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225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docx

袁寨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

陶岔渠首~沙河南段鲁山南2段施工标

袁寨南跨渠生产桥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鲁山南2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7月26日

6.7.2支座安装24

1.概述

1.1工程概况

鲁山南2段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至沙河南段工程的一部分,位于陶岔至沙河南段最末标段,渠段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境内,途经张良、马楼2乡。

渠段起点位于鲁山县西盆窑村东北,设计桩号为229+262,控制点坐标为X=3724332.120,Y=504078.059;终点位于沙河南岸鲁山县薛寨北,桩号为239+042,控制点坐标为X=3728507.982,Y=496005.795。

渠段总长9.780km。

该渠段线路走向基本为东南至西北方向,与昭平台南干渠大致平行,渠线先后穿越澎河、淝河、叶庄沟、吴洼东沟等多条大小河渠,与昭南干斗10~13等多条灌溉渠道相交,并与多条公路交叉。

袁寨南跨渠生产桥位于河南省鲁山县马楼乡,该桥与总干渠平交,交叉点处总干渠桩号230+502.26,交叉处干渠设计水位133.048m,加大水位133.832m,渠底高程设计126.118m,渠顶设计高程134.632m。

该桥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桥面为单车道,桥面组成为2×0.6m(防护栏)+3.5m(行车道)=4.7m。

全桥净跨组合为:

25+30+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铺装采用5cm厚沥青加8~11.5cm厚C40防水混凝土。

1.2气象水文

鲁山南2段工程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受季风进退影响,四季分明。

根据实测气象资料统计:

陶岔至沙河南渠段沿线极端最高气温41.3~43.3℃,极端最低气温-14.4~-18.1℃;日照时数1899~2059h;水面蒸发量近1000mm;全年盛行风向为NE,最大风速16.0~27.0m/h;最大积雪深度27.0cm;最大冻土深度12.0~6.0cm。

根据工程区附近的鲁山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降水量828mm,5~9月降水量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4%,7~8月份最为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40%;多年平均气温14.8℃;多年平均地表气温16.9℃(距地面0cm);多年平均风速2.3m/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7%。

详见表2.4-1。

鲁山站各气象要素统计成果表2.4-1

统计项目

降水量(mm)

平均气温℃)

地表温度℃)

平均风速(m/h)

相对湿度(%)

1月

12.8

1.1

1.7

2.4

60

2月

18.0

3.8

4.2

2.4

62

3月

39.1

8.4

10.0

2.7

65

4月

48.2

15.7

17.9

2.8

66

5月

88.6

20.9

24.6

2.4

65

6月

108.0

25.8

30.0

2.6

61

7月

187.7

27.0

30.9

2.2

77

8月

139.4

25.7

29.6

1.8

80

9月

85.1

21.2

23.8

1.7

77

10月

59.4

15.7

17.0

1.9

71

11月

29.3

8.9

9.3

2.3

66

12月

12.1

3.2

3.2

2.4

61

全年

828

14.8

16.9

2.3

67

1.3工程地质

该桥位处于淮河水系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129.4~136.8m,相对高差7.4m,地形坡度〈2°,向东北微倾,无不良地质现象。

本桥位地质结构为土/岩双层结构,覆盖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alQ3),基岩为上第三系(N)碎屑岩。

场区处于华北准地台黄淮海坳陷南缘,区域构造稳定。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设计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50年超越概率10%)》,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2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1.4施工交通条件

本标段对外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自东北向西南穿越鲁山县境,在鲁山、辛集等处设站。

311、207国道及242、231省道纵横全县,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密布,县级公路鲁方公路、白沙公路与渠线相交,形成渠线与311国道联系的主干道。

对外交通可充分利用现有公路网络,施工营地就近与国道和地方公路构成的交通网联接。

主要建筑物及施工区的对外交通可就近连接到以上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国道交通状况良好,路面宽度多为7m~11m以上,其中部分道路近年已经改建完成,路面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沿线桥涵、桥梁均满足一般设备运输要求。

