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041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docx

最新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和答案

2014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

文综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和田枣原产地山西太谷,后被移植到新疆和田等地,和田枣较山西枣具有个大、皮薄、甜度高,营养更丰富等优势。

目前,大量和田枣被运往乌鲁木齐进行精加工销往全国。

据此完成1-2题。

 

1.和田枣品质优于山西枣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D.种植历史悠久

2.和田枣运往乌鲁木齐进行精加工,主要是利用乌鲁木齐  (  ) 

A.廉价的劳动力  B.广阔的市场 

 C.雄厚的工业基础  D.发达的信息和交通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1所示)。

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

读图1完成3-4题。

3.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4.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表1中的简化数据。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

421

3

412

表1

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5-6题。

   

5.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6.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该图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天气转晴B.气温剧降C.连续性降水D.狂风暴雨

8、若a、b、e三点的气压状况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A、a<cB、b>dC、c=dD、b>c

“XX迁徙”是我国首个运用大数据播报春节国内人口迁徙实况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实时了解全国春运的最新动态,包括春运最热的线路(10条最热线路:

北京↔成都北京→济南北京→德州北京→葫芦岛北京→滁州天津→德州上海→滁州上海→合肥上海→宜城)最热门的迁出城市。

数据反映了全国区域型的交通、经济、就业等诸多因素。

读图,完成9-11题。

春运迁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

四个城市构成的菱形区域内

9、2014年1月26日XX数据显示,成都至北京的人口迁徙数量超过北京至成都的,试推断其原因()

A.北京人在四川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

B.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北京人在四川的就业人数

C.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四川到北京过春节的人数增多

D.北京市全国性交通枢纽之一,在此中转的列车多

10、人口大规模的迁徙加剧了交通压力,春运交通压力最小的是()

A.青藏铁路B.京广铁路C.京沪铁路D.陇海铁路

11、造成我国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最主要的因数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自然因素D.宗教因素

12.2014年1月1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首次下调。

假设下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受汽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是汽车需求曲线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3.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账单”:

为山西省农户免费发放850多万吨取暖煤;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平均提高15%;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l万户……这主要说明财政

A.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D.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14.经济生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选项中,正确体现了这种“双刃剑”现象的是

A.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必然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B.合理的收人差距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违背了公平原则

C.企业降低商品价格能增加销量,但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D.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15.中学生小明上网时看到《北京市劳动合同若干规定(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与父亲一起登录市政府相关网站,就用人单位终止合同支付赔偿金额等问题发表意见。

上述材料表明: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B.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16.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形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行使立法权

B.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C.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D.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7.马来西亚民航客机MH370失联后,包括中美澳等许多国家相继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进行搜索,为了援助行动的顺利展开,有些国家还开放了领海领空。

这说明

A.国家利益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B.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人权高于主权

C.政治分歧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D.主权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18.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上,让我们东方人不可理解的是,整个葬礼所有的嘉宾进场时,都神采奕奕、谈笑风生。

因为在他们看,撒切尔夫人是自然死亡,这是一段“值得庆祝的生命”。

这表明

A.文化的不同,总是体现在交往行为的差异上

B.文化环境的不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然不同

C.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是否健康

D.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引起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19.“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寄托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光荣与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激励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物质力量④推动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四季重磅推出的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

不仅节目的主题曲在网络上广为传唱,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③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充分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22.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等“马上体”迅速在网上走红,成为人们最热门的祝福语。

对人们“马上体”的愿望,认识正确的是

①美好愿望源于主观幻想,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取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③要努力创造条件,重视量的积累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美好愿望终将成为现实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3.27 年的牢狱之灾,一生无数的挫折、浑身的伤痛。

“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 这一经典信念成为导航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明灯。

这表明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应在勇敢地牺牲自我发展前提下去奉献社会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④要以顽强的意志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南宋朱熹说: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

”其思想主旨是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2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6.广东三件宝:

传统的陈皮、老姜、禾秆草;20世纪50年代的司机、医生、猪肉佬;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冰箱、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的买楼、买车、买电脑。

广东三件宝是广东不同时期民生的表达,它的前后变化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B.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C.我国科技水平的变化D.我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27.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篇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2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官至上B.侧重国家事务C.倡导人人平等D.重视法律程序

