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996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docx

高三地理试题4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概要

高三地理试题(四)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1、

选择题

1.如图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D.昼最短夜最长

图1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2~3题。

2.若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

3.若下图为该环流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则图示正确的是(  )

A.¢Ù¢ÛB.¢Ú¢ÛC.¢Ù¢ÜD.¢Ú¢Ü

下表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据此完成4~5题。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天)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4.一年中该城市海陆风出现天数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上题所述季节海陆风出现天数最少的原因主要是(  )

A.夏季风强劲B.冬季风强劲C.盛行下沉气流D.西风带控制

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6~7题。

6.当a处气流状况如上图所示时,图中b处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7.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空:

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B.高空:

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

甲处多阴雨天气

D.地面:

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下图是¡°某地区2012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8.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9.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æB.12¡æC.16¡æD.18¡æ

1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12.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æ)、气压(hPa)、降水(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4.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

A.29日B.31日C.1日D.3日

下图为2013年7月某时刻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

百帕)分布示意图。

图中L1为锋面,①②两地天气晴朗,③④两地为阴雨天气。

¢Ý地为今年第7号超强台风¡°苏力¡±所在地(图中阴影部分为打印时被油墨无意涂抹的范围)。

据此回答4~6题。

15.下列对图中¢Þ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是(  )

A.气压升高,阴雨天气B.气压降低,晴朗天气C.气压升高,晴朗天气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16.图中¢Ù¢Ú¢Û¢Ü四地中,气压差值最大的两地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如果图中超强台风¡°苏力¡±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则被油墨无意涂抹范围内的等压线条数为

A.1B.2C.3D.4

18.读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该天气系统在该地区消失后,将出现(  )

A.降温现象B.暴雨现象C.伏旱现象D.寒潮现象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19~20题。

19.该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为暖锋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

读图,完成21~22题。

21.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势B.洋流

C.人类活动D.太阳直射点移动图甲图乙

22.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读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中¢Ù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4.关于¢Ù¢Ú¢Û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

D.①、¢Ú、¢Û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25.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

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D.盛行下沉气流

26.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关于¢Ù¢Ú¢Û¢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Ù为动力上升B.¢Ú为高空西风C.¢Û为热力下沉D.¢Ü为东南信风

(2013·大连模拟)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Ù¢Ú¢Û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0.¢Ù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

读右图,回答31~32题。

3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Ù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3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Ù气流温暖湿润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3~34题。

33.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大气环流

34.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Ù~¢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35~36题。

35.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Ù¢ÚB.¢Ú¢ÝC.¢Û¢ÝD.¢Û¢Þ

36.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二、综合题(共40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1: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2: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2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2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了。

(4分)

(3)试在材料2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6分)

(4)下图为材料2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6分)

¢Ù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

C.东半球D.西半球

¢Ú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力的方向,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38.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

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6分)

A.55hPaB.50hPa

C.45hPaD.40hPa

(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此日,P和Q两地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0分)

 

39.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

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低压的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从数据中发现、分析、归纳、表达地理信息,并进行解释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读下面四地气候类型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表中数据上行:

平均气温(¡æ) 下行:

降水量(mm)

年平均气温与实际数误差1¡æ以内。

(1)甲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2)描述乙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3)比较马尼拉与新德里气候特征的差异。

 

4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请说出A、B、C、D四处风向的差异。

 

(5)此季节,洛杉矶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41.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并简述判断理由。

 

(2)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填气压中心名称),该气压中心的成因是________,被其切断的是________(填气压带名称)。

(3)此时甲地盛行________风。

说出此季节甲地和南亚的气候特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解析:

我国某地一日气温在24~28¡æ之间,不一定是冬季,排除D选项;图中一日之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说明该日大气保温作用较强,故选B;白天多云,夜晚晴朗,则日出前后温度应最低,但图中没有明显表示出日出前后温度最低,故A错;夜间温度变化不明显,则夜间风力不一定大,C错。

答案:

B

2、3.解析:

第2题,图2中显示甲地气压差较大,说明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由此可判断出d为上升气流。

第3题,由上题知,甲地为高压,等压面向上凸,甲地的气温低,等温面向下凹;乙地与之相反。

答案:

2.D 3.C

4、5.解析:

我国冬季偏北风势力强劲,频频南下的冷空气使陆地气温偏低,极大地抑制沿海地带海陆风的形成。

答案:

4.D 5.B

6.解析:

由a处气流推知,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高空,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因此b处风向最有可能是东北风。

答案:

A

7.解析:

乙处近地面为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

D

8.解析:

由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应为西北风。

答案:

D

9.解析:

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因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故是地势高低不同造成的。

答案:

A

10.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与地理计算的能力。

图中最高气温在21¡æ~23¡æ之间,最低气温在5¡æ~7¡æ之间,故最大温差应该在14¡æ~18¡æ之间。

答案:

C

11.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多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低于晴天,A错误;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最剧烈处在9日8~13时,D错误;从题中信息可以判断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晴天时白天气温变化更剧烈,故B正确。

答案:

B

12.解析:

本题考查热岛效应,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

从图中可知,备选项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8日22时左右,故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刻为8日22时左右。

答案:

B

第13题,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风速增大,出现降水,为冷锋活动。

第14题,降水出现的日期即冷锋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

【答案】 13.C 14.B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⑥地位于冷锋后,受高气压控制,故气压逐渐升高。

