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87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第一单元

 

二○一一至二○一二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语文

年级四

教师褚丽

二〇一二年二月八日

第一组备课

组名称

第一组

1、指导观察图画,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

4、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四篇课文、作文1、练习1组成。

《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号召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第一朵杏花》教育孩子们要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养成事事求真求精的精神。

《燕子》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

《古诗两首》选录了《江南春》《春日》两首赞颂描写春天的故事。

加上建议春游的作文,整个单元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

教学重

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北宋美文美段。

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自主探究,并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一个较难理解的地方是“红领巾的欢声笑语”这句话。

孩子们一开始可能不会想到红领巾就是代表少先队员。

这也难怪他们,因为这是修辞法中的一种“借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播和提醒。

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课时划分

《走,我们去植树》   2课时

《第一朵杏花》     2课时

《燕子》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练习1》         2课时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

 

总第1、2课时

单元

第一组

主备人

褚丽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读感悟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课时数

2

讲课时间

2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

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

二、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

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

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

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五、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六、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

二次备课

 

总第3、4课时

单元

主备人

褚丽

课题

1、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读感悟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课时数

2

讲课时间

2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

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板书课题:

《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

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

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

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

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

(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

(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

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

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

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

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

“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

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

(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

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

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二次备课

总第5、6课时

单元

主备人

褚丽

课题

2第一朵杏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

读感悟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课时数

2

讲课时间

2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

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

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1-5):

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

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

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

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

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

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

(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

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

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

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

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

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

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

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

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竺爷爷!

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

“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

“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

“刚才。

”竺爷爷()地问:

“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

“是。

    

(2)读第二遍:

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

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

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

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

非常兴奋。

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

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

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

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

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

你从“郑重地计下”

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

从“郑重地计下”

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

一丝不苟]师述:

是的,“一丝不苟”,

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

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

(非常准确)

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

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

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

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

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

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

,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

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

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二次备课

总第7、8课时

单元

主备人

褚丽

课题

3燕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

教学难点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读感悟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课时数

2

讲课时间

2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

水里的游鱼。

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

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

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

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

(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

(板书“燕子”)

(1)、指导“燕”的结构:

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

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

(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

第一段写了什么?

(一起回答:

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相机板书:

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

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喜爱、欢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

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

(指板书:

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

(提示:

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

(外形)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请学生带感情背诵)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

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春天)

(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

用横线划出来。

它们是什么样的?

圈出描写的词语。

(微风——吹拂;细雨——洒落;

柔柳……)

(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

(吹拂、洒落)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舒服、惬意……)

你怎么读出这个感觉?

(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

(展开)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

(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第三句。

(赶集似的,烂漫无比)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

说明花草很多,很热闹……)你准备怎么读?

(教师评价)

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

了许多——生趣。

生趣是什么意思?

(生机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

有什么感觉?

(高兴、兴奋……)

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

(4)、指导背诵

A、理思路:

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样?

柔柳怎样?

青草怎样、绿芽、

鲜花怎样?

小燕子又怎样?

B、同桌互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内容:

A、自渎:

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

(飞行的形态)

找出描绘的词语。

(斜着、掠过、横掠……)

B、掠过写出了什么?

(飞的速度快)(板书:

快)

横掠写出了什么?

(飞得轻)(板书:

轻)

(2)、指导朗读

A、小燕子飞得又轻又快,我们应该怎么读?

(轻快)

B、指名读,评价——齐读。

(3)指导背诵

A、燕子图片演示。

(指名表演)

B、练背——齐背(教师同时演示)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

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休息。

(板书:

休息)

(2)、默读。

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

(板书:

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

(3)、比较:

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

请学生说说哪个好。

(4)、指导朗读:

飞倦了怎样读?

春天的歌怎样读?

(5)、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

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

在外形上,

它有着——(指名说),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

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围绕春天景物写一篇日记。

附板书:

羽毛乌黑光亮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3、燕子春天赶来

飞行快,轻

休息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二次备课

总第9、10课时

单元

主备人

褚丽

课题

4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方法

读感悟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

备课时间

课时数

2

讲课时间

2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

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

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

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

《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

(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

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

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