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005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精品获奖公开课部编六上语文《习作变形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习作:

变形记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绘本这一支架的学习,感受“变”的神奇,引发想象。

(二)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转换思维与视角来构思情节,把变形的经历这一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并体会“变”背后的心声。

(三)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二、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习作纸。

三、教学过程

(一)感受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1.出示《西游记》片头视频,激发学生想象。

(1)提问,引发思考。

同学们,看到孙悟空,你会想到什么?

(2)学生交流。

(预设:

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七十二变……根据学生所说联系到“变”,板贴:

变)

(3)孙悟空都变过哪些事物呢?

(指名说孙悟空之变)

2.感受孙悟空之变。

(1)图片出示悟空变成桃子、苍蝇、公鸡、牛魔王的样子。

(2)小结。

他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事物。

变,变,变!

那么好玩,那么新奇!

他变来变去,最终目的都是为降妖伏魔,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

(二)超级变身,展开想象

1.图片出示,体悟心声。

引导:

不仅孙悟空会变,大家也都有变的愿望。

(依次出示蜘蛛侠、小精灵、云朵、书的图片)看,有人想变成飞檐走壁的蜘蛛侠,有人想变成可爱的小精灵,有人想变成一朵自由自在的白云,有人想变成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2.联系自身,尽情畅想。

(1)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

给你10秒钟的时间,认真地想一想,写下来。

(2)学生练习。

嗨,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

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说说原因。

(预设:

我想变成风,开心的时候是微风,生气的时候变狂风;我想变成小鸟,去摸摸白云,还可以自由地在天空飞翔;我要变成美人鱼去探索海底世界)

(三)阅读绘本,学习表达

1.出示绘本,感受卡夫卡心愿。

(1)引导学生自由猜测。

猜一猜:

一个名叫卡夫卡的小学生变成了什么?

(2)教师引入绘本。

引导:

他变成了一只超级大甲虫!

(出示甲虫图片)一直被人忽略的卡夫卡想变成一只虫子得到大家的关心。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出示绘本《卡夫卡变虫记》的封面)

2.聚焦第一个情节:

变身那一刻。

(1)观察图片,发现形象之变。

①播放动图,引发思考。

(学生根据动图说一说)

卡夫卡变成什么样子了?

②教师小结。

看,这里写出了他变身后形象的变化。

(板书:

形象)

(2)变身主角,体味心理之变。

①指名朗读,读出惊讶。

②小结。

这是他变身后心理的变化。

(板书:

心理)

(3)角色朗读,体会他人反应。

①出示卡夫卡变身后爸爸妈妈反应的文字,学生读一读。

②学生说一说其他人的反应,与卡夫卡的自我认知形成鲜明对比。

(4)提炼写作要点。

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写一写形象变化、心理变化和他人的反应。

当然,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方面来具体描写。

3:

学生练写第一个情节,交流评议。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出示动态课件:

魔幻的镜子)

同学们,神奇的变身时刻到了!

结合自己心中所想,看一看镜子中的自己变成了什么。

(2)对话交流,以说促写。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变成了什么,描述自己的样子。

(预设:

我变成了神笔马良,穿着古人的衣服,衣服很长很大,还有两个大袖子;我变成了隐形人,能自由地走来走去,别人看不见我;我变成一阵风,大家都没有发现我,我有时飞到天上,有时飞到马路上跟着汽车跑)

(3)想象具体,初次练写。

变,变,变!

当你变成了心中所想,那一刻,会发生什么?

请你写下来。

(学生第一次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习作,个性点评。

①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朗读作品,师生互动评价。

②结合学生习作,教师点评。

看,变身那一刻,如此奇妙!

角色就这样发生了变化。

(板书:

角色)

4.聚焦第二个情节:

变身以后的经历。

(1)以声为引,带入情境。

变成大甲虫的卡夫卡会遇到怎样有趣的事呢?

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呐喊声,出示绿茵场图片,文字)

(2)朗读文本,感受卡夫卡赛场上的神勇。

(3)小结。

卡夫卡不是普通的小学生了,变成了一只灵活的超级大甲虫。

作者写出了他作为虫的特点,写出了作为足球健将的神奇经历。

来,带上动作,再去感受感受。

(板书:

经历)

5.学生练笔,写出奇妙经历。

(1)尝试习作。

引导:

当你变身后,你生活的世界随之发生改变,变形后的你,会拥有怎样的特殊技能呢?

