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91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docx

新闻采访复习大纲

新闻采访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说明:

横线必考,斜体为可能考)

新闻采访:

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媒体传播新闻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社会活动。

记者:

广义:

把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审者都称为记者。

狭义:

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采写(拍摄)工作的人

新闻线索:

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或信号

采访对象:

是那些知晓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人。

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需要向其了解、核实事实的对象,是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事实的人。

首因效应:

指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

或者说,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产生的影响。

显性采访:

是指记者在采访中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采访身份和表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

是指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意图,以其它社会身份进入到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过程中,用秘密手段记录和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采访方式。

体验式采访:

是指记者参与并体验被报道对象的工作、生活及其环境,并在体验过程中进行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

采访观察:

是指记者通过自己的观看和体察来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基本的采访方法。

新闻发现:

是指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对客观事实及其蕴含的多重新闻价值迅捷准确的把握和判断的过程。

透视能力:

指的是看穿表面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专业记者:

是指专门报道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记者。

机动记者:

是根据媒体报道需要,不分行业地域进行采访的记者。

特派记者:

是因媒体特殊或重大的采访需要、受特别派遣进行采访的记者。

特约记者:

是媒体聘请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宣传新闻工作或者其它媒体的工作人员,以本媒体身份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

驻外记者:

是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座谈采访:

是记者邀请一些采访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基于同一主题或同一新闻事实而进行的采访活动。

现场采访:

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通过现场观察、倾听、感受,以及现场对新闻当事人、知情者(目击者)或相关人进行访谈的一种采访方式。

蹲点采访:

记者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历史地了解或掌握某一具有典型意义或新闻价值的地方、单位或人物,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其所进行的采访。

书面采访:

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采访的情况下,通过书面形式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由采访对象书面作答的采访方式。

问卷采访:

根据一定的报道主题或就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制定问卷调查表,向一定数量的对象发放并回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报道的采访方式。

电话采访:

记者通过电话对采访对象进行的采访。

网络采访:

通过网络通讯如QQ、MSN等即时通讯方式和电子邮件、博客等对采访对象进行的采访方法。

也可以通过收集整理甄别等采访方式,对网上发布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现象进行报道

第一章绪论

二、记者的历史

1、中国记者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

邸报与记者。

1815年8月5日创办于马来亚马六甲的第一家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愚弟”。

此后出现了“主笔”这一称谓:

主持笔政的人。

“笔政”延续至国民党时期。

《申报》早期的多种称谓(达10种以上):

“访员”、“访事”、“探员”、”探事”、“采访”等。

中国最早的“记者”称谓见于《清议报》第七、八两期刊出的《时事十大新闻汇记》(粱启超.1899年3月.日本横滨)。

《申报》1905年业务改革首次使用“记者”。

2、西方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考试范围,但只须了解)

最初的职业记者:

15~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小报与西方职业记者的出现。

西方19世纪日报大增和通讯社的建立,使职业记者队伍明显扩大。

(政论报纸记者、商业报纸记者、当代报纸记者。

二十世纪电子媒体的崛起,使西方职业记者队伍进一步壮大,除文字、摄影记者外,出现了广播记者、电视记者。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记者队伍产生了新的变化:

公民记者。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OhMyNews等)。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三、记者的类型

1、专业记者和机动记者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报道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记者。

机动记者是根据媒体报道需要,不分行业地域进行采访的记者。

2、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

特派记者是因媒体特殊或重大的采访需要、受特别派遣进行采访的记者。

特约记者是媒体聘请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宣传新闻工作或者其它媒体的工作人员,以本媒体身份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

3、地方记者和驻外记者

地方记者与记者站。

驻外记者是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

4、根据媒介类型不同来划分记者类型

报刊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电台记者、电视记者、通讯社记者、网络记者。

五、我国新闻记者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

新闻出版署(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产业部

管理依据:

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起施行)、《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信息产业部: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

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应在新闻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

记者节:

11月8日

第三章:

