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750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docx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

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

073.血红蛋白运送二氧化碳,它需不需要消耗能量,如果需要的话,能量从哪儿来?

答:

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

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血红蛋白分子是由珠蛋白、原卟啉和二价铁离子(Fe2+)所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有4条肽链各结合一个辅基即血红素,O2即结合于Fe2+上,血红蛋白与氧疏松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在氧分压高时容易进行,于氧分压低时易于解离。

红细胞结合和携带O2的过程并不影响二价铁离子,也即是说不使氧化为三价铁离子;Fe3+无带O2能力,只见于异常的高铁血红蛋白。

CO与Hb的亲和力大于O2,结合成Hb·CO后不能重新分离致使Hb丧失运输O2和CO2的机能,此称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

Hb结合和携带O2、CO2,并不耗能,而红细胞保持双凹圆形和膜的完整性以及保持低铁Hb则需耗能,其能量来自葡萄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并以ATP形式提供膜上“Na+-K+泵”活动来完成。

074.在一个U型管中,中间有半透膜,两边分别放有等体积的葡萄糖与蔗糖。

请问当两边液体等质量分数时液面怎么变,当等物质的量浓度时又该怎么变?

答:

①“当两边液体等质量分数时”,由于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几乎是葡萄糖的二倍,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蔗糖,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

如果葡萄糖能够通过半透膜(通常能够),则开始时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通过移动,直到因两侧物质的量浓度差所产生的渗透压与葡萄糖溶液侧高出的液柱所产生的压强相等时处于暂时平衡;但又由于葡萄糖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当水分子在向葡萄糖溶液侧移动的同时,葡萄糖分子也在向蔗糖溶液侧移动,直到两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侧的液面平衡。

即:

起初葡萄糖溶液侧液面上升,后来液面又下降直到平衡。

②“当等物质的量浓度时”,半透膜两侧水分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液面平齐。

③说明,这种题要从分子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加以分析。

075.氨基酸有什么用?

答: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它们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只是“非必需氨基酸”生物体能够自身合成而已,而“必需氨基酸”则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一般有三大去路:

①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用于合成组织蛋白、大部分酶、一部分激素和抗体等蛋白质。

②脱氨基作用:

含氮部分在肝脏转变为尿素;不含氮部分一是氧化分解放能,二是又合成为糖类和脂肪。

③氨基酸还能够经过转氨基作用形成另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酮酸。

076.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方式中根瘤菌是否进入根细胞内?

答:

可进入。

根瘤的形成过程是聚集在根毛顶端的根瘤菌分泌一种纤维素酶,这种酶可以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产生感染丝(即由根瘤菌排列成行,外面包有一层粘液的结构)。

根瘤菌不断地进入根毛,并且大量繁殖。

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

077.用金鱼藻做光合作用实验时都是把枝条倒着放在水里,使切口一端向上,为什么?

答:

便于“叶片”浸没于水体,并在水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观察气泡的产生或收集气体待进一步检验。

078.协助扩散结束时膜两侧是否有这种物质的浓度差?

答:

特定物质的协助扩散结束时,理论上应无这种物质的浓度差。

但实际上物质是变化着的,物质浓度也在变化,正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

079.书上有这样一句话P35“氮肥施用过多时,会造成农作物倒伏……”是什么原因?

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吗?

为什么不直说?

答:

“氮”肥施用过多,植物贪青陡长,造成农作物倒伏。

080.原核生物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答:

原核生物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因为:

“质壁分离”的内因:

要有细胞壁、大液泡和一定的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的外因:

就是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相当多“原核生物”虽然有细胞壁,但通常无大液泡。

081.为什么主根上的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最强?

答:

在豆科植物盛花期利用主根上的有效根瘤膨大、根瘤菌活力最强。

因为,通常能固氮的有效根瘤形成于主根或第一侧根上,个体大而长,表面光滑,或有皱纹,明显地含有膨大的菌体,剥开后就能见到中心是红色或粉红色;无效根瘤常散生于第二侧根上,个体较小,数量较多,表面光滑,中心白色带绿,固氮能力很低或无固氮能力。

082.为什么当植物吸收带水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时,水的PH值会增加?

