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
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
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
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选做)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走过六年—---阅读触情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②讨论和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③成立活动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讨论和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难点:
讨论和制定班级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回忆小学生活,激发难忘之情。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围绕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向师友、母校告别。
活动的主题就是—“难忘小学生活”。
看了这个主题,你有什么想法?
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些什么初步的了解?
二、浏览整组教材,触发感激之情。
(1)快速阅读整组教材,教师建议:
①留意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形式。
②想想她们有什么不同?
③两处“活动建议”要读得仔细些。
④想想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
(2)初步交流学习教材后的感受。
(3)重点交流
①教材中给出的阅读材料包括哪些内容?
②在“活动建议”部分,教材建议我们开展哪些活动?
③你觉得除了教材中的建议活动之外,还可以开展些什么活动?
④开展这些活动,你需要谁提供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三、分组确立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教师提出“学习主题选择参考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每组4~6人,讨论确定本组的学习主题,并以此为本学习小组命名。
“学习主题选择参考建议”如下:
①以某几个同学为重点研究对象的。
②以某几个教师为重点研究对象的。
③以某几件事为重点研究对象的。
④可以用某种准备采用的体现小学生活方式作为本组学习主题。
(2)各小组学习主题确立后,开始讨论制定本组活动计划。
四、交流各组计划,组织评议修订
(1)各小组汇报本组活动计划,接受来自同学及教师的质疑,并解答。
(2)组织集体交流,向其他小组提出活动计划的修改建议。
(3)各小组组织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4)公布各小组活动计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师恩难忘—阅读悟情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三篇文章,感受作者对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②回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和老师相处的难忘的事,抒发自己对老师的爱。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三篇文章,感受作者对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难点:
回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和老师相处的难忘的事,抒发自己对老师的爱。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读文悟情,学习方法
教材里有三篇文章,他们的老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走进这三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
(1)默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边读边填写表格。
选择了那几件事例
表达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难忘的启蒙》
《老师领进门》
《新来的王老师》
(2)交流
(3)你觉得这三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选择具体事例,反映老师对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引作用,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二、回忆我们的老师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老师,都有对你影响较大的老师,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哪几件事让你们记忆忧新?
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通过一些“小”事,来感受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
三、拓展抒情
课件出示诗歌,配乐朗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师恩难忘―――书信传情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阅读《给老师一封信》,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
②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阅读《给老师一封信》,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
难点:
阅读《给老师一封信》,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阅读《给老师一封信》
(一)导语:
是的,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彼岸,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殿堂。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让我们来读读露露同学写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的。
(二)自由读文,按提示自主学习。
(三)交流
①文章回忆了顾老师教育自己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开学的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日记
②朗读文章中感动人的句子
③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三、倾诉心声
(1)读了露露同学的心声,我们也深深地被感动。
以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深情,犹如面对面的叙述,仿佛老师就在我们面前,备感亲切。
让我们也试着向老师倾诉我们的感激之情吧!
(2)讨论;在这封信中,你可以写什么内容?
要注意什么?
(3)交流
(4)学生独立写作
四、课后活动
(1)交流学生自己写的信
(2)将自己写的信送给老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金色童年——习作载情
课时
第4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搜集整理挑选小学阶段自己所写过的优秀或喜欢的作文
②展出交流各小组的作文展板
③整理自己的习作,自编或合编作文集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搜集整理挑选小学阶段自己所写过的优秀或喜欢的作文
难点:
搜集整理挑选小学阶段自己所写过的优秀或喜欢的作文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课前准备。
搜集挑选整理自己的作文。
二、阅读《作文上的红双圈》
(1)说说读后的感受
(2)说说六年来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习作,说说原因。
(3)今天,我们就来自编或合编(2-3人)一本作文集吧!
