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90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docx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过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三个生字及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激起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教具准备:

教师:

口罩、电脑课件、“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资料。

学生:

有关“非典”的资料、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学

1、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通过眼神和手势示意学生,同学生完成师生间问好的开课程序。

2、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刚才虽然老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但我们都顺利完成了师生间问候的程序,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老师的意思的?

(2)刚才老师戴着口罩的时候,你们觉得教室的气氛怎么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你们在什么地方经常看到戴口罩的人?

对了,我们经常在医院里看到医生、护士是戴着口罩的,在2003年时口罩的使用率特别高,知道为什么吗?

“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流行的时期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记忆?

我们都害怕自己被感染上“非典”,难道成天要和“非典”打交道的医护人员就不怕吗?

可他们就是冲在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在几十个日日夜夜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用辛勤的汗水和大无畏的精神与病魔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

诗人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一首赞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赞歌。

(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a、课题中的“你”指的是谁?

b、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画出有感触的地方。

3、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及某些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肆虐、病魔、愤怒、抉择、安慰、流淌、高尚、闪烁。

4、同桌互读,检查文章是否读得准确流利?

思考:

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出示图片:

白衣天使)

5、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板书:

美丽动人)

三、解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一些在“非典”时期医护人员拯救病人的照片。

(出示课件)看完以后有何感受?

2、讨论:

为什么诗中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3、是的,面对不同的场合,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再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觉得医护人员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与学生一起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小节的内容)(师依学生回答板书:

愤怒、冷静、信心、坚定、温柔的深情、高尚的心灵。

4、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一想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

(2)面对病魔,医护人员眼中流露的是什么样的眼神?

画出描写医护人员眼神的词语。

(面对肆虐的病魔,医护人员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3)理解“肆虐”的含义,想想还可以由什么用“肆虐”形容?

(狂风、暴雨、洪水)体会“非典”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抗击“非典”的紧迫性。

(4)你从医护人员的眼神中体会到了什么?

(谈谈对“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医护人员面对病魔的愤怒和冷静的态度以及他们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

(5)你认为这一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齐读第一小节。

(进一步体会医护人员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

5、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

读――画――议――读

6、运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2―4小节。

7、全班交流。

(1)交流第二小节。

①指名读第二小节,说说第二小节写了什么?

②理解“抉择”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时表现出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毅力。

③医护人员明知道有被传染的危险,仍然和病人零距离接触,去救护病人。

有一些医护人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媒体展示:

背景音乐)叶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④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读出坚定的语气。

(2)交流第三小节。

①指名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抗击“非典”斗争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爱太多太多了,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

(结合课前了解的资料说一说)

③正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深厚的感情温暖着病人的心,你看,病人的眼中也充满了什么?

(播放多媒体课件)结合前两小节内容,感受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无限柔情。

④齐读第三小节,体会医护人员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3)全班齐读前三小节,感受医护人员的眼神中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4)齐读4、5小节,想想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8、想像意境,展开诵读比赛,把对白衣战士的敬佩之情通过读表现出来。

(1)男女生分小节读。

(2)女生领读每小节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

四、拓展延伸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为我们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最可爱的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说后,鼓励学生将说的写下来。

五、总结

1、配乐诵读。

你们的赞美很有感染力,让我们带着心灵的感悟再读这首赞歌。

(边读边想这些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

2、学了课文你对课题“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透过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欣赏到一颗颗高尚的心灵。

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曲心灵的赞歌。

孩子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些时代英雄吧!

板书设计: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美丽动人愤怒、冷静

信心、坚定温柔、深情

高尚

篇二

设计理念:

1、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听所读写思问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少教多学:

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把握课文层次,突出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

3、读写结合:

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进行表达训练,体现阅读效果,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解析: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眼睛”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展现“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崇高医德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爱戴和崇敬之情。

诗歌结构严谨,词语富有感染力,易于诵读,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学习文本、展示朗读能力的好范本。

生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诵读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产生自己的合理化见解。

对于文本的发现和感受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质疑意识和解疑能力,情感表现力强。

生活经验丰富,善于联想和想象,具有一定的语言模仿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激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2、能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自主质疑、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结构和内容层次,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诵读能力。

4、自主学习字词,理解本文新词,继续练习做好摘录笔记。

教学重点:

1、能够多层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背景资料学习文本,了解医护人员的高贵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文本内容和背景资料体会医护人员的眼睛为什么“美丽动人”。

教学方法:

质疑引导法、理解诵读法、结构品析法、拓展表达法;

教学学法:

阅读批注法、诵读品味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非典”及医护人员的动人事迹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质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题目是《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结合咱们练习的质疑角度,可以问人物、问关键词。

(引导学生提问:

“我”、“你”指的是谁?

为什么“只看见眼睛”?

3、请大家打开书,看看课文的创作简介。

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了解此诗为“非典”的医护人员所做,再次质疑,“非典”是什么?

医护人员们做了什么?