场内运输公路主要用于连接工程区内各建筑物,沟通建筑物基坑与生活区、生产设施、弃渣场等,满足建筑物资运输,并与对外交通公路连接。

场内交通沿渠线右岸布置一条主干道,宽8.0m,左岸布置一条辅助道路,宽4.0m,工区内各建筑物与营地分别设支线与之连接。

道路满足工程场区内运输的要求。

施工期间能保证畅通无阻,确保干渠及桥梁混凝土浇筑质量。

1.5主要工程量

袁寨南跨渠生产桥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名称

规格

单位

工程量

使用部位

混凝土

C50

m3

160.4

预应力混凝土T梁

C40

m3

0.3

支座垫石

C30

m3

149.9

墩身、帽梁、台身、防撞护墙

C25

m3

259.2

基础、桩基

钢筋

Ⅰ、Ⅱ级

t

80.011

桩、墩身、桥台及T梁

钢铰线制安

7ФS

t

6.416

预应力T梁

桥梁固定支座

20

主梁

土方开挖

土方填筑

2.编制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2.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3.相关国家规程规范及行业标准;

4.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多年来参加高速公路及铁路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2.2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

等外路;

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

桥面宽度:

3.5+2×0.6米;

桥长:

87米;

设计车速:

20km/h;

3.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3.1质量控制目标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优化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保证工程无质量事故发生,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5%以上。

3.2安全控制目标

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杜绝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6‰以内;

及时清除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不发生中毒和重大机械损坏事故及火灾事故;

3.3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针对本合同工程确定的文明施工目标为:

文明施工达到河南省“文明工地标准”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制定的“文明工地标准”,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一是通过文明施工改变施工现场面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使施工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是通过文明施工促质量、保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规范,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减少工、料、机无效投入的浪费;讲究工艺,减少原材料的消耗。

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根据2011年下半年进度计划安排,袁寨南跨渠生产桥计划2011年7月30日开工,2011年12月31日全部完成。

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2011年7月30至9月1日完成基础灌注桩施工;

2011年9月1日至9月4日完成土方开挖;

2011年9月5日至9月11日完成桩头破除及桩体超声波检测;

2011年9月12日至10月1日完成1#、2#桩柱及盖梁混凝土浇筑施工;

2011年9月15日至9月30日完成0#、3#桥台混凝土浇筑;

2011年9月10日前完成桥梁预制厂地平整及台座施工,为梁体预制做好准备;

生产桥上部结构图纸未到,图纸到位后还要还要进行梁体模板定做,模板定做周期较长,计划9月20日开始预制梁体混凝土浇筑,10月25日6片T梁预制张拉完成;

计划2011年11月21日进行梁体吊装;

2011年11月22日至12月31日完成桥面铺装、浆砌石及引道施工;

5.施工准备

为适应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干渠工程整体施工的全面开展,已完成混凝土拌和楼HZS60B两座及2#综合加工厂、淝河加工厂,并投入使用。

主要项目有:

1、已完成沿渠施工道路9780m,路面宽8m。

在桥梁施工部位绕路已填筑完成,可供使用。

2、已完成营地建设,包括拌和站、综合加工厂及施工管理办公及住房等和相关供水、供电设施。

3、区域规划已完成。

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土地已经征用,拆迁补偿到位。

4、施工绕行道路已经修建完成,并具备通车条件。

5、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已经进场,现场桥梁预制场地规划、平整及排水设施施工。

6、已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5.1施工测量准备

在袁寨南跨渠生产桥中线布置0#~3#桩控制点,以测量组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起算点,在开挖范围外根据地势布设控制点,依据施工图纸已放出公路桥边线及桩中心点。

5.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施工、生活用水在营地设置4眼深井,深度30.0m,出水量约为150m3/d。

混凝土拌和系统各布置一座50m3的蓄水池,用于混凝土系统用水。

施工现场用水量较小,考虑该段地下水比较丰富,现场施工用水就地用水泵抽引使用。

5.3施工供电系统

拌和系统供电:

淝河拌和站和澎河拌和站各布置了一台800kVA变压器进行供电,同时备用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施工现场供电:

通过沿渠道就近布置的箱变,采用电缆引至施工区配电盘,施工用电可从就近的配电盘接引。

同时在现场配备一台75kW发电机作为施工现场电源,以保证施工现场照明和关键施工项目的应急用电。

5.4混凝土拌和系统

本标段布置两台HZS60B型拌和站,出料容量1.0m3,可生产最大粒径80mm混凝土。

该拌和站具有高精度的微机控制系统,由拌和机、称量系统、供水系统、气路系统、电气系统、外加剂系统、控制室等单元组成,混凝土在拌和厂集中拌制,采用2~4台8m³混凝土罐运输。

5.5场内道路的维护

场内沿渠道路修筑已经完成并具备运输条件。

为保证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的交通运输畅通,在施工期需要对所有施工道路进行经常性的路面修补和养护,尤其是在干燥天气要对路面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粉尘污染,加强环境保护。

5.6施工期排水措施

为防止雨季施工期间进出袁寨南跨渠生产桥现场的施工道路受阻,施工区域及道路两侧根据地形已选择合适的位置修筑了排水沟,及时排除作业区及运输道路上的积水。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该桥部位地下水比较丰富,基础开挖可能存在大量渗水。

为保证干地作业,在施工区周边设置排水沟,深500mm,周边适当位置设置集水井,井深1.2m,采用2寸潜水泵不间断连续抽排至沿渠排水系统。

5.7人员准备

本部位安排一组基础处理班、一组混凝土班、一组钢筋制安班、一组模板安装班。

抽调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12人,各工种技术工人109人,其他人员20人,总投入人数141人。

5.8设备准备

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以公司自有设备为主,拌和站、挖掘机等各种设备已经调至现场。

个别特种设备,如汽车式混凝土泵及100吨汽车吊、旋挖钻等采用租赁。

5.9材料供应

本工程施工所用材料有:

柴油、汽油和水等。

燃油由当地石油公司供应。

考虑与石油公司联系,配备1台5t油罐车每天对施工机械进行供油。

混凝土施工用的水泥、钢材供应商已通过业主和监理认可,水泥、混凝土骨料、砂子及块石料均从鲁山县周边各供应点及采石场采购。

6.施工方案及措施

6.1施工顺序

下部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6.2测量放样

6.2.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1、基准点(线)复核。

在工程开工前,依据有关测量规范和招投标文件,对监理工程师移交的平面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点及其资料和数据进行复核验算。

经复核无误的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测量放样的依据。

2、控制点加密。

根据工程设计布置和现场地形情况,结合施工进度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遵循“整体布置、分期实施、逐级加密”的原则布设和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埋设在构筑物开挖边线外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

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控制点测设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和工程精度指标进行,其成果资料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

(1)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网采用三等边角网形式测设,高程网拟按国家三、四等几何水准施测为主,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网为辅。

(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起始点,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经过复核的控制点,且应选择位于主要建筑物附近的控制点,其坐标系统应保持一致。

(3)施工平面控制网点应选在地基稳定、通视良好、交通方便且易于保存的地方,加密控制点应尽量能直接用于施工放样、检测。

(4)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在观测实施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严格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测量作业。

6.2.2控制点的保护和复测

本部位测量的关键任务是袁寨跨渠生产桥轴线及高程的控制。

在施工中,必须保护好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自行增设的控制网点。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后,定期进行复测,尤其是在建网一年后,须进行一次复测。

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

为了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稳定和连续性,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每道测量工作完毕后立即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2、对于桩位中心线控制桩,应在护筒以外适当距离布设引桩,以利于桩机就位;

3、对中心线控制桩做出醒目标记,如桩顶涂黑涂红、插上小红旗等,以防止中桩和边桩遭受破坏,增加测量的额外工作量。

6.2.3施工测量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测量前,首先应对所使用的测量器具按要求进行检定与校正。

1、在收到测量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等基本数据后,进行复核验算,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测量工作。

2、根据实地情况,参照平面布置图,根据平面控制点在场区内(施工干扰区外)布设导线桩,沿该导线定出袁寨南跨渠生产桥轴线控制点。

桩的埋设:

钢筋头十字刻线的混凝土桩,并对控制桩进行统一编号。

3、用全站仪对所有导线控制桩按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并校核各控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校核无误,绘制导线控制成果图,上报监理工程师,待批准后,方可在施工测量中应用。

