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453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佤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佤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佤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佤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佤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佤族.docx

《佤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佤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佤族.docx

佤族

佤族

佤族编辑词条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佤语、汉语基督教,佛教和万物有灵德昂族,布朗族佤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

Va)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

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也分布于掸邦。

在中国约4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

传统上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

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

20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正文缺少最新信息,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目录展开1民族概况2民族历史3民族习俗3.1礼仪3.2饮食3.3食俗3.4节庆4民族文化4.1建筑4.2文化艺术4.3语言文字5宗教信仰5.1鬼神崇拜5.2祭祀6佤族医学7天文历法8历史事件1民族概况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wǎ)族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佤族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

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汉代以后,云南便有了"濮人"居住。

在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东自景东、巍山,西至腾冲、梁河,南自镇康,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

"濮人"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

"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

历史文献中"望蛮"、"望苴子"、"外喻"等名称,与现在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

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

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文化(语言、经济、衣食):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

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

佤族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

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

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佤族信仰:

以原始宗教为主。

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

新米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竹文化独具特色。

沧源崖画享誉海内外。

佤族民间舞蹈:

“木鼓舞”、“甩发舞”都是佤族的民间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

2民族历史佤族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

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

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

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

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

“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3民族习俗3.1礼仪佤族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

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

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

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

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

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

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

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3.2饮食佤族以大米为主食。

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

其他地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

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

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

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

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佤族食用蛹、寄生于草本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

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

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

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近几十年佤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

有的苦茶熬得很浓,几乎成了茶膏。

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

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

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榔有健齿作用,但根据近年医学研究表明,常年嚼槟榔(非代用品)是罹患口腔癌的一个重要诱因。

典型食品有:

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3.3食俗佤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云南省。

佤族地区盛产稻谷,并普遍种旱稻。

佤族人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其次,也吃玉米、高梁、小红米、荞麦、江豆、绿豆。

菜蔬有竹笋、辣椒、东瓜、南瓜、洋丝瓜、红豆、架豆、大豆、茄子、芋头,有的人在自家的园圃地种有青菜、葱、蒜、韭菜和芫姜等。

佤族的主食制做法有三种:

即熬稀饭、煮烂饭、煮干饭。

每日两三餐不等。

煮饭的大米是临时舂成的稻米,吃多少舂多少。

佤族普遍喜欢食用烂饭(介于干饭与稀饭之间,半干半稀的饭)。

煮法是把米、青菜以及盐巴、辣椒、肉(如有猪肉、牛肉)放进锅里一起煮,煮成烂饭即可,味道极为鲜美诱人。

有的地区主食以干饭为主副食主要是以青菜类、瓜类、酸竹笋、盐巴、辣椒、蒜或者鲜肉熬汤菜就饭,这是佤族平时最讲究的一种饭食。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

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

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按佤族习俗,主妇负责煮饭和分菜。

饭熟之后,把饭盛在一个个大木盘里分给家人,每人盛给一碗汤菜,如有肉,则每人平均分得一份。

全家人围蹲在主火塘边吃饭,如有外人在场,也分给一份饭菜。

佤族重视节庆,皆有相关的食礼。

如"崩南尼"(佤年)、播种节、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都蕴藏着神圣的理念,备有丰美的食品。

如播种撒谷定在布谷鸟催耕之时。

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提前备好各式饭菜,集中到山坡地上,统一交给一位长者去分配。

然后青年播种,儿童送水,姑娘唱歌弹琴。

待到开饭时,只见地头整齐摆放着大小一样的两行饭包,都用芭蕉叶裹好,没有碗,没有筷,众人洗手后各取一包坐着吃,颇有情味。

它把劳动、音乐、情爱、烹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表现出他们纯朴的道德风尚。

水酒是热情好客的佤族人民待客的最好饮料。

由于用菌母发酵制成,喝后清凉益神,和胃健脾。

水酒与啤酒有相似之处,度数低,比啤酒稍甜,男女老幼适宜饮用。

每逢喜庆佳节,家家户户都酿制水酒,尤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村寨寨到处飘散着酒香。

佤族的酒礼多种多样。

有的是主人先饮一口再奉献给客人,客人一定要喝,并且喝光,这表示双方的诚意:

有的是主客同蹲地上,主人右手敬,客人右手接后倒一点在地上,意为敬祖,然后同时喝干,这表示亲如一家。

此外,还有"解冤洗手酒"用于调解纠纷。

届时双方整队参加,由与双方都友好的第三寨头人和"大魔巴"(祭司)主持。

首先彼此敬酒,各自诉说被对方伤害的情况,并对自己的过失自责;继而互赠牛肋骨和穿孔的黄蜡,表示今后应当同心、通气;接着主持者倒尽水,双方洗手,就地栽一块巨石表示世代友好;同时理亏的一方赔偿一定的财物;最后共同"剽牛",吃肉喝酒,以资庆贺,积怨从此化开。

