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918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0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docx

03黄阁规划文本上要点

1导言

1.1编制背景

为进一步落实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南拓”战略,启动南沙地区开发建设,促进黄阁分区综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启动黄阁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在《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番禺片区发展规划》和《南沙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的要求,受广州市规划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委托,自2001年10月起展开《南沙黄阁分区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1.2编制过程

1.2.1前期研究

2001年10月——2001年11月,在《南沙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重点就黄阁分区的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空间资源配置、规模、交通、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得出该地区规划发展的基本框架,于2001年11月24日通过初审。

1.2.2深化提高

在本规划编制的同时,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怀领导下,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全方位得到不断推进、深化和提高。

2001年11月28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南沙开发工作现场会,2002年4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南沙开发工作现场会,这两次重要的工作现场会在将南沙开发工作进程推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南沙地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配置、交通、生态等各方面的认识上的深化和提高。

作为南沙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南沙地区的启动区,黄阁分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配置、交通、生态等各方面无疑随着南沙地区的整体提高和深化而获得新的契机,黄阁分区的规划工作也相应在各方面,尤其是在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上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摸索调整过程。

1.2.3调整完善

2002年8月8日,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南沙地区开发全面正式启动。

黄阁作为南沙开发区的启动区,大量的近期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迁移安置、土地征用、项目引进、环境绿化等工作全面展开。

黄阁分区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也迎来了新的一页——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同步进行。

为切实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和近期建设实施工作两方面并行不悖地有效推进,段险峰局长提出在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同时,规划组负责针对近期建设实施工作要求,随时提出与控制性规划相符合的近期实施方案,以积极配合规划管理的实施。

这一措施有力地保障了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2现状概述

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黄阁分区位于南沙地区东北部,处于珠江主入海口――狮子洋之要冲,距市桥约18.5km,距广州市中心约36km,距东莞市虎门镇15km。

2.1.2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黄阁分区北隔市域结构性生态廊道与规划的广州新城相望,东临狮子洋,西南滨蕉门水道,东南隔蕉门河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西隔骝岗涌接鱼窝头镇。

黄阁镇域总面积约70.68k㎡,其中陆地面积约53.82k㎡,外围水域面积约16.86k㎡,分别占总用地面积的76.1%和23.9%。

2.1.3气候条件

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历年的平均气温为21.8℃,历年最高气温38.7℃(出现在1953年3月12日),历年最低气温0℃(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

黄阁地处季候风区,季风明显,春夏秋三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北风。

年平均风速为2.1m/s。

每年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

1983年9月9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

本区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02.5mm。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1392mm,占全年82%。

黄阁每年雾日为5天,历年最长雾的天数为12天(1975年),每年1-4月为雾季,占全年70%,7-8月份一般无雾。

黄阁

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幅在69-86%。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3%,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3%(1959年1月16日)。

2.1.4地质地貌

黄阁三面环水,区内水网密布,水域面积约占规划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

陆地以平原田地为主,其间分布有若干山体。

自然地面高程-0.1--0.8m,老镇区地势较高,均在5.0m以上。

山体主要包括有大山乸、庐前山、乌洲山、骝岗山、大虎山、小虎山等,最高点为大山乸(珠江高程系228.4m)。

全区山地总面积约4.21k㎡,约占总陆地面积的8%。

本区地质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大山乸地质状况为花岗岩山体,有优质花岗岩矿。

其余几座山为红色砾岩为主的山体。

另据专家考证,黄阁曾经是浅海湾区。

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域图,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

到目前为止,山体、林地资源以多种方式被利用,但缺少有效的保护措施,尤其是山体岩矿遭到大面积采伐。

截至2002年6月,黄阁共有大小采石场25个,侵蚀山体面积约达1.66k㎡。

黄阁土壤为珠三角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分布有大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及一般耕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香蕉,有相当数量苗圃,主要植物有水果类的荔枝、龙眼、芒果等,其余为相思、榕树等。

