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574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敖氏伤寒金镜录.docx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作者:

杜本

朝代:

年份:

公元1341年

 

●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

属性:

伤寒一症。

传变不常。

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

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

惟医焉耳矣。

夫何脉理玄妙。

七表八里九道。

形似难辨。

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

元、若敖氏

抱独见之明。

着《金镜录》一书。

只以舌证。

不以脉辨。

其法浅而易知。

试而辄效。

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

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

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

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

则庶几矣。

予在南都。

偶得此书。

深珍重之。

后会副宪

笃斋汤公。

出是编示之。

极称其善。

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

予患天下之人。

未尽知也。

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

 

●原序

属性:

伤寒一书。

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

得其旨趣。

乃万世之龟鉴也。

论中梓讹难明。

晋叔和成其章序。

成无己《明

理论》。

刘河间五运六气。

参同仲景钤法。

则病之所变。

预可知也。

阴阳传变汗瘥图局。

曰汗、曰吐、曰下。

死生吉凶棺

墓图局。

曰死、曰生。

随治随效。

如附应声。

则万举万全矣。

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

传变吉凶。

深为妙也。

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

官应南方赤色。

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

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

舌白者,肺金之色也。

由寒水甚而

制火。

不能平金。

则肺自甚。

故色白也。

舌青者,肝木之色也。

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色青也。

色青为

寒者讹矣。

仲景法曰∶“少阴病。

下利清谷。

”色青者,热在里也。

大承气汤下之。

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

所以一

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

故色黄也。

舌红为热。

心火之色也。

或赤者,热深甚也。

舌黑亦言为热者。

由火热过极。

反兼水化。

故色黑也。

五色应五脏固如此。

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

未传于里也。

舌白苔滑者。

痛引阴筋。

名脏结也。

之赤者。

邪将入也。

舌之紫者。

邪毒之气盛也。

舌之红点者。

火之亢极也。

舌之燥裂者。

热之深甚也。

或有黑圈黑点者。

水之萌发也。

舌根黑者。

水之将至也。

舌心黑者。

水之已至也。

舌全黑者。

水之体也。

其死无疑矣。

舌黄者。

土之正色

也。

邪初入于胃。

则本色微黄发见。

舌黄白者。

胃热而大肠寒也。

舌之统黄者。

则胃实而大肠燥也。

调胃承气汤下之。

黄自去矣。

舌灰黑者。

厥阴肝木相承。

速用大承气汤下之。

可保。

但五死一生。

大抵伤寒传变不一。

要须观其形、察其

色、辨其舌、审其症、切其脉、对症用药。

在于活法。

如脉浮紧而涩者。

日数虽多。

邪在表也。

汗之而愈。

若脉沉实而

滑。

日数虽少。

邪在内也。

下之而痊。

其有半表半里。

传到少阳只一证。

则小柴胡汤主之。

无不效也。

太阴腹满自利。

脉沉而细者。

附子理中汤主之。

太阴腹满时痛便硬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少阴舌干、口燥、津不到咽者。

人参白虎汤

主之。

少阴发热而恶寒。

脉沉而迟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

助阳而汗之。

厥阴舌卷囊缩。

脉沉而弦者。

为毒瓦斯藏。

脉沉而

短者。

用承气汤下之。

若厥冷、耳聋、囊缩、脉沉而弦者。

少阴两感、不治之症也。

此则三阴有可汗、可下、可温之理。

敖君立法辨舌。

自为专门体认之精。

当时尝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二书。

皆秘之而不传。

余于正德戊辰岁。

见一人

能辨舌色。

用药辄效。

因扣之,彼终不言。

偶于南雍得《金镜录》。

归检之。

乃知斯人辨舌、用药之妙。

皆本是书。

惟《点

点金》一书。

则于伤寒家多有不切。

其与仲景钤法奥旨同者。

特《金镜录》尔。

故余并刊于官舍。

使前人之书。

皆得以

行于世。

而四方学人。

亦知所去取云。

◆嘉靖己丑岁仲冬吉旦◆

◆南京太医院院判长洲薛己识◆

◆青藩良医所良医马崇儒校刊◆

 

●原序

属性:

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

比杂病不同。

必辨其脉、症、舌、表里汗下之。

庶不有误。

况脉者,血之腑。

属阴。

当其得

病之初,正气相抟。

若真气未衰。

脉必滑数而有力。

病久热甚气衰。

脉必微细而无力。

方数而甚也。

但可养阴退阳。

识脉之要也。

或初病即恶寒发热。

后必有渴水燥热之证。

或逆厥而利。

此热证传经之邪也。

若始终皆热证。

惟热而不恶

寒。

故伤寒为病。

初则头痛。

必无发热恶寒渴水之症。

一病便有逆厥泄利。

或但恶寒而无发热。

此寒症也。

此识症之妙

也。

如舌本者。

乃心之窍于舌。

心属火。

主热。

象离明。

人得病。

初在表。

则舌自红而无白苔等色。

表邪入于半表半里

之间。

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

切不可不明表症。

故邪传于里未罢。

则舌必见黄苔。

乃邪已入于胃。

急宜下之。

苔黄

自去而疾安矣。

至此医之不根据次。

误用汤丸。

失于迟下。

其苔必黑。

变症蜂起。

此为难治。

若见舌苔如漆黑之光者。

无一生。

此心火自炎。

与邪热二火相攻。

极热则有兼化水象。

故色从黑而应水化也。

若乃脏腑皆受。

邪毒日深。

为症必

作热症。

虽宜下之。

乃去胸中之热。

否则其热散入络脏之中。

鲜有不死者。

譬如火之自炎。

初则红,过则薪为黑色炭矣。

此亢则害。

承乃制。

今以前十二舌明着。

犹恐未尽诸症。

复作二十四图。

并方治列于左。

则区区推源寻流。

实可决生死

之妙也。

◆至正元年一阳月上浣之日◆

 

●伤寒用药说

属性:

夫医者何。

犹防之将也。

凡视人疾。

在究其浅深之异而疗之。

且疾之袭人。

若寇之侵境。

方其至也。

必瞰其势之强

弱。

先以安抚,次以讲和。

戒严守御。

以防其逆也。

如坚然不退。

至再至三。

恣强肆侮。

意谋土地也。

当此之际。

奈何

必选将练兵。

克期攻战。

寇灭乃已。

若怆惶无措。

则地土陷矣。

岂非将者。

不识韬略。

不知合变。

以致误也。

可胜叹哉。

夫今之医。

不阅方书。

不察脉理。

临症茫然。

当解而不解。

当吐下而不吐下。

畏首畏尾。

颠倒错乱。

助病日深。

殊不知

医乃司命。

其可轻忽如此。

大抵病之轻浅者。

即为和解。

深重者。

即便攻击。

故曰用药之时。

胆欲大而心欲小。

毋使君

臣失职。

佐使不当。

反嫁疾焉。

苟能如将之用兵。

进退合宜。

操存有法。

何疾之不知也。

余每察脉用药。

觉有疑滞。

承先师之诲。

故姑撮其要领。

以告后人云。

◆至正改元一阳吉日◆

◆永和三仙至人萧璜鸣书◆

 

●第一·白苔舌

属性:

舌见白苔滑者。

邪初入里也。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

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r白胎舌图\pt101a1.bmp\r

【介按】白色为寒。

表症有之。

里症有之。

而虚症实症亦有之。

凡风寒湿邪。

国中皮腠。

即为白苔。

寒湿本系阴邪。

白为凉象。

故舌苔白色。

如白滑而腻者。

湿与痰也。

白滑浓腻者。

湿痰与寒也。

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

白如积粉。

湿热或痰热也。

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

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

凡受风寒。

先入皮毛。

内应于肺。

其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

或浮白薄滑。

外证必恶寒发热。

而口不渴。

此是风寒初感也。

治宜辛温解表。

如苔白而燥刺者。

外证初在

微寒。

继即发热不已。

此是温邪在肺。

治宜辛凉清解。

如苔白而粘腻者。

外证必发热、头重。

身痛而口不渴。

此是湿邪

在于气分也。

治宜解肌去湿。

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

外证见发热口渴。

咳嗽喉痛。

此是风温入肺。

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

外证头痛身热。

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

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

治宜清解少阳。

白苔浮滑。

带腻、带涨。

刮之有净、有不净者。

亦有尖白根黄者。

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

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

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

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

胸上有寒。

渴欲得饮而不能饮。

则口燥烦

也”之候。

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

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黄芩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夏(二钱)

