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570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doc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造价1414

传统文化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郁梦思

2015.3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3

二、总体设计.................................3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3

四、创建原则与实施原则.......................4

五、建设目标.................................4

六、具体措施.................................5

七、创建途径与方法...........................8

八、保证措施.................................8

九、创建机构.................................8

传统文化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根本,是民族智慧的精华。

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的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

古语说“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同学们的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能发展、人文品格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会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它会连同校园文化一起为同学们的成才添上了厚实的新羽。

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在班风逐渐形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同学的性格特质,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我班进行了有自己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根据班级特点开展“弘国学,扬美德”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名:

班风:

厚积慎思薄发笃行

班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总体设计

从基本孝道做起,以爱的教育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引导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孝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顽强的意志,发扬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

   2.“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理论上,这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与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上,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重视德育建设的自觉意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凝聚力。

3.依据心理学原理: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根据认知原理,在个人已形成的世界观中注入新的正面的能量。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

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

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

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

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

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

四、创建原则与实施原则

(一)、创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从全过程设计都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要面向全班学生,在整体上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活动性与自主性原则:

整合德育有关内容,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进步。

(二)、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育人为先。

  2.整体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

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作为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不断提高。

五、建设目标

(一)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以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外来人员能深刻感受到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具体措施

(一)班级物质精神文化建设

1、制作班级文化宣传牌,班级文化宣传牌应该包含班级合影相片、班训、班歌、班徽和班主任寄语等。

(教室后墙)

2、教室黑板上方张贴班训、班徽,体现班级特色、个性。

教室侧面墙壁分别张贴名言警句或班级口号。

3、教室讲桌做到规范、统一,搞好教室生态绿化,如放置花盆,进行垃圾分类等;建立班级绿色文化。

4、教室前方黑板左侧墙壁统一规划为“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5、必须建立班级安全制度公示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6、教室前方黑板左侧划出30CM宽作为学生信息栏,主要用来公示班上学生出勤情况;此栏应当包括以下几项:

时间(月、日)、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席说明等。

7、教室外墙壁上开设温馨提示公告板,主要用来提示当日一些特别安排,比如清洁扫除、作业上交等;若当日无安排,则提示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如气候情况,安全提示等。

8、教室后面墙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建立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并将班内的墙壁进行美化。

彰现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9、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栏,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协调发展。

10、置购书架,摆放班级订阅的杂志图书,以方便班级订阅的杂志图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使班内同学在晚自习期间“有书可读,有事可做”。

11、搞好寝室文化建设。

如建立班级寝室管理制度;规范寝室学生习惯;规范寝室物品区域布置;建立班级特色寝室文明公约;搞好寝室内部文化建设。

(二)班级专题文化活动

1、“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感悟,献一片爱心”(正在进行)

为积极响应我院创建文明校园的号召,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寒假期间,建筑经济管理系面向全系在校生开展第二届“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感悟,献一片爱心”的读书系列活动,点燃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营造浓郁书香校园。

学生在寒假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好书进行精读。

所选图书题材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立意高远,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读完书后,写一篇读书笔记并鼓励学生将读过的好书进行捐赠。

系部会将一部分书籍捐献给贫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让大家同读一本书,实现爱心的传递与接力;另一部分书籍用于填充我系图书阅览室,加强系部文化建设,增强系部学子的文明修养。

2、“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策划中)

优雅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有关图书馆开馆征集准备活动,例如:

图书馆馆训、图书馆文明标语、图书馆休闲区设计方案,为图书馆的建成添砖加瓦,倡导同学们文明借书、精心阅读,做一个爱书爱馆之人。

图书馆的开放启用为同学们进行大量阅读提供了条件保障。

古人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班委组织同学利用晚自习和平时空课时间,进行经典阅读,例如中国传统的史书典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3、“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策划中)

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演活动”,由学生轮流讲演,主题客观主张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美德,自由发挥、题材不限,由负责人记录并进行拍照,每学期举行一次评比,评出最佳、优秀讲演奖若干名,进行表彰奖励。

并在班级内举行“新学期、新目标”活动。

班委组织同学们将自己的的想法写于便利贴上,张贴于教室内固定的位置,相互促进,共创辉煌。

4、主题班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策划中)

组织关于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谁不说我家乡好”。

1、让同学们主动谈家乡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体育项目,民间音乐小调,民族常识等等。

2、开设古诗词活动问答,引导学生对情感类古诗词进行感受认知,从闲情、友情、亲情、乡情和爱国情等方面入手,分组进行探究并进行吟诵表演使同学们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3、民俗文化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民间手艺,伴随着农耕文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

开设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观看特色文化活动视频,例如太极拳、腰鼓、舞龙等,积极为同学们创造条件进行剪纸、编织、国画等活动,自己动手感受民间手艺。

古朴的作品,是跨时空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智慧的交织。

4、充分发挥特长生在班级内的正能量,抓好同学们的写字常规,打造书法班级的特色。

5、以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班级管理(实施中)

1)以儒治班——以人为本

1、尊重同学。

确立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多采用民主、商量、讨注重人的因素,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感的联系。

奉行“尊重与理解学论、交流等工作方式,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让同学们体验到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8、让

2、关心同学。

平等的去关爱每一个同学,通过交流沟通,使那些本就好的变得更好,使那些本不好的变得好起来。

在班级内公布班主任的电话号码,通过这一方式,班上出现的问题、学生的个人或思想问题等诸如此类的班主任都能第一时间的了解,为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赢得了时间,从而架起师生之间联络的平台。

3、赏识同学

古人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尽量挖掘每个人的每个优点,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有成就感的喜悦。

2)以“法”治班——量化管理,依“法”治班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的班集体是很难形成的。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管理者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者不应该互相分离,而必须有机融合于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班规》。

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不管是学生干部,或是普通学生,面对《班规》,人人都有权利,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

对班主任来说,维护《班规》的权威,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来说,维护《班规》的尊严,使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已通过《班规》转化为集体的意志。

3)以“道”制班——实行“无为而治”

以法治班是必要的,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否则就有“亡秦”命运。

道家提倡无为,但并不排斥有为,是要告诫人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妄为。

道家的无为,提倡的是顺势而为,即顺应自然,不刻意去改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有着极强的借鉴性。

多一点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包容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