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336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docx

半月谈113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3年第1-13期半月评论

第1期半月评论:

赢得挑战就赢得机遇

第2期半月评论:

我们都是改革者

第3期半月评论:

呵护亲情

第4期半月评论:

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第5期半月评论:

治理污染绝不能手软

第6期半月评论: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一场艰苦的革命

第7期半月评论:

尚德警钟为谁敲响

第8期半月评论:

解放梦想

第9期半月评论:

尊重基层

第10期半月评论:

呼唤成长公平

第11期半月评论:

向发展自由要活力

第12期半月评论:

回到群众中去

第13期评论:

补上人文这一课

 

半月谈2013年第1期半月评论

赢得挑战就赢得机遇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首先要正确认识战略机遇期。

机遇不是撞到树上的兔子,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馅饼,机遇是具有关键性的有利条件。

同时,机遇不等于一帆风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必然导致有利的结果,因为不利条件的挑战也同时存在,有利条件可能失去关键性的作用,良机甚至可能转化为危机。

因此,机遇需要我们做出主动的因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赢得了挑战,就赢得了机遇。

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营造,去维护,去拼搏。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赢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世纪,中央明确提出“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新一轮跨越发展。

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今天,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不见转机,发达经济体热衷贸易保护主义,亚太地区矛盾多发,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增加了不利变数。

但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科技革命正在催生新的工业革命,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再平衡,新的挑战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制约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发展成本全面上升。

但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赢得新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光明同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历程。

在新的历史阶段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应对新挑战,赢得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结构调整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当务之急。

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必须实施战略性的调整。

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国内需求,提高消费需求的比重,保持投资需求的合理增长,减轻对出口需求的过度依赖,不断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产业、区域、城乡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也急需解决。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成败关键。

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要求中国经济提升自己的站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头更将强力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必须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体制的激励作用和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决定中国经济赢得未来世界市场的竞争。

改革开放是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根本动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统筹协调,综合发展。

深化对制度体系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的深度调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精心设计,坚定实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半月谈2013年第2期半月评论

我们都是改革者

社会再一次燃烧起改革的热情,期待再一次升腾在人们的心底。

比期待更迫切、更可贵的是实践,是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改革的参与者、推进者。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响攻坚战。

在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顸层设计被寄予热望。

只是,改革的顶层设计并非闭门造车,一厢情愿。

如何重塑改革动力机制,在与基层实践和群众诉求的密切联系中汲取改革的力量,在超越部门利益的制约、协调多元群体的纷争中坚守改革的公平?

如何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参与、推进改革的进程?

我们见证了底层创造的力量。

安徽小岗18户农民按下手印的“大包干”,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小企业改制中的股份合作制,还有闯过户籍藩篱挤进城市大门的自发民工潮……这一幕幕雄壮的景观,构成了中国改革编年史上最光彩的篇章。

3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在基层改革实践中所领略到的,更多的是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

如在城市化潮动中政府让农民以承包地换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的“两个置换”,推进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农村新社区”,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腾笼换鸟”,还有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政府政策鼓励行政强势推动下的资本上山、资本下乡和资本进村……可是,这些创造是否保障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权益公平?

真正的农民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的创造在哪里?

我们高谈要凝聚改革共识,要促进利益共享,但是,没有表达,何来共识?

没有参与,怎保共享?

政府干预市场的边际要清晰,政府主导改革的取向要理性。

尊重民众的实践探索,呵护民众的首创精神,这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和深刻启示,我们应当记取,倍加珍惜。

如此,才能始终保持锐意改革的生气,持续迸发推动改革的激情。

我们也见证着事件倒逼的力量。

想当年,中国改革就是被饥饿逼出来的。

在挑战中赢得机遇,在危机中逼进改革,这也是一条颇有成效的改革路径。

个体生命的非正常伤害,召唤起全社会的深切检讨和体制反思。

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因没带暂住证被收容殴打致死,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已饱受诟病的《收容遣送办法》被正式废除。

