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533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5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

文章阅读(505)

1.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A.500年周期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竺可桢

C.峰值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冷相位

1.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1.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1.4.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1.5.这段文字主要()。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1.根据文意,下面对米勒实验目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复杂的有机分子

B.证明氨基酸存在于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

C.找到原始地球上合成蛋白质的物质

D.探寻地球上生命的最初来源

2.2.据文意,对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越长越久,人们的记忆就不大清晰了

B.人们研究的领域拓宽了,米勒的实验就已经过时了

C.米勒实验的假设是错的,人们也就不再相信他的理论了

D.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是错的了

2.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一度相信是地球自身产生的氨基酸合成了蛋白质

B.米勒的实验不应该在烧瓶中放进甲烷和氧气

C.弄清了氨基酸的来源,就找到了蛋白质的来源

D.只有不同手性的分子结合到一起,才能产生蛋白质

2.4.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勒的实验没有考虑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比率和不同排列方式

B.L—氨基酸和D—氨基酸能分别聚合成蛋白质

C.米勒的实验对人们认识氨基酸的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

D.米勒烧瓶里所生成的氨基酸是分子数量相等的L—氨基酸和D—氨基酸混合而成的消旋混合物

3.1.生物学家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的原因是()。

A.如今已经进入基因时代

B.癌症发生跟身体的器官无关

C.解剖学无法定义癌症的分类

D.癌症发生与分子机制突变相关

3.2.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

B.而且

C.反之

D.另外

3.3.研究者认为,可以借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常规的化疗放疗对人体其他部分有伤害

B.治疗可以采用靶向药物的鸡尾酒疗法

C.鸡尾酒的配方随肿瘤的突变随时调节

D.病毒产生抗药性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

3.4.要使文章中这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得以实现,关键在于()。

A.研究出靶向药物的鸡尾酒疗法配方

B.对BRCA1和BRCA2致癌原因深入探究

C.识别出各种会引起癌症的基因突变

D.完成25000例个体肿瘤的DNA测序

3.5.如果把这篇文章分为三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以下各题: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

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以右、前为尊。

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

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

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

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

《尔雅》说:

“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

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

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

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

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

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

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

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

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

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

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

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

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

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

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

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

“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

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

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4.1.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4.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徒跣:

本义是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B.鸣佩玉:

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C.踟躇:

举步不定、犹豫不决

D.趋礼:

古代官场中的一种行走的礼仪,要求行走时要保持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姿态

4.3.不是作者所说的“某一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

B.思想意识的不同表现

C.文化素养的品评标准

D.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

4.4.对颜回效仿孔子走路的原因的理解,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崇拜孔子,想要学习孔子的一切

B.颜回走路太难看,常受到他人的嘲笑

C.在颜回眼里,孔子的步法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

D.在当时,孔子被确定为君子的典范

4.5.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

B.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

C.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

D.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

现在电话已经普及,传真机使用得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写信也就越来越少。

现在哪些人写信比较多呢?

据调查,写信多的是三种人:

一是正在恋爱的人。

因为恋人有时心里想要说的话,嘴上却不好意思讲,多是借助书信表达出来。

二是军人。

军人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打电话、发传真都不是太方便,同时他们也想通过写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三是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大学生也多是用写信的方式向亲友报告自己的生活情况,以及向家人要钱要物。

5.1.现在为什么人们写信少了?

()

A.普遍使用电话和传真

B.写信时间用得多

C.写信花钱多

D.人们变懒了

5.2.恋爱的人为什么喜欢写信?

()

A.他们时间比较多

B.怕打电话时别人听

C.说心里话更方便

D.写信心情更快乐

5.3.大学生给亲友写信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上课内容

B.报告生活情况

C.提高文化水平

D.给家里寄钱物

1.1.答案:

A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

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

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

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重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2.答案:

D

解析:

D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

A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5350年以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答案:

C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

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1.4.答案:

B

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可知,B项偷换概念。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1.5.答案:

C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

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

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2.1.答案:

D

解析:

需要把四个选项代入到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中进行比对。

根据原文,A、B、C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A选项对应第一句话;B、C选项对应第二句话;D选项中的“最初来源”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答案:

D

解析:

首先定位,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的位置,并对上下文进行分析。

划线句子是原文第二个自然段中的首句,在原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上文中讲到米勒的试验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则说到其实验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D选项的解释最为合理、准确。

A选项是典型的字面意思。

B选项无中生有。

C选项半对半错,后半句话表述过于绝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答案:

A

解析:

本题难度较高,四个选项均不能再原文中直接找到对应语句,需要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引申推理。

A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尾句,推断恰当。

B选项偷换数量关系,原文中用的是“少量”,不能被替换为“不应该放入”。

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2.4.答案:

B

解析:

四个选项回到原文进行一一对应。

A选项对应原文第二个自然段后半部分,与原文保持一致;C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与原文保持一致;D选项对应原文第二自然段尾句,与原文保持一致;B选项中的“分别聚合成蛋白质”在原文中并不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3.1.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文章阅读的细节判断。

质疑传统癌症分类的原因应该定位到文章①和②。

前一句指出生物学家对根据肿瘤出现的位置来给癌症分类有质疑,后一句说明肿瘤的真正原因与突变有关,传统分类方法应该被以突变依据的新方法取代。

这个原因与选项D完全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虚词辨析和在语境的使用。

空缺定位在文章第④部分第一句。

③说的是“存在于不同器官,由相同突变引起的肿瘤”相同点比较多,④说的是“存在于相同器官,由不同突变引起的肿瘤”可能非常不同,这两句表述的情况恰好相反,但从正方两方面都说明了按照突变划分肿瘤更科学。

因此,这个空用C项“反之”更为合适。

本题B项“而且”是干扰项,也是为说明同一个观点的递进,但不如“反之”的语气强烈,证明力更强。

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文章细节判断理解。

文段⑧和⑨对借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的鸡尾酒疗法进行解释。

B项、C项、D项都是鸡尾酒疗法的内容。

A项说的是常规的化疗放疗治疗癌症方法的弊端,由此并不能得出可以用艾滋病治疗方法治疗癌症,与题目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文章细节判断理解。

文段⑩中“当前最需要也是最艰巨的努力在于:

识别那些在个别细胞中自然产生的致癌突变”。

由“最需要”、“最艰巨”可认为C项找出基因突变是治疗癌症的关键所在,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B

解析:

4.1.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第1段最后几句只是说官场中“步行不得迟缓”,并没有提及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需依礼,D项表述扩大了内涵,故选D。

A项由原文“道路之上……要受到非议”可以推出;B项由原文“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可以推出;C项由原文“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

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C项由原文“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躇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可知是对“踟躇”的理解正确。

A项由原文可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是“徒跣”后演化出来的引申义,并非本义;B项由原文“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又显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可知“鸣佩玉”是指君子步行之时,佩玉自动发出的声音,并非要用手摇动,且它喻示的含义不仅是显步行之美,还喻示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D项“行走时要保持迟缓不迫”的理解有误,文中首段最后指出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

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A项表述为“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概念过大,文章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确实有提到一些字词的含义,但只是客观解释,并没有深入阐释到语言文字发展历史这一层面,所以选A。

其余三个选项在文章中均有体现,B项可以从第二段中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反映儒道两家不同思想意识得到体现;C项可以从第二段中“汉末至魏晋时代……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得以体现;由第一段论述了大量古人对于步行的各种礼仪制度可知,了解步行的内涵可从中看出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所以D项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第二段说颜回效仿孔子走路受到批评,后文给出了辩解,说明他这么做的原因是“除了他要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C项表述符合文意。

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到此点;D项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态度理解题。

整个材料构成分——总结构,文章最后一句总结全文,“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而前面几段文字也正是在这个主旨下举例分别介绍从“步行”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反映出的不同历史文化现象,可知B项符合作者观点态度。

A项在原文中无根据,文章首段介绍古人步行受礼法严格限制,仅是客观陈述历史文化现象,并未表态;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由原文第二段可知,儒学的衰亡是导致人们对美的崇尚更显著的原因之一,而并非C项中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D项属主观臆断,作者在文中第二段也仅是客观陈述了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并未透露出自己态度,“尊道”一说没有根据。

故正确答案为B。

5.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材料第一句话“电话已经普及,传真机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写信就越来越少”可知写信少的原因是电话和传真使用普遍,A项正确。

BCD项在材料中都没有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5.2.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中“因为恋人有时心里想说的话嘴上不好意思讲”可知恋爱的人喜欢写信是因为通过写信说心里话更方便,C项正确。

ABD项均不是文章所表述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C。

5.3.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用写信的方式向亲友报告自己的生活情况,以及向家人要钱要物”,可知B项正确。

AC项文中没有提到;D项也是生活情况,从属于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