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141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docx

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玉林期中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

(第一、二、三单元)

(本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

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即杭州西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山色:

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解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并不是描绘“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景象。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2—4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沿溯阻绝   溯:

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疾:

C.从流飘荡从:

跟、随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

【解析】溯:

逆流而上。

 

3.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岩石和山峰重叠起来,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者皇帝的命令要紧急宣布,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彼此相和啼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直直地看起来是毫无障碍。

【解析】A项应译为: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B项应译为: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D项应译为: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

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猿鸣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

往之情。

B.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清澈,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湍急。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

甲文以“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来写山之高,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树之密。

C.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和水,

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湍急、清澈等共同特征。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甲乙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D.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

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乙文则通过猿鸣表现环境的生机勃勃。

【解析】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湍急,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清澈。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5题。

5.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

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孙权,继而一统北方。

B.“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鲁智深。

C.猪八戒虽好色、贪吃、懒惰,但也能吃苦,如在平顶山莲花洞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D.黛玉是个宿命论者,她说: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求的。

【解析】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二、(9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第6—8题。

领头羊

蓝 月

我预感到和马晓强的较量在所难免。

我是一位英语老师,到金星初级中学任教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天,我教一(4)班英语。

一(4)班英语成绩普遍不太好,主要是因为班里有马晓强那个捣蛋分子,领头调皮捣蛋,英语成绩倒数第一。

教导主任一边向我介绍情况,一边忧心忡忡地看着我。

我在教导主任眼里,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虽然我的脸上写满了足够的自信。

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自信的笑容顿时僵硬,取而代之的是蒸腾的火焰①。

我的学生们一个个都东倒西歪地趴在桌子上,有的干脆闭上了眼睛打起了鼾。

最气人的是,鼾声此起彼伏、训练有素。

深呼吸,深呼吸。

我暗暗平复了一下心情,将微笑重新舒展,我看着学生们,用流畅的英文做了自我介绍:

同学们,我是你

们的英语老师,我姓陈单名一个丽。

接着我又用普通话问,同学们,你们对我的英语口语还满意吗?

满意——就是一点没听懂——下面传来尖细的拖着长音的假嗓子声音。

哗——整个教室里面充满了哄笑声。

这是公然和我挑衅呀,我当然知道这尖细的拖着长音的假嗓子声音就是来自马晓强。

我慢慢地走下去,目光掠过一张张稚嫩而调皮的脸,我在一个高个子、黑皮肤的孩子面前停住了,你就是马晓强吧?

我——是马晓强——你找我——有事吗——?

这回马晓强不光捏着鼻子说话,还把脑袋扭来扭去,两个眼睛还故意眨巴个不停。

课堂里顿时笑得人仰马翻,有的男同学还用铅笔尺子敲起了桌子,整个教室就像炸开的锅,看来捉弄老师已经成了他们共同的莫大乐趣。

马晓强,又是你在带头调皮捣蛋?

你再这样下去,学校只能开除你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导主任出现在了教室门口,目光威严地盯着马晓强,而马晓强这时候收敛了刚才的嬉皮笑脸,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叛逆,桀骜不驯地回盯着教导主任,浓重的火药味,让空气都劈啪作响。

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走到教导主任跟前,说,主任您误会了,同学们是在欢迎我呢!

接着我走回讲台对学生们大声说,谢谢同学们用这样热烈的方式欢迎我,现在,让我好好地认识一下你们,请点到名字的同学,站起来说“到”。

我一边说一边冲马晓强眨巴了一下眼睛②。

马晓强。

到。

朱英男。

到。

王萌萌。

到。

张小雅。

到。

教导主任看看我又看看学生们,满腹狐疑地离开了。

我走到马晓强跟前,伸出右手,说,马晓强,谢谢你配合我,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马晓强愣了一下,撇了下嘴,不屑地说,切,少来讨好我。

不过,话说回来,你今天蛮够意思③的。

我笑了,说,我本来就够意思呀,以后你会发现我更够意思的。

怎么,连和我握个手都不敢?

握就握,谁怕谁呀!

马晓强伸出手握了一下我的手,我发现他在握手的瞬间发了力,又突然撤了力。

呵,这小子还是比较心软的,他要是真的发力,估计我的手会疼出满头汗。

我微笑地看着马晓强,把马晓强看得不好意思了。

我长得又不帅,这么看我干啥?

我看你是因为我看到宝贝了。

哗——教室里再次哄堂大笑,把马晓强笑成了大红脸。

笑什么笑

你们吃笑药啦?

谁还敢笑,一会儿收拾谁!

马晓强一发急,教室里立马安静了下来,实在忍不住的捂住了嘴巴,硬是不敢出声。

马晓强,既然我们已经握过手了,那么我们就是朋友了。

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有个性讲义气的男子汉。

现在有一件难事,想请你帮忙,不知道你肯帮我吗?

我看着马晓强的眼睛说。

你会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马晓强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刚才我和教导主任约法三章说一定能把你们的英语成绩抓上去。

要是我失败了,就不好继续混下去了。

你能帮我吗?

