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254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水库与大坝

限时练3水库与大坝

一.修建水库的目的------解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二.水库修建的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气候: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的山区,河流多,水量大。

(2)地形:

①分布在地形起伏、山高谷深、河流众多、落差大、峡谷多的山地、高原、丘陵等山区。

②具体选址在河流“口袋形”山谷或“狭长形”峡谷。

洼地宽大,蓄水量大,建坝工程量小,投资少,安全可靠。

③在落差大、峡谷多的干支流上,可以采取梯级开发方法,建造多层水电站,提高水能利用率。

(3)地质:

岩石土层坚实牢固,无断层、石灰岩及其溶洞。

(4)河流:

①水库蓄水量同大坝上游分水岭以内的流域面积、径流量呈正相关。

②径流量变化、含沙量、有无凌汛对水库作用、安全影响大。

③大江截流工程是建设大坝的基础,应该选择在库区上游降水量最少、流量最小的季节,这时流水对工程车倒入江中的石头冲击力小,围堵容易。

2.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1)科技:

水库建设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确保水利工程的效率和安全。

(2)经济:

水力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电量大,更有利于水电事业发展。

随着超高压输电技术提高和全国供电网络系统建成,水电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远离用电地区。

水库尽可能少淹没城镇村庄、良田道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3)交通:

水库建造所需大量材料、设备需要交通运输支持。

例题1.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堤高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堤的坝顶长度约(   )

A.15m     B.40m C.65m     D.90m

【答案】1.C 2.B

【解析】1.题考查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判读。

①②③④四处中,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因此③处坡度最大,水流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C。

2.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实际应用。

堤坝应该建在“口袋”状地形的出口处,也就是①②之间等高线弯曲最明显处。

设计堤高13m,堤坝顶部的海拔约为55米左右,用直线比例尺可以直接量算其坝顶长度约40米左右。

故答案为B。

三.修建水库的利弊:

(1)有利:

防洪抗旱、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径流、调节当地气候等。

(2)弊端:

①增加库区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②影响鱼类的洄游产卵;③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质下降;④库区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加剧,导致库区的土地盐碱化;⑤淹没上游的田地,当地居民被迫搬迁;⑥河流流速减慢,下游河道沉积减少,入海口受海浪侵蚀严重,海岸线后退。

 

四.蓄清排浑:

“蓄清排浑”是水库的一种运用方式,是水库为了减少库区泥沙沉积,保证库容量并蓄水的一种措施。

在我国大多在汛期7~9月排浑,汛后10月~11月蓄清。

蓄清期通俗的讲是指水库的水不出不进,相对而言将水自然澄清的一个时期,主要是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少水,或无水进入水库,有利于水库的蓄清。

(蓄水期是指只进不出,让水分越积越多的一个过程。

排浑期指的是开闸放水,把浑浊的水排放出去,引进新的水源,以保证水质的时期。

“三峡水库上游来水量和来沙量在年内分配是很不均匀的,每年主汛期7~9月的来水量和来沙量分别占全年的52.3%和78.2%。

根据这一来水来沙特点,每年汛期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在汛期流量和沙量较大时,利用排沙泄洪孔尽量泄洪排沙使含沙量较大的洪水(俗称为浑水)能够顺畅地排至下游;汛后水中的含沙量小了,变清了,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汛期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这种运用方式就叫做"蓄清排浑”。

例题2:

河床的冲淤过程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能力的对比关系。

三峡大坝蓄水后对下游荆江河段河床的冲淤过程产生了明显影响。

宜昌站和螺山站分别是荆江河段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图3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

据此完成下题。

 

1.据图判断,三峡大坝蓄水前荆江河段

A.丰水期冲刷,枯水期淤积    B.丰水期冲刷,枯水期冲刷

C.丰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    D.丰水期淤积,枯水期淤积

2.三峡大坝蓄水后,荆江河段

A.水位上升   B.河床加深C.流速减慢  D.洪涝加剧

【答案】1.C 2.B

【解析】

1.本题考查三峡大坝蓄水前后对下游河道流水作用的影响。

据图可知,蓄水前,不同季节宜昌站与螺山站含沙量大小关系差别较大,尤其是6-10月丰水期,宜昌站(上游)含沙量大于螺山站(下游),含沙量流经荆江河段下降,说明泥沙在荆江河段发生淤积;枯水期10月至次年五月,宜昌站含沙量小于螺山站,流经荆江河段含沙量增加,说明在荆江河段河床被冲刷,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2.本题考查大坝建成的影响。

由图中四条曲线对比可知,蓄水后整体含沙量下降,而且螺山站(下游)含沙量始终大于宜昌站(上游),说明荆江河段河床全年被冲刷,河床加深、泄洪能力增强,所以B正确,D错误。

