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名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424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货名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期货名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期货名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期货名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期货名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货名人.docx

《期货名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货名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货名人.docx

期货名人

程家军(女):

第三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第一名,收益率571.98%;几乎交易过所有品种;交易模式——追逐趋势和短线交易相结合。

程家军实际上是深圳市德信时代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名投资经理,正如榜单标示的“德信时代”交易指导一样,她对公司这个平台给予的强大支持与配合充满自豪与谢意。

(座落在深圳金融区的期货私募)。

   从比赛风格看,程家军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短线趋势交易选手,她持仓时间较短(一般一两天),品种和方向转换也很快,因而是一种短期趋势交易手法。

她的这种做法,不但获得了稳定盈利,而且还保持了较高的盈利率。

近日,记者就交易理念、交易经验、风险控制等问题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

请您简单做一自我介绍,重点谈谈您的期货从业或投资经历。

  程家军:

19年前我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年多都在珠海新立电子株式会社从事厂长助理兼翻译工作。

1993年10月进入中期珠海期货有限公司,两年后离开公司开始了我个人的期货投资职业生涯。

去年8月加盟深圳市德信时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期货市场是个疯狂年代,行业管理和监督机制还很不健全,当时在胶合板、橡胶和绿豆期货上,我都尝到了疯狂的滋味。

所以,当时我亏完钱就离开了期货市场,转做其他行业。

但有了一定资本后,我又回到了期货市场,因为还是觉得期货市场更有激情,更让人心动。

  记者:

做期货投资您惯用的交易手法是什么(趋势投资、套利、套保、短线交易、日内交易)?

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程家军:

我的交易手法主要是追逐趋势和短线交易相结合。

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有利的持仓尽量保留;二是短线的开仓方向尽量和趋势保持一致;三是短线尽量重仓;四是当发现各种有利因素集中在一起的时候,会重仓留隔夜单。

  记者:

在本届期货实盘大赛中您主要操作的品种是什么?

比赛期间,碰到过几波重大的行情?

请谈谈您的交易理念、风控原则等。

  程家军:

基本所有品种我都参与。

重大行情记不清了,因为在我十几年的期货投资生涯中见过很多重大行情,所以并没有留下特别印象。

谈到交易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尽量顺着趋势方向交易,不要逆市操作。

不过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因为对于趋势的理解分歧太多,实际操作时有没有趋势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风险控制,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谁都知道应该严格控制风险,但具体怎么控制值得探讨。

风险度就像一把尺子,因为杠杆作用,期货的风险度弹性很大,投资者选择的空间也就很大。

传统意义上,也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严控风险,落实的时候常常从保证金的使用比率来进行控制,例如再好的行情也只动用10%的保证金。

但实际操作中,我觉得风险度的选择应该灵活一点,一要考虑资金量,一要考虑你投资期货的目的。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基金经理都有一套严格的资金使用控制制度,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控制风险,但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期货投资者来说,你拿他们那一套作为你的资金管理标准,就太呆板了。

另外参与期货投资,需要一种激情。

我一直觉得,期货在更多的时候是一门艺术,很难想象一个呆板,没有激情的人能搞好一门艺术。

所以对风险的控制,我觉得绝不仅仅限于保证金的使用比率,风险度的选择也应该因人而异。

有一标准可供参考:

每个人选择的风险度能让自己的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看行情感觉比看美国大片过瘾。

   记者:

您对期货投资的层次如何认识?

您认为自己的期货交易理念或水平处在哪一层次?

在您的期货投资经历中,各个阶段都碰到过哪些不同的困惑?

您是怎样解决并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的?