二、了解背景,提取关键

1、出示“非典”的背景资料,注意抓住关键词描述“非典”和医护人员。

(了解非典:

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席卷了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是重灾区,它导致全球死亡784例,其中中国340例,占44%。

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可以说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要挽救人们的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地紧张工作,几乎顾不上休息,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一个又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医护人员。

而“非典”是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

但他们却作出了真情无悔的选择——对急危重的“非典”病人进行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

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他们心甘情愿!

2、你对“非典”和当时的医护人员有了怎样的认识?

能不能用上资料中的关键词说说。

(指名汇报)

3、资料中还提及了一类人,你又有怎样的了解?

(通过资料了解患者的境况和情绪感受。

今天这首诗就是要献给我们的医护人员的。

三、细读文本,体会深情

1、自读诗歌,学习字词

(1)同学们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勾画并摘录文本中的新词。

(2)同桌互相检测读文,交流对词语的认读和初步理解。

(3)指名读文检测。

2、回顾初步质疑

你知道题目中的“我”和“你”各指的谁?

(患者和医护人员)

为什么“我”只看得见“你”的眼睛?

(医护人员总是带着口罩,对眼睛印象深刻等。

3、质疑解疑,深入学习

(1)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对这首诗歌的结构又怎样的疑问?

(引导学生发现前四节都以“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最后一节以“啊,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为什么要重复相同的语句?

(体会表达效果,强调内容,突出情感,让诗歌结构更加严谨,易于诵读。

你可以记住这句话吗?

(课件出示填空式文本,指导诵读重点句。

(2)每一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到底从医护人员的眼睛里可以看到什么,请大家自己阅读一至四节,勾画关键词。

(学生自读学习勾画)

(3)组织交流

愤怒、冷静;坚毅、信心;温柔、深情;高尚的心灵。

(4)面对自己勾画的关键词,你还有什么疑问?

(引导学生发现,面对不同的事物,眼睛中流露的内容和感情是不同的。

(4)再次回文阅读,你还想勾画哪个关键词,对这个词语,你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来提问吗?

可以试着标注出来。

(学生再次阅读勾画,提出疑问。

(5)小组交流:

组员分别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思考解答,注意倾听和补充。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师参与分组讨论。

(6)组织汇报:

说说你们的发现和学习成果。

(结合学生发言,指导理解“肆虐”、“生死抉择”、“战斗”等词在文中的意义。

4、凸显形象,体会情感

(1)我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句,结合课文和资料了解医护人员的事迹,你对“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指导学生体会那份关爱、责任、牺牲精神都融在眼神里,让人难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体现了医护人员高尚的心灵。

(2)其实眼睛也会说话,你能用上文中的关键词把医护人员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课件出示关键词:

愤怒、冷静、坚毅、信心、温柔、高尚。

学生用词说话,体现医护人员的高尚,表达对他们的敬佩。

(3)我们把这些深刻的体会融进我们的诵读中,试着来展示一下。

(指名分节朗读)

5、练习表达

(1)下面为大家介绍2003年“非典”爆发时任广州医学院院长的钟南山教授,他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被授予“抗非英雄”称号,荣获“白求恩奖”,并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请看颁奖词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

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的政治。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

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2)在这场战斗中,更多的是无名英雄,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医护人员,我们能为这些无名英雄写一段颁奖词吗?

(课件播放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相关图片,播放音乐,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师生共评,升华情感。

四、课堂小结

学习内容和方法。

五、布置作业

1、了解更多“非典”时期的动人事迹,尝试提取关键词简要记录。

2、熟读诗歌,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面对病魔愤怒、冷静

面对抉择坚毅、信心

面对病友温柔、深情

面对战斗高尚的心灵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非典”肆虐时期,医护人员都得戴着口罩,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各种情感交流都来自于“眼睛”,从而体会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激起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2、进一步掌握系统搜集资料的方法环节,初步懂得通过了解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并学习在习作中交代背景的写作方法。

3、利用所学过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三个生字及生词。

教具准备:

“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多媒体课件、口罩。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家庭教育环境较好、能较熟练电脑操作的一组在学校电脑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搜集“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音像资料;一组到当年的抗“非典”定点医院183医院了解当时抗击防护“非典”情况并搜集一到两个惊险故事;另一组通过询问、查阅方式,搜集有关”非典”的资料,如传播方式、对人类的危害等。

第一课时

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学

1、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通过眼神和手势示意学生,同学生完成师生间问好的开课程序。

2、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刚才虽然老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但我们都顺利完成了师生间问候的程序,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老师的意思的?

(2)刚才老师戴着口罩的时候,你们觉得教室的气氛怎么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你们在什么地方经常看到戴口罩的人?

(4)对了,我们经常在医院里看到医生、护士是戴着口罩的,由于带了口罩不便说话,所以那里的气氛都比较严肃,用来交流感情的就只有眼睛和手势了,而更多的是用眼神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通过课文后生字表纠正读准生字字音。

3、教师通过抽查学生,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及某些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掌握情况:

肆虐、抉择、充满、冷静、安慰、流淌、高尚、闪烁、温柔、深情、信心、心灵。

4在正音的基础上再通读3―5遍课文,并想想课文是写什么的?

