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343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docx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

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补正

【摘要】目的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释名部分的研究,指出其植物命名探求中存在的误释。

方法运用的语源学研究方法,并结合生物学验证法,对错误的植物释名进行补正。

结果李时珍的植物释名存在比附字形、望文生训,错用声训,误以修辞义为命名义等错误方法。

结论《本草纲目》植物释名尽管存在误释,但其可信率达%,其植物命名研究已经达到当时最高水平。

【关键词】《本草纲目》植物命名错误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Topointoutthewrongexplanationsbystudyingplant-namingin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writtenbyLi scientificmethodofetymologicalstudycombinedwiththemodernbiologicalvalidationmethodwasadoptedtosupplyandcorrectthewrongplant-naming existmanywrongmethodsinLiShizhen‘splant-naminginvestigation:

plant-namingiswronglyinterpretedliterallyorbyabusingsounds;therhetoricalmeaningoftheplantnamesiswronglyregardedasplant-namingreason.ConclusionThereexistsomewrongexplanationsonplant-naminginLiShizhen‘s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buttheconfidencerateisupto%andthestudyofplant-naminghadalreadyreachedaveryhighlevelatthattime.

Keywords:

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Plant-naming;Wrongmethods

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上收录植物名最为集中的一部着作,对于植物命名研究史来说,最为难得的是它专门列有“释名”部分。

“释名”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李时珍之子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所说的“正始”,即正名,正其名义之始,也就是说,解释某种药物名的命名缘由。

这对于传统训诂学、语义学、语源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正如钱超尘评价的:

“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和诗人,在他的药学和植物学着作中,广泛运用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方法,给语义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他在训诂上的成就,集中地体现在《本草纲目·释名》中。

李时珍之‘释名’是继汉刘成国《释名》之后又一部探讨语源及相关名物训诂的重要着作。

[1]”李时珍在探求植物得名时,大量运用训诂学方法,包括形训、声训、义训,所以在释名时每有收获,或諟正前人之谬,或独创自家之说。

今仅举二例

稗乃禾之卑贱者也,故字从卑。

按,此说近是。

稗,古人认为是禾的分支。

《说文·禾部》:

“稗,禾别也。

”段玉裁注:

“谓禾类而别于禾也。

”《左传·定公十年》:

“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杜预注:

“稗,草之似谷者。

”稗为禾之分支,故有“禾之卑贱者”之说,引申为微小、非正式之义。

稗,犹、裨,皆有次要、分支之义。

稗、,并母支部;裨,帮母支部。

并帮旁纽,支部叠韵。

,黍的分支。

《说文·黍部》:

“,黍属也。

”段玉裁注:

“禾之别为稗,黍之属为,言别而属见,言属而别亦见。

之于黍犹稗之于禾也。

”《广韵·卦韵》:

“,黍属。

”裨,次等的礼服,衣的分支。

《说文·衣部》:

“裨,衣别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

“衣别也,从衣,卑声。

犹禾之稗,黍之也。

”《仪礼·觐礼》:

“侯氏裨冕。

”郑玄注:

“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余为裨。

榧亦作棑,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

按,榧即香榧,俗呼榧子树。

夏纬瑛言:

“罗愿《尔雅翼》云:

‘榧,似煔而材光,文彩如柏,古谓文木,通作棐。

’盖榧或棐之为名,当取义于斐—斐者有文彩之貌,谓其木材之有文彩耳[3]。

”今榧树的树皮淡黄灰色、深褐色或灰褐色,并有不规则的纵裂,外表看来较有文彩,是以为名。

但由于当时学术水平的局限,李时珍对汉语植物命名探求时存在着比附字形、望文生训,错用声训,误以修辞义为命名义等现象,造成误释。

下面我们对此问题进行分类说明,并就某些植物释名作一补正,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1比附字形、望文生训

把文字与词音混淆,分解字形,曲说字义,这种错误方法在训诂学上称为“望文生义”。

这种训诂痼疾应肇始于王安石的《字说》,陆佃与罗愿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释名途径不外乎两条:

其一,凡形声字皆解为会意字,然后对其声符本身所含意义进行穿凿附会;其二,偶以声训穿凿字义[1]。

刘又辛曾引沈兼士的话批评道:

“一切说之以会意之法,蹈空凭臆,舍实证而尚独断,故学者多非之[4]。

”汉语训诂学上这种“比附字形”的错误方法与欧洲语源学史上出现过的“语源谬论”非常相似,前苏联柯杜霍夫的《普通语言学》曾有记载:

“古希腊罗马的词源学并没有科学价值,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语音的字母的符号之上,把词作随意的分解和比附的。

摹拟声音和内心活动被看作是词、语言产生的原因。

如苏格拉底认为‘ρεω之所以表示‘流动‘是因为在发ρ这个音时,舌头运动得很厉害。

根据费古力斯的看法,vos之所以这样发音,是因为说这个词时,嘴唇伸向对话者,而在发nos这个词时,嘴唇则不前伸,空气保留在体内。

罗马诗人阿波莱从字形上解释hostis的词源:

字母H像敌对双方之间的一把双头剑[5]。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凿求词的书写形式来探求语源并非仅汉语独有。

值得注意的是,李时珍在植物释名时有很多都是比附字形、望文生义,造成误释。

樟,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

按:

此说误。

今樟木又名香樟,以浓重的香味为主要特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

樟,应犹獐、鱆,取义于“有香气”。

樟、獐,《广韵》皆为“诸良切,平阳章”。

鱆,《字汇补》为“照昌切”,声韵相近,取义当同。

鱆,即今章鱼,以其肉肥厚香美、营养丰富而着名。

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卷中·鳞部下》:

“鱆,……腹内有黄褐色质,如卵黄,……味皆美。

”明王世懋《闽部疏》:

“莆人于海味最重鱆鱼及寄生,鱆鱼即浙之望潮也,形虽不雅,而味美于乌贼。

”獐,夏纬瑛考证:

“獐,跟麝是相近的动物,有‘香栗子’,其香虽不及麝,然也是麝香之类。

名‘麝’名‘麞’,都是因其有香。

樟树的香气甚着,而名樟,当然与动物之名‘獐’是一样的意思[3]。

其木似槟榔而光利,故名桄榔(果三“桄榔子”[2])。

按,此说未审。

桄榔,犹闶阆、躿躴、阬阆,皆取义于高。

远古为同音词khlang[6]。

闶阆,指高门。

《说文新附·门部》:

“闶,闶阆,高门也。

”《玉篇·门部》:

“闶,闶阆,高门貌。

”《集韵·唐韵》:

“阆,高门也。

”躿躴为身长,身长即高。

《玉篇·身部》:

“躴,身长貌。

”《集韵·唐韵》:

“躴,长身也。

”现代四川话称人高为躴长躴长。

今皖歙方言称人、物之高为“高郎郎”[7]。

《广韵·唐韵》:

“躿,躿躴,身长。

”阬阆,高大。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

“阬阆强肮以视强。

”释文注释:

“阬阆,高大的样子。

”桄榔,是棕榈科高大乔木。

《说文·木部》:

“桹,高木也。

”徐锴《说文系传》:

“按,岭南有桄榔,为木高;又,槟榔无柯,实生其端,其名皆取高木之义。

”段玉裁注:

“此泛言高木谓之桹,非谓桄榔及槟榔也。

”段氏说桹不是槟榔,这是对的,槟榔源于马来语的pinang。

而桄榔则因高得名,跟闶阆、躿躴、阬阆同源。

《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

“句町县有桄桹树,可以为面,百姓资之。

”李贤注引《广志》云:

“桄榔树大四五围,长五六丈,洪直。

”可见,“高大”是桄榔树的主要特征,也是其得名缘由。

菰米,菰本作苽,茭草也。

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

其米须霜凋时采之,故谓之凋苽。

或讹为雕胡。

按,清尹桐阳《尔雅义证》亦曰:

“雕,凋也。

其米须霜凋时采之,故谓之雕蓬。

”李晖对雕胡之“雕”,亦同意李时珍的见解,指菰米要在霜凋时才采取,故称凋,即雕;除了寒冷之意以外,李晖认为还兼有汉民族对少数民族压迫的含义。

因而“胡”是胡人,在汉以后,胡人可泛指南方古代的少数民族,具体说,就是指楚地的苗族。

[8]按:

雕胡,即菰米。

本作雕苽。

“雕胡”之“雕”释为“凋”,“胡”释为“胡人”,误。

《周礼·天官·膳夫》: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

”郑注:

“六谷,稌、黍、稷、粱、麦、苽。

苽,雕胡也。

”《周礼·太宰职》: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

”郑司农曰:

“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

”郑注:

“玄谓,……九谷无秫、大麦而有粱、苽。

”《说文·艹部》:

“苽,雕胡。

一名蒋。

从艹瓜声。

”段注:

“各本胡字作苽。

……古胡切,五部。

”“胡”应是“苽”的叠韵通假,故雕苽也可写作雕胡,“胡”与胡人无关。

“雕苽”一词的造词方式同雀麦、燕麦一样,指水禽及鸟类喜食的谷类植物。

“雕”本义为猛禽,《玉篇·隹部》:

“雕,鹫也。

能食草。

”雕是水禽,除食肉也食草。

“雕苽”之“雕”应与“雀”、“燕”一样,泛指水禽及鸟类。

另菰米又称雁膳,可佐证。

《管子·地员篇》:

“弘土之次曰五殖,五殖之状,甚泽以疏……其种雁膳,黑实。

”游修龄指出:

“《地员篇》所称黑实,当然就是菰米,菰米又称雁膳。

秋天菰米成熟时,也正是北雁南飞到长江流域一带湖泊沼泽沮洳越冬的时候,这时的菰米正好成了南雁的膳食,故称雁膳。

”“美国百科全书上说美洲菰米是水禽及鸟类喜食的植物,可见这是中外共有的现象[9]。

2错用声训

宋子然曾说:

“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10]。

”可以说,声训法是汉语语源研究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溯源法,它简便灵活,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在推源具体事物的得名之由、探求个别语词的音义来源时,每每有新的发现。

从《说文》开始,利用声训来研究植物命名之由的方法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例如《说文·麦部》:

“麦,芒谷,秋种厚埋,故谓之麦。

”此释精审。

但是,运用声训释名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且声训之法任取一字之音,傅会说明一音近字之义,则事有出于偶合,而理难期于必然[11]。

”因此在植物释名中产生了许多错误。

桐,桐华成筒,故谓之桐。

按:

《集韵·东韵》:

“桐,轻脱貌,通作‘通’。

”夏纬瑛说:

“桐之木材轻脱,故名桐耳[3]。

”此说是。

今泡桐属植物,如泡桐、白桐等,其木材轻软平整,扣之其声宏迈,可为琴瑟。

《高等植物图鉴》:

“材供制造器具用,古时用以制琴[12]。

”故《诗·鄘风·定之方中》有云:

“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李氏以“筒”对释“桐”,谬也。

杨,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

今按:

杨,犹阳、阳、鍚、鰑、,上古音同,取义于“赤”。

阳,太阳,日光,明亮。

《说文·部》:

“阳,高明也。

”段玉裁注:

“闇之反也。

”《诗·小雅·湛露》:

“匪阳不曦。

”毛传:

“阳,日也。

”《诗·豳风·七月》:

“我朱孔阳。

”毛传:

“阳,名也。

”阳,日出。

《说文·日部》:

“阳,日出也。

”鍚,赤色之铜。

《广雅·释器》:

“赤铜谓之鍚。

”《广雅·释鱼》:

“鲡鰑,鲖也。

”王念孙疏证:

“《玉篇》、《广韵》并云:

‘鰑,赤鲡也。

’鰑之言阳,赤色着明之貌。

《豳风·七月》篇:

‘我朱孔阳’,传云:

‘阳,明也。

’《释器》云:

‘赤铜谓之鍚’,声义亦同。

”鰑,黑红色。

《说文·黑部》:

“鰑,赤黑也。

从黑,昜声,读若炀。

”杨,为赤茎柳。

《尔雅·释木》:

“杨,蒲柳。

”陆佃《埤雅》卷十三“杨”:

“今有黄白青赤四种。

……赤杨霜降则叶赤,理材亦赤。

”清缪楷《尔雅稗疏》:

“陆机《诗疏》:

‘蒲柳有两种:

皮正青者曰小阳,其一种皮红者曰大阳。

’是杨柳本以皮红得名,而皮青者亦名之也。

……《广雅》:

‘赤铜谓之鍚。

’《玉篇》:

‘鰑,赤鲡也。

’并音同而义通。

”是杨以枝条皮赤色为特征,故名杨。

  胡豆,豌豆也。

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

按:

此说误。

豌犹菀、琬、椀、,取义于“圆”。

菀,养禽兽植树木的一围之地,有圆义。

《管子·水地》: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尹知章注:

“菀,囿城也。

”《汉书·王嘉传》:

“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文选·左思魏都赋》:

“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琬,玉,即上端浑圆而无棱角的圭。

《说文·玉部》:

“琬,圭有琬者。

”《周礼·考工记·玉人》:

“琬圭九寸而缫。

”郑玄注:

“琬,犹圆也,王使之瑞节也。

”南朝宋鲍照《拟古八首》之五:

“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

”椀,木制的碗,敞口圆形盛食物或饮料的器具。

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

“惟新椀之所生,于凉风之浚滨。

”,袜管,亦指袖管,其所指称皆圆筒状物。

《方言》卷四:

“裪谓之袖。

”郭璞注:

“衣褾,江东呼。

”清钱绎笺疏:

“《广韵》:

‘褾,袖端也;,袜也。

’按,犹也,方俗语有侈弇耳。

《集韵》《类篇》并引《广雅》云:

‘袴,其谓之。

’衣景谓之,犹袴谓之,今人犹谓袖管袜管矣。

”豌豆,其义源于“圆形”。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

“,《广雅·释草》:

‘豌豆,豆也。

’字作豌。

……子圆如珠,煮食甜美。

”“此豆称‘豌、、’,皆寓圆义,‘宛’从‘夗’声,夗声亦有圆义,‘、榴、瘤’同源,留声亦有圆义[7]。

”《玉篇·豆部》:

“豌,豆名,夏收者。

”是“豌豆”得名于果实圆形,以“宛”训“豌”非也。

3误以修辞义为命名义

在探讨古汉语植物命名义的时候,还存在这样一种错误情况,即将命名义与文学作品中植物词谐音双关所表示的修辞义互为混淆,这种释名错误可概括为“误以修辞义为命名义”。

这与误用声训相似而不完全相同的错误现象,沈兼士在其《声训论》中就把这类“谐音寓意”的古训材料称为“貌似声训而义类未必相近者[13]。

《周礼》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

”吴澄注云:

”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

“王安石释云:

“槐华黄,中怀其美,故三公位之。

按,李时珍以“怀”来解释“槐”之命名之义,错。

《周礼·秋官·朝士》: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棘,即酸枣树,红心,外面枝上多刺。

植棘,是说孤卿大夫对天子要忠诚,能直谏。

为什么植槐?

郑玄注:

“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原来,槐与“怀”谐音双关,天子怀来人三公,想跟他们一起商议天下大事。

显然,“槐之言怀”并不是说“槐”的命名义为“怀”,而是借“槐”音来把“怀有才能的人来商讨大事”的言外之义表达出来,是一种修辞手段,故为修辞义,不是命名义。

藻乃水草之有文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

按,以“澡浴”释“藻”得名之由显然错误。

《诗·召南·采苹》:

“于以采苹?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郑玄笺:

“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

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苹之言宾也,藻之言澡也,妇人之行尚柔顺,自洁净,故取名以为戒。

”孔颖达疏:

“苹之言宾,宾,服也,欲使妇人柔顺服从。

藻之言澡,澡,浴也,欲使妇人自洁清。

”为什么女子出嫁前三月要采苹、采藻来祭祀祖先?

原来,“苹”跟“宾”谐音双关,于是产生出宾服之义;“藻”跟“澡”谐音双关,于是产生出洁清之义。

女子采此二物以为祭物,是在祖先面前承诺:

出嫁后要尚柔顺,自清。

可见,是借“藻”表“妇人自洁清”的意思,是一种双关修辞义,不是命名义。

郑玄所说的“取名以为戒”,是说取某事物已有之名来与语言中另一同音之词谐音,以收到警戒的作用,即谐音寓意,并不是指为某一尚无称谓的事物来“取名”。

植物名的修辞义是在其命名义和概念义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也就是说,修辞义属于语用范围内,命名义与概念义属于词汇范围内,它们应是一种流与源的关系。

如果把植物名的修辞义误解作命名义,就本末倒置了。

这种植物名所代表的修辞义,或者说象征文化义在古汉语中比比皆是。

汉乐府诗《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蘼芜又名文无、当归。

“当归”寓“当归还”之义。

宋罗愿《尔雅翼》卷二“蘼芜”条:

“案崔豹《古今注》:

‘牛亨问董仲舒曰:

将离相赠以芍药者何?