大坝修建起到调蓄作用,会造成枯水期水位上升,丰水期水位下降,A错误,流速快慢主要取决于河流落差,三峡大坝蓄水抬高水位,增加河流比降,流速加快,C错误。

例题3:

潼关高程指黄河河水在流经潼关时,断面洪水每秒流量达1000立方米时的相应水位。

历史上其冲淤变化一直有“黄淤渭冲”之说,即当潼关洪峰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来水为主时淤积抬升,当以渭河来水为主时冲刷下降。

1974年以来,三门峡水库一直采取“蓄清排浑”方式(非汛期蓄水,汛期洪峰来临之前放水)运行。

近年来潼关高程总体抬升,对渭河和黄河流域产生较大影响。

图为潼关位置示意图。

1.形成“黄淤渭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不同B.流速不同

C.来沙量不同D.泥沙粒径不同

2.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对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是

A.汛期抬升,非汛期下降B.汛期下降,非汛期下降C.汛期抬升,非汛期抬升D.汛期下降,非汛期抬升

3.近年来潼关高程抬升会导致

A.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加快

B.小北干流河段含沙量加大

C.渭河洪涝灾害加剧

D.三门峡水库容量增加

【答案】1.B  2.D  3.C

【解析】1. 河床的冲淤变化反映该河段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强弱对比。

当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时,流水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河床被冲刷下降,反之,则淤积抬升。

由材料可知,“黄淤渭冲”是因潼关洪峰的来水不同而引起的,潼关洪峰来水无论是黄河还是渭河,流量都很大。

黄河(小北干流)来水需经过约90°的转弯到达潼关,流水转弯,能量被消耗,到达潼关时,流速减慢,泥沙易沉积;渭河来水造成潼关洪峰时,流速快,含沙量大,浑水侵蚀能力强,河床被冲刷下降。

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河流横断面)水的体积,流量等于流速与过水断面面积的乘积。

即使流量相同,由于过水断面面积不固定,流速也会有快有慢,而流速快慢直接影响流水的堆积作用强弱,故选B。

2. 由材料可知,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是指非汛期蓄水,汛期洪峰来临之前放水。

因为三门峡水库地处潼关的下游方向,当三门峡水库非汛期蓄水时,水位上升,使得潼关处河水下泄受阻,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潼关高程抬升;当三门峡水库汛期放水时,潼关处河水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河床被冲刷下降,潼关高程下降。

故选D。

3. 潼关高程抬升,不利于渭河水和沙的下泄,使得渭河洪涝灾害加剧;潼关高程抬升,也不利于小北干流河水下泄,使其流速减慢,泥沙易沉积,排除B;受潼关高程抬升和三门峡水库的影响,到达黄河入海口的泥沙会减少,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慢;潼关高程抬升,使得潼关段河水与三门峡水库的水位差减小,河水流速减慢,可能会加剧水库淤积,从而使水库容量减少。

故选C。

例题4:

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汛末蓄水、枯水期清水下泄的影响,导致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

下图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

据此完成问题。

 

1.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径流量增加但最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库蓄水 B. 河段蒸发加剧C. 河流下切侵蚀 D. 流域降水减少

2.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位下降,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和平均粒径的变化分别是

A. 增多   增大  B. 减少   增大C. 增多   减小  D. 减少   减小

3.该河段枯水期常出现新增浅滩碍航现象,为维持枯水期河流航道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丰水期放水冲淤,扩展航道宽度B. 流域内植树造林,减少泥沙淤积

C. 跨流域调水入江,增加河流流量D. 加固河漫滩边坡,稳定航道宽度

【答案】1.C   2.B 3.D

【解析】

1、C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学生读图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该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2015年河床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

ABD错误,C正确。

2、B 本题考查水库建成后,对枯水期河流沉积物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水利工程的作用、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和平均粒径增大。

B正确,ACD错误。

3、D 本题考查河流的治理措施,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明确枯水期河道的现状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该题关键是厘清新增浅滩的形成机制:

清水下泄使下游河道下蚀加剧,造成河岸(河漫滩边坡)崩塌,新增一些浅滩。

因此加固河漫滩边坡,通过约束航道来提高水位,减少因浅滩而造成的碍航现象。

丰水期放水冲淤看似合理,但上游建水库后,下游淤积会减少,再有拓展航道宽度,在枯水期的时候会造成水变浅,故此措施不可行;新增浅滩不是流域内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所致,故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不可行。

ABC错误,D正确。

五、消落带

消落带又称消落区,是河流、湖泊、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

它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季节性水位涨落,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

此外还包括特殊气候造成的消落带(如干旱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

二是周期性蓄水,主要是在大型水库(如三峡大坝),消落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周期性蓄洪或泄洪所导致的水位升降所造成的。