  程家军:

说到期货投资的层次,这是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在我刚出道的时候,碰到过两个让我15年来一直不能忘记的人。

一个人当时30岁,做了半年期货经纪人后满头白发;另一个是台湾人,当时50岁左右,据说来大陆之前还在华尔街工作过20年。

两个当年都是研究生水平的人分析市场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分析到最后,电脑上全是各种各样的线,尤其是那位台湾老兄,他电脑上的线密集到经常让你连分析对象——K线图都看不到。

这是两个非常勤奋的人,但最后结局是,两个人都黯然离开了期货市场。

学武功要从基本功开始,然后越学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最后进入所谓“一流高手”的行列。

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做期货的人,如果谈到“层次”这个问题,就要多想想江湖中的“超”一流高手是怎么练成的。

回到上面那个一流高手的成长历程,在各种武打书的最后,一流高手一定是又经历了一次“从有到无”的过程,忘掉了很多先前学过的东西,最后才成为“超”一流高手。

这实际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以目前市场中的期货书籍为例,有很多书,我自己只反反复复看约翰·墨菲的《期货技术分析》。

600页左右的书,现在我经常用到的东西,如果重新记录下来,大概一页就够了。

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高手,但我想如果哪一天我能把这一页纸的内容都忘光,我一定是又上了一个层次。

 杨洪斌

1995年踏足期货市场,亲身经历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兴衰,多年的实盘操作经验,历经坎坷和挫折,在2000年后浴火重生,逐步能做到稳定赢利。

2005年后,形成了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独到视角,实盘操作业绩更是迅猛提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完善了其理财信仰和投资哲学,从此,纵横各项实盘比赛,享受投资快乐。

杨洪斌是第四届“中期杯”实盘大赛桂冠得主,交通银行杯大赛311%收益率的亚军。

在第八届中期杯大赛中,由杨洪斌指导的帐户长期位居榜首。

♣如果对价格的规律没有深刻的理解,想要做到稳定盈利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一生有一两次好的运气已经是上帝厚爱了。

期货不能靠赌。

♣在期货中成功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星星之火要想燎原需要一个过程。

 ♣如在期货中遭遇失败,一定不要抱怨市场。

 ♣期货投资一定要关注价格的变化。

 ♣我确信,日内交易是有局限性的,可以盈利但是管理资金的数量有限。

♣不应以每天价格的波动来判断价格长期的走势。

♣我认为短线盈利的操作方式难度较大。

♣我们要承认任何事情都有规律,人类有认识规律的能力。

♣价格变化中有没有确定性的东西,应该是有的。

♣真正市场上涨的原因是交易商对市场的预期。

♣一个有限的理论不可能让你永远成功。

♣我的操作没有框框。

♣对价格变化的理解到位了,无论资金大小,你都可以稳定发展;理解不到位,再多钱也是没有用的。

♣外盘的价格变化是国外交易商的预期,跟国内的预期不完全吻合。

 ♣我不会去使用程序化交易,我认为程序化交易是有局限性的。

 ♣价格是变化的,你很难用一个框子来框它!

♣有时候期货交易它就像一门艺术,是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就像是梵高的名画不是两个人合伙画出来的。

 ♣期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干的,性格上偏执、毛糙、肚量狭隘、对金钱过分敏感的都不适合。

♣我一般不注重预测,因为我不是做分析的,我是一个市场的追随者。

期货中国1:

杨洪斌您好,感谢您能够接受期货中国网的采访,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和理念给广大的投资者。

近2年您以个人或者是指导账户的名义参加了不少期货实盘大赛,都获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相比平时的操盘,您是否觉得参加赛事更能发挥自己的水平?

杨洪斌:

我觉得并没有.05年之后,参加过多次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追求的是尽可能的稳定、持续增长,不能有过大的资金回撤。

08年那次比赛,我管理账户的将近有20个,没有一个账户是分散做的,没有为比赛而比赛。

在比赛之中没有看外头谁比我领先或者谁又追紧我了,就是该怎么做怎么做,市场告诉我这时候该进了,那就进,该出了就出,没有再理会比赛的因素。

我觉得在这个市场做到稳定盈利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根据我自己对价格变化的理解,做波段交易。

所以我对所有账户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因为参加比赛而去比赛,我对市场有一个认识,所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按正常的交易来做,比赛的结果冲上去就冲上去了,没有冲上去也不遗憾。

 期货中国2:

您的各项大赛成绩非常出色,摘取了多项赛事的桂冠,从2001年开始连续几年的盈利率也都保持在百分之两三百的水平!

您也表示过稳定赢利是期货市场中最重要的任务,请问您是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的?

并且多年来保持如此之高的稳定盈利?

