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862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参考资料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C

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2.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

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B

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D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B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

7.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

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C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孝文帝改革D.张居正改革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C

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

9.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D

A.统治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

10.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C

A.王莽改制B.周世宗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11.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D

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

12.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与纠正这一弊端有关的改革是C

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变法

13.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C

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

1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D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5.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A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16.马丁·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D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17.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

18.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C

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9.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B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0.)19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

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A

A.俄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21.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C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

2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B

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弊D.吏治腐败

23.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B

A.亚历山大二世B.明治天皇C.俾斯麦D.甘地

24.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5.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C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C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27.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C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28.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C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

29.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0.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D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

31.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D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3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

“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C

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

33.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贡献是A

A.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以“中体西用”为思想指导方针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3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根本措施是A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

C.变科举、开学校D.办报刊、立学会

35.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C

A.制定宪法B.召开国会C.开制度局D.废除科举

36.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D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二、非选择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

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

变法的要点是:

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4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4分)

 

38. 韩非子指出: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

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39.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1)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

 

(2)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

(3)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

(12分)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

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

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日: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1)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

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分)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

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3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司马光: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

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6分)

 

4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

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

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

(2)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6分)

43.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

《西方社会史》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

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3分)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6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

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0分)

45.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

“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

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KuangHsuhadreadtheworksofChengKuangYing”。

问题出在KuangHsu帝是谁。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46.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

“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为什么?

(2分)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4分)

47.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

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共6分)

 

48.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

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4分)

 

(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

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4分)

 

(3)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

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3分)

 

(4)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