相隔近10年,湖南妇女唐慧因女儿遭强奸上访而被劳教的事件令人痛心,折射了劳教制度的严重缺陷,也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呼吁,促使存在近60年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有望在2013年发生重大改革。

利益诉求的非常规冲突,也直接倒逼着深层次矛盾的求解和深水区改革的突破。

中国正进入转型时代。

这是公民权利意识加快生长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频发的时期。

一些地方因公共安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多次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些事件,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倒逼土地征用、户籍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度的深层次变革。

我们难以回避倒逼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只有紧紧抓住并充分用好其中蕴涵的改革的机遇。

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多个“拐点”“陷阱”需要跨越,有多重“风险…危机”需要转化,有多种“两难”“悖论”需要求解。

我们必须直面现实,从消极被动的压力型维稳转向积极主动的改革型维稳,在社会矛盾的集中释放期因势利导加快深层改革的攻坚。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当为民众更有效率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提高组织化水平,为民众更少震荡地参与改革进一步拓展制度性平台,从而让顶层设计和民众实践的紧密互动成为改革坚实的基础,让民众的发展意愿和权益诉求成为改革源源不竭的力量。

我国现行政治体系已有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改革参与渠道,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和行政听证等。

但还有渠道狭窄、言路不畅等问题,还有待制度设计的完善、制度运行的到位和制度实施的公正,以实现更为充分的民意表达。

组织化参与是现代公共治理型民主背景下公民参与的主要方式。

应当在政府和市场之外,扶持社会组织,培育公共理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形成公民参与的组织网络。

现代网络传媒和民意调查的出现,使民众的利益表达更加多样、直接和便捷。

网络舆论日益成为政府倾听民声、科学决策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

政府当在网络问政的实践中加快职能转换,实现管理创新,在民主法治的进步中,为广大民众充分实现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辟更宽广的路径。

半月谈2013年第3期半月评论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

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草根亲情。

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和限制“啃老”的明文规定。

每一个家庭.同一个社会,如何去呵护亲情?

这既是生活幸福的召唤,也是国家文明的标识。

家庭日常.是亲情凝聚的摇篮。

在社会的流动和人口的控制中,中国的家庭愈来愈小型化、原子化、空心化。

一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家园,在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响中,在风驰电掣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难逃被历史终结的命运。

如何去坚守这历史变迁的基石.去凝聚这社会细胞的灵魂?

节日文化,是亲情滋润的雨露。

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受着冲击。

电视“春晚”的出现,曾经带给人们些许激动。

但是,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疲惫和失望,蜕变为商品和广告的狂欢盛宴.,如何去复原传统的节日活力,去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

社会生活,是亲情沐浴的阳光。

市场力量在催生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挑开了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

尤其是弱势群体,在贫穷的窘迫中,亲情的向往和表达,甚至成了生活的奢侈和人生的重负。

因为金钱,因为遗产,亲人之间可能反目成仇。

肆意泛滥的物质欲望,侵蚀着传统深厚的亲情,腐败着人生原初的意义。

如何使社会生活的阳光,穿透这重重物欲,带给亲情更多的温暖?

呵护亲情,我们还当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关切。

半月谈2013年第4期半月评论

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申论范文,大家可以本文为范本模仿写作】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天蓝、地绿、水净”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但是,美丽中国不会自动从天而降,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各尽所能,用扎实有效的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

  我国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发展模式决定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是很强有力的,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政府的主导首先体现在倡导文明理念上,要在全社会培育起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工业化的深度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框架下进行;要向全社会讲明这样一个道理,如果缺失了生态文明,繁荣、富强、现代化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全然没有意义。

  更何况如果没有了资源、破坏了环境,我们连生活的前提都没有了,遑论发展。

同时,做好顶层设计,建构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政策,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全社会进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

  在此基础上营造制度环境,通过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行为给予鼓励与激励,对于损害生态文明发展的行为则予以制约与惩戒。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肩负起引导与监管的责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与不良行为沆瀣一气,否则便是失职或渎职。