2.1.5水文及水文地质

黄阁地处珠江水系下游河网地区,距离外海仅80多公里。

广州三大口门中的蕉门水道及其支流骝岗涌流经黄阁西侧与南侧汇入外海,黄阁东北侧临狮子洋。

黄阁镇域内河道纵横,主要河涌流域总面积将近950ha。

黄阁河道水位主要受海潮水位影响,潮型为半日潮,涨落潮差不大。

最高涨潮水位珠基2.7m。

岸线局部设浪堤,堤面标高为珠基3.5-3.8m。

黄阁岸线现状局部作为码头利用,沿狮子洋、小虎沥、蕉门水道等建设大小码头共计7个,总面积11.6ha。

黄阁现状地面水水质较差,属Ⅲ~Ⅴ类水质。

水体利用主要为鱼虾养殖。

其中,大虎岛北部是咸淡水鱼类的产卵保护区,沙仔岛、小虎岛北部地区是黄阁麻虾养殖基地。

现状黄阁地下水位较高,挖土1米多深即可见渗水。

该区域地下水水质优于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标准。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历史文化沿革

黄阁旧名古海、凤凰阁,又名黄旗角,宋代简称凰阁。

从宋朝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始称今名,隐喻相府台阁之意。

出土文物表明在四、五千年前已有人类在此居住。

黄阁有良好的文化传统,粤曲、麒麟舞、狮子舞、篮球等活动在民间得到发扬。

2000年11月,“黄阁麒麟舞”代表广东省出席首届全国民间广场歌舞大赛,荣获“山花奖”的最高殊荣。

黄阁人勤劳实干,重视供书教学,惯于外出谋生,商品意识较强。

由于历史等原因,生产力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缓慢,处于相对封闭、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2.2.2现状人口规模与构成

规划范围内现有人口34084人,包括14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

其中非农人口4297人,占总人口的12.6%;农村人口29787,占总人口的87.4%。

1999年人口出生率15.69%,人口自然增长率11.43%。

现状人口主要分布在莲溪村、大塘村、东里村、大井村、小虎村。

2.2.3经济概况

黄阁现状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其次为第三产业和农业。

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普遍较高。

目前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约为90%,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约为60%。

2.3土地利用现状

2.3.1土地利用现状

黄阁现状土地利用仍以耕地为主,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以下依次是居住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

村镇建设用地占用地总量的6.65%。

详细信息见表2-1。

表2-1黄阁现状用地统计表

序号

类别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占总用地比例

占城市建设用地/非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备注

大类

中类

小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城市建设用地

1

R

居住用地

279.9

3.96%

23.79%

R2

二类居住用地

165.3

2.34%

房地产项目用地

42.4

0.60%

黄阁镇区内质量较好的新建住宅

R3

三类居住用地

72.2

1.02%

R31

住宅用地

59.3

0.84%

黄阁旧镇区住宅用地

R3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2.9

0.18%

黄阁镇区内中小学校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5.6

0.36%

2.18%

C1

行政办公用地

6.8

0.10%

C2

商业金融用地

15.8

0.22%

C3

文化娱乐用地

0.4

0.01%

C5

医疗卫生用地

0.4

0.01%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1.4

0.02%

C9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0.8

0.01%

敬老院

3

M

工业用地

730.1

10.33%

62.04%

4

W

仓储用地

28.8

0.41%

2.45%

5

T

对外交通用地

0

0.00%

0.00%

6

S

道路广场用地

86.6

1.22%

7.35%

S1

道路用地

85.8

1.21%

S2

广场用地

0.8

0.01%

黄阁镇麒麟广场控制用地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6.8

0.24%

1.43%

8

G

绿地

9

0.13%

0.76%

G1

公共绿地

6.7

0.09%

G11

公园

6.7

0.09%

G2

生产防护绿地

2.3

0.03%

合 计

1176.8

16.65%

100.00%

非城市建设用地

10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5772.2

E1

水域

2004.4

28.36%

E2

耕地

2637.3

37.31%

E23

一般耕地

365.2

5.17%

国标无此项 新增

E24

基本农田保护区

2272.1

32.14%

国标无此项 新增

E3

园地

143.1

2.02%

E4

林地

421

5.96%

E6

村镇建设用地

469.8

6.65%

E61

村镇居住用地

226.6

3.21%

仅含村镇住宅用地

E62

村镇企业用地

231.7

3.28%

E64

村镇学校用地

11.5

0.16%

国标无此项 新增

E7

弃置地

96.6

1.37%

合 计

5772.2

5772.2

81.66%

其它

11

非农用地

119.3

1.69%

总 计

7068.3

100.00%

注:

