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760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docx

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doc

2008学年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

注意事项:

本试卷问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

第一部分l至3页,第二部分3至8页,第三部分第8页。

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序号

内容

A

皎洁(jié)狡黠(jié)诘(jié)难不求甚解(jiě)

B

咀嚼(jué)咬文嚼(jué)字味同嚼(jiáo)蜡聚(jù)族而居

C

滞(zhì)碍恣(zì)睢桑梓(zì)格物致知(zhī)

D

扶掖(yè)抽噎(yàn)谮(zèn)害嗔(chēn)怒

2、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序号

内容

A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B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C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彩藻饰太盛则矫。

3.下列句子划线的关联词语使用及关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序号

内容

关系

A

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转折关系

B

如果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假设关系

C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条件关系

D

因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它图形不同。

因果关系

4.下列文学文体常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文塑造的人物正好有108人。

C.把巴尔扎克作品介绍到中国的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的爱。

D.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原创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5.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成语之最,其中有一项不准确,请你找出来()(3分)

A.最长的一天:

度日如年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B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C.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最大的工程:

移山填海

D.最厉害的贼:

掩耳盗铃最贵的字:

一挥而就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不超过15字)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二、(2小题,16分)

7.诵读与积累。

(9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

(2)根据初中所学,选出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两项()(2分)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姜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D.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E.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F.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3)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5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梨花落后清明。

⑤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与运用。

(7分)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5分)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忿恚()尉,令辱之。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

⑤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古诗词中写乡村景色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完整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9——11题。

【甲段】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节选

【乙段】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隆中对》节选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简拔:

(2)裨补阙漏: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11.简答:

(1)诸葛亮和刘备都是爱惜人才的人,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他们选用人才的共同标准是什么。

(3分)

(2)从文段中看出,刘备对人才的态度是什么?

(2分)

1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并且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6分)

乌鸦大智慧

①西方丛鸦是乌鸦的一种。

它们向来被看做是一种不祥的鸟类。

人们不仅讨厌它们漆黑的颜色和难听的叫声,更重要的是认为它们会给自己带来晦气。

但现在科学家通过对西方丛鸦的研究,发现它们既聪明又可爱。

人们应该摆脱偏见,为这种乌鸦正名。

 ②首先,西方丛鸦能够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未来。

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对早餐的规划和选择上。

科学家是通过一个复杂的实验了解到这一点的。

他们将西方丛鸦放在一个大笼子里,笼子中有两个相互隔开的房舍。

丛鸦可以由一个房舍到另一个房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它们待的地方可能不同。

它们可以获得三种不同类型的食物,狗干粮、松子和花生,这三种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

一开始,科学家按时给西方丛鸦喂食,早餐被固定在其中一个房舍里进行。

而后他们就不再固定时间,而是不定时地在晚上给它们喂食。

结果发现,当西方丛鸦在某个晚上在那个房舍遇上这种“恩赐的晚餐”,它们就会存储一些平时在“早餐房”吃不到的食物,而且把一些狗干粮藏在放有花生的房舍里,将花生藏在放有狗干粮的房舍里。

它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能够改善一下第二天的早餐,让餐桌更加丰盛。

西方丛鸦这种为将来计划的能力被认为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从这点来说,西方丛鸦也是颇具智慧的。

 ③西方丛鸦还能制造工具。

它们能使用带钩的小树枝,把小虫子从树洞中钩出来;还能用自己的喙作雕刻工具,把一些硬树叶雕刻成尖利的工具,从而方便翻找昆虫等食物;有时它们为了吃核桃,会把核桃扔在马路上,让机车把核桃轧碎,等机车走后就飞下来吃被轧碎的核桃仁。

有时在夜晚,当房屋起了火,丛鸦见到则会大声叫唤,希望警醒大家,以便可以扑灭大火。

可惜丛鸦的一片好心却被人们误解。

当人们看见丛鸦在天空叫唤,便认为是丛鸦带来了晦气,这对丛鸦真是太不公平了!

 ④西方丛鸦还是个聪明的小偷。

它们一旦发现其他的鸟将食物藏在某个地方,就会趁那些鸟不在的时候去偷取。

更聪明的是,由于它们本身拥有了偷窃经验,它们还学会了防盗。

它们要存储食物时,会非常小心地把食物掩盖起来,以防被其他动物偷取。

它们在埋藏食物时,倘若不小心被其他的鸟看见,不久它们就会秘密返回,非常狡猾地将食物转移,而这些,一般鸟类是无法做到的。

这表明丛鸦能记住过去相关的社会环境,运用自己作为小偷的经验去揣度其他小偷的心理,然后采取安全的行动,以保护自己的食物。

换言之,它们可以窥透其他鸟儿的心灵。

这表明它们具有想象的能力。

 ⑤种种迹象表明,西方丛鸦不是只有小聪明,而是具有大智慧。

                     (选自《大科技》,吴大雅/文,略有删改)

13.乌鸦大智慧的主要表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西方丛鸦能够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未来。

B.西方丛鸦它们一旦发现其他的鸟将食物藏在某个地方,就会趁那些鸟不在的时候去偷取。

C.西方丛鸦能使用带钩的小树枝,把小虫子从树洞中钩出来。

D.乌鸦漆黑的颜色和难听的叫声,给人类带来了火灾。

14.我们身边有不少动物像西方丛鸦一样,表现出惊人的聪明,请你列举一例。

(3分)

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

(10分)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5.简答题(6分)

(1)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16.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分)

答:

绊脚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垫脚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24分)

①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

随后一人厉声言曰:

“大丈夫不语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玄德回视其人: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曰:

“某姓张,名飞,字翼德。

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玄德曰:

“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

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飞曰:

“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

“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玄德看其人: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

“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

云长大喜。

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②飞曰:

“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

“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誓必,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

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

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挡,赶一群马,投庄上来。

玄德曰:

“此天佑我也!

