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868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docx

卫生化学期末考试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待测元素的原子与火焰蒸气中其它气态粒子碰撞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

A.多普勒变宽B.洛伦兹变宽C.共振变宽D.自然变宽

2.为了消除AAS火焰法的化学干扰,常加入一些能与待测元素生成稳定络合物的试剂,从而使待测元素不与干扰元素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这类试剂叫()。

A.消电离剂B.释放剂C.保护剂D.缓冲剂

3.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200nm~400nmB.400nm~800nm

C.500nm~1000nmD.800nm~1000nm

4.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2~3mg/L,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若选用1cm的比色皿,则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

(a=190L/g·cm)()

A.1,2,3,4,5mg/LB.2,4,6,8,10mg/L

C.100,200,300,400,500μg/LD.200,400,600,800,1000μg/L

5.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

A.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一定不会高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也高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两者没有关系

6.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叙述,错误的是()

A.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

B.误差是可以测定的

C.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D.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时,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

B.在用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它对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没有响应

C.pH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标准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

A.1.0mol/LKCl溶液B.0.1mol/LKCl溶液C.0.1mol/LHCl溶液D.纯水

9.对电导率测定,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测定低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铂黑电极;测定高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光亮铂电极

B.应在测定标准溶液电导率时相同的温度下测定待测溶液的电导率

C.溶液的电导率值受温度影响不大

D.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增加电极有效面积,增强电极的极化

10.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A:

2.000mol./LCu2+(EӨ=0.337V)B:

1.000×10-2mol./LAg+(EӨ=0.799V)

C:

1.000mol./LPb2+(EӨ=-0.18V)D:

0.100mol./LZn2+(EӨ=-0.763V)

11.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A:

电解过程中电流效率低于100%B:

电流没有恒定,且测定电流有误差

C:

测量时间的误差D:

由于电解液体积测量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12.消除迁移电流的方法是()

A:

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B:

在溶液中加入Na2CO3

C:

在溶液中加入明胶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

在溶液中加入掩蔽剂

13.在0.08mol/.LNaOH溶液中,用悬汞电极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S2-,于一定电位下电解富集,然后溶出。

其富集和溶出阶段的电极反应为()

A:

富集:

HgS+2e=Hg+S2-;溶出:

Hg+S2-=HgS+2e

B:

富集:

Hg+S2-=HgS+2e;溶出:

HgS+2e=Hg+S2-

C:

富集:

Hg+S2-=HgS+2e;溶出:

HgS=Hg2++S+2e

D:

富集:

S2-+6OH-=SO32-+3H2O+6e;溶出:

SO32-+3H2O+6e=S2-+6OH-

14.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

15.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经极性吸附剂的流出顺序是()

A:

饱和烃、芳烃、醚B.醚、芳烃、饱和烃

C:

.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饱和烃

16.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则()

A:

样品的k降低,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tR增加D:

对△tR基本无影响

17、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相似相溶B.待测组分分子量

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比D.流动相分子量

18、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A.进样系统B.分离柱

C.热导池D.检测系统

19..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

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在内的可靠范围;

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20.液-液萃取中,为了选择性的萃取被测组分,以使用()接近于被测组分的溶剂为好。

A.沸点B.熔点C.极性D.密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______系统、______系统、______系统、温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原子吸收分析中,常见的背景校正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_。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由空心阴极灯、、、和处理与控制五大部分组成。

4.吸光度读数在范围内,测量相对误差较小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和。

6.散射光对荧光有干扰,尤其是光。

7.摩尔电导率一般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相同浓度时,强酸、强碱和中性盐的摩尔电导率大小依次为。

8.溶出伏安法分为两步:

一是被测物质在电极上,二是被测物质从电极上。

9.吸附剂的活性级别越,活性越,吸附能力越。

10.测定含氟水样应使用瓶采集和贮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测水样的pH值时,所用的复合电极包括玻璃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2.采用色谱归一化法定量的基础是试样中所有组分都出峰()

3.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是基于组分在两相间反复多次的吸附与脱附,气固色谱分离是基于组分在两相间反复多次的分配()

4.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扩散项()

5.测定低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铂黑电极;测定高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光亮铂电极()

6.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实现峰值吸收的条件之一是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7.阳极溶出伏安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这主要是由于经过预先长时间的电解富集,使在电极表面上被测量的浓度增大,从而提高了灵敏度()

8.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充电电流()

9.pH电极在使用前应用纯水活化()

10.峰面积测量、峰高测量和相对保留值测量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所需的值(

四、问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1.用GC法测定蔬菜中的含氯农药残留,应选用哪种检测器?