1.非农用地指有使用意向并进行控制的可建设用地,主要为原番禺区国土局已办用地初审,但未通过正式手的工业用地;

2.黄阁分区内所有弃置地为裸岩,经专家鉴定为海蚀岩;

  3.现状信息统计依据为番禺区国土局提供的电子文件、黄阁镇规划国土建设办公室提供资料、2001年1:

2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及1:

2000航测图

4.现状信息统计日期至2002年6月截止。

5.各现状用地详细信息详见图纸:

HG_2-03A组团现状用地综合信息分图——HG_2-14M组团现状用地综合信息分图;

规划范围内现有耕地面积2637.3ha,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2272.1ha,主要集中在乌洲、莲溪、大塘、留东、新海、小虎等村,以及黄阁镇农场。

现状工业用地总计730.1ha。

规划范围内,现状有6个(原)规划的集中工业园区,面积总计11.56k㎡,主要分布在小虎岛、沙仔岛以及市南路沿线。

现状沙仔岛与小虎岛上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石化港口工业区,现已进驻的有美国爱克森、台湾建滔等多家企业,同时有日本三菱公司、新加坡建华兴环球化工公司等多家企业正在洽谈进驻。

现状居住用地279.90ha,其中房地产项目165.3ha,集中分布于市南公路、黄阁大道和番中公路沿线或两条道路的交汇处。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体是黄阁旧镇区的各类公共服务配套用地,包括行政办公、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和商业金融等。

用地总计25.6ha,主要集中在旧镇中心区。

另有少量用地沿市南路与番中公路分布。

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6.80ha。

主要为加油站、变电站、垃圾压缩填埋场和墓地等。

现状村镇建设用地总计469.8ha。

其中村民住宅用地为226.6ha,由分散的16处村落组成;村镇企业用地总计231.7ha,是村镇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征地现状

现状已征用地总计约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征地615.02ha,居住用地征地168.06ha,公共设施用地征地14.18ha,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征地5.75ha,村镇建设用地征地5.72ha。

黄阁征地现状普遍存在着征而未建现象,现状征地已经建成的约为140.32ha,仅占征地总量的17.5%。

2.4现状综合建设情况

2.4.1建筑现状

表2-2黄阁现状建设信息统计表

序号

现状建设种类

现状建设量(约万m²)

备注

总用地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1

现状居住建筑

70.9

65.5

2

现状学校建筑

17.3

5.4

含居住区级学校2个、村镇学校13个、及成人学校2个

3

现状公共设施建筑

17.2

17.2

含办公、商业、娱乐、医疗

4

现状工业建筑

219.5

59.1

5

现状仓库

28.9

5.9

黄阁粮所仓库及粤海石化小虎油库

6

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6.6

0.4

坟地1块、加油站3个、变电站1个

7

现状农村居民点

226.6

226.6

合计

587

380.1

——

注:

1.黄阁镇内有一所未建规划中学,征地面积8.2万m²,未统计入本表;

2.各现状建设详细信息详见图纸:

HG_2-18A组团现状建设情况分图——HG_2-29M组团现状建设情况分图;

3.信息来源依据为2001年航测图及2001年航测数字化地形图;

4.现状信息统计日期至2002年6月截止。

现状建设整体上以住宅为主,包括黄阁镇区居民住宅、农村居民住宅以及商品住宅。

其中商品住宅质量较好,而村镇住区状况多为环境拥挤、建筑陈旧。

工业建筑是现状另一主要建设类型,其中小虎岛与沙仔岛上的工业多为近期建设,企业规模大,有相当的发展基础,建筑质量较高;而分布于黄阁大陆的工业以采石场、砖厂、水泥厂等素质较低的项目为主,并且分布零散,不成规模,厂区建设质量较差。