6.2.4高程控制

1、高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结合施工测量的需要,在袁寨南跨渠生产桥施工现场附近适当距离埋设高程控制桩(带钢筋头的混凝土桩)。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水准点,用四等测量的方法测出各个高程控制桩的高程,作为施工中水准测量的依据。

水准点的工作应在埋设两周后进行,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复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变动,如果变动,应及时校正。

3、以上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成果均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待批准后使用。

6.3灌注桩施工

6.3.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6.3.2场地平整

通过对袁寨南跨渠生产桥位置的现场勘察,该处0#、3#桥台灌注桩顶部高程高于原地面高程3m,为了方便钻孔,先在原地面进行井桩钻孔施工,原地面以上井桩部分改用桩接柱方式进行施工。

1#、2#桥墩灌注桩先开挖至桩柱接合部位以上一米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

袁寨南生产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由于施工区域内没有空闲场地设置桥梁预制厂,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采用100t汽车吊吊装。

桥梁吊装完毕后最后开挖护砌渠道。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桩头凿除按50cm考虑,0#、3#桥台灌注桩灌注混凝土30.5m(包括接柱高度),1#、2#桥墩灌注桩灌注混凝土40.5m。

6.3.3测量放线定位

利用袁寨南生产桥附近建立的导线控制网及图纸中提供桩位设计坐标,精确测量放样出各桩桩位,并将桩位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复核,无误后开始拼装桩架就位。

通过测量定位准确定出各桩位中心,双向控制定位后埋设钢护筒并固定,以双向十字线控制桩中心。

依据中心开挖钢护筒基坑,埋设护筒,护筒下半部使用黏土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填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护筒居中情况,保证护筒位置误差在±10mm以内,垂直度误差±1%,开钻前依据护筒桩中心线,校核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在施工过程中还须经常检测钻具位置有无发生变化,以保证孔位的正确。

6.3.4护筒埋置

护筒采用4㎜~6㎜厚钢板制成,护筒高1.5m~2.0m,护筒上部宜设1~2个溢浆口。

为增加护筒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侧各焊一道50*50加劲肋,并在护筒顶部焊接一对吊环。

1、护筒的作用:

护筒有固定桩位,引导钻孔方向,隔离地面水以免其流入井孔,保护孔口不坍塌,并保证孔内泥浆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护孔壁免于坍塌。

同时,钢护筒坚固耐用,重复使用次数多,用料较省。

2、护筒内径:

比钻孔桩设计直径加大30cm。

3、护筒顶端高度:

宜高出地面0.3m,以防杂物、地面水进入井孔内。

同时,宜高出地下水位2m,以防塌孔。

4、护筒的埋设:

护筒埋设的位置是否准确,护筒的周围和底脚是否紧密,是否不透水,采用挖埋法时埋坑不宜太大,一般比护筒直径大0.6m~1.0m,护筒外侧回填黏土至地面,并分层夯实;护筒内侧也回填黏土并夯实,用以稳定护筒底脚,防止护筒外水位较高时护筒脚冒水,内侧回填深度一般为0.3m~0.5m。

为了校正护筒及桩孔中心,在挖护筒之前采用“+”字交叉法在护筒以外较稳定的部位设4个定位桩,以便在挖埋护筒及钻孔过程随时校正桩位。

埋设前通过定位桩拉线放样,把钻孔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放进坑内,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其圆心与坑底钻孔中心位置重合,用水平尺校正,使其直立。

埋置好的护筒平面位置偏差小于5cm,护筒倾斜度偏差小于1%。

6.3.5泥浆制备及要求

泥浆性能控制指标表

项目

密度

(g/cm3)

粘度

(s)

含砂量

(%)

失水量ml/30min

泥皮厚(mm)

PH值

制浆

膨润土浆

1.05-1.1

≤30

<1

≤20

≤1.5

9.5-12

粘土浆

1.1-1.2

18-25

<5

<30

2-4

7-9

孔内

膨润土浆

≤1.25

≤40

≤50

≤6

7-12

粘土浆

1.3-1.5

18-30

清孔

膨润土浆

≤1.15

<35

≤3

粘土浆

1.25

<30

≤4

泥浆是粘土与水的混合物,由于比重大,静水压力高,泥浆可作用在井孔壁形成一层泥皮,阻隔孔内渗流,保护孔壁免于坍塌。

在钻孔过程中,根据所揭示的地层条件,制备泥浆,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泥浆性能指标检测和记录,确保成孔和混凝土浇筑安全。

