酸钾(钠)

10g

200g

纯化水

10ml

100ml(或适量)

浓硫酸

100ml

1500ml

制法:

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即得。

说明:

(1)硫酸遇水能产生强烈放热反应,故须等重铬酸钾溶液冷却后,再将硫酸缓缓加入,边加边搅拌,不能相反操作,以防发生爆炸。

(2)清洁液专供清洁玻璃器皿之用,它能去污去热原的作用的原因为本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重铬酸钾与浓硫酸相遇时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铬酐:

K2CrO7+H2SO4→H2CrO7+K2SO4

2CrO3+H2O→Cr2O3+3[O]

浓硫酸是一个含氧酸,在高浓度时具有氧化作用,加热时作用更为显著:

H2SO4→H2O+SO2+[O]

Δ

K2CrO7+3SO2+H2SO4→Cr2(SO4)3+K2SO4+H2O

(3)铬酸的清洁效力之大小,决定于反应中产生铬酐(CrO3)的多少及硫酸浓度之大小。

铬酐越多,酸越浓,清洁效力越好。

(4)用清洁液清洁玻璃仪器之前,最好先用水冲洗仪器,洗取大部分有机物,尽可能仪器空干,这样可减少清洁液消耗和避免稀释而降效。

(6)硫酸具有腐蚀性,配制时宜小心。

(7)用铬酸清洁液洗涤仪器,是利用其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洗去,故要浸泡一定时间,一般放置过夜(根据情况);有时可加热一下,使有充分作用的机会。

3、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与要求

(1)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瓶、烧杯等):

先用自来水冲洗一下,然后用肥皂、洗衣粉用毛刷刷洗,再用自来水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应顺壁冲洗并充分震荡,以提高冲洗效果)。

计量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

也可用肥皂、洗衣粉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2)精密或难洗的玻璃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等):

先用自来水冲洗后,沥干,再用铬酸清洁液处理一段时间(一般放置过夜),然后用自来水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

(3)洗刷仪器时,应首先将手用肥皂洗净,免得手上的油污物沾附在仪器壁上,增加洗刷的困难。

(4)一个洗净的玻璃仪器应该不挂水珠(洗净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不挂水珠)。

(三)、玻璃仪器的干燥

1晾干不急等用的仪器,可放在仪器架上在无尘处自然干燥。

2急等用的仪器可用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干燥(温度在60~70℃为宜)。

3计量玻璃仪器应自然沥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

(四)、玻璃仪器的保管

要分门别类存放在试验柜中,要放置稳妥,高的、大的仪器放在里面。

需长期保存的磨口仪器要在塞间垫一张纸片,以免日久粘住。

五、注意事项

1、实验仪器的认领时要注意对照目录表领取相应的实验仪器,并确认实验仪器的完整性;

2、在清洗实验仪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实验仪器损坏,注意清洗的顺序和清洗的效果;

3、清洗时注意避免洗液溅出弄到手上或者实验服上;

4、注意仪器装柜时要干燥,摆放实验仪器要规范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