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爱莲说习题无答案.docx
《中考语文爱莲说习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爱莲说习题无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爱莲说习题无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爱莲说习题(无答案)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
“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则
谓非草本不得矣。
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宋周敦颐,字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①之可人②,其事
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注释】
①芙蕖:
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
②可人:
合人心意。
可:
合,宜。
【译文】
芙蕖恰合人心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原文】
群葩当令时③,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④矣。
芙蕖则不然:
自荷钱⑤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⑥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⑦。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⑧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⑨矣。
迨至菡萏⑩成花,娇姿欲滴⑾,后先相继,自夏徂⑿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⒀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⒁,蓬中结实⒂,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⒃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
③群葩(pā):
百花。
葩:
花。
令:
时令,时节。
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花,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④过:
过时,不当令。
秋:
时候。
过而不问之秋:
过了花开时节而无人过问的时候。
⑤荷钱:
初生的荷叶,小如铜钱,所以称荷钱。
⑥茎:
指荷梗。
⑦妍:
美丽。
⑧袅娜:
形容体态轻盈柔美。
⑨逸致:
悠闲的情趣。
致:
情趣。
⑩迨至:
等到。
迨:
及,到。
菡(hàn)萏(dàn):
荷花的别称。
未开曰菡萏,已开曰芙蕖。
⑾欲滴:
形容荷花的娇嫩。
⑿徂(cú):
到。
⒀资:
资财,里指享受。
⒁蒂:
花托。
蓬:
即莲房,莲蓬。
⒂实:
指莲子。
⒃擎:
高举,这里指耸立。
【译文】
各种花正在绽放的时候,只有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以后都属于不当花开的时节而无人过问的时候。
芙蕖就不是这样:
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
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
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对主人说没有对不住的地方了;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
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耸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
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原文】
可鼻⒄,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⒅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注释】
⒄可鼻:
适合人们用鼻子嗅闻。
⒅馥:
香气。
【译文】
适宜人们用鼻子嗅闻的方面,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用荷花特异的香气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得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供整年裹东西来用。
【原文】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译文】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合供人观赏,没有那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
它有五谷的实际作用而不没有五谷的名声,它兼有百花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种植的好处有比种荷花大的吗?
【原文最后一段】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树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以池水渗漏为苦),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
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
芙蕖》看作是说明文。
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1.
(1)详细,完备
(2)借指时候(3)已经 (4)整年,全年
2.
(1)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
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
(2)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3)它有五谷的实际作用而不没有五谷的名声,它兼有百花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种植的好处有比种荷花大的吗?
3.《芙蕖》的中心内容是说明“
芙蕖之可人”。
开头提出说明对象后,分别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加以总结。
4.两文相比:
文体——《爱莲说》是散文,《芙蕖》是说明文,也可看作是散文。
题材——二者都以荷(莲)为写作对象,尽管二者角度不同。
写法——二者都是托物言志;不过《芙蕖》比较含蓄,它外在形式是说明,而意在托物言志。
立意——《爱莲说》写超尘脱俗的君子之风;而《芙蕖》则立足贫民,写的是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是: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
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写出两句关于花的古诗并标明出处和作者。
《爱莲说》比较阅读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1
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
课文《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2洁身自好高洁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爱莲说》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1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2《爱莲说》课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2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3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作者
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
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
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
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⑷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爱莲说》比较阅读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1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
课文《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2洁身自好高洁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爱莲说》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1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2《爱莲说》课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2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3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