记者的职责和修养

第一节记者的职责

一、采写新闻

采写新闻是记者的首要的、基本的职责。

要重视消息(硬新闻)的采写;

要有头条新闻意识和独家新闻意识;

不能漏掉重大新闻;

注意处理与领导、编辑和编务部门的关系。

二、反映情况

在我国,新闻记者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反映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职责。

两个方面:

1、向党政等领导决策机关反映情况(通过内参形式);

2、向媒体决策层反映情况(涉及媒体宣传报道方面)。

三、做群众工作

这是加强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工作。

从记者角度讲,也是建立消息源的重要途径。

一是做好联系、培养通讯员的工作;

二是注意接待群众上访,根据情况作出妥善处理;

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群众(包括采访对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

第二节记者的修养

•政治修养、作风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道德法律修养。

一、政治修养

1、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政治观点:

新闻采访报道必须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

3、政治纪律: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自觉遵守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4、政治敏感: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所具备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

5、政治远见: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所具备的政治预见能力。

二、理论修养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后来的发展)。

2、哲学:

认识论、方法论。

3、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三、作风修养

1、思想作风修养:

核心是记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工作作风修养:

核心是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四、基础知识修养

1、记者为什么要有广博的知识?

2、如何认识“博”与“专”的关系?

3、记者应建立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4、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新闻专业修养

1、新闻理论修养。

2、新闻业务修养。

具备较高的采访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发现新闻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调研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具备较强的新闻写作能力(熟练、快捷地驾驭各种新闻体裁)。

3、采访技能修养。

熟练运用各种媒介传播手段(摄录器材、图文处理软件、网络和通讯工具)。

语言工具:

方言土语、少数民族语言、外语。

驾驶交通工具。

六、记者应是复合型人才

1、知识结构。

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历史、地理等)。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新闻理论业务知识。

2、能力结构。

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快速反应(敏捷的思维与行动)能力、写作摄影摄像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驾驶交通工具能力。

3、获取知识和具备能力的途径。

知识结构:

通过书本和学校(每门学科必看一本基础书、坚持阅读相关报刊,并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重点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

能力结构:

通过实践与社会(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种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和人,培养锻炼自己社会活动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策划能力、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能力)

4、正确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

第四章新闻线索的获取

二、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或信号。

它可能是某个事实的梗概或片段,可能是某种现象或变化征兆,也可能是某个数字或地名、人名,甚至有可能是一个说法、传闻,等等。

新闻线索比较简略,可能没有细节,没有全貌或全部过程,不是完整的新闻事实,本身并不能构成要素齐全的新闻报道。

主动新闻线索和被动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多寡是区分“富”记者和“穷”记者的标志。

(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

1、记者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

2、常规新闻来源(主动新闻报料或新闻热线,要求报道的官方会议、活动,官方的新闻发布会等)。

3、群众来信来访。

4、其它新闻媒体及其记者。

5、互联网。

(三)记者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具体途径

1、从党和政府重要文件、领导人和行业精英人物的活动、讲话中获取。

2、到各种会议中获取。

3、深入到社会、基层和群众中(包括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去获取。

4、从记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获取。

5、从其它媒体的报道和其它媒体的记者的交往中获取。

6、从网络上特别是网络论坛、博客等获取。

第二节社会交往是记者的主要新闻来源

我们可以把记者在采访工作方面的交往活动分为上层交往、中层交往和下层交往。

此外,记者的日常生活交往活动也是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

一、记者必须走“上层路线”

(一)“上层”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场

1、”上层”的相对性。

不同媒体的”上层”与社会的”上层”。

主流媒体的”上层”:

既包括党政等领导,也包括为领导服务的办公厅、政研室等。

2、”上层”是信息汇集中心,也是信息扩散中心。

3、领导、行业精英、社会名流等自身就是新闻源。

(二)“上层”新闻源的特点

1、比较全面、系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2、比较抽象,有可能是脱离具体实际的。

(三)记者必须学会与“上层”交往

1、记者走”上层路线”的便利条件。

2、“上层”对待记者的特点:

