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策划导论.docx
《建筑策划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策划导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策划导论
第一章建筑学科的统观
1.1建筑学起源的简要回顾
原始人类最早栖身于洞穴。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以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简易房屋。
这是人类最早把自然环境改造成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的所谓建筑活动。
人们在这种有意识的创造环境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建筑学这门学科。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
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进行形体环境的创造。
它既包括营造活动中的技术、原理,又包含时代风格的艺术体现,它是艺术和技术的系统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学也前所未有地拓宽着它的领域。
社会学、环境学、城市学、行为心理学等都逐步渗入建筑学这个古老的学科中去。
传统的建筑学正发生着变化。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相融合,通过艺术构思的软件与信息论、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等近代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硬件相结合,建筑师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建筑学了。
1.2建筑学新体系的构成
古典建筑学是以建筑设计为核心。
它包括建筑构造、建筑历史、设计规范、建筑技术、环境景观等分支,是一门古老的综合学科。
建筑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活动之一。
建筑科学从我们祖先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简单的营造,发展到今天形成由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学、建筑设计等分支学科组成的系统科学。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发展的,是论证发展依据,确定城市性质,预测人口规模,确定功能分区,进行区域划分等城市各项发展的综合性研究。
城市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运用建筑学原理对城市的某一区域或地段进行详细规划及空间环境研究。
城市设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同时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物质体现。
建筑设计是在建筑营造之前,设计者按设计任务书,进行个使用空间的合理组合,并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拟订出方案,并用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最终通过建筑施工将其实物化的过程。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外向化和多元化。
1.3信息时代给建筑学提出的新课题
现代建筑学是一门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
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大大前进了。
广义建筑观的概念已逐步形成。
人类社会经过农业、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已进入了信息和新技术革命时代。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性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属能量属性之外的第三种属性,它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广义信息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的相互作用。
我们把与人有关的相互作用亦称作信息,其中又分自然信息与文化信息两种。
信息的流程实际是认识、思维、观念的流程,是既由人对外部信息的感觉到知觉的理解,而又选择利用信息的全过程。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更加强调人的因素第一,更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
考察一下近年来的建筑建设流程不难发现,规划师们在研究城市规模、人口构成、政治、地理、经济环境因素等方面越来越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职能范围,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城市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有城市区域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立项到具体设计实施,其中缺少根据总体规划而进行的对建筑本身的规模、性质、容量、性格等影响设计和使用的诸因素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归纳分析,从而得出定性定量的结论和数据这样一个环节,因此往往造成建筑师的盲目设计。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来看,业主单方面抑或几个专家所制订的建筑设计条件及拟订的任务书是缺乏科学性的。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的这种状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建筑设计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进而这个设计依据如何产生?