这我可帮不了你,我英语不行的。

行不行咱们先不说,你就说愿不愿意帮我吧?

怎么帮?

 

我想请你当英语学习委员,帮我维持好上课秩序,怎么样?

你不会是怕压不住阵脚,不敢当吧?

要是实在不行就算了。

切,有什么不敢的,当就当。

马晓强一梗脖子,扫视了一下教室里面的同学们。

好,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趁热打铁,一锤定音。

马晓强不负我望,真的说到做到,我使出浑身解数,教补并用,学生们从一开始被动学习慢慢开始主动学习。

一段时间后,班里面的英语成绩都提高了一大截,期中考试成绩出来,本来全年级六个班倒数第一,一跃成为第三名。

后来,各科成绩都在不断提高。

初三毕业考,竟然大半学生考出了好成绩,马晓强更是像一匹黑马,遥遥领先。

教导主任惊讶地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一边翻看着学生们给我的留言贺卡,颇为得意地说,我呀,找到了好的领头羊④。

刚说到这里,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我手里的一张贺卡上:

老师,你一来我就准备好了和你较量,但是后来我放弃了,还主动进了你的“圈套”,因为你是真正愿意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

老师,谢谢你!

马晓强

这孩子。

我轻声嘀咕了一句后忍不住笑了,笑得无比开心。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①句写“我”表情的变化,从中可见“我”对班里学生的印象很糟糕,从侧面表现出全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素质极差。

B.②句“我”之所以“冲马晓强眨巴了一下眼睛”,是因为“我”希望他当着教导主任的面配合“我”,缓解他和教导主任两相对峙的局面。

C.③“够意思”是指达到相当的水平。

马晓强说“我”够意思的原因是教导主任严厉斥责马晓强,而“我”告诉主任误会了,马晓强和班里同学是在欢迎“我”,维护了马晓强的自尊。

D.④句“领头羊”指“我”利用马晓强讲义气的特点,让他当英语学习委员,让他成为同学们的“领头羊”,带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劲头。

【解析】“够意思”是指够朋友,够交情。

马晓强感谢老师没有在教导主任批评自己时站在主任一边,而是巧妙地为自己捉弄老师的行为遮掩,并无选项中“维护了马晓强的自尊”之意。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3分)

A.小说写“我”在一(4)班教英语时找到“领头羊”,在日后的教学中马晓强负责帮“我”维持纪律,“我”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班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故事。

B.这篇小说具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小说中的教师处理学生故意挑衅的突发事件普遍存在于课堂中,可见作者的选材具有普遍性,有利于突显主题。

C.小说开篇独句成段,醒目突出;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巧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反映了当今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如何对待差生的问题,启示教师们要对学生充满爱,应尽可能地讲究教育学生的艺术,做好差生转化的工作。

【解析】小说中并未写“‘我’创新教学模式”,只是简单提及“我使出浑身解数,教补并用”,故A项无中生有,理解有误。

8.下列对小说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我”是一个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

B.马晓强是一个重情义、好胜心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孩子。

他知错能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C.教导主任是小说中一个次要人物。

他对马晓强的态度简单生硬,反衬出“我”因势利导、机智灵活、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形象。

D.作者以“我”的嘀咕和“忍不住笑了”作为小说结尾,含蓄简洁、意味深长,既回答了教导主任惊讶的疑问,照应上文,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富有感染力。

【解析】“我”回答主任疑问的是“我呀,找到了好的领头羊”,可见,结尾处并非回答主任疑问。

其次,结尾写“我”的嘀咕和“忍不住笑了”,是表现“我”看到贺卡后欣慰的心情,并没有“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之意。

三、(9分)

阅读下面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第9—11题。

错误也美丽

(1)唉,错,错,错,到底错在哪里呢

(A)一位同学唉声叹气着,又揉了一张纸。

纸呈抛物线落下,正巧打在一位老师的文件夹上。

(2)老师打开纸,看了看,尔后又想了想。

抬起头确定纸从哪个班级扔下来的之后,便蹬蹬蹬上楼去了。

(3)一位高大的老师挺立在门口,看了看:

“你们班谁往楼下扔纸了?

(4)全班同学把目光转向老师,唯独那位同学还在

(B)地演算着题目。

(5)过了许久,①从门那边又传来了:

“你们班谁往楼下扔纸了?

”老师抬高了音量。

(6)那位同学似乎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老师那犀利的目光朝他看来,②他赶紧避开老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7)“谁往楼下扔纸了

(C)老师似乎生气了,那脸红得像关公一样,那位同学更是不敢承认了。

(8)他心里正作着斗争,是站起来呢,还是混过去?

他的头脑一片空白。

(9)突然,他站了起来,可能是受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启迪吧。

(10)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朝他射了过来。

他感到畏惧,脸顿时红得像秋天的苹果一般。

(11)老师蹬蹬蹬地走了过来。

③那位同学把头赶紧低下,真后悔刚刚为什么要站起来。

这下死定了!

