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106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docx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人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是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30年。

30年的征程,重庆实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跨越性发展,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

与此同时,重庆人口增长势头减缓,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形势不断向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人口总量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

(一)户籍人口总量过快增长得到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庆市户籍人口总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自然变动主导的人口增长趋于缓慢,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为30年来重庆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全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面对庞大且不断扩大的人口基数,全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将控制人口总量增长提高到战略高度,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促使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开启了人口增长方式由无计划自发的高生育、高增长向有效控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成为全国计划单列市、直辖市以后,重庆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全市人民希望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更加迫切,导致了对自身生育行为的主动和自发的人为控制,妇女总和生育水平持续降低。

1982年,全市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2.37,即按照1982年的生育模式度过整个生育期,平均每个妇女将生育2.37个小孩。

到199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61,已经大大低于2.1的更替水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26,到2005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23。

从1982年到2005年,总和生育率共下降1.14,即平均每个妇女少生育1.14个孩子。

根据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料,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生1800多万人口,直辖以来少生150万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人口总量的过快增长,到2007年全市户籍人口总量达到3235.32万人,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加599.76万人,年均增幅仅为0.7%,比1962-1977年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时年均2.6%的增幅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常住人口总量从持续减少到缓慢回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从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之后,伴随人口迁移流动政策的进一步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务工经商,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

由于重庆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的差距,致使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民工潮”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向市外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导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在1990-2004年间持续下降。

2004年全市人口总量为2793.32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减少93.30万人,年均减少6.67万人。

1997年重庆直辖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投资迅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能力增强。

与此同时,重庆对人口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市外特别是来自周边的云、贵、川、湘、鄂等省份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了小幅回升,常住人口总量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2005-2007年全市人口总量分别增长0.2%、0.4%和0.3%。

人口总量的缓慢回升反映了在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得到提升,为和谐重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

它决定了人口发展的类型和速度,劳动适龄人口和被扶养人口的比例等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自1976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重庆市在短时期内有效地遏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新生人口数量得到明显控制,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民工迁移浪潮,带走的人口中绝大部分为劳动适龄人口,促使全市人口年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一)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通过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重庆不仅有效地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促进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还促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形成了一个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人口红利期。

1、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总和出生率明显下降,新生人口数量得到严格控制,少儿抚养负担显著降低。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各项服务措施进一步落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极大地促进了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1982-2007年,全市少年儿童比重由33.3%下降到19.3%,下降14.0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由53.8%下降到27.8%,下降26.0个百分点。

2、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

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由1982年的4.8%上升到2007年的11.2%,上升6.4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由1982年的7.7%上升到2007年的16.1%,上升8.4个百分点。

3、总抚养比稳步降低。

虽然随着重庆市人口进入老龄型社会,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但其上升幅度小于出生率下降引起的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

因此,全市总抚养比仍然呈稳步下降的趋势。

2007年全市总抚养比为43.9%,比1982年降低17.6个百分点。

年龄结构转变所形成的人口红利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得以释放,并且通过重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而作为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从而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的过程,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是现代生育模式下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结果,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标志。

同时,人口老龄化也改变着社会的负担构成,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口的养老和保障问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人口已经由1982年成年型步入了老龄型,并且呈现出进一步老龄化的趋势。

重庆市1982-2007年主要年份年龄结构

单位:

%、岁

年龄结构类型

0-14岁人口

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年龄中位数

国际标准

年轻型

>40

<4

<20

成年型

30-40

4-7

20-30

老年型

<30

>7

>30

重庆市

1982年

33.3

4.8

23.6

1990年

21.7

5.8

26.7

2000年

23.3

8.8

33.8

 

2007年

19.3

11.2

39.3

资料来源:

《重庆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重庆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和向高龄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通过对1982-1990年、1990-2000年、2000-2007年三个时间段人口老龄化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1982-1990年老年人口数量由128.56万人增加至168.29万人,年均增加4.97万人;1990-2000年,老年人口由168.29万人增加至250.70万人,年均增加8.24万人;2000-2007年,老年人口由250.70万人增加至315.39万人,年均增加9.24万人。