其科学性、逻辑性如何?
建筑师的职能范围到底多大?
这是建筑学理论中的一个“断层”。
建筑师们仅依据凭个人经验和资料制订的缺乏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出的作品常落后于时代,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面需要。
第二章建筑策划概念生成
2.1建筑策划概念的引出及明确化
提出“建筑策划”这一概念是有其历史、时代及科学意义的。
建筑事业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此后,城市规划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它已形成了由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其他学科共同组成的学科系统。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之间是指导性相关关系,其指导的相关承受者正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其中,城市规划对建筑策划的相关性及建筑策划对建筑设计的相关性正是本书提出的建筑策划概念的原发点。
建筑师的职能范围大大拓宽了,建筑师可通过建筑策划环节与城市规划师相沟通,将规划思想程序化、逻辑化、格式化、数字化地展现出来,从而建立设计工作的科学依据。
2.2建筑策划的涵义
“策划”通常被认为是为完成某一任务或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所采取的方法、途径、程序等进行周密而逻辑的考虑而拟出具体的文字与图纸的方案计划。
一般我们所说的“策划”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通常有投资策划、商业策划等等,而且这一概念正越来越为其他领域所接受。
在建设项目的目标设定阶段,一般称为项目的总体规划阶段,其后为了最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对其方法、手段、过程和关键点进行探求,从而得出定性、定量的结果,以指导下一步的建筑设计,这一研究的过程就是“建筑策划”的过程。
建筑策划是特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从建筑学的学科角度出发,不仅依赖于经验和规范,更以实态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计算机等近现代科技手段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应遵循的方法及程序的研究工作。
它为建筑设计能最充分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保证项目在设计完成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提供科学的依据。
简言之,建筑策划就是将建筑学的理论研究与近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总体规划立项之后的建筑设计提供科学而逻辑的设计依据。
为进行一项建筑策划通常三点要素:
一.要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即依据总体规划而设定的建设项目;第二,要有能对手段和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可能性;第三,要有能对程序和过程进行预测的可能性.其中建设立项是建筑策划的出发点..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都是由建设目标决定的,而且通过目标来进行评价。
研究和选择实现立项目标的手段是建筑策划的中心内容,而对手段的功力和效率预先进行评定分析则至关重要。
建筑策划的概念是以“合理性”作为判断的基准。
建筑策划这个以合理性为轴心,以发展的进步思想为基础的命题,的确是一个近代的概念。
2.3建筑策划在建筑创作进程中的位置
建筑策划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一样,是建筑学的一部分。
一般认为,传统建筑的创作进程是首先由城市规划师进行总体规划,业主投资方根据这一总体规划确立建设项目并上报主管部门立项,建筑师按业主的设计委托书进行设计,而后由施工单位进行建设施工,最后付诸使用
2.4建筑策划的端倪和现状
作为一个概念,“建筑策划”自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没有被明确提出来,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探索却盛行已久。
建筑策划的初期理论和研究始于明治中期。
2.5建筑策划——第二代设计方法论的综合
从50年代到今天,为适应生活和使用质量的提高而颁布了大量的新的建设和规划设计条令,使按法律规定进行的工作程序变得更复杂和严峻。
考察现今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不难看出,建筑设计的流程和内容的指向特征已与建筑策划的原理构成了一种默契。
但是,建筑策划与现代设计方法论不能简单划等号。
建筑创作不能简化成一个纯粹逻辑演绎过程,不论这过程有多么严密和多么科学。
建筑策划是“建筑的”,建筑创作是不能只靠计算机进行反馈、归纳、筛选,最终得出结论的。
人脑的智能机制是一种半自动装置,它能依靠刚刚输入的新信息,并结合过去记忆中的形象组合成不同模式。
建筑策划理论是承上启下的钥匙。
第三章建筑策划的原理
3.1建筑策划概述
在一般建设程序中,建筑策划应由建筑师来承担。
由于建筑策划的原始思想是来源于“民众参与与听询设计”,以避免居住环境的创作思想有悖于民众自身期望的居住环境。
对居住环境的这种研究,尽管在最初是由建筑师在设计工作前期或过程中捎带进行的不甚明确或下意识的活动。
近代数学的发展使这一研究更信息化、完整化、独立化。
在形象和逻辑面前,建筑师更偏重形象。
人脑的机制决定它可以用现时获得的信息,结合记忆经验,创造出新模式。
建筑师要完成设计目标,在展开设计工作前,应做好两个准备:
第一.建筑环境的实态调查,取得相关物理量、心理量;第二,依据建筑师自身的经验,将这些调查资料建筑语言化,从而得出下一步设计的依据和基准。
3.2建筑策划领域
建筑策划由于介于总体规划立项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环节,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决定了起研究领域的双向渗透性。
向上渗透于宏观的总体规划立项环节,研究社会、环境、经济等宏观因素有设计项目的关系。
向下渗透到建筑设计环节,景观朝向等建筑相关要素。
建筑策划不同于总体规划。
建筑策划受制于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所设定的红线范围内,依据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对其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进行实态调查,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用地区域的功能性质划分,确定项目的性质、品质和级别。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建筑策划是对建设项目本身进行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在内的策划研究。
建筑策划不同于建筑设计。
建筑策划就是科学制订设计任务书,指导设计的研究工作。
我们可以把总体规划与建筑策划之间的研究建筑、环境、人的课题作为建筑策划的第一领域,而把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间的研究功能和空间组合方法的课题作为第二领域。
人类的要求与建筑的内容相对应,从对既存建筑的调查评价分析中寻求出某些定量的规律,这是建筑策划的一个基本方法,其内涵外延极其广阔。
人类要求的多样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意味着建筑策划的第一领域将持续扩展下去。
建筑策划的第二领域研究建筑设计的依据、空间、环境的设计基准,包括:
1.建设目标的确定;2.对建设目标的构想;3.对构想结果、使用效益的预测;4.对目标相关的物理、心理量及要素进行定量、定性评价;5.设计任务书的拟订。
由目标设定→构想→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提准备基本完成。
将这一过程用建筑语言加以描述,进行文字化、定量化,就可得出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经过标准化处理就可成为下一步建筑设计的依据了。
3.3建筑策划内容及与规划和设计的关系
由第一领域到第二领域,建筑策划归纳起来可有以下五个内容:
1.对建设目标的明确;2.对建设项目外部条件把握;3.对建设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4.建设项目具体的构想和表现;5.建设项目运作方法和程序的研究。
建筑策划与前期的总体规划立项和后期的建筑设计阶段间建立信息反馈程序异常重要,而且建筑策划的内容中也包含这些环节。
3.3.1建设目标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的是建筑的主要用途和规模,然后是地域社会状况及相互关系、使用的内容和建筑物的功能及作出对未来使用的预测,同时对建筑造价、建筑施工作出明确设想。
3.3.2建设项目外部条件把握
建筑策划应同时考虑建设项目内、外两方面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指围绕建筑的社会、人文和地域条件。
建筑在其所处地域中有形无形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此外,建筑策划还应研究建筑物与其相关的广义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3.3建设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
建设项目内部的条件是对建筑自身最直接的功能上的要求。
把握建设项目内部条件,首要一点就是研究建设项目中的活动主体,即建筑的未来使用者。
不同的使用者,其活动方式和特征及对建筑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把握这个主体,其他条件都由这个主体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使用来实现的。
其次是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把握。
将以往同类建筑的使用经验作为基础,建筑策划的核心是通过对同类建筑使用和生活状态的实态调查,来统计和推断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
调查统计现状,分析推测未来,寻求时代的变化,并对未来建筑的功能变化趋向加以论证,以科学的发展观点指导设计也是建筑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握内部条件,还不只是简单将生活与空间相对应。
3.3.4建设项目的动态构想——抽象空间模式及构想表现
建设项目具体的形态构想是建筑策划程序的中心工作。
建设项目具体建筑空间的构想,是建筑策划对下一步设计工作的建筑化准备过程。
设计条件的建筑语言化、文件化为建筑设计制定设计依据,建筑形态构想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形态的构想基于对建筑项目内外部条件的把握。
先找出决定建筑形态的条件,以空间形式加以表现,而后对另一些非建筑形态的条件进行建筑化的转化,而构成一个完整建筑形态条件。
通常将项目条件中的空间关系抽象化,进行图式化操作和变化,得到一种空间模式。
为了便于发现和研究人类活动中的问题,引入“倾向”和“冲突”的概念。
“倾向”是满足人们要求的外显行动,这个要求是人类群体的文化背景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群体生命延续的必要条件与相关系统。
各种群体因其所特有的倾向而产生的对系统的影响力就是“冲突“。
“发现冲突、解决冲突”就是“模式”概念的中心问题。
如果没有冲突,模式就是标准。
这个求得模式的抽象变换过程是多侧面、多方位的。
对于建筑空间模式及关系的表示,如果建筑各部分可以图式表达,那么建筑整体亦可以图式表达,其图式的形式选择可与建筑策划所要表达的意图和对象性格相对应加以考虑。
建筑策划的任务之一就是分析和综合这些图式。