冷锋降雨在锋后,故¢Þ地为阴雨天气。

第16题,根据材料中¢Ù¢Ú¢Û¢Ü四地的天气状况可以分别判断出¢Ù¢Ú为高压中心,③④为低压中心。

由图可知,图中相邻等压线的差值为5,在数值为1010的闭合等压线内的¢Ù¢Ú¢Û三地中,距高压中心¢Ù¢Ú两地最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015,故¢Ù¢Ú两地气压值范围为1015~1020;距低压中心¢Û地最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005,故¢Û地气压值范围为1000~1005;距低压中心¢Ü地最近的等压线数值为1000,故④地气压值范围为995~1000。

故图中¢Ù¢Ú¢Û¢Ü四地中,气压差值最大的两地是¢Ù¢Ü或¢Ú¢Ü。

第17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阴影外围等压线数值为1000,相邻等压线的差值为5,若要阴影中心的数值为988,则1000以内应出现的等压线数值分别为995、990,故被油墨无意涂抹范围内的等压线条数为2。

【答案】 15.A 16.B 17.B

18 图中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冷气团控制而出现降温现象。

【答案】 A

【解析】 第19题,结合图示知,该天气系统呈逆时针辐合,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

第20题,结合图示知M处为冷锋,雨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N地位于暖锋控制区,出现连续性降水。

【答案】 19.B 20.D

【解析】 第21题,比拉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一段时期,赤道低气压带在此影响较强,对流运动最为明显,这个时期降水也比较多。

这样的时期一年有两个,也就形成了两个多雨期,还有两个相对少雨期。

第22题,由比拉姆向北,两个多雨期的间隔会变短,直至最后变成一个多雨期,一个少雨期。

比如向北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一年有干湿两季。

【答案】 21.D 22.C

【解析】 第23题,本题主要是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此类题关键是抓住¡°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由资料可知¢Ù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æ以下,7月气温高,有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再结合降水的季节分配(高温时降水多)可得正确答案。

第24题,根据气候类型的判断规律可知:

¢Ù为温带季风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②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面积最广。

【答案】 23.A 24.B

25.选C 图中明显看出,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要早于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变化,故C正确。

赤道低气压带在3月份开始北移,9月份开始南移,故A错误;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故D项错误。

26.选B 依据纬度可知,¢Ù为热力上升;¢Ú为高空西风;¢Û为动力下沉;¢Ü为东北信风。

27.B 28.B 第27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8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

29.D 30.B 第2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Ú气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所以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季节位置南移至南纬30°以南,故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即此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第30题,¢Ù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

31.B 32.C 第31题,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为动力原因;¢Ù为低纬信风带。

常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气压带丁和风带¢Ù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第32题,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冬季盛行干燥的西北风。

33.C 34.B 第33题,X与Y两地纬度相同,其气温的差异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第34题,大陆西岸不同纬度的三地降水差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状况的不同造成的,M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终年少雨;N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P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多雨。

35.C 36.D 第11题,图中的¢Û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Ý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二、综合题(共40分)

37.解析:

(1)题,由材料2可知,陆地的气压低于海洋,因此陆地的温度应高于海洋。

(2)题,风速变慢说明气压差在减小,所以a、b间等压面弯曲度应比50年前小了。

第(3)题,据等压面弯曲方向可判断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第(4)题,据图示风向右偏可判断位于北半球。

答案:

(1)9时~17时

(2)变小

(3)如右图所示。

(4)¢ÙA

¢Ú如下图所示。

   

38.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最高值在1040~1045百帕之间,位于(50°N,110°E)附近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最低值在990~995百帕之间,位于(55°N,160°E)附近的北太平洋地区,故最大气压差在45~55百帕之间;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应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进行分析。

(2)题,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有关,可通过等压线疏密和地表差异来分析。

第(3)题,从天气状况和海陆热力状况两方面作答。

答案:

(1)B 由于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原来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小于O地。

(3)Q地 P地为低压,多阴雨天气;Q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晚上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日温差变小;P地位于海洋,海洋的热容量较大,日温差较小。

39【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风的偏向(右偏)可判断南北半球。

(2)题,在图中画出此时B站的风向及冷锋后部的风向,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可判断风速大小。

第(3)题,海面与陆面相比,相同风速,摩擦力小,故该天气系统由陆面移到海面时,风速增大,且风向与等压线夹角变小。

【答案】 

(1)位于北半球。

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2)在冷锋过境前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3)当气旋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

39【解析】 第

(1)题,结合甲地全年气温和降水量及其变化特点判断其类型。

(2)题,结合材料,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进行描述。

第(3)题,从两城市的海陆性质、气温和降水及其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新德里大陆性强(或马尼拉海洋性强);新德里年降水量小于马尼拉,降水变率大于马尼拉;新德里气温年较差大于马尼拉。

40.解析:

(1)题,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2)题,A地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

第(3)题,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的C气流遇到冷而重的D气流向上爬升。

第(4)题,A为西南风,B为东北风,C为西北风,D为东南风。

第(5)题,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此时是冬季。

(2)多 A处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流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而B处气流向低纬流动,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降水相对较少。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性质暖而轻,D气流性质冷而重。

(4)A是西南风,B是东北风,C是西北风,D是东南风。

(5)温和多雨。

41.解析:

(1)题,根据该纬线上不同经度的气压变化可以看出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了高压中心,则可以判断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2)题,冬季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洲高压,在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因此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第(3)题,冬季亚欧大陆东部盛行西北风。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高温少雨。

答案:

(1)冬 亚欧大陆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高压中心。

(2)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甲地:

寒冷干燥。

 南亚:

高温少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