  ——建设美丽中国,企业是主体。

  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不同的生态环境,向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转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生产方式的直接实践者,在改善和提升生产方式方面责无旁贷。

  目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背后,不少企业生产方式严重落后是个重要原因。

现在有些企业从账面上看效益不错,其实是大管子把废水直接排到河里,大烟囱把废气直接排到空中,那些利润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曾经有位市长痛心疾首地说:

“一个企业一时欠下的环境账,十个企业一辈子也还不了。

”这样的感受发人深省。

  要改变这种现象,企业一定要下大决心舍得投入搞技术创新,培育和发展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兴产业,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根除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可能。

企业应自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决改变把资源成本和环境生态成本外部化的行为,让企业的效益成为不欠生态账的效益,用充满阳光的利润为美丽中国奠基。

  ——建设美丽中国,公众是主人。

  如果说生产方式的主体是企业,生活方式的主体就是社会公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来,全国很多地方接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但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有关方面测算,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要占到三分之二还强。

另据测算,我国城市私家小汽车保有量即将过亿而且增速不减。

高排放、不低碳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压力,从这两个数据可见一斑。

  反过来,如果每个公民都能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情况就会不同。

仅以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为例,今年北京烟花爆竹的总体燃放量在下降,而且相对集中在除夕和初五这两个节点,其他地方烟花爆竹的销售量也都有下降的报道。

这就是公民的自觉行动。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出一点改变,汇聚起来就是很大的改变。

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每个公民都是美丽中国的主人。

  政府、企业、公众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如果形成合力就会出现1+1>2的效果。

比如,我们大力倡导公交出行,可是城市私家车增长仍然很快,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共交通不够便捷。

  如果政府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体面的公共交通,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升新车性能,公民尽量少开私家车、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形成共振。

所以说,公众转变生活方式的背后既有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规模与水平的责任,又有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改造升级的义务,这三者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只要我们不辱使命、持之以恒,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半月谈2013年第5期半月评论

治理污染绝不能手软

  近来.雾霾天气、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也引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c,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有目共睹,然而大量环境隐患也因此产生,如今隐患已进入爆发期。

数据显示:

我国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六成地下水污染严重,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遭遇空前危机。

  “环境污染让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当生活的基本条件受到威胁时,环境问题已经变成危机了。

”“这样发展下去,挣来的钱最终全要为医药‘埋单,!

”代表委员们的发言忧心忡忡,确实,如果连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都成为一种奢望,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那么高歌猛进的GDP又有何意义呢?

  虽然我们早已提出不能走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依然没有根除这种陈旧意识,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甚至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

虽然科学发展观已是各级政府执政理念,“GDP至上”在理论上已站不住脚,然而“宁要毒死,不要穷死”的观点仍有市场,“带血的GDP”“有毒的增长”仍大行其道。

  以地下排污为例,这一现象并非今日才有。

2010年4月《半月谈》就曾以《揭开污染地下转移黑幕》为题,在全国舆论界首次深度披露了地下水污染问题。

记者深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调查历时半年之久,向公众独家揭示出一幅触目惊心的地下排污路线图:

一些不法企业为了降低治污成本、逃避监督检查,通过渗井、渗坑、渗透池将大量工业废水、污水偷排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百姓苦不堪言。

报道刊发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然而,近三年过去了,据记者了解,一些污染企业依然我行我素,大肆偷排,当地政府则装聋作哑,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本刊编辑部曾将有关情况反馈到相关主管部门,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地下污水还在横流,当地百姓依然生活在毒水困扰中,这种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态度,实在让人气愤。

  对污染问题听之任之,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错误的发展观和扭曲的政绩观。

正如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所说:

有的地方领导当面说环保重要,背后还是GDP挂帅。

而公众所不能接受的,恰恰是这种不作为、乱作为。

纵观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许多涉事企业规模大,效益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利税大户。

