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904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docx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

第三讲: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一、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排比就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

夸张就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

反问就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三、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14、骆驼是沙漠之舟。

()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

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2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7、他在呼唤什么?

在呼唤和平。

()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四、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小学语文专项练习

【修辞手法】

例句辨别

(一)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比喻 排比)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拟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排比)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5、海底有声音吗?

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设问)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反问)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对偶或者对仗)

例句辨别

(二)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

7、是什么?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拟人)

例句辨别(三)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拟人)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比喻)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拟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比喻)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拟人)

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比喻)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反问)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拟人)

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比喻)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比喻)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是劳动人民。

(设问)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比喻)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夸张)。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拟人)

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排比)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拟人)

22、敬爱的周总理啊!

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排比)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比喻)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反问)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

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

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设问)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排比)

2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反问)

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对偶)

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夸张)

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对偶)

改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小学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2〉喻体、〈3〉比喻。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甲(本体)如(喻词: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甲是(喻词:

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

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具体见下表: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

例句: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

例句: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

例句: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

2.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3.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4.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6.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7.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8.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9、联想:

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

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着了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