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969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docx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

关于中考制度的改革及应对措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海口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已经出台了。

受江志校长指派,我参加了市局组织的中考中招会议。

现就海口市中考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做如下陈述:

一.进行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1.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是课改的瓶颈,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课程评价在课改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又因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而成为课改条件下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8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理论不能说不先进,目标也不能说不高远,但课程体系、教材构架和评价方式不变,素质教育就难以落到实处。

考试成绩的硬指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的依据。

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终造成“寒窗苦读十二载,高考三天定乾坤”的惨烈局面。

课程改革是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

新课程下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也因此而沁透了人本思想。

其内容包括两个维度------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定制度,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完美结合。

------降低甄别和选拔功能

------人性化、生活化、关注现实降低考试的偶然性

学业考试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给学生以选减轻压力,树立自信心

择空间的出题思路

------评价技术上过程评价和结果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潜能、

综合素质评价并重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评定------评价指标和评价载体的多元化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精神下,中考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下:

①中考是终结性评价,而这一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又是通过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来推动和实现的。

②学业考试成绩仅仅是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中五大领域之一(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爱好特长、获奖情况)。

③学业考试本身也是过程性评价。

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发挥的角度,从培养学生具有自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说,学业考试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在课程改革的精神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也较之学籍档案有了显著的变化.这里不再赘述。

2.是新型人才观的需要(参考校本培训材料中现代教育学理论多元智力学说、建构主义理论,上网查找关于“默会理论”)

3.是时代的需要(工业化时代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后工业化时代”的不同教育和需要)

二.从新老中考比较看中考及评价制度改革

老中考

新中考

考试时机

毕业考与中考分开

两考合一称为学业考试

(学业发展目标)

考试内容

语、数、外

物、化、政

增历史科,增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音、美和理化实验为考查课,体育增平时分

考试形式

单一

多样化(有合卷、开卷、允许带字典或计算工具等规定)、超量选做

评价制度

成绩表达

分数简单相加

等级评定.语、数、外卷面各150分,政史合卷120分,物、化各120分(含超量选做题),英语加试20分钟听力

评价主体

单一

多源化、超量选做

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和班主任评语

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成长记录袋、报考材料

组织机构

中考领导小组

增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委员会

招生工作

依成绩统配名额

重综合评价,关注特长、潜能、多渠道多批次录取

呈现方式

纸上数字量化记录

网上综合评价与记录袋内质性评价材料相结合

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录取、网上答题、网上评卷

三.本届中考应对方案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①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保证进度和课堂教学容量的前提下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引入课堂。

②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后期复习应考阶段要加强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方面的训练。

③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学习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等的培养。

赋予文化知识的现实意义。

④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使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更成为教学和学习的载体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后期进度计划

①开学—4月初:

各科争取结束初三新课,化学科、历史科可适当顺延。

②4月初--5月25日前后:

进行初一、初二、初三第一学期的单元(或章节)复习以及专题复习。

可适度配合进度精编相关练习。

③5月25日(最迟在6月初):

各科转入考前仿真模拟。

每次考前模拟必须有目的性。

鉴于时间紧迫,后期每次模考应考虑适度将多个考查目的融入试卷中,从而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目的1.练习学生答题速度。

题量可适度加大,或增加选做题比例,力求使试卷涵盖更多的知识点。

目的2.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规范答题步骤,书写格式等。

目的3.专门练习学生的考试和答题技巧。

包括不同类型选做题的选择、好事答题顺序、考试时间的安排、如何估算考试分数等。

目的4.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等。

目的5.集中学生普遍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尽早建立错题库,并将留存的试卷重新练习。

目的6.最后两周,备课组经过审慎研究,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的基础上,集中上述各训练目的,精编三套中考仿真模拟试题进行统一测试。

3.综合素质评定

①成立评定机构。

在中学部、年级和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和年级、班级综合素质评定小组。

其中年级以主任与3为助理和班主任组成。

班级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科组组成。

②按《方案》要求重新建立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包括建立本届初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记录袋。

组织班主任及时清理记录袋内内容使其更趋规范。

③完成和填装各项评定。

表1〈基础性发展目标评定〉内容由班主任组织班科组教师填写

表2〈海口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班主任组织班科组教师和学生填写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爱好特长、获奖情况、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栏目,最后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组织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班主任以学籍档案为蓝本补齐各学期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

按要求将学生初中三年来作品资料、获奖证书和作品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材料按统一次序填装入成长记录袋。

综合实践活动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四部分。

----研究性学习材料由班主任和教师指导学生将八年级时各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补齐;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生物课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参加每学期一次的春、秋游为内容。

其中前者由余品中老师负责,把七、八年级时组织学生参观海南省血液中心和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的材料和学生小论文进行评定和填装;后者以及各班组织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由班主任负责准备和评定;

----劳动技术评定依据以七、八年级时学生上钳工课和家政课成绩为准,由李新高和许秉臣老师负责填写和准备;

----信息技术评定以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成绩为依据,并由电脑老师负责填写和评定。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由班主任整理三年来历次组织学生体检的原始材料,并填写该卡。

各报考材料由中学部教导处组织填写。

上述精神和安排对初中各年级以后的中考准备具有参考价值。

望老师提前学习相关政策和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