出于GDP增长、增加税收考虑,一些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的偷排乱排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不力,甚至与污染企业串通一气,导致污染愈演愈烈。

因此,要想根治污染问题,除了用重典、出重拳查处问题企业,使之无处遁形外,还须严厉追究相关监管者的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当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须知,发展不只是单纯的GDP,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挂帅,生态文明建设更应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良好的环境是最基本的托底保障。

为经济社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公共利益保驾护航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弃守的底线。

  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期望中,我们看到了中央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好价格等多种手段推动环境治理,使发展更可持续、更加健康,”

  资源环境的“瓶颈”正越收越窄,传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环境保护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改变,绿色转型步伐亟待加快。

、针对雾霾天气,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PM2.5监测治理正逐步铺开:

对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也将开展;多省份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行动也在酝酿中……人们期待,这些政策、举措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为解决污染问题发挥作用。

  对公众日益觉醒的环保意识和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更需加倍鼓励和呵护,充分保障公民对环境问题拥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春节期间,公益人士邓飞发起“家乡污染全民拍”活动,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

“共同治理水污染,还我青山绿水”既是政府的应有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央的战略部署,“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亿万国民的新期待,而兑现承诺、顺应期待,治理环境污染绝不能手软!

半月谈2013年第6期半月评论: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一场艰苦的革命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备受瞩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批准,政府自身新一轮改革在换届之际正式启动,迈出稳健扎实而影响深远的重要一步。

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央领导的铿锵宣示,在时隔3个多月之后,落实到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行动中,有力回应了公众对于深化改革的强烈期待。

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社会的边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取得新进展。

作为上一轮大部门制改革的延续和完善,本轮机构改革有望成为释放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的新支点。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政府机构改革向来被视为改革中最大的“硬骨头”。

机构撤并,无疑会减少官位;而职能转变,意味着权力格局和利益蛋糕的调整和重新分配。

这无疑都是在“革自己的命”、“割自身的肉”。

如何达成改革共识,凝聚起强大的体制改革动力,在改革中体现机构精简、职能转变、运行顺畅、效率提高的要求,考验政府的勇气,更检验改革者的智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行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机构设立和职能调整始终伴随和适应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凸显政府自身改革的演进轨迹和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的不变追求。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率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政府自身围绕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计划经济的职能不断减少削弱,服务和保障市场健康运行方面的职能不断强化,制度“转轨”稳步推进。

尽管成效显著,但如果用严格的标准审视,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职责分工仍未彻底整改,国务院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推诿扯皮、公共资源碎片化频现;有些领域“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安全事故在部门林立的背景中接二连三发生。

一些部门抓大事管宏观不够,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有抬头增多趋势,这些已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客观上容易导致不作为、乱作为,甚至给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留下空间和机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

必须通过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支撑,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机构是躯体,职能是灵魂。

如果政府职能得不到转变,机构改革就只是表面上的拆拆建建,看起来热闹而已。

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方向转变。

经济社会要发展,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从市场准入到市场监管,政府职能的核心要求是营造一个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

办个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多,市场准入门槛高;办了企业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反而没人监管,伪劣商品横行,这是本末倒置。

适当放权,不是要放弃监管,而是要少干预经济的具体运行,要对违法的市场行为时刻警醒,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政府要信任社会自治的力量,给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很多事情上,让社会组织做比政府亲自去做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

政府职能要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变。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单位“办社会”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个人对单位和组织的福利依附大大减弱,依据市场需要来配置人才和人力资源成为可能。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既是满足社会高效运行的途径,也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老百姓对政府机构的名称、级别和分工并不太关心,只看办事是不是“痛快”了,服务态度是不是变好了。

政府职能要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鼓励公平竞争,也要捍卫社会公正底线,避免竞争可能导致的两极分化动摇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这决定了政府既要积极推动反对垄断、鼓励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建设,也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段搞好再分配调节,体现社会公正要求。

在坚持中深化,在探索中完善,政府自身的改革一路走到今天,靠的就是逢山开路、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