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97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文档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一、中考必记

1、煤: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主要成分:

H2、CH4、CO)等,焦炭是用于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煤气是重要的燃料,次过程称为煤的干馏或炼焦,属于化学变化。

2、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给石油加热,各成分就会被先后蒸发出来,在炼制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过程称为石油的分馏。

石油分馏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石油不仅可以蒸馏(物理变化)得到不同沸点的成分,而且经过石油化工(化学变化)得到多种产品。

石油:

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石油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主要含有C、H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S、O、N等元素。

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其中煤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目前实施的“西气东输”输送的气体是:

天然气。

化石燃料在地壳中的贮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

4、天然气:

俗称沼气、坑气;主要成分:

甲烷;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CH4+2O22H2O+CO2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燃烧时主要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包括:

全球气候变暖、热污染、大气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燃烧后转变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温室效应.

热污染:

火力发电站的“余热”排放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使水温升高,严重时导致鱼类等水生物大量死亡。

大气污染:

化石燃料中含有相当数量的S、N,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溶于水,形成酸雨;同时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例如:

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还有煤炭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粉尘。

5、酸雨形成的有关反应:

(1)S------H2SO4:

S+O2SO2,

SO2+H2OH2SO3(亚硫酸),2H2SO3+O2==2H2SO4;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O2+2H2O+O2===2H2SO4。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①NOHNO3:

2NO+O2==2NO2、3NO2+H2O=2HNO3+N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②NO2HNO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6、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酒精的制取:

原料:

高粱、玉米、薯类等;生产方式:

发酵、蒸馏;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即:

C2H5OH+3O22CO2+3H2O。

用途:

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它属于可再生资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能源展望:

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这既解决化石能源面临的耗尽危机,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可燃冰:

化学名称为“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因此称为“可燃冰”;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而且海底还存有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能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第四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知识点

1、CO2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时变成液态、固态,固态CO2又称“干冰”。

2、CO2的化学性质:

⑴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⑵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CO2+H2O===H2CO3H2CO3===H2O+CO2↑

(3)能与钙、钠、钡等碱反应:

CO2+Ca(OH)2=====CaCO3↓+H2O(可以用此方法来鉴定CO2)CO2+NaOH=====Na2CO3+H2O(可吸CO2)CO2+Ca(OH)2=====BaCO3↓+H2O

高温

(4)弱氧化性:

C+CO2===2CO(5)不能供给动物和人呼吸,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

注意

(1)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验证方法:

①向纸袋里倾倒,②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

(2)CO2能溶于水的验证方法:

将盛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水里,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

若倒扣在紫色的石蕊试液中则上升的水柱变红;若倒扣在澄清的石灰水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水柱变浑浊。

(3)CO2能灭火的理由: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为主,降温为辅。

水能灭火:

一般以降温为主,隔绝空气为辅。

(4)证明空气中有CO2、呼出气体中有CO2的方法:

把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形成白膜或向澄清达到石灰水中吹气后变浑浊。

(5)CO2溶于水生成H2CO3,溶液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自然降水,PH大约为5.6。

3、CO2的用途:

CO2可以用来灭火;干冰是常用制冷剂,如用于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等;工业用来制纯碱、尿素和汽水饮料;温室中施用,作气态肥料。

4、CO2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注意:

用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较好。

因为粉末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速度相当快,且形成大量泡沫,进入导管甚至集气瓶;制取CO2不用浓盐酸。

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制取CO2不用稀硫酸。

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成为薄膜包住碳酸钙,使反应很难继续进行;CO2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气体和水蒸气。

有时,在制得CO2气体后,需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NaHCO3溶液除HCl)。

(2)CO2的收集、检验和验满:

收集可以据其性质去考虑:

因为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集气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里充满了二氧化碳。

它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5、CO2本身没有毒性,但在空气中的CO2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二、考点: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1)二氧化碳的产生:

动植物的呼吸,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或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消耗:

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

CO2占空气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处不包含()(A)

A、人和动物的呼吸氧气二氧化碳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重点)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重点、热点)

(1)药品及反应原理

(2)收集、检验、验满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重点)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例3: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食盐水-----→食盐+水B、高锰酸钾受热C、CO2遇石灰水D、铁在氧气中燃烧

1、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多,加上森林植被被破坏。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而致。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

如:

严重的旱涝灾害,土地荒漠化等。

6、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一般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钾B、碳酸钠C、硝酸钾D、氢氧化钾

7、综合例题(见点拨中考24-25页)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

一、金属与矿物

中考必记:

1、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铁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Fe2O3)、菱铁矿、黄铁矿(FeS2)、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2O3.XH2O)等。

﹒铜的矿物主要有黄铜矿、孔雀石〔Cu2(OH)2CO3〕、斑铜矿、赤铜矿(Cu2O)等。

铝的矿物主要有铝土矿、方铅铝、水铝石(Al2O3.H2O)等。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该顺序中: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位于H元素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

将银白色的铁片投入到稀盐酸中,会观察到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将铁片投入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现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将红色的铜片浸入无色的硝酸银溶液中,会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变为蓝色,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二、考点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特性:

常温下除汞(液体)外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几种常见金属的比较

金属

物理性质

用途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电器、建筑、工业材料,如:

制造桥梁、铁轨、舰船、车辆和各种机械等。

紫红色金属,密度8.92g/cm3,熔点1083℃,沸点259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铜合金可用于制造各种零件。

银白色金属,密度2.70g/cm3,熔点660℃,沸点24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冶炼金属,作电线,电缆,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飞机等。

(2)合金:

①概念:

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②合金的性能: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易适合不同的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③重要的铁合金: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6、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例如;:

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加热结晶水合物使它们失去结晶水的现象不叫风化而叫失水.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点燃时,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②铝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缓慢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点燃时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铝。