答:

此题目的关键是“密闭容器”,系统内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植物自身呼吸作用所产生”和原来水中所溶解的。

在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可比呼吸作用的强度略强直到相等。

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起初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直到相等。

所以,水的pH值会增加。

083.做测定蒸腾速率实验时如何设置对照组?

对照组材料是死植物,活植物或其他物品?

答:

要遵循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

单因子变量、等量原则。

具体要根据实验组的设计情况来定。

084.NH3可被植物细胞直接吸收么?

答:

不能。

因为所有矿质素都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

NH3要转变成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等离子时才能被吸收。

085.“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加淀粉与酶溶液顺序可调换么?

“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调整二者顺序?

答:

“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加淀粉与酶溶液顺序不可调换,要先设置不同的温度,避免没有达到实验温度时“酶”就开始起作用了。

具体原因是“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时,3个试管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后要先放入不同环境5min,使淀粉液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后再加新鲜淀粉酶,摇匀维持5min,否则若加入淀粉酶后再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由于酶的高效性,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已把淀粉给分解了,会造成错觉。

而“pH影响酶活性”时,要在加酶前设置不同的pH。

086.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和弱光条件下,C3植物比C4植物竞争力差(正确),为什么?

答:

在相同的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

在高光强、低二氧化碳时,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效率更高。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包括高浓度CO2、弱光),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

并且在高光强、低二氧化碳时,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效率更高(优势体现)。

087.C4植物还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消耗的能量比C3植物多(错误)。

为什么?

答:

不管C4植物抑或是C3植物,“还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经过相同的C3途径,不存在消耗的能量谁多谁少。

但C4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二氧化碳时,要消耗能量,而C3植物却不消耗能量。

088.介绍一下酶量与底物浓度对催化速率的影响,用曲线表示一下?

答: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图略)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也几乎不再改变。

(图略)

089.如果标记水中的氧用这种水浇灌植物,人再吃植物。

哪里先发现放射性(   )

A.人尿液中  B.氧气中  C.CO2中  D.植物葡萄糖中

答:

选“B”。

090.CO2浓度超过饱和点再增加它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是增加还是减弱还是不变?

答: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超过饱和点再增加它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091.人的红细胞运输氧气,但它的细胞结构没有线粒体,它的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还是厌氧型?

没有线粒体结构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是怎样的?

答:

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代谢类型是针对“个体”来说的,人的异化作用方式需氧型(无氧条件下不能生存)。

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等),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内侧。

没有线粒体的生物通常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杆菌等),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092.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内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答:

种子形成过程中,单糖→二糖→多糖↑;氨基酸→蛋白质↑。

093.做“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为什么教材先加淀粉,后加酶呢?

答:

如果先加“酶”,温度还没有达到研究温度时,加入酶就催化反应,影响结果。

094.C4植物能把大气中较低浓度的CO2固定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以及它既有较强的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答:

卡尔文循环(C3途径)中CO2的固定是通过“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催化作用来实现的。

C4途径中CO2的固定是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作用来实现的。

这两种酶都能固定CO2,但是它们对CO2的亲和力却相差很远。

实验证明,后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亲和力比前者(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高约60倍。

因此,C4植物的光合速率比C3植物快得多,这在CO2浓度低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由于C4植物能够利用低浓度的CO2,当高温、光照强烈和天气干旱而气孔关闭时,C4植物甚至能够利用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继续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不能。

所以,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天气干旱的环境中,C4植物生长得比C3植物好。

095.马拉松运动员肌肉细胞所需的能量来源依次是什么?