5、对了,这首诗就是写给那一场特殊的与“非典”战斗中的伟大战士――白衣战士的。

诗歌就是歌颂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心灵的。

(边说边播放“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多媒体课件。

三、解读课文,理解内容。

1、看了方才的录影,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诗?

(板书: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2、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结合你们调查的结果说说,这里的“你”指谁?

3、是的,作者在抗击非典的一线上,看到医护人员被防护衣、帽、口罩裹得严实,的,只有那双面对病魔的眼睛,让作者感受最深,所以作者反复吟诵了这一句。

(师示意生齐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4、再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觉得医护人员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师依学生回答板书:

愤怒、冷静、信心、坚定、温柔、深情、高尚。

5、是的,面对不同的场合,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结合你的调查和体会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与学生一起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小节的内容)

(1)医护人员面对肆虐的病魔,表现出的是愤怒和冷静。

(抓住“肆虐、愤怒、冷静”分析理解。

多媒体出示一组“非典”传播之快、感染人数之多、致人至死的数字和治愈病人的数字,配以解说帮助理解。

(2)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表现出的是信心和坚定。

抓住“生死抉择、信心、坚定”理解。

(多媒体出示抗击非典英雄的一个时间表,师并相机简单插述叶欣、丁秀兰等人的事迹。

(3)医护人员安慰受难的病友,却表现出温柔的深情。

抓住“安慰、温柔”,与“生死抉择”对比理解。

(根据在医院的调查和看病的经验,讨论解决。

师相机简单补充帮助理解。

(4)怎么理解“在战斗的日子里”和“高尚的心灵”?

(合作讨论解决。

师相机补充。

(5)引导学生认识到后两节是前三节的概括。

四、总结

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的战斗里,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心灵。

这是一种冷静的美、坚韧的美、温柔的美,更是一种伟大的美!

所以它是那么动人。

下一节课我们再好好地有感情朗读这动人的诗篇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所学,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看到了白衣战士的高尚心灵。

那你们有什么感想?

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纠正、表扬鼓励。

2、大家都说的很好,你们真诚的话语一定会让白衣战士很感欣慰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1、诗人刘五云的诗篇写的很好,但大多没有标点,你们能给标上吗?

你们标上什么标点,就意味着你们将用什么的语气朗读每一个诗句。

2、学生边加标点,边练读。

3、逐节检查。

(1)指名学生说标法,并示范读。

(要说原因)

(2)众生根据指名学生的意见说看法,并朗读。

师相机板书相关的标点并点评。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在生死抉择的时刻,你的眼中饱含着信心和坚定!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安慰受难的病友,你的眼中流淌着温柔的深情……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在战斗的日子里,你的眼中闪烁着高尚的心灵!

啊,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4、学生依据标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回顾延伸,点拨提高。

1、这篇诗歌,我们学完了,大家知道它是在什么情况写成的吗?

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有的交代了,如前边我们学习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但也有不交代的,如现在学习的这一篇。

但知道它的背景,我们阅读时就好理解。

所以,老师想请你们为这篇诗歌加一个写作背景,试试吧。

3、学生自由写。

4、指名读,并当堂点评

5、播放高峰演唱的抗“非典”歌曲――《路》,渲染氛围。

附:

板书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愤怒、冷静(。

是那样美丽动人――信心、坚定(!

)高尚

温柔、深情(……)

教学反思:

我力求遵循课改的方向、理念和课标要求,并突出自己的风格特色。

1、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而不放任自流。

一是在授课之前,我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基础上调整组合了三个小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去搜集资料,合作完成任务。

不让他们充分自由组合,这是考虑到学生还缺乏科学的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让他们自由组合而不适当调配,可能就会产生分配不恰当而完成不好任务。

二是在学习课文中,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来理解,但教师应适时制止和指导,不是让学生说得没完没了、不着边际。

2、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以求取得效果。

一是学生资源。

课前准备请学生帮忙搜集资料,可以更全面,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

二是教学设备资源。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生动直观效应,烘托渲染气氛,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更有助于理解课文。

三是教师资源。

教师在其中注意做好服务者、引导者、组织者,如交给学生任务,规定时间结束后,老师须进行检查,提出意见,并加以整合。

在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时,抑扬顿挫的语调迂回曲折,是很好的引导和示范。

四是课文资源。

课文大多没有标点,引导学生通过加标点来进一步理解体会课文,从而更好地朗读。

这也是一个亮点。

3、不严守规程,因生制宜。

设计中不严格按照课文的书写次序分析教学,而是依据学生回答的先后相机教学。

在设计教师的提问上,就略显一斑:

如“再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觉得医护人员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师依学生回答板书:

愤怒、冷静、信心、坚定、温柔、深情、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