杨洪斌:

这个我可以实实在在的来说一句,08年的比赛是取得了300%的收益,但是也不是每年都是如此。

如果对价格的规律没有深刻的理解,想要做到稳定盈利是不可能的。

你不要看一些人在一段时间盈利特别高,如果没有对价格规律的真正理解,高盈利很难持续。

有些人的性格可能刚好符合这一段行情或者说刚好和这波行情吻合上,他很有信心做好这一波,但实际上这不是对价格的真正理解,到了下一波,他的思维不一定就能跟上市场的节奏。

我很少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看到有人连续好多年盈利,达到这样的目标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实际上稳定盈利维持在百分之三五十,如果持续这样增加,盈利效益其实是很可怕的。

稳定盈利是这样的,今年的这一波你要在这上面站住,回撤不能过大,之后在站住的基础上还能有个百分之三五十的再盈利,这才叫稳定盈利。

像巴菲特,100万美元起步,30多年,他总资金在增加,没有在撤,他还能够保持百分之二三十的盈利,这才叫稳定,做到这一点是特别难的,你对市场不了解是不可能的。

你在哪个期货公司都能够谈到这样的红人,曾经很辉煌,现在没有人影了,他当时的辉煌刚好是一个局部的观念和当时行情吻合,于是就获得了利润。

长时间的稳定盈利是相当艰难和艰巨的,没有对市场真正理解是不可能达成的,运气不可能伴随你一生。

一个人一生有一两次好的运气已经是上帝厚爱了。

期货不能靠赌。

期货中国3:

期货交易最难的是能够稳定盈利,我们看到,您也是经历了起伏,1995年您就已经涉入期货市场,到2001年才逐步实现稳定盈利,那是否意味着您经历了长达6年的交学费的交易阶段?

杨洪斌:

我95年就进期货了,当时自己公司做的是胶合板生意,所以去做胶合板期货,在那个时候,我是属于那种对期货市场没有基本了解的人,有钱但是对市场的交易真的一点都不懂。

后来公司不开了,自己又喜欢上了期货,又觉得自己做了一两年了交了那么多的学费了(但是实际上按照现在来看,当时是很皮毛,差得很远的),应该可以做下去。

于是就又开始尝试和学习,从95年到01、02年。

我的痛苦可以简单概括为:

赚了钱是偶然的,亏钱看起来是必然的,因为这个市场这么复杂。

但有这么几个信念让我坚持下来:

第一,这个市场你失败了,但是确实有人成功了,你亏了钱,和你反方向做的那个人就是赚钱的。

每一年每一波大的行情出现,期货公司里或者是熟悉的朋友之间,人不多,但是每年总有一个做得挺好的,每年起码都有一个榜样;再一个就是,这个市场确实存在,它确实有波动,有差价,关键你站的队是对还是错。

我是被迫无奈坚持下来的,那个时候我三十几快四十岁,换其它行当是晚了点,你们要知道在一个行业没有几年扎扎实实的奋斗,你想做成是很困难的,就像星星之火要想燎原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结果就是,我是被逼的,没有其它的行当可以做,所以就进入了这一行,就想尽办法坚持下来。

我好在从来没有埋怨过市场,我受过的教育让我出现了问题之后,没有过多地怪罪客观,这是我大学毕业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都是从自身上找原因,黑格尔不是说么,存在即是合理。

坚持了下来之后,就慢慢地知道了风险,再不知道风险你就活不下去了,之后对风险的控制就慢慢地有了较深的了解。

后来对价格波动了解得多了,虽然不够科学,可也摸得着一些皮毛的规律了。

起码那个时候虽然还不能发展但能够生存下来了。

老是处在这样一个状态,老不能大幅的盈利也是很困惑的。

到了04、05年的时候,对市场的认识就深化了,理解了价格变化的规律,做期货就是一种价格变化,理解了这个之后就慢慢能够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盈利状态。

 期货中国4:

在前6年的期货生涯中,您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怎样的?

当时有想过退却吗?

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您决定继续坚持在期货市场中打拼?

 杨洪斌:

最大的挫折就是打爆仓了,具体的金额就不说了,就全完了。

当时真的是非常痛苦,晚上睡觉都有被惊醒,对自己的未来也挺恐惧的。

之所以坚持下来就是之前所说到的,这个市场确实有波动,但是我没有意识到,还有就是我那时候已经40多岁了,脱离教师行业已经十几年了,回不去了,只有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再坚持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自己怎么熬过来的。

期货中国5:

外界都宣称您是趋势投资高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只做趋势交易的?