上咀,每服一两。

水一钟半。

姜三片。

枣一枚。

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

方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

半夏豁痰饮。

降里气

之逆。

人参补久虚。

助生发之气。

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

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

相须相济。

使邪无内向而外解

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

纳豉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

其子色赤象心。

其花色白象肺。

故为从肺入心。

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

兼除上下之邪

热。

豆形色黑象肾。

蒸发为豉。

其性轻浮。

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

而除胃外之邪。

夫心肾相济。

阴阳相和。

则烦热懊等证俱解。

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第二·将瘟舌

属性:

舌见红色。

热蓄于内也。

不问何经。

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

\r将瘟舌图\pt101a2.bmp\r

【介按】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

外证初起微寒。

继即发热不已。

口渴甚者。

温邪初起也。

治宜辛凉清解。

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

胆经与营分邪热炽盛也。

治宜苦寒清解。

如不解,是温邪伏于少阴。

而发于少阳之表。

治以滋少

阴之液。

则少阳之热自解。

如舌绛神呆。

语言颠倒。

小便赤涩。

点滴如稠者。

此热结膀胱也。

急宜导赤清热。

如舌色鲜

红。

神昏谵语。

见于斑疹已透之后者。

热痰乘于胞络也。

治宜清热消痰。

若舌色鲜泽纯红。

外证神昏、谵语、烦躁不宁

者。

温邪入于胞络也。

轻则于清解药中,加广郁金、鲜石菖蒲等味以开之。

重则用牛黄丸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又据

《舌鉴辨正》谓“将瘟舌。

即纯红舌。

非纯而不杂。

即瘀红之色也。

”脏腑热极者、中时疫者、误服温补者,皆有之。

三黄白虎加连翘。

或大小承气等酌用。

此舌亦有表证者。

则两脸周身必发热、头晕、目眩、乍热乍寒、脉浮数。

邪热在

太阳也。

宜薄荷、荆芥、葛根、生甘草、凉散表邪。

不可遽用“寒凉攻下”。

今此舌只用含有刺戟性之透顶清神散以吹鼻

取嚏。

因病在神识昏愦之际。

乃是临时救急之法也。

◆透顶清神散◆

猪牙皂角细辛白芷当归

上为细末。

各等分。

和匀。

病患先噙水一口。

以药少许吹鼻内。

吐出水。

取嚏为度。

如未嚏,仍用此药吹入。

凡瘟

疫之家。

不拘已未患者。

皆宜用之。

【介按】此方取细辛、皂角。

善能刺戟神经以开窍。

配以白芷之芳香上达。

当归之通脉舒筋。

仿通关散之意以吹鼻

取嚏。

凡遇神识昏愦。

人事不知之症。

临时用之。

即能开窍而苏神也。

 

●第三·中焙舌

属性:

舌见红色。

内有黑形如小舌者。

乃邪热结于里也。

君火炽盛。

反兼水化。

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r中焙舌图\pt101a3.bmp\r

【介按】邪热传里。

热结燥实。

治宜急下存津。

故凡苔见黑色。

病必不轻。

无论寒热虚实。

皆有黑苔。

惟以润、燥、

老、嫩为辨。

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

系是邪热入里。

灼烁胃津。

故用凉膈散。

去其膈中无形之热。

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

兼治也。

◆凉膈散◆

生甘草(二两)大黄(二两)连翘(四两)山栀子(一两)薄荷叶黄芩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

水二盏。

淡竹叶二十余片。

煎至一盏。

去渣,入生蜜少许。

不拘时热服。

以利为度。

【介按】此方即调胃承气汤。

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

为清膈热之良剂。

汪昂云。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苦甘。

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

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

荡热于中。

使上升下行。

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黄芩芍药(各一钱五分)半夏大黄(各二钱五分)枳实(麸炒二钱)