答:

①从能量直接来源看: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

马拉松运动员肌肉细胞所需的能量也是“直接”来源ATP。

②从能源物质供给顺序看:

葡萄糖→脂肪→蛋白质。

③从供能系统来看:

主要是有氧呼吸,另外还有磷酸肌酸的转移和无氧呼吸。

096.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

而好氧细菌、硝化细菌也没有线粒体且也是单细胞,但进行有氧呼吸,怎么把握?

答:

细菌没有线粒体等典型细胞器的分化,那么好氧型细菌又是怎能样消耗氧气的呢?

原来细菌的细胞膜不同于其它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而具有多功能性特点。

在细菌的细胞膜上含有十分丰富的酶系,可执行许多重要的代谢功能。

其中表现最显著的,在细菌细胞膜内侧因含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酶系,因而具有执行真核细胞线粒体部分功能的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细菌的质膜上同样含有呼吸链各组分和ATP酶复合体。

其许多组分和工作原理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是相同的。

二者的主要差别是:

细菌细胞中每对电子通过呼吸链只输出4个质子;细菌质膜中的呼吸链比线粒体简单。

其电子传递为:

NADH→FAD→CoQ→Cytb→Cyto→O2,具体表现在:

NADH提供一对电子和一个H+,电子进入呼吸链,交给了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即FAD。

FAD结合有蛋白质,把NADH提供的一个H+和由细胞质中提供的个H+一起输往质膜外,电子传递到铁—硫蛋白,运往膜内侧,转给一个泛醌分子(CoQ)。

CoQ为一氢载体,从细胞质中摄取2个质子,生成氢醌。

氢醌穿膜,把2个质子释放到膜外,而把2个电子传递给2个细胞色素b(Cytb)分子。

然后电子穿膜反回膜内侧,经过Cytb传给细胞色素o(Cyto)。

Cyto再被氧分子所氧化,亦即氧是作为从NADH来的电子的最后受体。

Cyto是细菌呼吸链所有的一种色素,相当于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a。

097.请详细分析一下2004年北京理综第4题:

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

(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

A.若a点在a,b点b2时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

答:

选“D”。

因为,①a(a1、a2)为CO2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消耗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

②b(b1、b2)为CO2饱和点(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CO2浓度称为CO2的饱和点。

如CO2浓度继续升高,光合作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要下降,甚至引起植物CO2中毒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③“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则要降低CO2补偿点(如从a降到a1),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增大CO2的饱和点(如从b升至b2时饱和点向右移动,光合产量m才向上移动),C3植物光合产量才会高于m点。

098.C4植物叶肉细胞内为什么不能合成淀粉?

其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基粒能进行光反应吗?

进行暗反应需要的氢和ATP从何而来?

答:

①C4植物叶片中,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所以,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中出现淀粉粒,而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出现。

相反,C3植物叶片中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所以,C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肉细胞中出现淀粉粒。

②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基粒,不能进行光反应,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

C4植物叶片中的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其中含有许多比较大的叶绿体,但是,这些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

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外侧,有一层与维管束鞘细胞接触紧密的、呈环状或近似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

这层叶肉细胞通过大量的胞间连丝与维管束鞘细胞紧密相连。

这层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基粒,并通过胞间连丝将其光反应所产生的NADPH和ATP运入维管束鞘细胞,用于维管束鞘细胞暗反应对氢和ATP的需要。

099.C3植物与C4植物比较,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及光照如何变化?

在较高CO2浓度下C4植物有优势吗?