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1982-1990年,老年人口比重由4.8%上升到5.8%,8年间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年均上升只有0.1个百分点;1990-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由5.8%上升到8.8%,上升了3.0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3个百分点;2000-2007年,该比重由8.8%上升到11.2%,上升了3.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人口年龄中位数来看,1982-1990年,年龄中位数由23.6岁提高到26.7岁,提高了3.1岁;1990-2000年,年龄中位数由26.7岁提高到33.8岁,提高了7.1岁;2000-2007年,人口年龄中位数由33.8岁提高到39.3岁,提高了5.5岁。

2、老年人口向高龄化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人口寿命延长。

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加,老年人口向高龄化方向发展。

2007年,重庆市有高龄老人50.73万人,比1982年的12.42万人增加了38.31万人,增长3.1倍。

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82年的0.5%上升到1.8%。

与国际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社会就提前到来,规模大、速度快,并且向高龄化方向发展,是比较典型的“未富先老”。

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促使妇女生育水平的下降,出生人口数量得到严格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三是由于重庆市大量的劳动适龄人口外出,使得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

三、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

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不仅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

通常,用城镇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重(即城镇化率),来反映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聚集程度,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分工的逐渐完善,人口向城市和交通网络发达的地区聚集,城镇建设规模、范围和城镇地域不断扩大,重庆实现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

1996年,重庆城镇化率仅为29.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到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3%,实现了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2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内蒙古位居第二。

2007年全国各省市城镇化率

单位:

%

地区

城镇化率

全国排名

地区

城镇化率

全国排名

全 国

44.9

-

江 西

39.8

22

东部地区

55.3

-

河 南

34.3

27

北 京

84.5

2

湖 北

44.3

15

天 津

76.3

3

湖 南

40.5

19

河 北

40.3

20

西部地区

37.0

-

辽 宁

59.2

5

重 庆

48.3

12

上 海

88.7

1

四 川

35.6

26

江 苏

53.2

8

贵 州

28.2

31

浙 江

57.2

6

云 南

31.6

28

福 建

48.7

11

西 藏

28.3

30

山 东

46.8

14

陕 西

40.6

18

广 东

63.1

4

甘 肃

31.6

29

海 南

47.2

13

青 海

40.1

21

中部地区

41.6

-

宁 夏

44.0

17

山 西

44.0

16

新 疆

39.2

23

吉 林

53.2

9

内蒙古

50.2

10

黑龙江

53.9

7

广 西

36.2

25

安 徽

38.7

24

 

 

 

资料来源:

引用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初步数据  

四、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指引下,重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渝”战略,通过加大各级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水平、挖掘教育资源,实现了全市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一)文盲率大幅度下降

2007年,全市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63.91万人,占同年龄人口的比重(文盲率)为7.2%。

文盲人口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减少408.05万人,文盲率下降24.5个百分点;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240.63万人,文盲率下降10.7个百分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减少81.80万人,文盲率下降4.1个百分点。

重庆市主要年份的文盲人口数和文盲率

单位:

万人,%

年份

文盲人口

文盲率

1982年

571.96

31.7

1990年

404.54

17.9

2000年

245.71

11.3

2007年

163.91

7.2

资料来源:

《重庆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重庆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二)高学历人口比重上升

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每10万人中拥有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982年的46603人减少到2007年的40316人,减少13.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7810人增加到35685人,增长100.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由5205人增加到11144人,增长114.1%;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509人增加到6121人,增长11.0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重庆市的教育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学历人口数量成倍增加。

重庆市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

《重庆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重庆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来看,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47.1%,比1982年降低了个29.4百分点;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5.7%,上升了17.9个百分点;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1.1%,上升了5.9个百分点;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6.1%,上升了5.6个百分点。

重庆市6岁及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

《重庆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三)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内容。

2007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年,比1982年提高了2.8年。

由于重庆市外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将进一步提高。

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表明,经过30年的发展,重庆市在大力发展教育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俗话说,“三十而立”。

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临之际,巴渝大地上已经奏响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新时代的最强音。

重庆未来的发展,关键是解放思想,核心是扩大开放,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利用人口发展形势不断向好的有利时机,在新一轮竞争中奋起直追、后来居上,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注:

①本文所用重庆市数据除户籍人口总量变化部分和特别说明外均为常住人口口径,其中1982年为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为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2005-2007年为各年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②常住人口:

第三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是指在本县(区市)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一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从第四次人口普查起,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人口处王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