上咀。

每服八钱。

水一钟半。

姜三片、枣一枚。

煎一钟。

温服。

【介按】陈古愚曰。

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

以病势内入。

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

又用柴胡、

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

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

盖病势虽已内入。

而病情仍欲外达。

故制此汤。

还藉少阳之

枢而外出。

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第四·生斑舌

属性: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

热毒乘虚入胃。

蓄热则发斑。

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r生斑舌图\pt101a4.bmp\r

【介按】舌苔纯红起刺者。

外证必有烦躁不宁。

耳聋颧红。

胸前发斑。

甚则神昏谵语。

治宜清少阳之热。

解营分之

邪。

或舌如芒刺。

斑见紫色。

目赤面红。

神呆不语。

治宜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丹皮、芍药。

)去芍药,加焦山栀、

银花、菖蒲等味。

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

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

其言曰。

“凡斑疹赤者为胃热。

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

赤斑五死五生。

黑斑九死一生。

鲜红起发稀朗者。

虽大不妨。

如针头稠密。

紫黑成片者难治。

蓝斑黑斑者

死。

”又据《舌鉴辨正》。

对于此舌之治法。

大相悬殊。

爰述其言曰。

“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

脏腑皆热也。

伤寒邪传阳

明府。

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

或疫毒直中三阴证。

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

燥伤三阴证均有之。

不论老少何病何脉。

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

(生石膏八两研粉生知母六钱去毛黄柏四钱黄芩六钱大黄芒硝各三钱生陈浓

朴一钱生枳实钱半暹犀角尖四钱)倍加真犀角尖。

连服必愈。

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

误人多矣。

”但舌

苔有红中兼紫黑斑。

或外证兼发斑者。

心胃热极也。

宜用三黄汤。

(黄连、黄芩、大黄。

)合白虎汤。

(石膏、知母、甘草、

粳米。

)加减治之。

◆玄参升麻葛根汤◆即玄参升麻汤加葛根。

【介按】升麻性主上升。

为升发上行之专药。

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

须防肺

气上逆。

转致喘嗽之患。

葛根虽能鼓舞胃气。

升津止渴而解肌热。

若治发斑亦不相宜。

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

疹已见红点。

不可用升麻葛根汤。

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

至若元参。

虽能滋液消斑。

兹与升麻、葛根同用。

恐是杯

水车薪。

无益于事。

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即白虎汤加人参。

【介按】赵以德云。

“石膏能治三焦火热。

功多于清肺。

退肺中之火。

故用为君。

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

滋水之源。

人参生津。

益所伤之气为臣。

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

”据是以观。

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

虽亦能清胃生津。

惟治

舌红而有黑点。

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

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

 

●第五·红星舌

属性:

\r红星舌图\pt101a5.bmp\r

舌见淡红中有大红星者。

乃少阴君火。

热之盛也。

所不盛者。

假火势以侮脾土。

将欲发黄之后也。

宜茵陈五苓散治之。

【介按】发黄有如橘黄而明者。

阳明热胜也。

有如熏黄而晦者。

太阴湿胜也。

且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

小便自利为

蓄血发黄。

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

兹以湿热瘀郁熏蒸成黄。

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

加茵陈以清渗湿热。

是属湿热发黄之治法。

倘如失治之后。

则郁热炽盛。

灼耗脾液。

而舌现红星。

成为热毒传里之症。

如《舌鉴辨正》所谓

“全舌纯红而深红星。

乃脏腑血分皆热也。

中燥火者。

中疫毒者,实热人误服温补者皆有之。

其病多大热大渴。

心胸胀

满。

皮肤燥痒。

日夜不能眠。

大便秘、小便涩不等。

(均属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补汤急投”者是也。

◆五苓散◆

泽泻(二两五钱)茯苓猪苓白术(各一两五钱)官桂(五钱)木通滑石(各一两)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入姜汁并蜜各少许,用白滚水调服。

【介按】《医宗金鉴》云。

“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

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君泽泻之咸寒。

咸走水府。

胜热邪。

佐二苓之淡渗。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并泻水热也。

用白术之燥湿。

健脾助土。

为之堤防以制水也。

用桂之辛

温。

宣通阳气。

蒸化三焦以行水也。

泽泻得二苓下降。

利水之功倍。

小便利而水不蓄矣。

白术须桂上升。

通阳之效捷、

气腾津化。

渴自止也。

”又云。

“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

小便不利者。

无不克也。

”兹又加以滑石、

甘草、木通者。

因太阴湿郁蒸热为黄。

既宣其气化。

并渗其湿热。

使黄从小便而解也。

 

●第六·黑尖舌

属性:

\r黑尖舌图\pt101a6.bmp\r

舌见红色。

尖见青黑者。

水虚火实。

肾热所致。

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

【介按】伤寒传热入里。

则舌苔变黑。

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

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

治宜急清阳明之热。

以救胃中之燥。

故以竹叶石膏汤主之。

倘如热邪炽甚。

则变芒刺干焦。

急宜犀角地黄汤去芍,加花粉、麦冬、石斛等味。

以养胃液而退邪热。

庶几外可得汗而解。

内可热清而愈。

然亦有仿用承气之例。

而急下以救液者。

盖因肾为胃关。

开窍

于二阴。

故宜急清胃热而存肾液为治也。

◆竹叶石膏汤◆(从伤寒论新补)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粳米(半升)

