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522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docx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

古代散文类别简表

名称

特     点

举    例

史传体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排。

《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

按国家(诸侯国)分别记述史实。

《战国策》、《国语》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

“纪”为皇帝本纪,列在书前,“传”为其他人物的列传。

记述某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

《汉书》、《宋史》

连贯叙述各个时代的史书。

《史记》

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体体裁。

《通鉴纪事本末》

论说文

语录体

记录人物言行,无完整篇章结构。

《论语》

论说体

有正式题目,讲究结构层次。

《荀子》

以论证为主,善于析理,以人物史论为多。

《过秦论》、《六国论》

也称“杂说”。

阐述某一事物兼议论的文体。

《师说》、《捕蛇者说》

从根本上探讨某种理论、政治制度等。

《原毁》

赠序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帙而为之序。

后凡惜别赠言文章,不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

寓言

将道理寓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中。

《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通过信件阐述见解、主张。

《答李翊书》

向君王分条陈述意见、奏议。

《谏太宗十思疏》

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陈情表》、《出师表》

古代考生就发问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

《教战守策》

杂记

叙事为主,也可抒情议论。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笔记

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

篇幅短小,题材广泛。

《梦溪笔谈》

应用文

古代常刻铭于碑文或器物,或以称功德,或以申鉴戒,后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

碑 志

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

《五人墓碑记》

祭 文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祭妹文》

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指南录>后序》

(续表)

类别

合  称

内  容

 

三公

周代:

司马(军政)、司徒(土地百姓)、司空(工程)

西汉:

丞相、太尉(军政首长)、御史大夫(中央秘书长)

东汉:

太尉、司徒、司空(军政最高长官)

明清:

太师、太傅、太保(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三老

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三军

中军、上军、下军

          中军为三军统帅

中军、左军、右军

六军

《周礼》:

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后以六军泛指朝廷的军队

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

三教

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三才

天、地、人

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

四公子

(四君子)

孟尝君(齐)、平原君(赵)、春申君(楚)、信陵君(魏)

花中四君子

梅、竹、菊、兰

五谷

稷(谷子)、黍(黄米)、麦、菽(豆)、麻

五霸

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有多种说法)

七雄

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七情

儒家:

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

喜、怒、忧、惧、爱、憎、欲

古代名号称谓知识简表

类 别

说      明

举       例

姓 氏

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

姓与氏的合称。

古时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

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秦汉以后,姓氏不别。

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战国后姓氏混而为一,自天子到庶人都能有姓。

古代贵族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用来明贵贱。

可以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官为氏,以所居之地为氏,以技为氏,也可以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①姜、姚、姬、赢等、

②殷人祖先姓子,后分为殷、时、来、宋等氏

②③以国为氏:

齐、秦、陈、赵等

④以邑为氏:

屈、解等

⑤以官为氏:

司马、司空等

⑥以所居之地为氏:

东门、西门

⑦以技为氏:

巫、陶等

⑧以祖先的字为氏:

季、孙、肥

(续表)

类别

说         明

举   例

古代婴儿出生三天由父亲命名(《士冠礼》)。

一般取名均有它的特定含义。

①以干支生肖取名:

唐寅(字伯虎)

②从经书中取名:

曹操(字孟德)

(《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

字、表字

古人除姓名外还有“字”,因字与名互为表里,因而也称“表字”。

旧说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ī)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一般所取之字都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名字连说时,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

①屈原,名平,字原

②诸葛亮,名亮,字孔明

③岳飞,名飞,字举

号、别号

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号与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以人称身份自号

叟、老、子、翁等

以居处及用具自号

斋、庵、舍、庐等

以旨趣为号

唐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

以自勉自戒为号

唐司空图自号知非子

以居地环境为号

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以珍藏为号

晋王羲之自号宝晋斋

以专业为自号

明施邦彦自号点易斋

以生辰年龄自号

宋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二人

以形貌特征自号

明祝允明自号枝指生

以仰慕自号

宋俞詹仰慕陶元亮自号景陶斋

以文学意境自号

清蒋坦自号夕阳红朱楼

以惊语自号

明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排行

兄弟姐妹依长幼排列的次第。

常见的有两种排法。

1.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古时也有用作成年的表字。

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最小。

2.以数字表示排行,多见于唐代。

①伯夷、叔齐

②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

③韩愈《祭十二郎文》,十二郎名老成,是韩愈的侄子,在族中同辈间排行十二

诨名、绰号

按照人的容貌、性格特点所取的别名,又称“绰号”。

《水浒传》中的人物

①宋江,及时雨

②吴用,智多星

室名、斋名

宋元以来,文人佳士常自取或由他人贺取“室名”、“斋名”。

室名,所居之室的名称;斋名,书斋之名。

①清盛宣怀的室名:

思补楼

②清蒲松龄的斋名:

聊斋

郡望

魏晋至唐时,每郡的显贵称“郡望”,又名地望,意为世居某地为人所望。

后来就把望族所在地的郡名来代替某姓氏。

唐人常以其郡望代替自己的名字。

唐韩愈自称昌黎韩愈,世称昌黎先生,其文集名为《昌黎先生集》

谥号

古代帝王及大官死号,朝廷常根据死者生前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该称号叫做“谥号”。

一般用一两个字,评价好的,用文、武、昭、惠等;评价坏的,用厉、炀、愍(mǐn)、幽等。

①西伯姬昌死后谥号为“文”,世称周文王

②岳飞死后谥号“武穆”,人称岳武穆

③隋代皇帝杨坚谥号“炀”,世称隋炀帝

(续表)

类别

说      明

举        例

私谥

古人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所加的谥号,称私谥。

有私谥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学者或隐士。

私谥始于东汉,盛于宋代。

晋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作诔(lěi,表彰死者表示哀掉的文辞),谥为“靖节徵士”

庙号

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这就叫“庙号”。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第一个皇帝的庙号一般称太祖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高宗、世宗等。

古书中记载某个皇帝,有时仅书庙号或谥号。

汉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称世宗

全号

古人在特别郑重严肃的场合称呼已死的皇帝时,往往在庙号之后连称谥号,这就叫“全号”。

汉文帝的全号为“太宗孝文皇帝”

尊号、徽号

用美好的词语称颂帝王和皇后,表示尊重和褒奖的意思。

与谥号的不同是:

尊号与徽号是在帝王和皇后生前加上的称号,谥号则是死后加上的称号。

尊号与徽号可在帝王和皇后死后留作谥号,多数则另加谥号。

①慈禧太后生前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死后用作谥号

②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元年受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加号“圣文”,天宝元年又加号“天宝”

避讳

封建时代对君王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或以“某”代替)等办法进行回避,叫做“避讳。

①避汉文帝刘恒讳,把姮娥称为嫦娥

②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昭君改为明妃

③《原毁》中“其国家可几而理欤”中的“理”,为避唐高宗李治,改“治”为“理”

④《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人风”即“民风”,以避唐太宗李世民的“民”

赐姓赐名

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为了表彰安抚维护其统治的臣下,而赐姓或赐名。

赐姓,即赐予臣下以国姓(指帝王的姓);赐名,其名常带表彰之意。

亦有增字或减字赐名的。

①赐姓:

刘邦封项羽族人项伯等四人为刘侯,赐姓刘氏

②赐名:

唐杨贵妃堂兄原名钊,被赐名为国忠

③增字:

南朝宋张世,明帝增“世”为“兴世”

④减字:

吴喜公被明帝减为吴喜

贬改姓氏

封建社会中,对被贬黜的臣下有贬改姓氏之举,即将原姓氏改为其他姓氏,以示在宗族中除名,或将原姓氏减少笔画以示贬低之意。

①改姓:

南朝刘宋时范晔等谋立刘义康案,范晔被杀,刘义康被黜后贬改姓氏为留氏

②减少笔画:

谢氏贬改为射氏

古代常用纪年法知识简表

类别

说 明

举  例

年次纪年法

按新君主即位的年次纪年,即位当年为元年,次年为二年……直到下一个君主即位为止。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

十年春、齐师伐我(即鲁庄公即位的第十年)(《曹刿论战》)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元的先例,他即位的一年称为建元元年,“建元”就是他的年号,以后依次称建元二年、建元三年……有的皇帝在位只用一个年号,也有的多次改换年号(称“改元”)。

明清两代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

庆历四年春(庆历,宋仁宗年号;庆历四年春,即宋仁宗即位第四年的春天)(《岳阳楼记》)

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相配,单与单配,又与双配,按顺序可以配成六十对,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周而复始,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纪月、日、时)。

干支纪年始于东汉。

①辛亥革命(辛亥、辛亥年,即1911年)

②甲午战争(甲午,甲午年,即1894年)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①子年——鼠年

②辰年——龙年

③午年——马年

年号干支纪年法

由于单用干支纪年容易混淆,因此常把它与年号相配合使用。

①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明熹宗年号;壬戌,干支纪年。

即1622年秋天)(《核舟记》)

②乾隆丁亥冬(乾隆,清高宗年号;丁亥,干支纪年。

即1767年冬天)(《祭妹文》)

常见古代时间名称简表

古    称

现 代 时 段

十  二  时

时  辰

夜 半

23:

00——1:

00

鸡 鸣

1:

00——3:

00

平 旦

3:

00——5:

00

日 出

5:

00——7:

00

食 时

7:

00——9:

00

隅 中

9:

00——11:

00

日 中

11:

00——13:

00

日 昳

13:

00——15:

00

晡 时

15:

00——17:

00

日 入

17:

00——19:

00

黄 昏

19:

00——21:

00

人 定

21:

00——23:

00

                              (续表)

古    称

现 代 时 段

十  二  时

时  辰

每月初一

每月十五日

既望

每月十六日

每月最后一天

一夜分五更

一更

19:

00——21:

00

二更

21:

00——23:

00

三更

23:

00——1:

00

四更

1:

00——3:

00

五更

3:

00——5:

00

一更分五点

一点

1分——24分

二点

24分——48分

三点

48分——72分

四点

72分——96分

五点

96分——120分

古代年龄段名词知识简表

类  别

年    龄

襁褓

不满周岁

婜婗(yīní)

婴儿

晬(zuì)

婴儿百日或周岁

孩提

2—3岁

龆(tiáo)龀(chèn)、始龀

7—8岁

悼、垂髫(tiáo)

7岁

幼学

10岁

总发总角

10岁左右

金钗之年

12岁(女)

豆蔻年华

13岁(女)

舞勺之年

13—15岁

束发(男)及笄(女)

15岁

弱冠(男)

20岁左右

花信年华(女)

24岁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艾服、知非)之年

50岁

耳顺(花甲、杖乡)之年

60岁

古稀(致事)之年

70岁

耋(dié)

70—80岁

杖朝之年

80岁

耄(mào)

80—90岁

鲐(tái)背

90岁

期颐

100岁

明清科举制情况简表

类别

童试

(非科举考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廷试)

时间

每年一次

三年一次(常在八月。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称为恩科)

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初在二月,乾隆时改在三月。

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会试后一个月,本在三月,乾时改在四月

地点

府、州、县

省城(包括京城)

礼部

初在天安门外,后在保和殿

应试者

儒童和童生

本省生员与监生、萌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

举人

会试录取的贡士

主考官

知县、知府、学政

朝廷派员监临

朝廷派大臣任正、副总裁,再派会试同考官

皇帝主考。

亲王、大臣监试,大学士、部院大臣评卷

考试

内容

除经、史、时务之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除经、史、时务之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除经、史、时务之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策问(就当时政治、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作文对答)

录取名称、案级

生员(或称痒生,秀才,又称茂才,因东汉时避刘秀讳而改名)

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叫解(jiè)元

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传胪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有时也称传胪

古代官职简表

官 职

简             介

皇帝

皇后

贵妃

妃、嫔

太上皇

皇太后

封建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始于公元前221年的秦王嬴政。

皇帝的正妻。

位次于皇后。

皇帝的妾。

皇帝的父亲。

皇帝的母亲。

太子

公主

驸马

皇帝或国君预定的继承人。

一般为其嫡长子,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帝王之女的通称。

皇帝的女婿。

(续表)

官 职

简             介

丞相

宰相

丞相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职位,是百官之长,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丞相始置于秦代,历代均设,但名称和职权大小不尽相同。

西汉成帝后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行宰相职权。

哀帝时三公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

光武帝时又改称为司徒、太尉、司空。

开始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中枢实权渐入尚书令手中。

东汉末一度恢复丞相。

魏晋的尚书令(中书监、中书令)行宰相职权。

唐以左右仆射为名义上的宰相,以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的名义为实际上的宰相。

南宋时设左右丞相。

明初也设左右丞相,洪武十一年废中书省,宰相制度终结。

皇帝亲理国政,六部掌中枢大权。

仁宗后以内阁大学士代替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代替事实上的宰相。

宣统三年设内阁总理大臣。

御史

大夫

为御史之长,秦汉时是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掌管重要文书图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西汉时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东汉时改称大司空。

魏晋后不参与行政,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长官。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就废置不设。

御史

又称侍御史,是御史大夫之下的一般的监察官吏,专主纠察,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

太尉

大司马

秦开始设置,是辅佐皇帝统治全国军事的最高武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时改称大司马,隋、唐、宋时为加官,无实职。

元以后废。

太师

西周始置,原为军队的高级武官,为军队的最高统帅。

春秋沿用,成为辅助国君的官。

战国后废,汉复置,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太师位在太傅之上,多为大官加衔,无实际职务。

又,为太子太师的简称。

太傅

春秋时晋国始置,为辅弼国君的官。

战国后废。

汉复置,次于太师。

历代沿置,多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又,西汉时辅导太子的官为太子太傅,亦称“太傅”(如贾谊)。

九卿

秦汉时中央行政官职的总称:

①奉常,后改称太常,掌管宗庙礼仪;②郎中令,管宫廷侍卫;③卫尉,掌宫门警卫;④太仆,管皇帝的舆马;⑤宗正,管皇族事务;⑥少府,掌宫廷总务;⑦廷卫,一名大理,掌刑狱、司法;⑧典客,后改称太行令、大鸿胪,掌外交和处理少数民族事务;⑨治粟内史,后改称大司农、大农令,掌租税、赋役、财政。

