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905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docx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金融市场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Ø内容概述

第二阶段共四章,即第四章外汇市场、第五章衍生市场、第六章风险机制。

通过第四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外汇市场的概念、特点、功能和构成,掌握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其基本原理。

第五章要求了解金融远期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的基本知识,掌握衍生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并应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分析期权组合的盈余分布及金融创新。

第六章要求了解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和衡量方法,掌握风险与收益的辩证关系及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原理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

Ø学习方法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

理论性体现在与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资产定价相关的学术研究一直是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

而从实践来看,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较强的自学意识,在课外有意识地关注金融市场实践的发展,并通过阅读财经报刊加深对金融市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更新。

Ø重难点解析

第四章外汇市场

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全面了解外汇和外汇市场的概念,理解外汇市场的特点、功能和构成三个层次,掌握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和基本原理。

第四章共三节内容如下:

第一节外汇市场概述

一、外汇与汇率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为“汇价”,指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有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种。

二、外汇市场的涵义

外汇市场是指以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和客户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

三、当代外汇市场的特点

1、外汇市场说高度集中的宏观市场

2、是全球一体化的市场

3、是价格(汇率)剧烈波动的市场

4、是政府干预的市场

5、是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市场

四、外汇市场的作用

1、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2、为国际经济交易提供资金融通

3、提供外汇保值和投机的场所

第二节外汇市场的构成

外汇市场由主体和客体构成,客体即外汇市场的交易对象,主体即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1、外汇银行,是外汇交易主体,是指由中央银行授权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和在本国的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其他从事外汇经营的有关金融机构。

2、外汇经纪人,是指介于外汇银行之间、外汇银行和其他外汇市场参与者之间,为买卖双方接洽外汇交易而赚取佣金的中间商,是专门从事介绍外汇买卖成交的人。

3、顾客,是与外汇银行有外汇交易关系的公司或个人,都是外汇银行的客户。

4、中央银行及其他官方机构,也是外汇市场上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二、外汇市场交易的三个层次

外汇市场的交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交易,即银行与顾客之间,银行同业之间,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易。

在这些交易中,外汇经纪人往往起着中介作用。

三、中国外汇市场的层次划分

1994年外汇制度改革后,新的外汇市场分为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零售市场,又称银行结售汇市场;第二层次是银行之间买卖外汇的同业市场,又称为银行间外汇市场。

第三节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

一、即期外汇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买卖,是交易双方以当时外汇市场的价格成交,并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有关货币收付交割的外汇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是外汇市场上最常见、最普遍的买卖形式。

即期外汇交易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方式。

二、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外汇双方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数量、汇率和未来交割外汇的时间,到了规定的交割日期买卖双方再按合同规定办理货币收付的外汇交易。

 

第五章衍生市场

通过本章学习,要全面了解金融远期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的基本知识,掌握衍生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并应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分析期权组合的盈余分布及金融创新。

本章内容共六节如下:

第一节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内涵

金融衍生产品是相对于股票、债券等原生金融产品而言的一类有价证券,具有杠杆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和虚拟性的特征。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起源

 

第二节金融远期市场

一、金融远期合约

金融远期合约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承诺在未来的某一固定时点或时期内以某一特定价格交易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产或商品的协议。

二、金融远期合约的种类

金融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股票合约等。

远期利率协议(FRA)是指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的时期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远期外汇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按约定的远期利率买卖一定金额的某种外汇的合约。

远期股票合约是指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按特定价格交付一定数量单个股票或一揽子股票的协议。

三、远期合约与风险规避

 

第三节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合约的定义和特征

金融期货合约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包括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合约中规定的价格就是期货价格。

二、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比较

1、标准化程度不同

2、交易场所不同

3、违约风险不同

4、价格确定方式不同

5、履约方式不同

6、结算方式不同

 

第四节金融期权市场

一、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或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二、期权合约的盈亏分布

三、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1、权利和义务方面

2、标准化

3、盈亏风险

4、保证金

5、买卖匹配

6、套期保值

 

第五节金融互换市场

一、金融互换概述

金融互换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在资金借贷或清偿等问题权利与义务进行的(一系列)现金流对等交换的约束,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如不同期限之间、不同利率之间或者不同币种之间的交换等等。

二、金融互换的种类

1、利率互换:

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

互换的期限通常在2年以上,有时甚至在15年以上。

2、货币互换:

是将一直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

3、其他互换:

交叉货币利率互换、股票互换、基点互换等等。

 

第六节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因、功能、定价及风险分析

一、金融衍生产品得以迅速发展的动因

1、宏观因素环境巨变中的风险规避需求是首要动因

2、管制变化以及规避管制

3、税法变化

4、技术变革

5、经济发展水平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

1、转移风险的功能

2、形成市场价格,不同投资者对市场的不同预期产生了价格

3、调控价格水平,推动市场均衡

4、提高资产管理质量

三、衍生品定价

S=F/(1+r)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的核心思想:

由某一股票期权交易所产生的未来持续现金流量,可以通过来自一定数量的该种股票和无风险债券构成的投资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来完全实现复制。

四、衍生产品的缺陷与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缺陷:

1、创造了新的衍生风险

2、杠杆效应的极端

3、杠杆效应带来了极度投机的出现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所在:

系统性风险与企业特定风险两类,其中的企业特定风险又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和法律风险5类。

五、中国金融衍生产品问题

期货市场在我国的兴起是近十年的事情,而金融期货的经历时间更为短暂。

自1992年开始,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推出外汇期货,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等十余家交易所相继推出国债期货,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和海南期货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掀起来轰轰烈烈的进入期货发展浪潮。

 

第六章风险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和衡量方法,掌握风险与收益的辩证关系及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原理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

本章内容共四节如下: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各种可能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和幅度。

风险不等于亏损,风险中包含对主体不利的一面,也包含着有利的一面,常常是风险大收益也大,故有收益与风险相当之说。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

1、按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货币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营运风险

2、按会计标准分类,可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

3、按能否分散分类,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第二节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衡量

1.证券投资单期的收益率:

2.单个证券的风险:

3.双证券组合的收益:

4.双证券组合的风险:

5.双证券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

6.N证券组合的收益:

7.N证券组合的风险:

8.系统性风险的衡量:

——某种证券的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

系数作为衡量这个证券系统性风险的指标。

——由于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投资来抵消,因此一个证券组合的系数等于该组合中各种证券的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重为各种证券的市值占整个组合总价值的比重。

 

第三节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

一、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

原因在于每个证券的全部风险并非完全相关,构成一个证券组合时,单一证券收益率变化的一部分就可能被其他证券收益率反向变化所减弱或者完全抵消。

与投资预期收益率相对应的只能是通过分散投资不能相互抵消的那一部分风险,即系统性风险。

二、韦恩·韦格纳和谢拉·老的研究

1、一个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组合中股票的只数无关,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股票只数的增加而减少

2、平均而言,由随机抽取的20只股票构成的股票组合的总风险降低到只包含系统性风险的水平,单个证券风险的40%被抵消,这部分风险就是非系统性风险。

3、一个充分分散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的变化与市场收益率的走向密切相关。

第四节风险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一、不满足性和厌恶风险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2、该曲线是下凸的

3、同一投资者有无限多条无差异曲线

4、同一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同一时点的任何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三、投资者的投资效用函数

四、风险厌恶度与投资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