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901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docx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概要

第27卷第4期2010年2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01.27NO.4Feb.2010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

——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

耿殿贺,原毅军,侯小康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点。

决定了其技术升级路径不同于其它行业。

通过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特点的分析,指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应该走“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转移,从消化吸收到技术创新”的技术升级路径。

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阶段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处于不同阶段下重大

技术装备制造业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创新路径;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中图分类号:

F403.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1-7348(2010)04-0047-03

引言

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

集成电路、高端纺织设备、高级数控机床以及核电设备等,这些行业的特征是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厂商的手

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有积极带动作用的装备产品。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难度大、成套性强的特征,如何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厂商的技术水平,不仅仅是企业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有3个显著不同的特点:

一是重大技术装备由于其技术关联强、技术难度大,

中,我国厂商在竞争与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

另一些行业则已经初步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和制造,其产品在国内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行业中厂商的技术创新都已经以模仿创新和对关键技术和材料的改进为主。

并开始向自主创新转变。

因此,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厂商应该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和策略。

我国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重大

技术装备的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讨论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的

其设计、生产、实验、调试、销售、维修等各环节都由厂

商独立完成所以厂商将承担装备制造和研发活动的全部费

用和风险;二是重大技术装备在生产运行中负责最关键的环节。

一旦出现问题,业主将承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购买重大技术装备时,风险是业主考虑的主要因素;三是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厂商和需求业主基本上都处于垄断和垄断竞争地位,厂商行为和策略与其它行业有较大差别。

这3个特点

研究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中外装备制造业

的比较研究以及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研究几方面,而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殊性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处于不同阶段的重大技术装备厂商具有的技术特点和面临的技术难题,寻找适合该行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以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决定了其它行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国

内其它企业为竞争对手、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模式的技术升级路径和发展策略,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不再适用。

此外,由于重大技术装备技术高度密集、涉及零部件较多,导致该行业的技术升级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技术环节中,而是一个技术群或技术组的创新。

目前,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发展的所处阶段和特征也不尽相同。

有一些行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1.1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

Boer,Berger,Chpman和Gertsen…认为,持续创新是以持续改进公司的绩效为目的,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系

统性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渐进性的、公司广泛参与的对

现行行为进行改变的过程;Bessant等【21在1994年提出,企业的持续创新是企业广泛参与的过程和持续的渐进性创新;向刚【31认为,企业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收稿日期:

2009-04-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13)

作者简介:

耿殿贺(198l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原毅军(1955-),男,山东荣

成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k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产业经济学;侯小康(1982_).

男。

辽宁沈阳人,硕士。

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万方数据

・48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

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产品、工艺、原料、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等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

纵观所有关于持续创新能力的界定14。

】,笔者发现企业持续创新的定义都具有3个特征:

时间持续特征、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特征、企业持续发展特征。

但目前所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上,鲜有涉及

企业在不同阶段如何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对处在不同

阶段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不足。

综合现有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持续创新能力是指厂商

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维持核心竞争力、保持产品市

场份额和先动优势,必须持续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等活动的能力。

这种持续创新能力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生命周期。

对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而言,持续

创新能力重点表现在厂商技术创新能力和厂商知识创新能

力两个层面。

在这两个层面下,持续创新能力表现在厂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厂商集成创新能力、厂商自主创新能力、厂商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厂商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厂商核心技术培育与创新能力以及厂商R&D投入保障能力等。

1.2持续创新能力的特征

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持续创新投入能力和

持续创新产出能力两方面。

持续创新投入越多、持续创新

产出越多,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越强。

能够衡量持续创新投入能力的主要指标有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数、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比例、R&D人员数量、R&D人员强度、R&D经费、R&D经费强度、R&D人员人均经费数和R&D经费与技术性收入的比例。

而反映持续创新产业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技术性收入、技工贸折总收入、技术性收入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例、全年净利润总额、实现利润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例、出口额、出口创汇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例、人均上缴税费和人均工业总产值等。

1.3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重大技术装备厂商持续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企业盈利能力、服务创新、市场结构、业主采购决策、政府购买。

其中,企业盈利能力是厂商持续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

厂商进行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

获取更多利润刑用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优势和成本优势在

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会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也是企业持

续创新动力的来源之一。

市场使社会需求与科技供给紧密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能力的提升。

由于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方很多属于国家重大工程或国有企业,因此政府购买和业主的采购决策也是推动厂商持续创新的因素。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阶段性

识别

2.1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点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技术升级具

万方数据

有阶段性的特征。

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的《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所确定重点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在技术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技术难度大的核心技术为平台。

以若干关键性的关联技术为依托,辅助以上下游关键材料和生产性服务(见图1)。

以核电站为例,它的装备主要包括3部分:

核岛(一回路)、常规岛(二回路)、辅助装备。

这种技术特点在其它重大技术装备中同样如此。

圈1

it丈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征

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是指在整个重大技术装备的

基本设计理论中最关键的技术,是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其

它技术和设备都是在核心技术基础上设计和运行的。

如核电站中核岛的主泵是整个核岛的核心技术装备,要求具有绝对的可靠性,连续运行30年不能出现问题,是核反应堆中唯一国内目前做不了的设备,完全依赖进口。

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催化裂化工艺、重油加氢脱硫、加氢裂化、大型聚丙烯、乙苯/苯乙烯等技术;钢铁行业中的高炉长寿、富氧喷煤、转炉大型化、溅渣护炉、炉外精炼、连铸连轧等技术,这些都是该行业的核心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先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中,在与外国厂商的合作中,我国厂商只负责外围的技术工作,而这部分工作技术含量低、需要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大。