会拥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

展开想象,继续往下写,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学生第二次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分享习作。

邀请三位习作写得各具特色的同学上台朗读作品,指名即时评价。

学生分享后,教师使用白板技术,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即时修改,为学生修改提供范例。

(3)修改习作。

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否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回顾习作,巧取题目

1.出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课后完成习作,沿着自己的思路往下写,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鼓励学生依据内容,巧取题目。

(预设:

《飘在天上的日子》《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打不垮的“小强”》《当世界对你充满善意》……)

3.教师总结。

让我们在变变变的奇思妙想中传递心声,享受快乐吧!

附板书:

变形记

 

语文园地六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回顾课文、梳理归类、分组交流,品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体会表达的好处。

(二)通过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发现句子特点,总结体会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三)在交流合作中,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对四时景物皆成趣的主题有进一步的感受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品味句子,学习交流

1.初识句子。

(出示句子:

四时景物皆成趣,指名读,板书:

四时之景)

四季之美,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百鸟争鸣、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各种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出示相关图片)

2.交流句子,品味表达。

(1)本组课文中,有很多句子把这种美妙用文字表达得令人神往,如同身临其境,亲眼所见,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

(2)第一组。

(出示句子)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①分组朗读。

②交流感受。

这两句话写的是景物的什么特点?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第二组。

(出示句子)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①指名朗读。

②交流感受。

这两句话写的是景物的什么特点?

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3.比较发现。

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小结感受。

有两个学习小伙伴,把我们的感受小结了一下,看看他们是怎样有序地表达阅读感受的。

(出示学习小伙伴的两句话)

小伙伴一:

作者笔下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大得令人惊叹。

这两段静态描写让我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小伙伴二:

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

这一段的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发现交流表达的方法:

句子描写的景物特点,所用的描写方法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

(二)回顾课文,交流梳理,

1.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请大家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里找出一处你喜欢的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跟同桌交流你的感受和体会。

(板书: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2.全班交流。

(提醒不重复)

预设描写

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

3.梳理分类,分组朗读。

这些句子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让我们的感受和印象这么深刻?

4.小组讨论,汇报小结。

静态描写:

多方面的局部描写、大小、色彩……

动态描写:

声音、动作、形状变化……

5.总结。

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让表达更有感染力。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

(三)想象画面,迁移运用

1.比较读例句。

(出示例句)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2.出示要求,观察发现。

把画面写具体,除了加上表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还可以加上恰当的修饰和补充说明的语句。

3.迁移运用。

(出示例句)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1)默读三个句子,每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清澈、玩耍、布满、阴云)

(2)教师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河、小狗和阴云)

(3)仿照写句子。

(从形状、颜色、动作、变化去想象画面,选一句把画面写具体)

(4)分享交流。

示例一:

眼前是潺潺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河水缓缓流动,绿油油的水草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蓝天和白云里舞蹈。

示例二:

一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只见那小家伙一会儿在草坪上打个滚儿,一会儿钻进花丛里捉蝴蝶,活像一个淘气可爱的小娃娃。

示例三:

清晨,天空布满了黑沉沉的阴云。

阴云在天空中,就像翻滚的波浪,滚动着,纠缠着。

云层越积越厚,天色越来越暗,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4.全班交流,小结。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帮助我们把画面写具体。

(板书:

把画面写具体)今后在阅读中,我们用心去品读这样的句子,在习作中,运用这样的描写,把所见之景有画面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四)总结拓展,完成练习

1.练一练。

完成《作业本》第四题第一小题。

(1)根据短文内容,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不甘示弱重叠错落晶莹透明载歌载舞

(1)默读短文,了解内容。

(2)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带横线的句子,圈出的这个句子是写什么景物的?

(4)根据景物特点,选择填词并说说选择理由。

2.品一品。

这篇文章中,哪些句子运用了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交流小结。

同学们,文字是有画面的,用心品读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你会发现句句皆美景。

课后继续去欣赏体会那些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同桌分享交流你读到的美景。

附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