趋势交易的核心纲领是什么?

 杨洪斌:

以前真的是什么方法都尝试了,但是从对价格规律有理解之后,就不太做短线了,日内交易从03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我确信,日内交易是有局限性的,可以盈利但是管理资金的数量有限。

第一,它的资金规模受限制,包括有些高手也有这样说,他拿20万,很快就赚到百万,但资金大了翻倍就很难;另外一个,期货做的是商品价格,它是一个发现价格的过程,价格的发现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它会走一段,比如说现在国家经济复苏,经济越活跃,需求就越大,价格就会上涨,我们要做好的就是这种波段。

每天价格的波动判断不了长期的趋势,需要另外一种思路去理解,就是对市场的一种感觉,有点苗头我就跟着做个几十个点,价格冲动之后呢,因为它不具备大涨的条件,很多人就认为它应该空,于是就导致上上下下,这种波动随机性特别强。

我认为短线盈利操作性比较难,资金过大的话,你一进去就成了主力,你就很难出来。

所以真正理解价格规律,能够确定它是上涨还是下跌的话,它会延续一段时间,我们做的就是它的这一段延续。

国家经济真正好了,全民都起来搞经济了,它会延续几年的高峰。

而像现在金融风暴猛地一来,也会调整个两三年。

所以我都是做波段交易为主。

期货中国6:

那么您所总结出来的并在实战中应用的“价格规律”具体是怎样的呢?

请简单介绍一下原理。

 杨洪斌:

首先我们要承认任何事情都有规律,人类有认识规律的能力,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包括物体运动的定律,像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都是能摸索出来的,所以价格变化中有没有确定性的东西,应该是有的。

有的人说创业难,但是我说你要想发财的话,你就搞个饺子铺,为什么呢?

你一年调720次馅,每年都改进调试,你如果研究到具体比例用多少量,做得像日本一样精确到毫克,你能做出保证大家一吃都忘不了的饺子,所以包饺子馅有一个特殊的规律,你要真正搞通它,像麦当劳肯德基都是这样的,它们做的口味全世界都没有,就它有。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要你明白,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你要找到它根本上的规律,然后顺着它的规律去做。

所以对于价格规律而言,你一定要耐心地去观察它、发现它。

我简单说一下我自己对价格规律的理解,这也是我跟我的朋友、同行交流,获得的启发和自己的观点融合起来得到的。

第一就是要理解使期货价格变化的最直接的原因,我在外面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一点是很模糊的,这个价格它为什么涨?

一般人都是这样说,供需关系、经济好转等等,但是这是错的,这样就回到了基本面,基本面会给你很多因素,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清楚。

05年的铜,一个月从4万涨到8万,你说那是供需关系在一个月内产生两倍的变化?

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你要想想年初到现在涨得都是那批没有业绩的股票,都涨了两三倍,这说明不完是业绩决定了股价。

铜也是这样,一个月从4万涨到8万,除非是全世界的铜矿被恐怖分子炸完,当然是没有那种可能的,问题是一个月又从8万回到了5万,供需关系又恢复了?

当然不是那样的。

真正市场上涨的原因是交易商对市场的预期:

“我们大家都看好,现在是时候了,买它能赚钱”,它就涨了,价格的根本成因就是这样子。

当时很多投资银行都来买铜,买回来之后就形成一种赚钱的效益,根本不能说是供需,库存当时也是不停地增加,价格一路追涨。

所以为什么很多现货商做不了期货,主要原因就是在这,老拿现货价看期货价,一觉得货多了,就不敢买了。

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不就清楚多了?