魏晋以后,尚书省六部分管各部行政,九卿权力减弱。

明代有大小九卿之别。

清代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一般不将六部尚书算在九卿之内。

尚书

侍郞

郎中

员外郞

始置于战国,“尚”即“执掌”的意思。

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时因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

隋代开始设六部代替九卿的职权。

六部:

①吏部,掌管官吏的考绩、任免、升降、调动;②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③礼部,掌管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④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⑤刑部,掌管法律、刑狱;⑥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

部下设司,各司之长称郎中,副者称员外郞。

(续表)

官 职

简             介

谏议大夫

左右补阙

左右拾遗

西汉时设谏大夫,掌议论。

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是谏官。

唐代武则天时置,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才。

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低一级的称为左右拾遗,合称“遗补”。

翰林院

翰林学士

为文人和卜医技术人员待诏的处所。

唐玄宗时置翰林待诏,为文学侍从之官。

宋代称翰林学士院,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代以翰林院为正三品衙门,兼掌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

清代掌编修国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

入院文人称翰林学士。

太史

古代史官,秦汉时置,职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

唐代设史馆,明代并入翰林院。

博士

秦汉时掌通古今知识的顾问。

晋代作国子学和太学的教官。

将军

校尉

中尉

太尉以下武官的最高称号。

战国有大将军、左右前后将军。

历代沿置,一般在将军前面加上封号。

校尉略次于将军。

秦汉时掌京师治安。

唐代护军中尉,为宦官领禁兵之专职,可以挟持皇帝,无所不为。

郡守

刺史

太守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汉代郡守的别称为“二千石”)。

汉武帝合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

后改称州牧,为州之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

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刺史多以都督兼任。

隋以后刺史为一州之行政长官。

隋炀帝及唐玄宗曾一度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战国时为郡守的尊称)。

宋时刺史为虚衔。

知州

知府

州的长官为知州(知,即主持的意思)。

宋代担任府一级长官的均为朝臣,称为知某府事,简称“知府”。

明代开始正式称知府,在州县之上,为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巡察使

巡抚

节度使

中央派员出巡各州的大吏,唐代设巡察使,有战事时派员出巡,处理军务,明清设巡抚。

边境聚数州为一镇,唐代设节度使,后来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以后废。

县令、知县

一县的行政长官。

元称县尹,明清称知县。

县尉

掌一县的治安。

唐代县尉通常为进士出身的初任之官。

明代废,而以典史、巡检充其职。

县丞

佐县令署文书,管理仓库、监狱等县政。

乡官

汉代以三老(掌教化)、有秩(掌听讼收税)、啬夫(掌诉讼赋税)、游徼(掌巡察缉捕)等为乡官。

亭长

里正

战国时始在边境设亭,置亭长。

西汉时在乡村以一百家为一里,里正管一里之民事。

以十里为一亭,亭有亭长,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处理赋税、诉讼等事务。

东汉渐废。

附:

西汉官制简表

 

 

说明:

本表引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姚麟园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版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词语简表

词  语

说  明

举  例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擢(zhuó)

陟(zhì)

迁、晋、升、

任、征、召

提升官职

①过蒙拨擢(《陈情表》)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④胡亥任赵高而族李斯(《六逆论》柳宗元)

⑤睿宗即位,征为将作大将(《尹思贞传》)

调(移、改)

调职

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②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③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左迁

降职贬官或被罚流放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②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出(放)

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①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黜(chù)

废掉

贬退

罢免、停职

罢免

①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

②有罪得以黜(《封建论》)

③乃罢逐赵绾(wǎn)、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④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被调离(或辞)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

恢复旧职

五载复还(《张衡传》)

下车

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解龟

龟,指古代官印上的龟纽;解下龟印,即辞去官职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谢灵运)《初去郡》

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乞骸骨”,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常见古代礼仪知识简表

礼仪

说       明

周代各国的诸候,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有称五年一朝的,有称三年一朝的)。

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

如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付伐。

在四方诸候中,每方选一个有声望的诸候领导,叫做“方伯”,其他小诸候去见方伯也叫“朝”。

战国时,周天子已无威望,弱的诸候觐见强的诸候也叫“朝”。

臣子见国君也叫朝。

                                            (续表)

礼仪

说        明

天子派卿大夫见诸候叫“聘”。

诸诸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候国来贺见,也叫“聘”。

诸候派大夫见别国诸候,也叫“聘”。

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

诸候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

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协同办事,叫“盟”。

会盟时杀牲、歃(shà)血(以牲血涂抹口上,)并且宣誓读盟书,誓于神,叫做“盟礼”。

遇有急难,诸候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