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275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docx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2剖析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

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3、零下6摄氏度写作:

-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100℃读作:

一百摄氏度;-20℃读作:

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养成。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和冰的共同点是:

无色、无味、透明等。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

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北纬形成的。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作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一、我会填。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向下生长,它能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4、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5、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

牙齿的生长过程分为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恒牙阶段。

6、动物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7、通过收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植物的绿叶是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品加工厂”。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它是利用磁铁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二、判断题。

1、乳牙脱落后可以再长,所以恒牙掉了也可以长出来。

()

2、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

4、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

5、液态的水的温度总在0℃~100℃之间。

()

6、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以上。

()

7、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环境温度有关。

()

8、磁铁能够吸引各种物体。

()

三、简答题。

1、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后,你发现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2、测量水的温度应该选择哪种温度计?

具体说说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

                                                           

                                                           

                                                           

3、水的三态是怎样互相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4、根据“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原理,你能写出在地球南北极附近的地磁分别是哪种磁极?

                                                           

                                                            

 

一、概念题。

     1、在观察研究时,我们通常要用到身上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口、手、皮肤……

     2、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冷水,后倒热水。

     3、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种子的 颜色、形状和大小。

     4、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空气。

     5、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6、许多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每段铁轨之间留有缝隙,主要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

     8、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9、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是液体。

     10、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1、在大小相同情况下,轻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容易沉到水底。

     12、使用仪器测量比感觉器官判断更准确。

     13、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度至37.5度之间。

     1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二、读数写数。

        零下五摄氏度       八摄氏度         二十摄氏度          

     写作             写作             写作          

        零下十七摄氏度     三十七摄氏度       十五摄氏度          

     写作             写作             写作          

     三、实验探究题。

     要想使沉在水中的鸡蛋浮上来,我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

     

(1)我需要的材料有

     (在实验桌上放有马铃薯、鸡蛋、杯子、盐、糖、水、醋、玻璃棒),

     

(2)我的简单实验步骤是:

(任由你自己选择几步,有第四步或更多步骤的可以在后面自己写上)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3)我从中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

 

一、填空。

 

1、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蹄形磁铁。

 

2、_________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3、寒冷的冬季,低空气温在0℃以下,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不会融化,这就是______,谚语有“瑞雪兆丰年”。

 

4、两个相同的磁极叫______,不相同的磁极叫______。

 

二、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大多数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    )

 

2、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周期长短相同。

(    )

 

3、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恒牙长出后终生不换。

(    )

 

4、菜粉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

(    )

 

5、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研制的水银温度计一直沿用到今天。

(    )

 

6、测量体温前,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再进行测量。

(    )

 

7、一块小磁铁隔着很厚的纸也能吸铁。

(     )

 

8、当两块磁铁靠近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水浮式指南针在______多年前就出现了。

 

A、2000    B、900   C、500

 

2、仙人掌的茎是______。

 

A、扁平状    B、针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