所以,价格规律就是要把交易商的预期找出来,而不是基本面上的等等因素。

另外,价格在行走的时候,一定是波波折折地走的,所以艾略特就把波浪理论给总结出来了,但是他太教条了,他固定画成五波,他理解了这个规律但把它给固定死了,所以我们一用他的理论就开始数了,但实际上一个牛市的可能有个七八波,从股市一千六涨到六千点的时候,它延长又延长。

价格就是波折的,到了一定的高位,一些人就想放空,有些人赚一块钱跑,有些人赚五块钱跑,涨得越高,获利回吐的冲动越强烈,平白无故让你赚一些钱你就会想先把这些落袋。

你理解这个以后就会理解价格为什么会波折。

期货有很多种理念,艾略特波浪理论啊、均线交易法啊、MACD啊,指标不是多得很吗,就像一个线球,上万个线头,只有一个才能解开。

一个有限的理论不可能让你永远成功。

期货中国7:

您强调过您自己坚决不做短线和日内,在波诡云谲、瞬息万变的期货市场上,要克制短期波动、获得长线收益是很难做到的,请问您为何选择做中长线投资呢?

 杨洪斌:

我以前也克服不了,我刚才说了,在涨势过程中它有回调,这很正常。

如果前面特别强,这波回调后一般还能够上去,如果前面特别弱,那么这一波回调后可能就是反转,这最主要还是一个认识的问题,不是什么贪婪恐惧。

有些人是吃亏太少,这个社会分普通人和特殊人,像马云啊,他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他都坚持下来搞他的网站,而且搞成了,像新东方这个培训班都可以办成一个学校并且还上市,我以前是做培训班的老师我都没有想到这样去做,所以有些人没有摸着那些规律,源于他们知识的结构、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然后吃亏老是在同一个地方,普通人都是干这样的事情的,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不努力了,他都不思考了,你还能看到他什么样的进步呢?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急功近利,有时候一些震荡都是在为大行情做准备,但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想赚一点快钱。

 期货中国8:

前面说到您的操作还依据投资心理的分析,投资心理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在具体的交易中,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如何利用呢?

 杨洪斌:

大部分的交易商的心理你是不可能去了解的,我是怎么判断的呢,一定要尊重市场,价格涨得越强,是不是就说明这个预期就越强呢?

我们不可能去了解每一个人的预期,但是他们只要有预期,就一定会反应在市场上,价格变化就会反应出来,资金冲动的涨停板和一些一步一步敲上去的涨停板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价格变化我是去理解它这个价格是怎么变化的,今天涨了是怎么涨的,是扎扎实实的涨了还是空涨,还是小量的敲实地涨,是急切地想抢盘的涨,还是可涨可不涨,通过这些通过你实践的经验去判断,它就出来了

期货中国9:

您曾表示您的投资哲学可以总结为“恶人理论”,从不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只做‘落井下石’和‘锦上添花’的事情,请和我们解释一下如何做到‘落井下石’和‘锦上添花’?

杨洪斌:

我做的是“顺势”,但这个顺势外表上是价格的顺势,本质上是绝大多数交易商的预期,等他预期出来之后我再做。

比方说一个上升趋势,第一波出来之后可能很猛,但是一般都做不到,如果它真是涨势,你等它整理完了,它第二波就会又开始,那在交易商预期特别强的时候买,不就是“锦上添花”吗?

再说它下跌,它一定在一波下跌比较猛的时候,一定会有获利回吐,物极必反嘛,弹了一段它会停在那里上不去,获利回吐以后,看它上不去,交易商还会再空,新的下跌形势开始,这个时候去空,不就是“落井下石”吗?

 期货中国10:

我们在您的观点中发现您认为研究价格变化规律比起研究基本面更能把握市场,这是否意味着您是一个不注重基本面分析的交易者?

另外投资者应该如何去了解和掌握价格变化规律?

杨洪斌:

其实谁也脱离不了基本面,我们就生活在基本面里,天天看到国内新闻香港新闻、国际新闻,时刻可以了解原油涨跌等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打开网站,各家公司都有各种研究报告。

但是我个人强调的是基本面对于交易者来说,是一个天时,还要有地利和人和,地利就是这一段走势与基本面吻合,然后最后出击的时候看人和,人和就是交易商的预期要符合。

所以不能绝对脱离基本面,但做的时候重点还是要看人和。

期货中国11:

“要学会放弃,错过一次半次机会没关系,市场总是有机会的”您这样的论断和期货中国网曾经讨论过的“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有些相似,请问您如何去发现市场中的机会?

又是如何去把握这些机会的?

