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大全.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大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大全
《芦花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
可是今天我们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
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
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
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
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
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
他们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
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
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
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
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
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
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新闻两则》教学反思
学习《新闻两则》这篇课文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很多问题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加强理解记忆。
我先让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解决生字词,课堂上加强训练,当堂完成《检测题》上的基础知识题目;重点讲解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和特点。
我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中的有关介绍,引导他们找出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五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了新闻特点,并且拿出当日报纸,让他们判断新闻标题和导语等简单知识点。
由于是学生自己动脑子找到的知识点,所以当我给他们五分钟时间,找出课文里的六要素、五部分时,大多数学生都兴致高涨,很快就能及时反馈。
尤其是当我讲到新闻背景时,很多学生都开始自己查找参考书,寻找相关知识。
趁热打铁,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测题》中的《课内文段阅读》习题。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已经激发出来,很多学生都能动手做题。
遇到不会的也很少有抄答案现象,而是主动询问同学或老师。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一味的用看似高深的知识单纯的炫耀自己的学识,更要从简单入手,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并不困难。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少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说多练,并且多动手加以强化训练,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性。
《蜡烛》等几篇自渎课的教学反思
自渎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
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
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
这样,我们的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阿长与山海经》的反思
我由学生初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入本课。
先请学生解释评价课文标题,让学生学会拟题。
然后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课文写了哪些事?
学生踊跃发言,回答说写了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外形的特点、以及作者讨厌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讲了她给作者买《山海经》这件事,最后写作者对她的怀念。
这节课并不是根据我的预设教案来上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学情临时确定的,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
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
从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美女蛇的长妈妈引到给我买《山海经》的阿长,学生感到自然、轻松。
第三,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
如在提问中:
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
她买到书后心理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觉得有话说、有意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说无限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
他们讨厌阿长的地方正是作者儿童心理的正常表现,阿长学识、地位的研讨正揭示了她为何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举止的原因,她如何给我买到了书,把想象的空间交给了学生,也展示了阿长热情,关心孩子,淳朴的性格。
这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它将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启迪,让我不断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背影》教学反思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
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
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
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
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
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
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
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以上三个角度,各有优缺。
前两个角度,倾向于作者对父爱的感受与理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的双向性。
从第三个角度,学生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单向的关爱,而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接受,以及对父亲的关爱与牵挂不容易看出。
但是,初一的学生,对父爱的感受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父爱的深沉。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从服装对比入手来解读课文,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老王》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略显成功之处在于:
1、聚焦一句,拎住总纲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
2、 品得透,悟得深
通过设计了“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的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人流泪,鸡蛋“多得数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体现,“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是作者担忧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学生说“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
”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
教学中先理读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
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
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的交流比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生对细节描写理解的比较到位。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它只需要教师点一下即可,因而,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
编者为何又要编选这篇小说呢”,笔者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不忘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词句、理读情节到对细节描写的总结,从整个一节课的学法总结到作业的布置,笔者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会学生阅读小说、主要是阅读短篇小说的方法,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
,一节课下来后,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
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
教学小结与反思
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
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和理解主旨。
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
“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习的效果。
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
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
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
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
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平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
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
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
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3留白还要艺术化。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爱莲说》教学反思
过去,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字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
我那时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
至于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
有时候考完,自己也纳闷:
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还反复强调,这是星级题,一定得注意。
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
后来,我换了一个思路:
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
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
这次我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导入新课,接着是第二步骤:
学习课文。
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提出来。
学生提出有两个字音读不准:
“涤”,“鲜”。
当堂有学生予以正读。
一个句子难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老师稍加朗读,大家就明白了。
然后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先画下来,待会儿提问。
这一步用的时间稍长,学生的提问也较多。
但绝大部分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极少数问题,老师点拨一下即可。
翻译完后,我提了两个问题:
作者写莲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
对于第二问,我原先以为学生回答不出来。
结果,学生不仅正确地回答了出来,
再接下来是第三步骤:
评价课文。
这里有两层含义:
课文里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
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关键之处。
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
我就引导大家:
你自己认为课文哪里写得最好?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爱莲说》的主旨、结构和写法,一点一点地全“拼”了出来。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
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和理解主旨。
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
“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习的效果。
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
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
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
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
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平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
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
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
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3留白还要艺术化。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陋室铭》教学反思
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
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
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4。
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
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
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
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
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
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的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
《核舟记》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核舟记》一课,读、画、演、说并用。
1、学生听第一遍课文录音朗读,在书上标出重音、划出停顿的地方。
2、学生听第二遍课文录音朗读,边听边小声跟读,再全班齐读一遍,分组读一遍。
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1、学生分成4个大组,分组分别讨论这件核舟工艺品上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雕刻了哪些东西,疏通课文。
2、学生讨论完后每个组派一个同学上黑板在老师画好的船体上画出雕刻的人物、物品示意图。
学生经过讨论后都能把示意图的位置画对了,第一大组画船舱还画得蛮有立体感的,第三大组画的舟子惟妙惟肖。
我表扬了他们。
(第二课时):
1、学生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和尚,要求模拟当时三人的神态。
片段四(第二课时):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和尚各自的神态。
2、学生再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反思:
1、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朗读,本课抓住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听读、多读、熟读,培养文言语感。
2、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通过画图基本掌握了课文所写的内容。
通过表演,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体会了课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4、因为画图、表演,不可能兼顾全班同学,所以也许有个别不认真的同学在第二、第三个片段时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第三单元学法指导与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叙述、描写与说明的区别,能够鉴别说明这种表达方式;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说明要点,了解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语言表达得清楚明白。
1、要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同学们可以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在体会中进行比较。
例如:
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
在学完课文后,再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要把握说明文的各方面要求在各篇课文的显现。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馆》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在学习课文时,要各有侧重。
如学习《中国石拱桥》时,重点体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重温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要求,一方面学习说明方法;学习《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体会说明顺序。
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有侧重地学,能够使学习任务化整为零,便于把握知识。
(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中国石拱桥》一文逻辑顺序很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2)说明顺序
与记叙文有记叙顺序类似,说明文也有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故宫博物院》则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沿着游览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