在动态构想阶段对实态空间及相关非空间形态抽象化,这一抽象化的操作过程是本阶段的主线。
空间形态及相关条件抽象得越精炼越有指导性。
但是,这一抽象和图式化过程对建设项目的全体来讲往往是不大可能的,有些情形不可能进行抽象化和图式化。
抽象图式的具象化是建筑策划下一步提供依据的准备。
3.3.5建设项目运作方法和程序的研究
项目运作方法和程序主要指由立项到策划再到设计的运作过程。
关系到各方面。
法规和制度也是建筑策划的一条基本依据。
建筑策划应对设计者能否履行建筑策划的既定方针而对其人选提出意见,并依建筑策划的原理和标准,来审查各预选方案的可行性。
建筑策划向上以“立项计划书”与总体规划相联系,向下以“建筑策划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与建筑设计相联系。
将总体规划思想贯彻到设计中,综合平衡各阶段各因素与条件,协调各专业的关系。
但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策划的修正也不少。
3.4建筑策划的特性
①建筑策划的物质性
②建筑策划的个别性
③建筑策划的综合性
④建筑策划价值观多样性
针对建筑策划的特点及其面临的现状,当今国际上对建筑策划的发展有以下三个指向。
第一,建筑策划决策根据客观化、合理化指向。
第二,强调人是策划主体的指向。
第三,获得社会性、公众性的指向。
3.5建筑策划的构成框架
图3-9
3.6建筑策划的专门化及其组织管理
建筑业主的多向化使投资者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部门直至国家形成了多方组合的复合体。
设计一方也形成由建筑师、设计小组和设计群体组成的复合结构。
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复杂化要求承担建筑策划工作需各方专家参与,并要求知识结构更全面。
但目前我国建筑策划仍未被当成设计前期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研究阶段对待。
第四章建筑策划的方法学
4.1建筑策划中建筑的含义
建筑是个广义的概念。
在信息社会,建筑的含义可抽象概括为经过信息交换和转换及相关量作用协调的物质再现。
在建筑策划中建筑已不仅是一个具象的物质结果,而成为了一种现象。
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建筑就是一个事件,研究事件中信息交换和转换的方法,寻求事件中的相关量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正是建筑策划的基本内涵。
4.2建筑策划方法的三点误解和正确方法的概念
第一点误解是事实学策划方法。
第二点误解是技术学策划方法。
第三点是规范学建筑策划方法。
摆脱以上三点对建筑策划的误解将它们统而合一,建筑策划方法的概念就清晰可见了。
那就是从事实学的实态调查入手,以规范学的既有经验、资料为参考依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建筑师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终实现建筑策划的目标。
对策划方法的具体解释和表述得出建筑策划方法的两个重要步骤。
一是操作概念的规定,二是现象类型化的规定。
操作概念的规定是指建筑策划过程中对相关物理量、心理量的概念话的描述,它是描述和说明人对物质环境客观反映和直觉感受的“词汇”。
对“词汇”的拟定是进行建筑策划的起点,建筑实态的调查目标、调查表格的拟定都是由一组“词汇”的拟定开始。
类型化的规定是指建筑策划对目标实态性质、特点的认识,它是对技术决策可行性的探讨。
4.3建筑策划的程序
一般项目的建筑策划程序概括如下:
(1)目标的确定
(2)外部条件的调查
(3)内部条件的调查
(4)空间构想
(5)技术构想
(6)经济策划
(7)报告拟定
4.4建筑策划的技术准备——几种方法的介绍
4.4.1SD法——语义学解析法
SD法是senmanticdifferential法的略称,是作为一种心理测定的方法提出的。
从字面上讲是指语义学的解析方法,即运用语义学中的“言语”为尺度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对各既定尺度的分析,定量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构造。
对于建筑空间为对象的SD法,概括为:
研究空间中被验者对该目标空间的各环境氛围特征的心理反应,对这些心理反应拟定出“建筑语义”上的尺度,而后对所有尺度的描述参量进行评定分析,定量描述出目标空间的概念和构造。
SD法研究人对空间的体验并对体验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加以测定,其研究对象可以是空间的全体,也可是空间一部分。
获得空间的心理、物理参量后,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多因子变量分析法进行整理,如果针对目标空间所拟定的描述项目N,则三维物理空间的氛围特征就可用空间环境的N维心理量和物理量加以定量描述。
SD法操作要点归结如下;
1.基本程序
(1)实验的准备。
(2)实验的运行。
2.评定的尺度
SD法相关因子轴的设定和评价尺度的设定就是“操作概念”的设定。
3.被验者
即SD的调查对象。
通常包括男、女、老、幼全组的人群。
通常选20~50人。
一般又分为年龄组、性别组、专家组及非专家组等。
4.评定实验
最重要一点是建筑师向被验者展示目标空间的方法,即引导被验者对目标空间进行体验。
建筑师要指导被验者掌握评定尺度,向被验者解释描述目标空间的各物理、心理量的含义及完成调查表的方法。
调查表完成后,要运用计算机便捷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5.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将调查表的数据,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因子变量分析的过程,是目标空间全方位的操作。
6.因子轴抽出
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列出因子负荷量表。
4.4.2模拟法及数值解析法
以与现实目标相仿的模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实态环境、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模拟法”应运而生。
模拟法是用模型对实态事相、环境、空间进行模拟,并通过对模拟环境空间的分析来演绎和归纳现实环境和空间的方法。
