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832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docx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

(二)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实验

 

组别:

班级:

实验时间:

 

水质工程学综合实验

(二)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生活污水处理中所要用到的处理工艺及其流程;

2.加深理解污水处理中各处理工序的主要原理,了解对整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调试、运行、控制方法;

3.回顾水质工程学实验中所掌握的各项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4.学习和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按方案完成实验;

5.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和提高专业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的目的;

6.要求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

水处理实验方案的编制要点,浊度仪、pH计、溶解氧仪等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取样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

生活污水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砂粒,有可能会对后面设施造成堵塞、於积等,因此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必须先使原污水通过粗格栅,将较大颗粒的杂质去除,然后经污水提升泵提升后通过细格栅或者筛率器,并进入沉砂池以便进一步去除更多的杂质。

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即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

一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二级处理,即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主要考核的指标为BOD、COD、氨氮、总磷、总氮等,一般CASS池和A/A/O池等都能实现这几个目标。

处理后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以下是本组(给排0812班第一组)实验处理流程:

污水→贮水池→集水井→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

3.实验装置和仪器

3.1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

(1)实验装置:

贮水箱、提升水泵、流量计、集水井、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清水池等。

(见图1、图2)

(2)仪器设备:

水泵、溶解氧仪、电加热炉、分光光度计、PH试纸等。

(3)实验器具:

量筒、烧杯、冷凝管、滴定管、磨口锥形瓶、移液管、洗耳球等。

 

表1实验装置和仪器清单表

名称

部件

规格

数量

系统给水

贮水箱

2

提升水泵

1

流量计

1

1

格栅除渣

细格栅池

有机玻璃,含栅网

1

1

1

1

沉砂池

沉砂池

40L有机玻璃

1

1

流量计

气体型

1

初沉池

2

1

A/A/O系统

风机

3

6

厌氧池

1

缺氧池

1

接触氧化池

1

竖流沉淀池

1

流量计

2

风机

1

微孔曝气

1

搅拌电机

1

控制

集中控制机柜

1

 

3.2实验系统流程

本实验为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为A/A/O工艺。

原水经水泵进入水箱存储,然后经进水泵提升进入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经由初沉池后进入厌氧池,除磷菌在这里完成释放磷和摄取有机物。

混合液从厌氧池进入缺氧池,缺氧池的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较大。

然后,混合液从缺氧池进入好氧池—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式多功能的,去除BOD5,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均在本反应器中进行。

然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图1实验装置高程图

图2实验装置平面图

 

3.3实验装置现场照片

图3

图4

 

图5

 

4.实验指标及分析方法

表2实验指标及实验分析方法

序号

指标

方法

标准号/型号

频次

次数

1

Q

流量计直接读出

-

1次/天

7

2

COD

重铬酸钾法

GB/T11914-1989

1次/天

7

3

BOD

稀释与接种法

GB/T7488-1987

1次/天

1

4

DO

电化学探头法(溶解氧仪)

GB/T11913-1989

1次/天

7

5

PH

PH试纸

-

1次/天

7

 

5.实验步骤

由于实验仪器和试剂场地的限制,本次实验最终测定的指标有PH、COD以及DO。

本小组成员在每项指标的测定实验中均有参与,各有偏重。

本人在实验中主要负责COD的测定,其测定方法根据国标指导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步骤如下:

1.仪器设备

冷凝管、电加热炉、磨口圆底瓶等。

2.试剂

硫酸汞、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沸石、指示剂等。

3.测定步骤

①取20mL混合均匀之水样于250mL圆底烧瓶内,加入0.4g硫酸汞及数粒沸石,然后缓慢加入2ml硫酸银试剂,摇晃混合使硫酸汞溶解,混合时须冷却圆底烧瓶以避免挥发性物质逸失;

②加入10.0mL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连接冷凝管,并通入冷却水;

③由冷凝管顶端加入28mL硫酸银试剂(注意:

摇晃混合均匀后,方可加热以免酸液溅出)回流2小时(如已知水样不需2小时即可达到2小时回流之COD值时,可酌减回流时间),回流时以小烧杯盖在冷凝管顶端以防污染物掉入;

④冷却后,以30mL蒸馏水由冷凝管顶端冲洗冷凝管内壁,取出圆底瓶,加入30mL之蒸馏水,冷却至室温;

⑤加入2至3滴菲罗口林指示剂,以0.25M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当量点,此时溶液由蓝绿色转为红棕色。

所有的样品最好使用等量指示剂;

⑥计算得出COD值,并记录数据。

4.实验过程照片:

图6

图7

 

图8

 

6.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3实验数据记录表

日期/项目

流量(L/h)

PH

DO(mg/L)

COD(mg/L)

11.15

18.0

6.0

1.5

34.5

11.16

60.0

6.0

3.3

32.0

11.17

18.2

6.0

1.5

33.4

11.18

6.5

9.4

27.9

11.19

6.5

9.5

26.5

11.20

6.5

9.7

24.0

11.21

6.5

9.9

20.1

注:

18号后水泵损坏,故无流量数据

7.人员组成、分工及时间表

7.1人员组成及分工

人员:

王宇、郭会春、刘曦、周蕴吉、王诗尧、郭铖

分工:

王宇:

DO

刘曦、王诗尧、郭铖:

COD

周蕴吉:

PH、Q

郭会春:

系统调试与运行的管理

7.2时间表

表4实验时间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上午

9:

50

9:

50

9:

00

9:

00

9:

00

下午

1:

30

12:

30

8.注意事项

1、实验时需了解系统已运行的时间及目前的运行参数;

2、要保证水源的充足,保证后续人员的原水得到保证。

3、要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与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锡辉,刘勇弟.废水生物处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123-142.

[2]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5期城镇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50-372.

[4]吴俊奇,李燕城.水处理实验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GB/T11913-1989.GB/T11914—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