既愿意与记者交往,又对记者持”警惕”态度。

3、记者应积极主动与”上层”打交道

4、注意“上层”对记者的”屏蔽”。

二、记者不能忽视与“中层”的交往

1、”中层”的相对性。

2、”中层”新闻源的特点:

是各类信息传播的中介;

对下层情况和上层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

3、主流媒体的”中层”:

职能部门和地方机构。

4、记者应善于与”中层”交往:

多参加中层机构活动;

多采写高质量新闻报道。

三、记者要坚持走“下层路线”

1、”下层”(基层和群众)的相对性

2、”下层”新闻源的特点:

具体、生动、鲜活

3、深入“下层”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深入基层(基地)、深入群众(交友)、深入新闻现场。

4、如何与“下层”交往:

“用脚”。

“用心”。

“用诚”。

四、从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获取新闻线索

1、从与亲朋好友的交往中获得新闻线索。

2、从日常生活中记者的耳闻目睹获得新闻线索。

第五章

采访的准备

第一节采访准备的种类和作用

一、采访准备的种类

新闻采访的准备分一般准备和个别准备两种。

1、一般准备,也即平时准备或经常性准备。

记者对所在媒体的内容定位、编辑方针、报道思想和受众群体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

对媒体宣传报道的范围、领域或行业(历史、现状、未来趋势等)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

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政策等有全面的掌握。

2、个别准备,即针对具体的采访任务而进行的准备。

二、采访准备的作用

熟悉采访的领域或行业;

初步了解采访对象(事与人);

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应对采访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提高采访效率。

 

六、拟定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采访的目的、方向和重点,采访范围和对象,采访时机和步骤,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急措施等等。

采访计划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

有时可制订综合的采访计划,对采访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有时也可制订出专题性的采访计划,即根据一次比较大型的采访的若干选题,分别订出更具体、详细的计划。

有时也可只列采访提纲,专门就需要采访的问题一一列出,并标出重点所在

七、采访的事务性准备(考试范围,但只须了解)

1、物质准备。

因为采访的地点有远有近,采访的时间有长有短,采访的任务也千差万别,所以记者还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比如,要准备好介绍信、采访本、稿纸、钢笔或铅笔、衣服、钱票、生活用品等。

要拍摄照片的话,还要检查一下照相机、闪光灯、胶卷是否准备充足。

广播电视记者还要注意录音机、摄像机、磁带、胶带、胶片等准备情况如何。

如出远门,或者去生疏地方采访,则还应注意别忘了携带车船机票、地图或向导等。

此外,对于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困难,也应有所估计,并准备相应措施。

2、个人仪容。

第六章采访对象

二、针对不同采访对象的应对措施

1、热情接受采访、主动提供情况且比较善于表达者。

对于这类采访对象,既要满腔热情又要冷静审慎。

记者要特别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事实材料,要注意核实印证,不能轻信或者是偏听偏信。

2、愿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表达和交流者

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也有两种:

一种是性格内向、言辞简短、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一种是面对记者采访心理上紧张。

对于前者,记者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对象说出所需要的事实。

这种启发和引导当然是建立在记者访前对采访对象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比如,对象有些什么兴趣爱好?

熟悉哪些人和事?

等等。

或者暂时放弃对其采访,从外围入手,在了解掌握大量材料后,再对其进行采访。

由于在外围了解和掌握了大量事实,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就会比较容易和深入一些。

对于后者,当然是消除对象的紧张心理。

办法有:

记者不要把采访弄得十分正式,应把采访过程变成一种随意的、朋友式的聊天过程;必要时停止采访记录和录音、录像,关掉灯光等;和采访对象谈论他熟悉的人和事,通过现场的某些事物来转移话题、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等等。

这两类采访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办法可以应对:

即记者把采访融入到对象的工作生活中,使对象对记者由陌生变为熟悉,这样采访就会容易起来。

3、虽不拒绝采访但对采访持有疑虑者

这类采访对象往往是对记者的采访意图不明确,担心记者的采访报道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首先应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的意图,让对方明确采访报道的目的和社会效果,打消采访对象的疑虑,使采访能顺利进行。

明确采访意图后仍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应根据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4、不愿意或者拒绝接受访问者

有下面一些不同种类:

谦虚。

工作忙。

年龄大身体不适。

本人工作生活方面遇到挫折和困难。

担心接受采访对自己今后工作生活有不良影响。

害怕正面采访报道有负面效果。

以前被记者采访报道有负面教训。

怕暴露本人或单位的问题。

因反感记者的举止言行而不愿接受采访。

5、希望通过接受记者采访达到某种非正当目的者

在正常采访的同时对这类采访对象保持高度的警惕;

摸清采访对象的动机和目的;

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实进行认真的核实,从不同的新闻源予以印证。

6、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包括暴力手段

企图掩盖事实、阻止记者采访者

这类采访对象有两种方式对付记者:

软性手段和硬性手段。

应对措施:

通过隐性采访方式获取事实。

对企图掩盖事实的采访对象,通过旁敲侧击、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等技巧性较高的提问来获取事实。

面对硬性手段时应注意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既要保护好自己和已获取的事实证据,又要通过采访知情人、相关人和其它外围采访方式进一步掌握事实。

第七章访谈与提问

第一节访谈顺序和访谈时空的确定

一、访谈顺序的确定

1、先中心(当事人、部分知情人)后外围(相关人);

2、先外围后中心;

3、中心外围交叉进行。

二、访谈时空的确定

1、确定采访时间

方式:

通过通讯方式和中间人士协商采访时间,一般以采访对象自定为宜(体谅对方会使采访对象更加配合记者的采访);通过领导管理者安排采访时间;即时进行采访。

(给采访对象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

原则:

时间的确定应以采访对象能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接受采访的时间为基本原则。

但对于一些很忙的采访对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确定采访地点

原则:

应以采访对象不感到局促不安的地点为原则,一般应是他熟悉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

这类环境除可以使对象不感到局促不安外,还可以比较容易为记者找到切入的话题,同时也可以为对象找到激活采访对象思维和记忆的现实场景。

第二节记者与访谈对象:

第一印象与人际吸引

一、第一印象

也称初始印象或初次印象是第一次见面或第一次接受有关信息时形成的印象。

记者的第一印象,来自两种信息源:

记者对访谈对象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材料。

第一种:

通过对访谈对象的观察所形成,包括其外表(面部表情、眼神、气质、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等)、言语和行为。

第二种:

记者查阅或别人介绍的。

记者的采访很容易受到间接材料的引导或误导。

第一印象的作用谓之”首因效应”或初始效应。

指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

或者说,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见面)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产生的影响。

记者既要根据第一印象对采访对象尽可能地客观准确的认知,又要注重自身修养,尽可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采访顺利和成功。

风度优雅、通情达理对记者来说十分重要。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从印象管理的角度看,记者要控制好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形象,在采访陌生的对象时,注意首因效应;在采访熟悉的对象时,更应该注意近因效应。

服饰语言的首因效应

服饰发展至今,已经凝聚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记者作为现代社会最活跃的交际者,势必要借助各种工具获取和传播信息,包括对服饰语言的学习和利用。

它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要具有解读服饰语言的能力。

记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解读服饰语言的能力。

记者应该也能够通过对象的服饰而知其性格、喜好、文化素养、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当然这种认知是大概的、肤浅的和经验性的,还有待于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核实。

如果看到对象的服饰而无任何感知,这样的记者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记者应重视服饰语言的运用。

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衣着仪表.