6.3.6钻孔

钻机就位:

钻机采用旋挖钻,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安装,保证配套设施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

钻孔前,应根据施工图设计所提供地质、水文资料,绘制钻孔处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以供对不同土层选择适当的钻头、钻进压力和速度以及适当的泥浆比重参考数据,指导钻进作业。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土层变化,并记入记录表中。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

检查钻塔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10mm。

在井桩成孔过程中,必须每钻进5m测量一次孔位中心线和倾斜度,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垂直度检测采用检孔器进行检测,检孔器直径不小于桩径,长度取5倍桩径,用直径25mm螺纹钢焊制而成。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

因故必须停钻时,应维持孔内泥浆循环,及时补充泥浆保持泥浆水头,保证泥浆各项指标适合地层钻孔的需要。

钻孔时应注意排除钻渣,并保持泥浆密度和粘度,避免造成糊钻或由于坍孔造成埋钻。

同时,钻进过程中必须注意连续补充水量(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6.3.7钻进操作要点

应适当控制进尺,在护筒刃脚处,使用黏土回填,分层夯实。

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开始钻进时,随时检查钻机机身平稳行,发现机身底部基础沉降,应立即停止钻进,待基础处理后再进行钻孔。

钻进过程中,每进尺5m,应检查钻孔直径和垂直度。

6.3.8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抽、换孔内泥浆,清除钻渣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淀层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其次,清孔还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创造良好条件,使测孔准确,浇筑顺利。

清孔方法采用反循环抽浆清孔法。

清孔后要对钻孔进行检查,孔的平面位置在各方向的误差均为±50mm,钻孔直径应不小于桩的直径,倾斜不大于1%,井底沉淀厚度不大于20cm。

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

含砂率<4%,比重1.05~1.08,粘度16~20sec。

钻孔到设计位置后,用检孔器进行孔径、孔深、孔位、倾斜度等检查,检孔器直径不小于桩径,长度取5倍桩径,用直径25mm螺纹钢焊制而成。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钢筋笼吊装。

6.3.9钢筋笼制作安装

袁寨南生产桥墩、桥台灌注桩桩长分别为40m与30m,钢筋笼制作时分成两节,在现场吊装时再焊接成整体。

钢筋笼制作场地满足材料进场、制作及搬运要求。

制作场地平整、坚实、清洁,防止泥土粘在钢筋笼上。

钢筋笼加工尺寸、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在模架上制作,制作时将钢筋表面油污、铁锈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曲,否则予以调直。

钢筋的规格与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严格的现场验收。

同一节钢筋笼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接头若采用搭接,单面搭接焊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10倍主筋的直径,双面搭接焊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5倍主筋的直径。

为确保钢筋笼居中和保护层厚度,桩基、墩柱钢筋笼均采用轮式垫块,每个桩孔钢筋笼不少于6组,每组不少于3块。

钢筋笼制成后存放在一个平坦的地方,经验收合格后予以标识,未经检验的钢筋笼不得使用。

成型的钢筋笼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

钢筋笼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笼加工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50

2、钢筋笼运输

为避免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钢筋笼由运输采用专用自制运输工具运输。

3、钢筋笼吊放

因钢筋笼较长,保证平直起吊,设3~4个起吊点,吊放钢筋笼时必须轻提轻放,对准桩孔中心,缓慢放入,避免碰撞孔壁。

若下放遇阻立即停止,查明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行下放,严禁将钢筋笼高起猛落,强行下放。

钢筋笼采用吊车进行吊装。

为确保钢筋笼的定位深度,采用吊筋进行定位,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或窜落,定位误差不大于10cm。

1-孔壁;2-桩孔;3-钢筋笼

钢筋笼吊放

6.3.10设立导管

灌注混凝土采用直径25cm的导管,每节长200~300cm,底节长400cm,漏斗下配1~2节长50cm~100cm的短管,以便调节漏斗的高度,管端用粗丝扣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的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

水密试验时水压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试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