他紧闭着双眼——准备接受老师的批评。

(12)老师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13)老师拿起笔,把纸平铺在课桌上:

“这位同学,你这道题从这里开始错了。

(14)他先是有心无心地听着,记着,尔后,

(D)。

(15)“以后要认真点儿,做这种题目容不得半点马虎。

”说完之后便又蹬蹬蹬地走了。

(16)全班同学都松了一口气,之后,也恢复了正常,教室里只有他还站着。

17)过了许久,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④把那张纸小心地夹在数学课本里。

(18)这是一次小小的错误,但又是一次多么美丽的错误啊!

 

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解析】应用“豁然开朗”。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①句改为:

从门那边又传来了声音。

B.②句改为:

他赶紧避开老师的目光。

C.③句改为:

那位同学赶紧把头低下。

D.④句改为:

他小心地把那张纸夹在数学课本里。

【解析】不必改。

1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文章开头太突然,应加上相关的交代。

B.第(3)段缺少过渡句,应加上“过了一会儿”。

C.文中“老师”对“那位同学”的辅导写得过于简单,应加以详写以突出中心。

D.结尾一段属于蛇足,应删去。

【解析】A项,这个开头,切入点好,没必要交代什么;C项,这不是文章中心,没必要详写;D项,结尾点题,并非蛇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四、(23分)

12.请你在下面的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

(6分)

1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4)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5)王绩《野望》一诗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连句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春天给大自然穿上了美丽的新装,你很想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同学一起去踏青,可爸爸妈妈担心你,不让你去。

14.针对爸爸妈妈的阻止,你怎么说服他们呢?

(含标点限80个字内)(5分)

了,

、(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5—17题。

学会文明观赏

朱昌俊

(1)目前,全国各地各大艺术院校都在举行毕业展。

据媒体报道,多所艺术院校出现作品被损坏甚至被盗的情况: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学生作品被损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被家长和孩子拆解,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被观众涂鸦,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被损坏……6月2日,四川美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大展《开放的六月》正式对外开放,开展第二天迎来周末,数万市民观展,

出现多起不文明观展行为,导致作品被损坏甚至丢失。

(2)美术学院的学生将毕业展向社会开放,这本来是一

个难得的多赢之举。

对于观赏者而言,既可以免费欣赏到毕业生们的最新作品,也能近距离地感受校园文化;对于毕业生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公众喜爱、欣赏,或是善意地批评,都是一种不错的创作历练。

但这类原本用来传递美的美术展,却被破坏作品、顺手牵羊等不文明现象负累,着实让人遗憾。

(3)这类现象,很容易让人将之与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联系起来。

在根本上,两者属于同一性质。

相对来说,毕业生们的美术展,更容易成为种种不文明行为的重灾区,从不遵守观赏秩序,到乱触摸,甚至是“偷盗”,不文明行为往往表现得更为肆无忌惮。

个中原因不难揣摩,在公共性的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由于解说、保安、志愿者等组织管理相对更完善,多数人迫于外在的秩序感,一般都会刻意压制内心的“不文明”冲动,变得“文明”起来;但到了高校毕业展这样的场合,不再有足够规范的外部约束,甚至打心眼里就认为这类毕业展的“层级”不高,于是便自然放松了“不文明”行为的防线,变得随心所欲起来。

(4)然而,参展的外部环境或许不一样,但文明的标准却是一致的。

只因为参观的对象和环境不同,就不拿文明当回事,显然是对参展本意的背离。

参加各类艺术展,不只是一种艺术意义上接受美的熏陶,也包括对于文明参展、观赏文明的习得与训练。

人们很难相信,一个连基本的观赏文明都不遵守的观赏者,又如何能够真正领悟到艺术的魅力?

人的观赏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与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融为一体的。

破坏展品,不仅是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也破坏了整个艺术展的气氛,传递出不和谐的音符。

(5)当下社会文化资源的供给日益丰富,各种文艺展会越来越多,进博物馆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参加展览已变成不少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文明观赏也就成为现代人公共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按理说,通过参展、旅游等公共训练,大多数人都应该具备文明观赏的素养。

可就现实来看,我们还并未培育出应有的观赏文明。

这种软实力上的欠缺,其实不利于文化资源的社会供给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就以高校为例,开放性的毕业美术展频繁遭遇破坏、丢失,无异于给毕业生和校方浇了一盆冷水,很有可能使得部分学校不得不放弃开放办展的做法。

(6

)古人就有“赏花以破怒”“着书以释怒”的传统。

在现代,观赏文物也好,欣赏画展也罢,也该让人破除心中的不文明冲动,让观赏过程成为一种文明素养习得和培育的过程。

对于一名合格的欣赏者而言,艺术之美是第二,文明行为之美才是第一位的。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含标点限10个字内)(5分)

16.作者在文末说:

“对于一名合格的欣赏者而言,艺术之美是第二,文明行为之美才是第一位的。

”对此,你怎么看?

(含标点限40个字内)(5分)

17.请你写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观点的论据。

(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

姿

六、(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

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你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2)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