(4)将自己搜集的习作进行填表登记
(5)整理自己的习作,自编或合编(2-3人)作文集。
(6)小结
第一步:
设计封面。
第二步:
写序言。
第三步:
编写目录,内容分类。
第四步:
文体排版,对文本进行修饰。
第五步:
个性创意设计。
(7)整理挑选修改自己写的优秀或喜欢的作文,开始自编或合编(2-3人)一本作文集。
(8)展出、互阅自编或合编的作文集。
(这部分活动将在课后进行)
三、后续活动
(1)分组确立作文主题,制作展板
习作主题
制作分工
人员
工作计划(可以附件提交)
组长(1人)
作文展板设计员(1-2人)
作文整理排版员(2-3人)
作文成作时间、内容、入展理由等介绍讲解员(1-2人)
小结:
(2)参览展板活动 (如实填写参评表格)
参观评价表
评选目录
结果
理由(30-50字)
最吸引你的展板主题
最有创意的展板设计
最佳展板作文排版
最喜欢的作文
(3)交流评选理由(4)总结并评出各奖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难忘伙伴—依依惜情
课时
第5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通过阅读短文,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小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②回忆同学间的美好小故事,体会同学情深
③根据班里同学的特点写一篇习作,体现同学们的进步与可贵品质。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通过阅读短文,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小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难点:
根据班里同学的特点写一篇习作,体现同学们的进步与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竞猜班级吉尼斯
六年,让我们收获的六年;六年,让我们无法忘怀的六年,下面
让我们来竞猜一下这六年来班级吉尼斯的保持者。
二、阅读短文,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这六年的收获并不是以是否得奖来衡量,关键是我们在一次次学
习中得到了快乐,参与就是勇者,更多的给了我们体验的过程,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我们不妨来读一篇短文。
阅读《忘不了的笑声》,说说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夸夸你最佩服的小伙伴。
(1)回忆某人以前的有趣事,猜猜他是谁?
对比写作谁哪方面进步的明显?
(2)夸夸你最佩服的小伙伴,讲讲他的小故事。
内容范围广泛:
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学习勤奋、有特长、、、、
(3)请心目中的让人佩服的伙伴秀出他的绝招。
(4)友情格言背诵小竞赛。
四、写作构思。
六年,一张张笑脸将成为我的回忆;始终忘不了把一个个快乐的身影,留住童年,留住童年伙伴的身影。
自由谈自己的写作构思:
抓住事件中小伙伴的言行,反应出他的进步与可贵品质。
五、课外写作一篇短文,反应一个有特点的小伙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校园回眸——情境抒情
课时
第6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通过教学激发起对小学生六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②集体创造朗读“走过六年”。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通过教学激发起对小学生六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难点:
通过教学激发起对小学生六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导入。
转眼小学六年的生活将要结束。
六年,我们从刚进校的一个个弱不禁风的花蕊,成长为一只搏击长空的雏鹰。
六年了,你还记得你以前的摸样吗?
二、回忆往事。
(1)六年了,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有酸也有甜。
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还记得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吗?
(2)请照片中涉及到的同学谈谈那天的事。
其余同学还可以在他讲完后补充。
(3)学生说。
(如:
运动会、春游、合唱、拔河、打雪仗等等。
)
三、写往事。
(1) 请你任选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2) 学生写。
(3)写好后,组内交流,梳理——筛选——重组。
(4)全班交流。
(5)修改,并为本话题附上开头、结尾。
6)再次交流。
(7)选出一个开头和结尾,并和其他代表一同上台按顺序排开。
四、朗诵
(配乐)《走过六年》。
五、总结。
昨天已成往事,今天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愿母校的点点滴滴、永永远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赠送礼物——好的表情
课时
第7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懂得六年来的进步或成果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与教导,应该尊敬老师,不忘师恩情。
②通过献礼活动,表达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悟到“不忘师恩,不忘母校。
”
③让学生通过作品展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把母校的优良作风、老师的殷切希望牢记心头,并能以此为动力,不断进取。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让学生懂得六年来的进步或成果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与教导,应该尊敬老师,不忘师恩情。
难点:
通过献礼活动,表达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悟到“不忘师恩,不忘母校。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大屏幕出示活动主题。
《献给母校的礼物》
二、母校知识决赛开始。
规则:
本次竞赛一以一题10分计算。
有标准答案的一定说出标准答案才能得分,无标准答案的以说的最好的小组得分。
三、出示诗歌
《校园,亲爱的校园》,朗诵。
四、教师导入课文
《给校长的建议》。
时光如俊,岁月如流,小学的生活眨眼就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毕业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们。
作为毕业生,每个人都不想匆匆离去,想给母校留下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东西。
有以个孩子,为了学校以后更好地发展,给校长提了几点建议,出示课题《给校长的建议》。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在离别之际,刘佩同学为什么要向校长提建议?