为什么?

2.什么是指示电极,试举例说明。

3.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电流效率是库仑分析的关键问题?

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能否用氢灯和钨灯作光源?

为什么?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在一只3.0米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

1min

1min

计算:

(1)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t’R

(1)及t’R

(2);

(2)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

(3)两组分的容量因子k1及k2;

(4)两组分的分离度;

2.25°C时测得0.0024mol/LHA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为32.2ⅹ10-4S·m2/mol,H+和A-的λm0分别为349.8ⅹ10-4和40.9ⅹ10-4S·m2/mol,,求此浓度HA的解离常数。

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试样中的Pb2+浓度,取5.00mL未知Pb2+试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测得吸光度为0.275.另取5.00mL未知液和2.00mL50.0×10-6mol./L的Pb2+标准溶液,也放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测得吸光度为0.650.试问未知液中Pb2+浓度是多少?

4.有Cu2+和Ag+的混合溶液,[Cu2+]=1mol/L,[Pb2+]=0.01mol/L,以Pt电极在0.01mol/L硝酸介质中进行电解,问何者先在阴极上还原析出?

.其分解电压多大?

.二者能否分离?

(φCu2+/Cu=0.337V,φPb2+/Pb=-0.126V,酸性条件下φO2/H2O=1.229V,氧气在阳极的过电位ηa=0.470V)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A5.B6.C7.C8.A9.B10.B11.D12.A13B14.C15.A16.A17.A18.B19.B20.C

二、填空题

1.进样、分离、检测2.氘灯校正、塞曼校正3.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4.0.2-0.85.氘灯、钨灯6.拉曼7.减小,强酸>强碱>中性盐8.富集、溶出9.低、大、大或高、小、小10.塑料瓶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问答题

1.应选用电子捕获检测器。

(1分)根据工作原理,ECD对含电负性基团的化合物有高德灵敏度。

含氯农药是含电负性基团的化合物,故应选用ECD。

(1.5分)

2.指示电极:

用来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变化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值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当溶液中离子活度一定时,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为常数.(1.5分)例如测定溶液pH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pH成线性关系,可以指示溶液酸度的变化.。

(1分)

3.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与通过该体系的电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时通过的电量来计算反应物质的质量,这即为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5分)由于在库仑分析法中是根据通过体系的电量与反应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来计算反应物质的质量的,因此必须保证电流效率100%地用于反应物的单纯电极反应。

(1分)

4.不能,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只能通过测定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使用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锐线光源,而氢灯和钨灯发射的是连续带状光谱,所以不能作为原子吸收的光源使用。

(2.5分)

四、计算题

1.

(1)t’R

(1)=14.0-1.0=13.0min

t’R

(2)=18.0-1.0=17.0min(2.5分)

(2)n=16(t’R

(2)/W2)2=16×(17/1.0)2=4624(块)

Heff=L/neff=3.0×103/4624=0.65mm(2.5分)

(3)k1=t’R/tM=13.0/1.0=13

k2=t’R/t’M=17.0/1.0=17(2.5分)

(4)R=[tR

(2)–tR

(1)]/0.5(W1+W2)=(18.0-14.0)/1.0=4.0(2.5分)

2.α=λm/λm0=32.2/(349.8+40.9)=0.0824=8.24%(5分)

Ka=α2·c/(1-α)=0.08242×2.4×10-3/(1-0.0824)=1.79×10-5(5分)

此浓度HA的解离常数为1.79×10-5

3.设未知液中铅离子浓度为cx,则:

Ax=Kcx×5.00/50.00=0.1Kcx=0.275(3分)

A0=Kc’x=K(5.00×cx+50.0×10-6×2.00)/50.00=0.1Kcx+2×10-6K=0.650(3分)

Ao-Ax=0.650-0.275=0.375=2×10-6K

K=1.875×105

cx=1.47×10-5mol.L-1(4分)