 杨洪斌:

每个人都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们往往在做一些工作的时候都想做得完美,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有时候一波行情,你错过了,你再跟上去就有追高嫌疑,那你就耐心的等待下一波。

有人看到别人赚了钱就满仓追,其实人对自己要宽容一些,孔子有一句话:

“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是真正的知道”。

期货中国12:

您在期货投资中主要做什么品种?

有没有做品种组合?

是严格按照资金比例做品种配置,还是根据自己的分析选择品种?

 杨洪斌:

我的操作没有框框,核心的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最好的方法,我国很多历史伟人都是这样,像邓小平有一句格言叫“实事求是”,还有一句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行情出来了,只要是期货品种我都关注,但是我做哪一个都是没有框框的,有框框我就错了,然后我就看哪些品种走出来符合我的理念,天时地利人和到火候了我就做它,还要看我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有多大,如果我对它的把握性非常大,不做我晚上会睡不着觉,我的仓位会放得比较大。

毛泽东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是不会想到以后把整个中国拿下,他当时三万红军就想着逃命,而蒋介石三十万人去围剿。

战线拉得很长,肯定有分散的兵力,就找一个五千八千的解决掉。

然后到了淮海战役又不是这样打了,觉得我实力比你强了,那就是满仓博了,你五十万我五十万。

再后来,蒋介石说我们划江而治,按理说一个韶山出来的农民儿子能夺半个中国就不错了,就像有些人做期货做个五千万一亿的就不做了,觉得够了,很幸福了,但是他不是这样想的,因为他当时的实力可以拿下整个中国。

所以就是不能有框框,期货老是有新情况,有些人老是犯经验主义错误,遇到类似情况,一模一样去做,其实没有一模一样的。

现在行业资金多了,国家也鼓励开放了,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一定要按着原理,结合新情况做新的决策,只有观念跟上形势变化,才能实现稳定的盈利。

理解到位了,给你5万块,你很快就起来了,理解不到位,给你5千万,你也很快输完。

 期货中国13:

您在投资过程中会关注外盘相关品种的走势吗?

您有没有进行内外盘的套利交易?

杨洪斌:

我现在没有,主要是集中在国内,偶尔看一下外盘的走势,真正做起来的话,我的原则是做哪个以哪个为主,按我的原理,国外的交易就是国外交易商的预期,跟国内的预期不完全吻合,交易商的预期是不一样的,就像家里教育子女,老大老二,不一样的,要因材施教。

 期货中国14:

程序化交易在国外已经比较普及,近几年在国内也逐步受到关注,请问您怎么看程序化交易,您会去使用程序化交易吗?

杨洪斌:

我不会去使用程序化交易,我认为程序化交易是有局限性的。

国外做程序化交易的人很多,但是我知道巴菲特没有,索罗斯没有。

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建立一个基金,搞出模型来,但是失败了,因为价格是变化的,你能用一个框子来框它吗?

期货中国15:

您在05至06年曾经同一个投资伙伴联合做单,但您认为联合做单有时效性差、遇事总要讨论、耽误了操作时机的弊病,而最近期货中国采访的一个机构投资者却认为团队操作,分工合作,就会把握住很多必须抓住的要点,避免因为一个人而造成的失误,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洪斌:

操作和控制风险分开这个方式我倒是同意的,因为人是有人性弱点的,这倒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两个人共同决策就不是很理想了,有时候期货交易它就像一门艺术,是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就像是梵高的名画不是两个人合伙画出来的。

期货中国16:

期货交易独特的杠杆性使其风险陡增,风险控制也是每个市场参与者尤为重视的环节,据悉您的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控制在总资金的10%以内,设定这个比例有什么原因吗?

您又是如何做到严格的风险控制的?

杨洪斌:

10%还大了,我一般还都放在5%,不能过分地使用杠杆,它是一把双刃剑。

比如说一个品种,交易商的预期给我感觉特别强,我就进场,并把止损放在阳线的底下,如果阳线被完全收回说明上行是假的,那就要止损。

100万的单我下50手,你知道为什么我下50手吗?

因为50手回来刚好是5%,是按5%倒推过来做手数配制和止损。

期货中国17:

您在将近不惑之年进入期货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期海沉浮,对比期货中国曾经采访的其他一些交易高手,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