(2)刘佩同学向校长提了什么建议?
如和实施?
(3)你认为刘佩同学给校长的这份礼物如何?
说说你的理由。
五、学生交流自己的意见。
六、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告别母校——激请演讲
课时
第8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通过演讲活动,进一步表达对老师、同学、学校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②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把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③初步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把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难点:
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把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揭题引入,明确活动任务。
(1)课件出示《唱得响亮》歌词,请同学们在音乐中一起深情读词:
(2)出示题目:
毕业之歌——演讲活动。
二、阅读材料,了解演讲稿撰写技巧。
(1)小组合作交流:
你觉得什么叫演讲?
演讲有什么作用?
(2)了解演讲稿的概念。
(3)演讲稿该怎么写呢?
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小组合作思考:
在这篇演讲稿中,安排了那些演讲材料?
(4)再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感受这篇演讲稿写作方面的特点。
(5)集体交流:
三、情境演示,体验演讲技巧。
(1)演讲活动除了准备演讲稿,还要做什么?
(2)对比感受演讲与读文的区别:
①你们觉得这样叫演讲吗?
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交流:
③演讲体验
(3)指名试演讲,合作评议。
(4)总结
课外延伸:
(1)浏览相关网站。
(2)每位同学写一份告别母校的演讲稿。
(3)在班会课上组织一次“告别母校,激qing演讲”的比赛活动,评选最佳演讲稿和最佳演讲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真诚祝福——临别书情
课时
第9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正确分辨毕业赠言的优劣,说明优劣判断的理由,提高是非辨别力。
②选择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根据他们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毕业赠言送给对方。
③在互赠毕业赠言的过程中感受师生、同学间纯真美好的情谊。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正确分辨毕业赠言的优劣,说明优劣判断的理由,提高是非辨别力。
难点:
选择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根据他们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毕业赠言送给对方。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出示六年生活学习场景的照片,激请引入。
出示六年生活学习场景的照片,激请引入。
还有28天,我们就要分开了,还有28天,你们就要升入新的学校了,我想任何礼物都代替不了我们这六年的情谊,只希望用语言,用文字送上祝福。
(出示课题)
二、学写赠词:
(1)出示教材中赠言,自由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体会:
①运用以物喻人、排比等方法来抒写;
②有真情实感;
③语言简练优美;
④能抓住人物的特点。
(3)出示学生写的赠言,比较那几位同学写的好。
哪类赠言较好,说说理由。
出示:
①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
发!
发!
②祝你早日找到梦中的王子,攀上高枝,早生贵子!
③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交流:
第①②类赠言不适合学生特点;第③类赠言没有针对性。
(4)听过了刚才同学们读的赠言,看过了同学们写的赠言,你有什么启发?
(共同得出写赠言的要点:
委婉、幽默、真诚、简洁)
(5)独立写赠言。
(6)美化赠言,真诚祝福。
三、如何美化自己的赠言,小组合作讨论。
四、引导学生可以单独进行美工处理,做成一份精致的毕业赠言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六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同学录设计
课时
第10课时
课型
综合性学习
设计者
冯丹丹
执教者
冯丹丹
教学目标
①了解同学录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同学录。
②展现自己的特点,展示独特的能力,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③留下对母校的的美好回忆,增进对母校的感情。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重点:
了解同学录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同学录。
难点:
留下对母校的的美好回忆,增进对母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吟颂《同学录》,激发兴趣
根据实际分1-2课时完成)
(1)出示诗《同学录》和歌曲《送别》。
(2)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诗的认识和感受。
(3)对制作我们班同学录,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感到困惑的是什么?
二、讨论设想,畅谈我们对同学录自己的设计方案。
(1)出示一本上一届毕业班学生的同学录,看看同学录中一般包括那些内容?
那些是你最感兴趣的?
(2)你希望我们的同学录中能留下些什么?
(3)讨论自己对同学录的设想。
①讨论同学录内容及各版面的设想。
②讨论交流同学录的名字、样式和装饰。
(4)指导卷首语的写作。
①朗读教师的范文
②交流卷首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③学生独立写作,最佳作品入选同学录首页。
三、讨论分工,制作制定计划。
四、小组讨论制订活动计划,填写活动计划表。
五、展示同学录初稿。
六、修改同学录,最后定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