答:

C4植物与C3植物在光合作用特性上的差别:

①C4植物在强光下C0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的C0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恰好相等的C02浓度)很低,而C3植物是C4植物的3~7倍。

②C4途径在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出的C02浓度较高,抑制了呼吸酶的作用,而释放出的C02又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化酶再固定。

③C4植物适应于高光强,光合速率随光强增高而上升的幅度很大,即使在夏天的最高自然光强(约1.1kw/m2)下也不饱和;而C3植物一般在0.28~0.56kw/m2下即已饱和。

④C4植物光合效率较高,特别是在强光下,可达25~40μmol/m2s之间。

而C3植物则在6~25μmol/m2s之间。

相应地C4植物全年干物质累积量近40t/ha,而C3植物则约22t/ha。

这是因为C4途径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叶肉细胞中收集释放的C02,释放到鞘细胞内,起了浓缩作用(这个功能称为CO2泵)。

⑤C4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47℃之间,而C3植物在20~30℃之间,C4植物显著高于C3植物。

同时C4植物也比较耐盐碱。

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C3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远远大于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这是因为高含量的二氧化碳能够提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活性,增强l,5—二磷酸核酮糖与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以及抑制光呼吸的进行。

实验证明,在二氧化碳含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一些C3植物的产量可以增加30%左右,而玉米、高梁等C4植物的产量只增加9%左右,大米草等C4植物的生物产量甚至有所下降。

可见较高CO2浓度下C4植物的优势就不明显了,但一般来说仍高于C3植物。

100.当天气燥热,水分供应不足时,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要因为缺水而萎嫣,气孔因而关闭,以防继续失水。

那么光合作用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水分缺乏吗?

为什么?

答:

NO。

因为:

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不能从外界进入→三碳化合物减少→光合作用下降。

而水分主要从根系吸收。

可见,光合作用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二氧化碳减少。

101.苹果皮成熟后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是有色体,还是细胞液中的色素起的作用?

答:

苹果和番茄果实成熟都会变红,从细胞学来看,苹果变红是由于细胞的花青素,番茄变红是由于细胞的有色体在起作用。

因为,植物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解有花青素,花瓣、果实和叶的紫色、深红色或蓝色,常是花青素显示的颜色。

但西红柿的红色来自一种含有特殊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质体。

另外,花青素的颜色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性不同而变化,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中性时呈紫色。

由于花青素溶于细胞液中,故在液泡内分布均匀。

因此由花青素呈现的颜色亦均匀分布。

102.在高三生物选修书实验二中,为什么分离出的自生固氮菌-黏液的颜色初为无色透明,后为乳白色,最后为褐色?

答: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

自生固氮菌黏液的颜色的变化是由于数量多少、发育情况和代谢等决定的。

103.假如黏液中有三种自生固氮菌,能不能想一种办法将它们分离?

答:

能。

首先,用无菌水将黏液进行大量稀释,目的是使黏液中的自生固氮菌相互分离开来。

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稀释过的液体,并且轻轻地点接在无氮培养基的表面(一个培养皿内可以点接15~20处)。

培养基经过培养后,取点接液滴周围的黏液制成临时涂片,并且进行镜检。

如果镜检时发现临时涂片中仍有不同形态的自生固氮菌,说明不同种的自生固氮菌尚未完全分离开来,还需要对稀释液进一步稀释,直至镜检时看到临时涂片中只有一种形态的自生固氮菌时为止。

这样操作,就可以将三种自生固氮菌相互分离开来。

104.我在参考书上看到有关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问题时,提到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只提到主要影响暗反应,难道温度不影响光反应吗?

光反应也需要酶的参加啊!

难道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酶对温度需要不一样吗?

答:

此题问得好!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水和矿质营养等。

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度,光反应产物NADPH与ATP的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暗反应的速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②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是暗反应酶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度;温度对光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ATP的合成也有酶的催化,该酶的活性同样受温度的影响,只是光反应所需酶的种类较暗反应要少得多,光反应的主要影响要素是光照强度,并不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酶对温度需要不一样”,实际上是一样的。

③C02浓度,CO2是暗反应的原料,C02的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暗反应的速度。

④矿质营养,例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部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部分。

⑤水,作为光反应的原料提供最终电子供体;能够影响叶片气孔开闭从而影响CO2的进入;能够影响物质运输等。

⑥日变化,光合速率在一天中有变化,一般与太阳辐射进程相符合,但也有例外,如炎热夏天,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