上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纳粳米。

煮米熟。

汤成。

去米。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介按】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急欲吐之方也。

张隐庵曰。

“竹叶凌冬青翠。

得冬令寒水之气。

夏生当夏半。

得一阴之气。

参草粳米。

资养胃气以生津液。

麦冬通胃气之络。

石膏纹肌色白。

能通胃中之逆气。

达于肌

腠。

总令津液生而中气足。

虚热解而吐自平矣。

”兹治舌见红色而尖见青黑者。

是清胃热而存津液也。

 

●第七·里圈舌

属性:

舌见淡红色,而中有一红晕。

沿皆纯黑。

乃余毒遗于心胞络之间。

与邪火郁结。

二火亢极。

故有是症。

以承气汤下之。

\r里圈舌图\pt101a7.bmp\r

【介按】舌苔淡红而起重晕者。

乃是温病热毒传内之证也。

热毒传内一次。

舌增红晕一层。

一晕尚轻。

二晕为重。

三晕必死。

因其邪热上乘胞络。

外证必有神昏谵语。

烦躁不宁。

或发斑疹等证。

症极危险。

故先治以调胃承气汤。

速清

热毒而存液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炙甘草(三钱)大黄(六钱)硝(二钱)

上咀,用水一钟半。

先煎甘草、大黄,将熟去渣。

下芒硝。

再煎三五沸,顿热服。

【介按】内经云。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火淫于内。

治以苦寒。

”故君以大黄之苦寒涤热。

臣以芒硝之咸寒软坚。

更佐甘草之甘缓。

俾留硝黄于胃中。

清热而解毒也。

 

●第八·人裂舌

属性:

舌见红色。

更有裂纹如人字形。

亦有此形者。

(介按∶此句指图形而言。

)乃君火燔灼。

热毒炎上。

故发裂也。

宜用

凉膈散治之。

\r人裂舌图\pt101a8.bmp\r

【介按】年老之人。

辄有舌中开裂。

其苔则滑腻。

或滑而微白。

乃是津液干枯之体。

而患寒湿之象。

治疗适当。

属不妨。

惟不论男妇老少。

凡患暑温燥热之症。

而见苔色焦黄。

或兼灰黑燥刺。

致有裂纹如人字。

或如爻字。

外证身热

口渴。

甚则神昏、谵语。

治宜亟与白虎汤合承气汤。

以急下而救液。

今治以凉膈散者。

是使热降清升。

上下通治之义也。

前贤梁特岩云。

“不论白、红、黄、黑各舌,若中有裂纹。

如川字、爻字、人字不等。

或裂字直槽者。

多由实热人误服温

补药。

热火在脏腑相争所致。

大承气虽能下毒。

而未能凉沁肠胃。

宜以白虎汤合与承气。

循环急服。

不知者以为太重。

实则力求周密之策也。

”凡实热内逼而见此舌。

皆宜如此以治之。

◆凉膈散◆(方见前)

 

●第九·虫碎舌

属性:

舌见红色。

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

乃热毒炽甚。

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

宜用小承气汤下之。

\r虫碎舌图\pt101a9.bmp\r

【介按】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

熏蒸上达之候。

故宜小承气汤以荡涤之。

然亦可用白虎合犀

角地黄汤加减而治之。

藉清热毒而滋津液。

庶或有济至于红色虫碎舌。

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

热毒炽盛也。

宜用小承气汤下之。

如不退,再用大承气汤攻之。

惟邵仙根谓。

“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

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

蒸腐气

血。

化为瘀浊。

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

”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

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

则邵氏之言。

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从伤寒论新补)

大黄(四两)浓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分温二服。

初服汤。

当更衣。

不尔者,尽饮之。

若更衣者,勿服之。

【介按】唐容川曰。

小承气汤、重在小肠。

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

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

小肠通身、

接连油网。

油是脾所司。

膜网上连肝系。

肝气下行。

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

肝属木。

故枳朴秉木气者。

能疏利脾土。

使油膜之气。

下达小肠而出也。

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

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

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

其不用芒硝。

以小肠不秉燥气。

不取硝之滑润也。

 

●第十·厥阴舌

属性:

\r厥阴舌图\pt101a10.bmp\r

舌见红色。

内有黑纹者。

乃阴毒中于厥阴经。

肝主筋。

故舌见如丝之形也。

用理中合四逆汤治之。

【介按】既云阴毒中于厥阴。

其苔应当青滑。

根据旧说。

因肝属风木之脏。

主筋而色青故也。

至于淡紫青筋舌。

淡紫带青而湿润。

又绊青黑筋者。

乃寒邪直中阴经也。

必身凉而四肢厥冷。

其脉沉缓或沉弦。

可用四逆、理中、等汤以

温之。

如小腹痛甚者,宜回阳急救汤。

(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五味子)治之。

须辨其舌之或干、或润。

若舌不湿润而干枯者。

乃是实热之证。

宜用寒凉之剂以治之。

即梁特岩所谓“余以为凡舌色纯

红兼显黑丝。

必非寒证。

当是热气结于足少阴。

宜用寒凉药”者之候也。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作八片)甘草(六钱二分半)干姜(半两炮)

上咀。

每服五钱。

水一钟。

煎六分。

不拘时温服。

【介按】方名四逆者。

言其能治少阴中外皆寒。

四肢之厥逆也。

取姜附之辛热。

助阳以胜寒。

因甘草得姜附。

能鼓

肾阳而温中寒。

有水中暖土之功。

姜附得甘草,能通关节而走四肢。

有逐阴回阳之力。

俾阳气外达。

则四肢转温矣。

◆理中汤◆

人参甘草(炙)干姜(炮)白术(炒)

服法如前。

【介按】此为温补中气之要方也。

王晋三曰。

人参、甘草。

甘以和阴。

白术、干姜。

辛以和阳。

辛甘相辅以处中。

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第十一·里黑舌

属性:

舌见红色。

内有干硬黑色。

形如小长舌有刺者。

此热毒炽甚。

坚结大肠。

金受火制。

不能平木故也。

调胃承气汤下

之。

\r里黑舌图\pt101a11.bmp\r

【介按】苔至黑色而有刺。

舌上必然干燥无津。

脐腹必然硬满耕痛。

大便必然秘结。

此是胃中津液将涸。

热结大肠。

故用调胃承气汤。

以解邪热而调胃液。

但证既如是。

不若用大承气汤。

奏效较速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第十二·死现舌

属性:

舌见黑色。

水克火明矣。

患此者。

百无一治。

右前舌。

虽有色图。

恐其久而渝淡无辨。

故注之。

\r死现舌图\pt101a12.bmp\r

【介按】苔见黑色。

病必不轻。

不论寒热。

虚实诸症。

皆有此色。

惟舌至全黑。

病已入里。

非脏腑极热。

即为脏腑

极寒。

若虚寒而舌黑。

则必湿滑无苔。

若真寒假热而舌黑。

则必全黑而不分经。

如全黑无苔而底纹粗涩干焦。

刮之不净。

是为热极之候。

如全黑无苔而无罅点。

干燥少津而光亮。

此为绛色之变态。

是肾虚液涸之证。

如全黑而有罅有点。

是热

极之实证。

惟苔黑腐烂。

为心肾俱绝。

舌黑卷缩为肝脏已绝。

皆为不治之证。

兹谓水克火而百无一治者。

即是脏腑极寒

极虚之证也。

 

●第十三·黄苔舌

属性:

舌见尖白根黄。

其表证未罢。

须宜解表。

然后方可攻之。

如大便秘者。

用凉膈散加硝黄泡服。

小便涩者。

五苓散加

木通合益元散加姜汁少许。

以白滚汤不拘时调服。

\r黑苔舌图\pt101a13.bmp\r

【介按】凡表证如风热暑燥。

皆有黄舌。

惟伤寒由表入里。

传至阳明之府。

其舌必黄。

由浅转深。

今见尖白根黄。

此系太阳感寒。

阳明内热。

或风热之邪。

客于阳明之表。

均宜凉散为治。

盖以白苔主表。

黄苔主里。

太阳主表。

阳明主

里。

故舌苔见尖白根黄。

或见白中带黄。

如或微黄而薄者。

其舌必黄燥。

此是表邪初入于里之候也。

外证必见恶寒身热,

治宜辛凉解表。

若根黄尖白而不甚干,短缩不能伸出者。

有宿食也。

宜下之。

若恶寒已罢。

而惟身热便秘者。

此是邪热

入胃。

故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