”三人出庄迎接。

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

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

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

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

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张飞造丈八点钢矛。

各置全身铠甲。

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

邹靖引见太守刘焉。

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

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③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

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

贼众皆批发,以黄巾抹额。

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

“反国逆贼,何不早降!

”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

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

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

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

程志远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

后有诗赞二人曰: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

17.本文段所描写的就是有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5个字内概括)(2分)

18.在本文段里刘、关、张是因为什么共同目的走到一起的?

请用原文回答。

(9分)

刘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第①段对张飞的外貌、语言描写中,你觉得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20.第②段,刘备招募军队,得到了怎样的反应和帮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8分)

反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下故事有一个不是《三国演义》里的,请你找出来()(3分)

A.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B.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C.史太郎夜走华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文。

你轻轻的来了,带着一点顽皮。

你是那么的纯真,虚伪无可逼进。

你轻轻的来了,带着一点梦想,你是那么的可爱。

你幽幽的来了,清新是你的气质,单纯是你财富。

我想拥你入怀,但,你哭了。

于是,我不再亵渎你的清醇。

只因为,你是我的青春。

请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是你在踏入青春年华的一件难忘的事情,可以是你对未来青春岁月的一段畅想,可以是你对青春的感悟……总之,你的青春,用你的笔,写吧!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

600字以上。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否则扣除30%的作文得分。

0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未经预评)

1

3

C

2

3

D读书费时过多易堕(惰),文彩(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3

3

C递进关系

4

3

B全文塑造的人物正好有108人。

应该是:

梁山好汉108人,加上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

(课本230页)

5

3

D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6

3

参考观点:

心胸是否豁达(开阔)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态度、观点)。

(或:

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态度))(只答一个方面的,如“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不给分)

7

9

(1)zhàngzé

(2)B.姜(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D.物事(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④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8

7

(1)(5分)

①祲(不详)②恚(恼怒,“使……恼怒”不准确,应该按照课本注释解释)③宁(难道)④被(通“披”,穿着)⑤错(通“措”,放置)(通假字只写出所通字或只解释出意思都可给满分)

(2)(2分)注意:

本题要求答的是乡村景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只要属于山村景色,田园诗就可)

9

2

(1)简拔:

选拔

(2)裨补阙漏:

弥补缺点疏漏

10

4

(1)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通晓)军事

(2)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划线为得分点,各1分)

11

5

(1)忠诚、善良、有才能(用原文回答也可以:

忠良,志虑忠纯,能)一个得分点1分。

(2)求贤若渴(或者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思贤若渴),不惜礼下于人。

(或礼贤下士)(划线部分为得分点,采点给分)

12

5

(1)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或者沙场点兵的壮观、军旅生活)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为国立功、作战场面)的情景(2分,划线部分各1分)

(2)因为作者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上战场杀敌立功的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只能在梦境中想象杀敌立功的场面。

(3分)(划线部分各1分)

13

3

D

14

3

答案示例:

(动物1分,聪明之处2分)

海豚,能做出各种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

黑猩猩,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接近人类

15

6

(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

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3分)

(2)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1分)。

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2分)(划线部分各1分)

16

4

绊脚石:

人生路上的障碍(困难、阻碍)。

(写“挫折”或用比喻句来解释,如:

人生路上跨不过的门槛、一堵墙等都不能给分)(2分)

垫脚石:

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动力、助力)。

(2分)

17

2

桃园结义(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结义)(其他答案不给分)

18

9

答案示例:

(每空3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用原文回答,或一半自己语言一半原文回答都可以)

刘备:

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

关羽:

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张飞:

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

19

2

直率(粗莽)、忠义、仗义疏财(以上几点答中两点即可)

20

8

反应和帮助:

(1)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

(或者:

共聚乡勇五百余人)

(2)二客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

(3)二客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2)、(3)点可以合为一点,“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共聚乡勇五百余人”可以分为两点,如果写了“邹靖引见”或“刘焉认侄”就该空不得分。

例如:

(1)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

(2))将良马五十匹相送,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3)刘焉认玄德为侄,这样的答案只能得4分)

原因:

黄巾倡乱,大家深受其害,欲破贼安民(意思相近即可)(划线部分为得分点)

21

3

C

22

60

见新作文评分标准

广州市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讨论修订稿)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说明

内容

(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中心、内容和感情三项中有一项突出者可评为一等卷。

语言

(25分)

25—21

20—16

15—11

10—0

语言准确、

流畅、生动

语言准确、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有3—4处语病

语言不通顺,

有5处以上语病

一等卷可允许有1处语病;二等卷可允许有2处语病。

结构

(6分)

6

5

4—3

2—0

结构严谨、

完整

结构完整、

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不完整

文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