③铁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红褐色比较疏松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

点燃时,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④铜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在加热时,铜丝表面逐渐生成黑色物质----氧化铜。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表面逐渐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

2Cu+O2+H2O=Cu2(OH)2CO3;⑤金、铂等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同时都有氢气生成。

铜都不能与之反应。

金属与盐酸或硫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产生大量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Zn+ZnSO4=MgSO4+H2↑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Fe+2HCl==FeCl2+H2↑

Fe+FeSO4=FeSO4+H2↑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注意:

金属在酸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

金属一般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硝酸和浓硫酸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因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

(3)金属与某些盐是反应:

实验探究:

将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白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同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注意: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活泼金属除外,如:

K、Ca、Na);反应在一定的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

如:

Mg不与AgCl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

总结:

铁的化合物的颜色:

FeS、Fe3O4、FeO呈黑色,Fe2O3呈红棕色,FeCl2、FeSO4溶液呈浅绿色,FeCl3、Fe2(SO4)3溶液呈黄色,Fe(OH)3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3、置换反应

(1)概念:

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2)比较典型的置换反应:

①非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

A:

氢气还原氧化铜B:

碳还原氧化铜

第六章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

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

1、酸碱指示剂:

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有无色的酚酞试液和紫色的石蕊试液。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用红色或蓝色的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

2、酸、碱、盐:

电力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溶液__一定_显酸性,碱溶液_一定显碱性;显酸性的溶液_不一定_是酸溶液,显碱性的溶液_不一定是碱溶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使人员呈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例离子、溶液呈碱性。

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

酸雨:

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通常的雨水因为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

PH受温度的影响较大,PH试纸的比色卡为室温时的值。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在半分钟以内与标准比色卡相对比读出PH即可。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的强弱有关系:

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试纸用于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大多数家农用物适宜按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土壤都有不适宜农物生长。

溶液稀释前后PH的变化:

当酸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变大,但是不会大于7,只会无限接近于7;当碱性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变小,但是不会小于7,只会无限接近于7.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意义

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碱性最强的是血液。

植物在土壤中的生长PH范围一般在4<PH<8.最适宜在PH接近于7的范围内生长。

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有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发生。

测定雨水的PH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

测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

说明:

人体体液必须维持正常的pH才能保证人的正常待生理机能。

人体体液的pH超出范围,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需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调节人体体液的pH;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说明:

植物的生长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作物难以生长,因此需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酸性或碱性超过环保标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需加入酸或碱性物质,调节废水的pH在标准范围内;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工业废水酸性或碱性超过环保标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需加入酸或碱性物质,调节废水的pH在标准范围内。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谁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盐的组成、分类、命名

组成: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根据组成而分:

正盐:

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酸式盐:

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等;碱式盐:

碱式碳酸铜等。

命名:

(1)正盐:

无氧酸盐---某化某,含氧酸盐---某酸某;

(2)酸式盐:

某酸氢某;(3)碱式盐:

碱式某酸某。

碱和盐的溶解性:

钾、钙、钡、钠生成碱,能溶是它的特点,铵根和氢氧根相结合,溶解、挥发并不错。

其它碱类不可溶,不存在碱银和汞。

硝酸盐类全可溶,氯化盐除银、亚汞,硫酸盐不溶为钡,钾、钠、铵、镁碳盐溶。

4、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金属必须比盐中的金属活泼,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属于置换反应)

金属活泼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盐+酸=新盐+新酸(酸必须溶于水,盐不一定溶于水,但生成物必须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复分解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盐和碱一般都溶于水,生成沉淀或气体。

复分解反应)

盐+盐=新盐+新盐(两种盐一般易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常见的酸有:

盐酸、硫酸、硝酸。

家庭调味品食醋中有醋酸,人的胃液中有盐酸,汽车常用的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2、浓盐酸的性质: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有酸味。

浓硫酸的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脱水性使纸张等炭化。

强氧化性使Fe、Al常温下钝化。

浓硝酸: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4、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碱溶液在水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5、盐酸的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稀盐酸+金属=盐+氢气;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与碱反应---盐酸+碱=氯化盐+水。

与盐的反应----盐酸+盐=新盐+新酸。

盐酸的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用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与盐酸类似。

稀硫酸的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前提是:

酸指的是盐酸和稀硫酸,不是浓硫酸、硝酸。

金属必须是活泼的金属。

6、酸的通性:

跟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7、NaOH: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易溶于水,水溶液有滑腻感,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跟酸发生中和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制造、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除去油污。

8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与氢氧化钠有相似性。

用途:

用于建筑工业,制作漂白粉原料,改良酸性土壤。

3、氨水有刺激性气味。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一种弱碱。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用途:

可用作化肥。

9、碱的通性:

碱性溶液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跟酸发生中和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10、复分解反应:

定义:

由两种化合物相符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发生条件: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反应类型主要有:

碱+盐-----(反应物须二者都可溶);盐+盐---(反应物须二者都可溶);

盐+酸----(反应物盐可溶或难溶,酸须可溶);酸+碱---(只要酸溶于水即可)。

1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检验。

盐酸:

试剂—石蕊试液、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

原理:

石蕊试液鉴定是酸;AgNO3溶液来确定溶液中有氯离子。

现象;加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硫酸:

试剂—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和稀HNO3溶液或稀盐酸。

原理:

石蕊试液鉴定是酸;氯化钡溶液来确定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

现象;加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或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氢氧化钙的检验:

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NaOH的检验:

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

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

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五水合硫酸铜)  4、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5、淡黄色固体:

硫磺  6、无色固体:

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

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红褐色固体:

氢氧化铁  

9、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

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

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

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

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

二氧化氮  18、黄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