模拟的方法分为物理模型模拟法和理论模型模拟法。
物理模型模拟法分为两种,一是通过运用简单材料,对环境空间的物理形态按比例缩小而建立起来的在特定方位上类似于真实目标的具象模型;二是运用计算机进行虚拟空间的描述,在屏幕上显示目标的三维虚拟图象。
理论模型模拟法,是模拟法的核心。
是运用数学公式、流程图、框图等逻辑数理模型对实态环境、空间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理论模拟法的关键是将目标空间及环境“数式化”的过程,对数式进行解析而获得的一般解即为理论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
理论模拟的运用在解析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离散的解,对这些离散解的处理方法就是数值解析法。
作为技术手段,模拟法运用与建筑策划中主要是用来对建筑策划的相关情报、空间构想中的空间评价及空间品质进行预测。
对于建筑空间中家具设备等的策划构想和评价,是与行为科学相联系并以行为科学为依据的。
在建筑空间的构想方面,对动线的策划评价是最普遍的。
在建筑策划外部条件的确定中,人口的预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住宅区域内多元的因素中,从地域人工化开发、自然破坏的因素开始到住宅区域内人口的死亡,各项因素间通过实态调查分析得出相关图式,加入时间参考量即得到整个系统按时间变化的相关轨迹,人口变化的预测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就是通过对区域内设施使用状况的模拟预测,以次辅助建筑策划方案的评价。
模拟法具有两个对立面,一是对实态高感度的追求,二是对实态理论表述抽象性的追求。
模拟法的意义在建筑策划中不可低估,它不仅在建筑策划的操作过程中提供了技术的手段,而且它还为建筑创作的一般方法提供了一种抽象概括的模式,它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法论的重要方法之一。
4.4.3多因子变量分析及数据化法
多因子变量分析及数据化法主要是对应于SD法,是对SD法中的相关因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补充方法。
研究多因子变量在数量和值域上潜在的个性、共性和相互关系是研究建筑策划方法论的关键。
少量的数据,在说明和解析空间及事件时很难全面、准确反映实态全貌,因而多因子变量的数据处理多是大量成组操作。
因子分析法正是研究大量相关数据、寻求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逻辑法则。
因子分析法的目的是从大量的现象数据中,抽出潜在的共通因子即特性因子,通过对这些特性因子加以分析,而得出全体数据所具有的结构,为以数据作为实态表述来反映目标空间的调查手段提供理论的依据。
因子分析法分解数据,求得特性因子的负荷量,再对特性因子进行分析。
因子的数据化法就是将因子的特性项目分类,将对这些特性项目的调查取样加以收集,这一收集过程是按“同类反应模式”进行。
因子分析法是现代统计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应用范围极广,在经济预算、商品销售、工业数据处理等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
4.5建筑策划具体方法的展开
4.5.1目标规模的构想方法
建筑策划第一步任务是确定目标、构想目标的规模大小。
建设目标通常分两类,一是生产性、商业性建设项目如工厂、旅馆;另一类是非生产性、非商业性建设项目如学校、文化纪念性建筑等。
目标规模的构想有两个含义,一是以满足使用为前提,二是避免不切合实际的浪费与虚设。
包括两个过程:
①求得预定使用的数量②求得使用者单位数量对应的规模
这两个过程又可具体化为:
①抽象单元法求得单位尺寸;②使用方式考察(静态方式、动态方式),求得最大负荷周期和最大负荷人数及空间特征;③项目在社会环境中的运转荷载的考察。
所谓“抽象单位元法”,是指以建筑的使用者一个个体为单位基数,求得建筑面积的单位规模、设备的单位个数以及各种相关量的单位尺寸。
单位元的构想结果通常是以人均用地数量、人均用地面积、人均单位尺寸等来表示。
与建筑有关的人均单位尺寸的获得及对这些尺寸的印证就是单位元法的基本内容。
上述这些内容可由建筑设计资料集或通过建筑师的经验而获得。
但我们清楚认识到,以往这些数据大多来自既存的建筑空间,其建筑空间的形式及使用方式,现在看来不免陈旧且满足不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所以建筑策划方法论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现代生活方式指导下对单位元法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新的探讨和研究。
这就为我们引出规模构想的第二步“使用方式考察法”。
使用方式考察法的研究通过两个要素进行,一是对“使用时间——人数要素”的考察;二是对“使用空间要素”的考察。
使用时间——人数要素的考察是指研究目标空间所对应的使用者的使用时间及人数、它的基本是对同一时间内使用者人数以及使用时间的分类和描述。
社会活动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变化使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方式也起了很大变化。
一般说来,同一建筑有若干不同使用周期,不同使用周期的使用特性是不同的。
最大负荷周期,一般可以通过对目标空间使用者构成及使用时间的调查列表比较得出。
可以通过采访同类建筑的经营管理者,再听询投资建设者的运营设想,以及使用者的民意测验,经过列表、比较、归纳即可判断出该目标空间的最大负荷周期。
最大负荷周期确定后,我们可得出目标空间的最大负荷人数,以次人数值与前述单位元基本量相乘,即可得到目标空间的各项最大理论参数。
将这一参数结合行为科学原理和社会环境特定要求,即可确定出项目规模。
这里说的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是制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对既得参数进行检验和修正。
在根据建筑使用时间——人数参量确定了最大理论参数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使用空间与使用者活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