29.“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30.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

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1.(原创)今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5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205年。

《物种起源》的发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宗教势力高呼“打倒进化论”、“打倒达尔文”,支持者则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体现了()

A.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B.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的角度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D.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32.(原创)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洋务运动,最终以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而宣告破产。

为此某校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下列学生的发言中指出其破产的根本原因的是()

A.甲生:

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B.乙生:

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C.丙生:

民族资本主义的竞争D.丁生:

“布新而不除旧”的结果

33.(原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稳定因素在增加,但从根本上来说,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没有改变,国际局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也没有改变。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

”下列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B.“冷战”的开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美国的“反恐战争”

34.(原创)右图被美国记者称之为“乔的大笑”。

图中的人物为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他之所以大笑是因为()

A.中日关系正常化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原子弹爆炸成功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5.(原创)2013年8月7日,美国宣布取消二十国峰会期间的奥普会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历史上美俄(苏)元首的会晤对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起了积极的作用,会晤所形成的精神被人们称之为“戴维营精神”,这次会晤双方的国家元首是()

A.梅德韦杰夫——奥巴马B.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

C.戈尔巴乔夫——老布什D.奥巴马——普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36.(24分)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等12座城市举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巴西东南沿海气温和降水情况

 

 巴西东南沿海气温和降水情况

(1)从地理学角度解释巴西奥运会会期定于6月12日至7月13日的理由,并解释其成因。

(8分)

(2)巴西圣保罗州工业联盟农业部发布了一项研究,预测未来10年巴西农业生产产值将增长38%。

试分析巴西农业增产潜力大的原因。

(8分)

(3)结合材料一,试评价巴西钢铁工业中心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形成条件。

(8分)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图为“京津冀地区简图”。

(1)指出与石家庄相比,保定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中的地理位置优势。

(6分)

(2)说明河北省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中应该做怎样的角色定位。

(8分)

(3)说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可能给河北省带来的有利影响。

(8分)

38.(26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发展经济不盲目攀高求快,着力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流动配置,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既防止政府的手错装在市场身上,又防止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身上。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6分)

(2)依据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做法的理论依据。

(8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政府的手错装在市场身上和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身上”。

(12分)

 

39.(26分)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

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

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

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

(14分)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12分)

4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

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

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

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

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

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

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

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  ——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

这基于两个原因:

(1)亚欧非大陆其他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

(2)新兴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摘编自埃德蒙 柏克等著《世界史:

大时代》

  材料三  1853至1854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修约”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

英国外交大臣说:

“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

”美使柏驾说:

“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

”这些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

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

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

《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摘编自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材料四 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农业和原料商品的生产作为殖民地的唯一领域。

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太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要求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

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在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微》

(1)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

(6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7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西方围绕“公使进京”问题发生的冲突,谈谈你的认识。

(6分)

(4)简要说明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分布和构成。

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概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6分)

4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曰: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中。

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

(1)根据伯利克里的演说,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8分)

(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分别形成专制与民主政治的的主要因素。

(4分)

 

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44三道地理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2.(10分)旅游地理

2014拟定于4月18日至10月1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是首次在中国临海城市举办的具有山地型特色的世界性园艺展会.它以“多彩园艺、和谐城市”为主题,园区选址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园,展览将主要以园艺花卉为主.其中,植物花卉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会议预计将接待国内外游客约3000万人次.如图为青岛世园会会址分布图。

(1)分析青岛举行世界园艺博览会展期间游人众多的原因.(6分)

(2)在进行世园会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年4月23日,新疆库尔勒、尉犁县等地,甘肃省酒泉市的敦煌市、瓜州县等地,午间遭受特强沙尘暴袭击,最小能见度不足20米,酒泉市气象台发布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

据了解,新疆尉犁县当日9点30分风力已达8级,12时县域内能见度几乎为零,昏天黑地,白天瞬间变黑夜。

(1)简述沙尘暴产生的危害?

(4分)

(2)为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44.(10分)环境保护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说明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及保护的措施。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原创)(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下列有关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官员的对话:

罗马教廷官员质问马丁·路德:

“这些是你的书吗?

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

马丁·路德坚持:

“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