4.①.首先计算二者的φ析

Ag++e-===Ag

阴极:

φ析Ag=φ°+0.059lg[Ag+]=0.800+0.059×lg0.01=0.682(V)

Cu2++2e-====Cu

φ析Cu=φ°+0.059/2lg[Cu2+]=0.337+0.059/2×lg1=0.337(V)

故Ag+先在阴极上还原析出。

(3分)

②.计算分解电压

阳极:

2H2O+4e-===O2+4H+

φ析氧=φ°+0.059/4lg[H+]4=1.229+0.059/4×lg0.014=1.111(V)

V分银=(φa+ηa)–(φc+ηc)+iR=(1.111+0.470)-(0.682+0)+0=0.899(V)

V分铜=(φa+ηa)–(φc+ηc)+iR=(1.111+0.470)-(0.337+0)+0=1.244(V)(3分)

③.假定当[Ag+]降低至10-7mol/L以下时,认为完全析出,此时阴极电位为:

φ阴=φ°+0.059lg[Ag+]=0.800+0.059×lg10-7=0.387(V)

此时,V分银=(φa+ηa)–(φc+ηc)+iR=(1.111+0.470)-(0.387+0)+0=1.194(V)

此时,阴极电位未达到Cu2+的析出电位,外加电压也未达到Cu2+的分解电压,故只要控制外加电压不超过1.244(V),或阴极电位不负于0.337(V),就能实现二者分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无火焰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

A.多普勒变宽B.洛伦兹变宽C.共振变宽D.自然变宽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用赛曼法扣除()。

A.电离干扰B.光谱干扰C.物理干扰D.背景干扰

3.测铁工作曲线时,工作曲线截距为负值原因可能是:

()

A.参比池比被测样品池透光率大B.参比池与被测样品池吸光度相等

C.参比池比被测样品池吸光度小D.参比池比被测样品池吸光度大

4.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

5.准确度、精密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A.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

C.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D.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7.离子选择点击响应斜率s(mV/PX)的理论值为()

ART/niFB.RT/FC.2.303ⅹ103RT/niFD.2.303RT/niF

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电导率测量时,测量讯号采用交流电B.可以用电导率来比较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C.测量不同电导范围,选用不同电极D.选用铂黑电极,可以增大电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密度

9.有关分子荧光的产生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分子从基态跃迁到单线第一激发态的各个振动能级,

B.分子从基态跃迁到多重激发态的各个振动能级

C.分子从单线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

D.荧光发射产生光的能量比激发所需吸收的能量小

10.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A.100%电流效率B.100%滴定效率C.控制电极电位D.控制电流密度

11.在库仑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选择性,一般都采用()

A.大的工作电极B大的电流C控制电位D控制时间

12.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是()

A极限扩散电流B迁移电流C残余电流D极限电流

13.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

14.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A.蒸汽压低,稳定性好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以上都正确

15.关于气液色谱中的载体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粒度均匀,适宜,表面积大B.表面具有一定的吸附中心

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表面不具有催化中心

16.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

17.关于分离度(R)的描述错误的是()

A.R与n1/2呈正比B..ris的微小减小使得R得到较大的改善

C.k过大时,色谱峰展宽,R改善不明显D.R=1.5是两相邻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18.FID在使用时,空气和氢气流量之比为()

A(10~15):

1B.1:

1C.1:

5D.1:

(10~15)

19.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萃取水中脂肪族化合物等非极性物质()

A.己烷B.二氯甲烷C.乙酸乙酯D.甲醇

20.下列有关灵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焰原子吸收法相对灵敏度用特征浓度表示,它是指吸光度为1时所对应的浓度

B.石墨炉院子吸收法绝对灵敏度也用特征浓度表示,它是指吸光度为1时所对应的质量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灵敏度定义为单位待测物浓度产生的分析信号值,它是标准曲线的斜率

D.气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为两倍噪声信号所对应的物质的浓度或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紫外-可见光谱中,有机化合物的跃迁类型有、、和,其中跃迁所需的能量最大。

2.正相分配色谱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3.玻璃电极的敏感膜必须经过充分浸泡后才能对溶液中H+有稳定的响应,新的玻璃电极必须在中浸泡小时。