105.关于C4植物和C3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3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需要能量,C4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能量

B.C3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能量,C4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需要能量

C.C4植物和C3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完全相同

D.C4植物和C3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都只发生一次

答:

选“B”。

因为:

①C3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能量,可以说只要有二氧化碳、酶、C5,就能够把二氧碳固定而形成C3。

C4植物的C3途径和C3植物的C3途径完全相同,不需消耗能量就可以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但C4植物的C4途径所固定二氧化碳,是被“PEP”固定,PEP与二氧化碳结合的能力要比C3途径高出近60倍,固定本身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但在C4途径中,PEP的再生成却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所以从整体上看,C4植物的C4途径固定二氧化碳需要消耗能量。

②C3植物固定二氧化碳只在叶肉细胞或幼嫩的绿色茎的时绿体中进行,且只有一次固定;C4植物有两次固定二氧化碳:

一是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二是在其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无基粒)中。

106.稻田中养殖鱼腥草(蓝藻)的好处是(   )

A.abc    B.bc    C.ac    D.ab

a.固定大气中的氮    b.从太阳光获得能量    c.与水稻根共生

答:

选“D”。

因为:

①人们现在所知道的固氮生物都属于个体微小的原核生物。

所以,固氮生物又叫做固氮微生物。

②根据固氮微生物的固氮特点以及与植物的关系,可以将它们分为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联合固氮微生物三类。

③“自生固氮微生物”在土壤或培养基中生活时,可以自行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对植物没有依存关系。

常见的自生固氮微生物包括以圆褐固氮菌为代表的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以梭菌为代表的厌氧自生固氮菌,以及以鱼腥藻、念珠藻和颤藻为代表的具有异形胞的固氮蓝藻(异形胞内含有固氮酶,可以进行生物固氮)。

④“共生固氮微生物”只有和植物互利共生时,才能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的根瘤菌,以及与桤木属、杨梅属和消棘属等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弗兰克氏放线菌;另一类是与红萍(又叫做满江红)等水生蕨类植物或罗汉松等裸子植物共生的蓝藻,蓝藻和某些真菌形成的地衣也属于这一类。

⑤有些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螺菌、雀稗固氮菌等,能够生活在玉米、雀稗、水稻和甘蔗等植物根内的皮层细胞之间。

这些固氮微生物和共生的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但是不形成根瘤那样的特殊结构。

这些固氮微生物还能够自行固氮。

它们的固氮特点介于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之间,叫做“联合固氮”。

⑥综上,鱼腥草(蓝藻)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与水稻不是共生关系。

107.要将土壤的自身固氮菌与其它杂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加入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不含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加入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不含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答:

选“D”。

因为:

①自身固氮菌的代谢类型通常属于:

异营需氧型。

②“自身固氮菌与其它杂菌”都属于细菌,不能加入“杀菌剂”。

③“自身固氮菌”在生态系统中对“N”循环中的作用:

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

因此,不用另加氮源。

④那么,怎么分离呢?

用人工合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划线法培养,根据不同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区分。

108.“反硝化细菌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这句话错在那里?

答:

“反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其作用是在土壤缺氧时,能将硝酸、亚硝酸还原成氮气,导致土壤中“硝态氮素”减少,“游离氮素”增多。

土壤中氮素包括“铵态氮”、“硝态氮素”和“游离氮素”等多个方面。

所以“反硝化细菌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有错。

109.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弱光条件下C3和C4植物哪一个更适应?

答:

①C4植物在强光下,CO2补偿点很低,光合效率较高,适应于高光强。

②在弱光条件下,“NADPH和ATP”受限,光合作用都受限。

但低光呼吸C4植物光呼吸消耗量比C3植物更少。

高光呼吸的C3植物通过光呼吸消耗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的1/2。

③因此,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弱光条件下,C4植物比C3更适应。

110.生物体自身代谢可产生水,是体内水分的来源之一。

在下列几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中,有水生成的是(   )

A.ATP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