佤族一般不喝泡茶,饮的是苦茶。

饮茶的方式别有特色:

将自家制作的茶叶(一般是绿茶),用小铝锅烤成金黄色,待散发出香味后,放入底大口小的小型土制陶缸里;茶叶约占陶缸体积的三分之二。

然后倒进清水,并在缸口内放进一块小木片,用炭火煎茶,不时用小木片把茶叶压下,以防茶叶随着茶汁沸出缸外。

第一遍倒进的水快煎干时,再加进第二遍清水,煎到剩二分之一时,茶汁即可斟出饮用。

佤族男女普遍有吸草烟的习惯。

各家都有一块园圃,除了种些蔬菜外,自己种植草烟。

吸烟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烟斗吸,另一种是用水烟筒吸。

外出或者下田劳动时,男女总要在腰部挂上一个烟斗,还随身携带一个用竹片编成的烟盒。

水烟筒是用口径6公分,长2尺的竹筒制成,所谓水烟筒,就是往竹筒里灌入适量的净水,(三分之一)这样能吸出烟雾,排除焦油含量。

如果你到佤家串门或做客,主人会热情地用双手递过烟筒给你,要你品味他家自种的草烟。

佤族大多忌食鸡蛋,不用辣椒作馈赠之物。

禁止贱踏剽猪石,禁止用手抹神灶,禁止带生姜进屋,禁止在神树林中狩猎。

客人进寨要经过允许,并赠送酒肉或甘蔗;客人进屋,只能在外屋火塘煮饭烧水;主人杀鸡,客人须劝阻;主人献鸡,客人要回报敬鸡头。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

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

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3.4节庆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

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

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

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的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

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

但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佤族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

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

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

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

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

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

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谈情说爱“串姑娘”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

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

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佤族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

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

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

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

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

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

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

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

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

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

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

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

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

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

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

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新米节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

“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

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

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

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

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

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

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

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

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

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

接着举行家祭仪式:

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

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

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

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

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

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

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

当地老人说:

“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

”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4民族文化4.1建筑佤族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枕木头,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

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

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

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

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个别打铁户也在楼下设有风箱和打铁的一套工具。

4.2文化艺术沧源崖画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

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

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个崖画点。

这些崖画大都画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沧源崖画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像、动物像、村落图、狩猎图、祭祀图、舞蹈图等。

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

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沧源崖画采用平涂法,手法简练,生动传神。

人体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却画的姿态多变,动感强烈。

通过双臂和双足的种种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动内容。

动物也是如此,虽然五官不清,但通过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征,也可以辨认出其种属。

佤族沧源崖画图像多呈赭色。

作画的颜料可能是用赤铁矿、虫胶和动物血调制而成的。

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分析,这些崖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当地佤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神物加以崇拜。

木鼓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

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

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

分公鼓、母鼓两种。

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

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

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

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

它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

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

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

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分公鼓、母鼓两种。

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

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

佤族民间歌曲有“咯格来”(玩耍歌)、风俗歌、宗教仪式歌、爱情歌、劳动歌等,音区偏低,音域较窄,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

4.3语言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

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

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语没有文字。

人们常用玉米粒、结绳、刻木等方法记数记事。

由于佤族长期与附近的傣族、拉祜族、汉族交往,所以部分佤族学会了傣、拉祜和汉语。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

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

十年动乱期间,佤文试行工作中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试行,并且出版了《佤汉简明词典》等一些读物。

佤文的推行,为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记录书写工具,受到了佤族人民的欢迎。

5宗教信仰过去佤族信仰多神,对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广泛,尤其是西盟佤族。

这主要因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佤族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又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带来的灾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5.1鬼神崇拜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

“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

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

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

沧源佤族称为“梅吉”,把它看作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是创造万物的“大鬼”,它造就了动物,植物和人。

佤族每年都要对它举行宗教祭祀,以歌舞取悦于它。

敲木鼓是为了使它听到鼓声下来受人供奉。

新房子落成时还要搭竹凳清“木依吉”和众鬼神帮助摆脱大自然和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灾难。

“木依吉”掌握着人的生命。

梦见它是吉兆,如梦见被它拉着走则是死亡的预兆。

所以平时人的一举一动不能触犯它,否则就会遭到不幸。

民间认为“木依吉”是最高神灵,它似光、似火、似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它有很多儿子:

管地震的叫“格拉柔姆”,管升天的叫“达路安”等等。

这些鬼神有大小之分,但没有任何统辖关系,只是各司其职,大者管大事,小者管小事。

所以,发生什么事祭什么鬼,才能消灾得福,而祭其他鬼神是无用的。

如肚子疼只有祭“宏”,若祭“木依吉”也没用。

5.2祭祀“哟黑拉翁”(按新水的意思),也称“脓凯铁”日。

传说人类自“司岗”中出来后不会讲话,不通道理,人类走到河边洗了脸后才会讲话,则这一天正是“脓凯铁”日。

所以后来佤族不论迁徙到什么地方建村立寨,首先捞槽接水,于是形成佤历每年一月三举行接新水的活动。

这天,全寨不下地或远行。

清晨,主管寨内祭水的小窝郎敲响木鼓召集全寨人。

每户带着一碗米来到小窝郎家。

身强体壮的男子扛着竹子跟着魔巴到水源头修换水槽。

魔巴将烧熟的老鼠做祭祈放在水源边,并念念有词。

当新笕流水进村后,首先让威望的老人接水送到管水的小窝郎家煮烂饭给大家吃,而后各家各户才能接水来用。

祭谷,是佤族最神圣的一种祭祀,以人为祭品即“血祭”的一种形式。

祭祀全过程一般需要十天,除一家或几家剽牛举祭外,全寨人都进入狂欢的时节,敲锣打鼓,唱歌跳舞。

至解放前,这种习俗在我国大部分佤族地区已被革除,现在已绝迹。

6佤族医学顺法"天地之病"用顺法,天和地所致的疾病用顺从的方法,因为"天地"不可违抗,只可服从,以调理天地规律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康复为目的。

散法"风致之病用散法",风无形而常变化不断,故用散发的方法治疗。

比如:

风湿、中风等疾病,用"散"风的药物治疗例如常用黑蚂蚁房、香樟树枝、川芎等。

实际上与中医的"祛风"治疗法基本相同。

润法"润"是指"湿润",认为病因多由火引起,火得水而灭,故和润法。

例如烫伤、烧伤等病治疗选用带有水分较多的药物治疗,常用软经草、茶叶、蜂蜜、熊油、蛇油等。

7天文历法佤族人民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漫长岁月里,从艰苦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了有关天文气象、机械原理和医药等方面知识,从而产生了朴素的科学萌芽的技术。

这些科学技术,反映了佤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1.“星月历”佤族的先民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发现地上花草树木兴、盛、衰的循环过程与天上出现的木星与月亮相遇、离去、复相遇的循环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经过长期观察、摸索,逐渐创造出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安排活动的佤族历法——独特的“星月历”。

因为历史上佤族的没有文字,所以“星月历”是通过代代相传的佤族群众中流传的。

佤族叫月亮为“凯”,叫木星为“星木温”,“星月历”以月亮与木星、地球三者运行会全周期的360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

每个月分为三轮,每轮十天,每轮星又9个(有的村寨以10个)名称来记数。

一至九日的名称依次排列为:

“不拉”(一日)、“黑拉”(二日)、“脓”(三日)、“儿龙”(四日)、“巩”(五日)、“士龙”(六日)、“儿来”(七日)、“门”(八日)、“哦”(九日),第十日的名称与第一日相同为“不拉”。

这些名称循环三次为一个月(30天)。

一至十二月的名称依次为:

一月(凯铁)、二月(凯儿拉)、三月(凯吕)、四月(凯崩)、五月(凯泼安)、六月(凯柳)、七月(凯阿柳)、八月(凯士代)、九月(凯士顶)、十月(凯高)、十一月(凯高铁)、十二月(凯高拉)。

佤族把地球、木星、月亮三者运行相遇的这一天称之为“阿麻星木温”(意为星星月亮打架)。

这一天为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常说的岁首日。

寨民们把一天定为最不吉利的日子,一直作为忌日。

在“星月历”中,“阿麻星木温”日约在公历十二月十日左右,也叫“不拉凯铁”(即1月1日)。

佤族“星月历”,是佤族先民长期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勤劳智慧的结晶。

佤族人民对天文的观察虽处于肉眼观察阶段,但通过这种观察和探索所创制的“星月历”,对佤族人民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

下表是佤族“星月历”所安排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情况:

公历月份农历月份佤历月份(译名月份)农业生产活动其他活动?

1211凯铁(“格瑞”月)收割冬荞搭水槽112凯儿拉(“固入安”月)选定“懒火地”盖新房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