面对一些特殊的采访对象,或者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采访,对服饰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记者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记者对待服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装要整洁、端庄,不能太个性化。

在采访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时,有时需要改换行头,以适应对象的需要。

必要时,甚至可以穿上该行业或采访对象的职业服装。

•着流行服饰切勿过分超前,可适当考虑个人风格,但必须考虑采访对象的接受程度。

•勿与采访对象争奇斗艳,以免引起对方不悦。

•对于女性记者而言,不修边幅情况应尽可能避免。

•在正式场合,女装不可过露,男装不可过于随便。

•勿在鼻子、唇部、脸部诸不适当的部位上穿孔及装点饰品,女性记者不要浓妆艳抹。

•要保持发型自然,不要过度修染、怪异或披头散发。

•此外还应注意:

指甲要洁净无污物;牙齿要清洁,齿缝无菜屑之类;避免身体的强烈气味等。

三、人际吸引

增进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1、接近性:

空间接近和心理(精神)接近。

2、相似性。

3、互补性。

4、能力与特长。

5、仪表。

6、真诚和热情。

四、访问条件的创造

1、选择适宜的访问时机

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

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4、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

5、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

6、穿插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灵活的注意转换

第三节谈话

记者的谈话与一般人的同与异:

方式相同而目的不同。

记者的谈话,贯穿于采访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各个环节。

它和提问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采访(访谈)。

采访是否顺利与成功,与记者的谈话方式、方法、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记者必须研究谈话方式方法和训练自己的谈话能力。

谈话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在于说明采访意图,沟通与采访对象的感情,以及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为提问做好起承转合。

它虽然不像提问那样,可以获得不为记者所知的新情况,但却是赢得对方信任,使对方愿意把情况告诉给记者的前提条件。

一、谈话:

真诚相见,倾心交流

谈话是为了更好地提问,为了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

因此,记者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与采访对象真诚相见,用话语来有效地触动对方的心灵,使对方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像好朋友一样和记者倾心交流,做到无话不说,并且实话实说。

谈话的开始——寻找最佳切入点

一般来说,记者与采访对象刚一见面,除非特殊情况,记者不宜马上就提那些有棱有角的尖锐问题,而是需要有一个相互熟识的过程。

此时,记者开头的谈话和话题的选择就变得格外重要。

记者在采访开始,先通过谈话,与对方联络感情,以取得对方信任,然后再切人正题,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性。

”接近性”原理。

运用接近性原理,寻找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点”,是消除对方戒备心理或紧张情绪的”钥匙”,是拆掉壁垒,和对方打成一片的诀窍。

记者做到了这一点,把开头的话说好,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二、谈话:

转折过渡,张弛有度

理想的采访,应该是既有提问,又有谈话,且提问和谈话交叉进行。

这样,就可使采访气氛张弛有度。

既能提高采访效率,还能保持记者和采访对象双方的兴奋。

一般来说,记者在一个方面的问题问完之后,进行谈话用以调节气氛,并引出对下一方面问题的提问。

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善于运用谈话来进行转折和过渡。

第四节:

提问的类型和角度

一、提问的类型

提问的类型有两种:

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定面较宽,访问对象在回答时有较大的空间和灵活性的问题。

开放式提问一般较缓和、自然,适宜于获取宏观的、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访问松散、空泛。

所谓封闭式问题,是指记者所提问题限定面较窄,访问对象在回答时不易回避、只能具体回答的问题。

封闭式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宜于深挖某些事实,获取具体材料。

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访问气氛。

开放式提问的特点:

①给对方以更多的”自由”;

②但是双方沟通交流比较松散;

③气氛较为轻松、自如;

④但是获取事实难以具体和深入;

⑤记者提这类问题比较省力;

⑥但采访对象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回答比较困难。

以上6点,实为3组,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对立统一的3组矛盾。

封闭式提问的特点:

①对方回答问题的自由度较小;

②但是双方的沟通交流比较紧密、具体;

③问题具体、范围严格,但若选择不当可能会丢掉更好的提问点;

④如果选择得当,特别有利于深入、具体地了解情况并获得对某个问题的明确回答;

⑤记者提这种问题需要了解情况比较全面,或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

⑥采访对象回答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以上6点,也可分为3组,①②、③④、⑤⑥,两两相照,对立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