例题5: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

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

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库消落带区域常年被水淹没

B.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戊消落带的主要原料

C.受水库的渊节作用,暴雨洪涝和干旱不会影响消落带区域

D.每年形成消落带的面积完全一样

2.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可信的是

A.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

B.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

C.消落带区域地壳运动频繁,土壤疏松破碎

D.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

3.消落带区域的植被

A.不抗旱    B.不适合陆生   C.耐涝    D.既机旱义耐涝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B   2.C 3.D

4.原因:

消落带有一定的坡度,我国夏季降水丰富,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水位的反复涨落,使消落带上的植被很少,保持水土能力差;反复的干湿交替使土壤结构破坏,易被侵蚀;水库波浪和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使消落带土壤被侵蚀,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

建立预防预警监测系统;加强对消落带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大力建设植被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治理;大力建设护坡工程

【解析】

1.三峡水库消落带区域周期性出露于水面,A错。

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B对。

暴雨洪涝和干旱会影响消落带区域范围,C错。

每年降水量有差异,形成消落带的面积不完全一样,D错。

2.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A可信。

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B可信。

消落带区域地壳稳定,C不可信,选C。

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D可信。

3.消落带区域的植被周期性被淹没或出露水面,干湿交替明显,既抗旱又耐涝,D对。

生长在陆地上,A、B、C错。

点睛: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

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

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

植被既抗旱又耐涝。

4.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方面,我国夏季降水丰富,是长江的汛期,下游洪灾威胁最严重,三峡水库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故此时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但同时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地形方面。

消落带有一定的坡度,使得雨水和坡面径流的流速加快,侵蚀能力进一步加强;土壤方面,水库波浪和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使得土壤反复干湿交替,结构被破坏,更易被侵蚀,同时使消落带上植被无法生存,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持水土的能力变差。

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方面考虑。

六、河流冲淤

 

【黄河调水调沙】

黄河虽然泥沙最多,但并非全河皆多、全线皆多。

其上游水体较清,中游由于黄土高原的洪水冲刷,导致泥沙俱下、水体浑浊;而下游容易淤积,造成河床抬高。

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是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时间,也是水库泄洪腾库容的时候。

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刷的效果,使黄河下游河床不再抬高。

调水调沙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

例题6.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1.A   2.D 3.C

【解析】

1.从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对黄土高原重点是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合所学知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也是水土流失,所以其植树种草应和治理水土流失有关系,选项中的关键字——主要目的,只有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最符合减少“水土流失”;虽然植树种草可以降低风速、调节径流的同时也可以沉积泥沙,但不是主要目的,而沉积泥沙在黄土高原区应主要是是“打坝淤地”。

故本题正确选A。

2.根据常识和所学知识可知,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这样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因冲沙则需要较大的水量,而集中放水则可以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

持续放水则需要的时间长,单位时间的排水量也不会过大,再加上洪水期水量大,枯水期时持续放水会影响水的使用,因此效果不明显也不推荐,AB排除。

河流在洪水期因为其水量较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所以不需水库放水也可完成河床清淤,C不符合;而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效果最佳,故本题正确选D。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则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本题选C。

例题7.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

黄河调水调沙是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通过精确调度小浪底水库的水量进行冲沙减淤,辅以人工扰动措施,调整其河道淤积形态,加大排沙量,即利用进入下游河道水流的挟沙能力,在悬河主槽淤积最为严重的河段实施河床泥沙扰动,扩大主槽过洪能力。

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图及某次调水扰沙工程景观图。

据此完成1-3题。

 

(1)小浪底放水排沙为每年的6月下旬或7月上旬,但每年时间并不固定,请分析原因。

(6分)

 

(2)说明人工扰沙工程选取图示河段的原因。

(6分)

 

(3)河流泥沙有害有利,请提出将黄河泥沙化害为利的具体措施。

(4分)

 

【答案】

(1)我国北方七、八月份雨季来临之前,水库需要腾出一定的库容做好防洪准备(2分);清淤河道,增大洪水通过能力(2分)。

夏季风的强弱影响我国雨带由南至北移动的快慢,雨带至黄河流域有早有晚,调水调沙的时间相应调整(2分)。

(2)河道弯曲,水流不畅(2分);地势低平,流速减缓(2分);距离小浪底水库远,沿途下渗、蒸发、取用水,导致该河段流量小泥沙易沉积(2分)。

(3)黄河泥沙可以固堤防汛;做建筑材料;进行土地的修复改良,即矿坑回填、盐碱地淤沙改造;河口造陆和湿地生态系统维护。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例题8.(2019·课标全国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6分)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分)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分)

 

【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3分)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3分)

(2)变化特征:

深度增加。

(2分)

原因:

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3分)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分)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4分)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4分)

七.腾库容

大坝是用来拦截水流的,水库是蓄水的。

一般兴建大坝大多会在大坝以上的水域形成水库,但水库不一定非得有大坝。

大坝就像门,水库是房间。

大坝的作用:

拦截洪峰,发电,调节蓄水量,调节水位适应航船上下游等。

水库的作用:

蓄水,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供给生产生活用水等。

一般水库都是在雨季刚要结束时应开始蓄水,此时正值丰水期后期,水量较大,同时含沙量较小,适合蓄水。

而在汛期前开始排水,保证水库防洪功能的完成。

比如我国东西沿海地区的水库9月份前后开始蓄水,4月份左右开始排水。

再比如每年4、5月,三峡水库开始放水,在涨水前逐渐使三峡水位放至145米的汛期水位,长江上游的雨水,冰川融化的水等等要多一些,长江每年789月为洪水期,这个时间过后每年的9月底左右开始蓄水,逐渐使三峡水位蓄至175米的非汛期水位,再根据三峡大坝以下的情况调节水位。

现在每年基本如此。

例题9.图2为南非某省重大水库的蓄水量占总库客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南非区域图。

 

1.图2所示的水库,可能位于图3中的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2014年以来,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2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B.蒸发加强,水分大量丧失

C.经济发展,淡水需求增多 D.管理混乱,淡水浪费严重

【答案】DA 

【解析】 4、简单的理解蓄水期是指水库中的水只进不出,让水越积越多的一个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份的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均是1月低,7月多。

在相同年中不同月份的总库容量的值应该变化不大,所以一年中各月水库的总库容量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是相同的。

这样通过每年中的数值变化,可以得出每年都是1月蓄水量大,7月蓄水量小;而水库应该是汛期前开始排水,汛期流量和泥沙最大时也应是排水,在枯水期时开始蓄水(主要为清水),这样既可发挥效益又可大大减少水库淤积量。

而南非又没有冰川和季节性积雪(极端天气除外),所以汛期的水来源应以降水为主,1月在当地应为夏季,7月在当季对应冬季,进而推测出该水库所在的区域应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四地中只有丁省为地中海气候。

5、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后以不蓄水量占总库容的比重虽然是1月多,7月少,但比重值却呈波动下降趋势,根据前一题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应是降水减少,导致蓄水量少所致。

多处水库同时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是该省整个区域内降水都减少所致;如果是因为蒸发加剧,水分大量丧失的话,那在丰水期的时候蓄水量是可以增加的(应对洪峰的压力减轻),枯水期时由于总水量少,蓄水量少所占的比重也应有所下降,1、7月曲线的峰、谷值差距应减小;淡水需求增多,可能会导致蓄水期时蓄存更多的水以备所需;浪费现象第一与水库蓄水的关系不大,第二如果真的因为浪费导致缺水的话,那么也会致使水库会在蓄水期时蓄存更多的水满足需求。

所以只有气候异常,降水大幅度减少才会导致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2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

例题9.[2019·郑州调研]三峡水库采用“冬蓄夏排”的水位调度方式来满足发电、防洪、排淤和航运的需要。

如图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

1.三峡水库腾库容期间,云南(  )

A.每天旗杆杆影转动角度增大B.教学楼正午楼影渐长

B.共享雨伞使用频率降低D.冬装校服穿着人数增多

1.三峡水库库容为380亿立方米时(  )

A.下游抗洪任务艰巨B.船只通过三峡大坝花费时间短

B.入海口处水体盐度偏低D.宜昌至重庆段航运能力强

2.受库区水位周期性变动的影响(  )

A.库区内地质灾害减少B.入海年径流总量基本不变

C.库区周围气候变化显著D.库岸稳定性增强

【答案】1.A 2.D 3.B

【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在6月进入主汛期,故应在此之前腾出库容,一般应为4、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继续增长,降水量逐渐增多,雨季即将到来,则曲靖一中每天旗杆杆影转动角度增大,教学楼正午楼影渐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增加,冬装校服穿着人数减少,选A。

第2题,三峡水库库容为380亿立方米时即进入汛期且水量较大时,此时,中游抗洪任务艰巨,A错;因此时大坝内外水情严峻,为保证安全,船只通过三峡大坝花费时间较长,B错;入海口虽然流量大但因蒸发量较大,盐度并不太低,C错;宜昌至重庆段流速快、水量大,航运能力强,选D。

第3题,受库区水位周期性变动的影响,库区内地质灾害可能会增加,A错;虽然水位变化但径流终将入海,故入海年径流总量基本不变,B对;库区周围气候会有一定变化但不会太显著,C错;库岸稳定性减弱,D错。

例题10.下图是水利枢纽工程是建国初期建造的三门峡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