4.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以定性,可以定量,可以衡量住校。

5.实现原子吸收的峰值吸收,光源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和。

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2%时,其吸光度为。

7.电导、电导率、电极面积、电极间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8.法拉第定律的表达式为,它的基本前提是。

9.样品采集的原则是,和。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形状都与激发光谱形状呈镜像对称关系。

()

2.原子吸收光谱的定量采用积分吸收代替峰值吸收。

()

3.在经典极谱法中用扩散电流id来定量,在电位溶出伏安法中用峰电流ip来定量。

4.在气液色谱中,若分离非极性组分,则选择非极性固定液,沸点高的先流出。

()

5.用GC法测定空气中含硫污染物,应采用FPD检测器。

()

6.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近似等于真值。

()

7.应用标准参考物质可以评价方法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

()

8.摩尔吸收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入射光波长有关。

()

9.电解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10.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时,单位体积离子数目减小,摩尔电导率趋向稳定达到最小值。

()

四.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分)

1.电位法测定F-时,常在溶液中加TISAB溶液。

简述TISAB溶液的组成及作用。

2.简述使用银电极做工作电极时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的氯离子的过程。

3.什么是参比电极,试举例说明。

4.按分离机理分色谱法主要有哪四类,试阐述其中两种色谱法流动相如何选择。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在一根长3m的色谱柱上分析某样品,记录纸速为0.50cm/min,得如下数据

保留时间

半峰宽

峰高

矫正因子

tR,min

Wb,mm

h,cm

空气

1.0

内标物

6.8

3.4

2.43

1.0

待测组分

8.3

4.2

3.21

1.15

计算:

(1)内标物与组分的分离度,

(2)柱长为2m时的分离度,(3)已知内标物在样品中的含量是2.55%,组分的含量是多少?

2.含有A和B两种物质的溶液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它们的摩尔吸收系数如下:

nm

420

440

460

580

600

620

A

940

955

936

291.7

167

39.7

B

0.00

0.00

24.6

980

1178

1692

用1cm比色皿测得一溶液在440和600nm处的吸光度均为0.510,计算其中A和B的浓度各为多少。

3.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中的氟,取水样25mL,加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25mL,测得其电位值为+0.1372V(对SCE);再加入1.00×10-3mol./L标准氟溶液1.00mL,测得其电位值为+0.1170V(对SCE),氟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0mV/pF,考虑稀释效应的影响,精确计算水样中F-的浓度。

4.在25°C测得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导率为4.58×10-4S/m,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52×10-4S/m,Ba2+与SO42-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27.2×10-4S·m2/mol和160.0×10-4S·m2/mol,试计算BaSO4的Ksp。

一、选择题

1.A2.D3.D4.B5.C6.C7.C8.D9.B10.A11.C12.A13.D14.D15.B16.A17.B18.A19.A20.C

二、填空题

1.σ-σ*,n-σ*,π-π*,n-π*,σ-σ*,2.小于,3.纯水,24,4.峰位,峰高或峰面积,峰宽,5.光源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原子吸收线半宽度,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6.0.0088,7.G=κ·A/L,8.m=M·it/nF,电极反应单纯,100%的电流效率,9.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三、判断题

1.ⅹ2.ⅹ3.ⅹ4.ⅹ5.√6.√7.ⅹ8.√9.√10.ⅹ

四、简答题

1.答:

(1)离子强度调节剂NaCl等,用来调节和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0.5分)

(2)缓冲溶液,如HAc-NaAc,控制溶液的pH值;(1分)

(3)掩蔽剂,如柠檬酸钠,作用是与溶液中共存的Fe3+、Al3+等离子配合,掩蔽其干扰。

(1分)

2.答:

富集过程:

Ag→Ag++e-(1分)

Ag++Cl-→AgCl↓(0.5分)

溶解过程:

AgCl+e-→Ag+Cl-(1分)

3.答:

参比电极:

在进行电位测定时,是通过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来进行的,电动势的变化要体现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因此需要采用一个电极电位恒定,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作为基准,这样的电极就称为参比电极.(1.5分)

例如,测定溶液pH时,通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1分)

4.答:

按分离原理课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尺寸排阻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根据“相似相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