合作获取的利润却大部分被外国厂商占据。

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技术通常是重大技术装备设计、生产、制造中涉及的若干关键问题,它们对重大技术装备的性能、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如大型露天矿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整车集成优化技术、交流变频技术、液压系统研制,它们虽不是核心技术,但却是整个大型露天矿山成套设备的三大技术难点。

有一部分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技术已经被我国厂商掌握,但还有一些国内还不能制造。

如风电用发电机中的偏航机构主要部件是带内外齿的大型轴承和4个小齿轮及变速装置,这种大型轴承目前国内还不能制造,主要依靠进口。

属于重大技术装备技术范畴的还有一些辅助技术和辅助服务,如离心泵工作中的实时监控技术、煤炭开采远程控制技术以及船舶工业信息化中的嵌入式技术,等等。

这部分

技术对重大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没有太大影响胆能够提

高重大技术装备的性能和减少运行成本,降低运行中的风险,或者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国外在辅助技术和服务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不断地创新,从而牢牢控制了重大技术装备中价值创造能力强的部分。

2.2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阶段性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点泱定了其技术升级路

第4期

耿殿贺,原毅军,侯小康: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

・49・

径与其它产业有所不同。

适合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

路径应该为:

“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创新”。

(1)技术引进阶段。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特点决

定了其技术升级不能从自主创新开始,原因有两个:

一是自主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二是自主创新的周期长。

购买或引进技术和设备成为合理的选择。

在技术引进阶段,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都被外国厂商控制。

目前,我国厂商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购买设备或引进技术来提升其技术水平。

(2)技术转移阶段。

随着我国厂商对技术的掌握以及模仿创新能力的提高,厂商可利用价格优势逐步替代国外厂商的装备。

近年来,国外厂商已经开始不再向我国出售技术,因此我国只能利用巨大的消费市场换取技术,与国外厂商组成技术联盟合作生产装备。

在合作中,我国厂商承担生产、装备等高能耗、高投入、低附加值的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外国厂商进一步挤压。

在中外厂商技术联盟中,我国厂商

要提升技术水平就必须促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在联盟中向我

国厂商转移。

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使得我国厂商完全掌

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厂商进行自主创新奠定基础。

(3)技术创新阶段。

当我国厂商掌握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需要对装备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在技术创新阶段,我国厂商的技术水平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还应该逐步向国外发展,使我国成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世界强国。

提升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

能力的对策

(1)引进创新。

在技术引进阶段,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引进创新方面,即厂商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能力。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国外厂商掌握着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我国厂商只能负责外围的技术工作。

此时应该合理地利用政策工具改变厂商在合作中的地位,提高厂商的消化吸收能力。

在技术引进阶段,维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主体是政府和厂商:

①政府一方面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项目中应限制

外国厂商的进入,为我国厂商的技术升级和模仿创新腾出培育时间;另一方面还应限制业主重复购买外国技术和设备,

避免无效率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购买。

②政府应该积极促进

万方数据

厂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业主形成技术联盟,加快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并尝试在一些基础性、通用性的技术领域建立研发平台,为厂商的消化吸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仿创新。

在模仿创新阶段,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创新能力和跟踪创新能力上。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扶持,我国厂商基本上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并且能够自主制造一些重大技术装备。

这个阶段厂商技术创新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上,使其功能进~步完善、性能大幅度提高、成本降低,从而逐步替代国外产品。

此时厂商持续创新的动力

仍为厂商和政府:

①厂商应集中资金和研发人员在关键领域

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创新,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⑦政府应该鼓励业主积极购买国外创新的产品’并为其提供风险担保;在政府的重大工程中,应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③在一些国内厂商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域’政府应该设置国

产化比率藏将一些重大技术装备需求承包给国内的业主和

厂商,让外国厂商主动寻求与我国厂商的合作,从而使我国厂商在技术合作中占据主动优势。

(3)自主创新。

在自主创新阶段,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再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我国厂商已经完全或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此时市场成为厂商持续创新能力的主要动力因素:

①厂商应该积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技术创新方向和技

术升级领域,让市场成为厂商持续创新的主要动力;②厂商

的研发投入可以向价值创造能力高的辅助服务和辅助技术转移,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为持续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J

BORE

H,BERGER,CHAPMAN,da1.CIchanges:

from

suggestionbox

t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Continuous

ImprovementinEuropeandAustralia,2000(2):

490-504.

21J

BESSANTJ.CAFFYNS.Highinvolvementinnovationthroughcontinuous

improvement[J].Intem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

Management,1997,14(1):

7—28.

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4(6):

137-142.

4曾海鹰.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调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

96_98

曾海鹰,丘林英,阎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调研及分析[J].软科学,2006(6):

102—105.

(责任编辑:

赵峰)

rL

rL

r}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选择——基于持续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耿殿贺,原毅军,侯小康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辽宁,大连,116023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2010,27(40次

参考文献(5条

1.BOREH,BERGER,CHAPMAN,etaI.CIchanges:

fromsuggestionboxtourganizationallearning[J].ContinuousImprovementinEuropeandAustralia,2000(2:

490-504.

2.BESSANTJ,CAFFYNS.Highinvolvementinnovationthroughcontinuousimprove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1997,14(1:

7-28.

3.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4(6:

137-142.4.曾海鹰.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调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

96-98

5.曾海鹰,丘林英,阎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调研及分析[J].软科学,2006(6:

102-105.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

2010年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