答曰:

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犹相招赠以文无。

文无一名当归也。

’文无盖即蘼芜,以夫当归,故下山逢之尔,如‘藁砧’‘刀头’之义也。

然今当归自是一种,非蘼芜之类。

唐本注云:

‘当归有两种,一似大叶芎,一似细叶芎,惟茎叶卑下于芎也。

’然则古亦以蘼芜为当归矣。

”芍药,一名可离,寓离别之义。

《诗·郑风·溱季》: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郑笺:

“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陆德明《释文》卷第五:

“芍药,香草也。

《韩诗》云:

‘离草也,言将离别赠此草也。

’”罗愿《尔雅翼》卷三“芍药”条:

“芍药花之盛者,当春暮袚除之时,故郑之士女取以相赠。

董仲舒以为将离赠芍药者,芍药一名可离,犹相招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

然则相谑之后,喻使去尔。

”由此可知,蘼芜与芍药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义,都是其别名“当归”与“可离”谐音所产生的。

我们当然不能因当归有此文化义,就将其命名缘由说成是“当归还”,也不能将可离释名为“离别”。

此外,李时珍对传统语源学中的一些糟粕不能很好的鉴别,引用了许多错误的说解,包括王安石的《字说》。

另外,李时珍对植物名外来词的解释大部分是错误的,这也反映出他在这方面的欠缺,例如解外来词“阿魏”为“夷人自称曰阿,此物极臭,阿之所畏也。

”释“阿芙蓉”为“阿,方音称我也。

以其花色似芙蓉而得此名。

”对于一些植物命名的探讨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例如“榅桲”,李时珍言:

“榅桲性温而气馞,故名。

”他不知“榅”与“桲”连言常表“香”义,并不训为“性温”。

再如“厚朴”释名:

“其木质朴而皮厚。

”对于“朴”本身有“木皮”之义,李时珍却不知,误将偏正结构的“厚朴”看作联合式。

但名物考证,尤其是汉语植物命名探求在语言学界是公认的难题。

东汉刘熙的《释名》是一部专门探求命名理据的书,但其间未涉及动植物名。

对此,王先谦曾明确解释:

“动植之物,字多纯声,此名无可释者也[14]。

”章太炎在《文始·略例》中也说:

“《尔雅·释草》以下六篇,名义不能备说……故孳乳之文多阙[15]。

”尽管植物命名考证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李时珍能关注语词的音义联系,并能结合植物形态、物性来说解命名,这已使名物训诂的方法趋于化。

据统计,《本草纲目》收有植物正名827个,异名2272个,直接解释或引用他人解释的植物名共有886个,其中有583个是可信或可论证的,可信率达到%。

这个比例对于植物命名研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正如明末方以智《通雅·凡例》所说:

“草木鸟兽之名,最难考究。

盖各方各代,随时变更。

东璧穷一生之力,已正唐宋舛误十之五六,而犹有误者,须足迹遍天下,通晓方言,方能核之[16]。

”可见,李时珍对于植物命名的研究已经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其植物释名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源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1]钱超尘.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训诂方法[A].王问渔.训诂学的研究与应用[M].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296.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485,1826,1947,1487,1997,2031,1517,2005,1373.

[3]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M].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243,42,265.

[4]刘又辛.“右文说”说[J].语言研究,1982,

(1):

163.

[5]柯杜霍夫.普通语言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10.

[6]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Z].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9:

91.

[7]殷寄明.语源学概论[M].上海:

上海出版社,2000:

250,262.

[8]李晖.“雕胡”探源[J].寻根,1995,2:

26.

[9]游修龄.也说“雕胡”[J].寻根,1995,6:

28.

[10]宋子然.训诂理论与应用[M].成都:

巴蜀书社,2002:

70.

[11]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学术集[C].北京:

中华书局,1986:

73.

[12]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2:

159.

[13]沈兼士.声训论·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

中华书局,1986:

256.

[14]东汉·刘熙,清·王先谦疏.释名疏证补[M].成都:

巴蜀书社,2001:

1457.

[15]章太炎.章太炎文集(七)[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62.

[16]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7册)[M].台北:

中国商务印书馆,1986: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