黄阁现状建设总量情况详见表2-2。

2.4.2道路交通现状

现状道路交通以黄阁大道、市南公路形成的交通节点构成地区及交通发展的核心。

该两条道路基本上承担了本地区内部交通骨干以及对外交通的主要功能。

现状道路系统发展相对落后,干道级道路仅市南公路、黄阁大道、粤海大道,其余均为地方性道路,数量较少、等级较低,功能混杂、设施落后,基本上完全不适应未来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现状交叉口中仅有亭角立交一座功能尚不完善的互通立交,其余全部为平交路口,信控交叉口仅市南路~黄阁大道等极少数路口,其他均为无控交叉口。

现有的规划控制标准较低。

由于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需求有限,黄阁分区目前交通设施配置相对欠缺,目前仅有4座加油站、尚无公共停车场、公交总站等交通设施。

水运是黄阁分区现状重要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现状水运主要是围绕位于小虎岛东南端的石化储运基地,依托靠近主航道的水运资源条件,形成包括远洋、近洋以及内河转运为主的水路运输系统。

其次,沿小虎沥分布有一些杂货码头,通过小型船泊实现水陆的接驳转运。

此外,该地区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渔业水运需求。

2.4.3市政设施及公用设施现状

现状电力设施,在莲溪村,临市南公路段有110KV变电站一所,镇内另有梅山电厂。

高压电网贯通全镇,不仅现状电力供应充裕,而且有极大的补充提高能力。

现状有3000多平方米电讯机房,有线电话6400台,电话普及率达63%,程控电话可通世界各地。

无线电话3000台。

广播、电视的覆盖面有5875户,占全镇总户数的54.7%。

现状黄阁用水主要来自沙湾水厂,用水量约12000立方米/日。

黄阁镇区现状排水体制为直排式合流制。

雨水和绝大部分污水就近排入附近河道。

排水方式为自流排放。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排水标准偏低,低洼区暴雨期间积水较为频繁;排水管网建设滞后,局部地区排水管网还未配套;污水就近排放,对镇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现状有蕉东联围保护区,堤围长70余公里,保护了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涌镇和黄阁镇。

堤围内排涝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干,但实际堤围内排涝并未达标,且围内电排站全部建于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初,存在机电设备老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黄阁现状其它市政公用设施还包括加油站、变电站、垃圾压缩填埋场和墓地等。

黄阁的现状公共设施主体是黄阁旧镇区的各类公共服务配套,主要分布在老镇中心区。

项目包括行政办公、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和商业金融等。

各类设施普遍存在规模小、用地紧张等状况。

3规划目标与原则

3.1规划依据

1)《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2)《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

3)《南沙地区发展规划》

4)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1:

2000地形图及电子数据;广州市自动化中心提供的1:

2000航空彩色影像图及电子数据。

5)广州市国土局提供的《番禺区土地利用规划》

3.2规划目标

1)建构可持续的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健康关系。

2)塑造南沙新城示范区。

3.3.规划原则

为有力保障黄阁分区规划目标的实现,黄阁规划除了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滚动发展原则以外。

根据《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并结合黄阁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规划必须重点突出如下五项原则,以之作为本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黄阁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3.3.1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合理确定开发布局与强度,控制项目,尤其是产业项目的引进标准,以不破坏自然、不超过生态承载力为基本原则;二是充分依托现状山体、水体,有效形成各功能区间的生态隔离带,建构良好的生态整体格局。

3.3.2产业带动原则

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黄阁分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产业促发展,产业发展是实现和保证黄阁经济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黄阁必须通过产业的合理规划,实现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带动黄阁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3.3.3平衡发展原则

必须实现黄阁分区的自我平衡发展,在就业与居住、人口与交通、文化与生活、需求与供给等各方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平衡关系,将黄阁建设成为一个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区。

3.3.4家园城市原则

延续并提升黄阁的地域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黄阁的城市凝聚力和亲和力,使在黄阁创业、居住的人们将黄阁认同为一个“家”。

3.3.5国际社区原则

黄阁分区必然秉承广州和南沙地区的国际化特性,具有博大的国际包容力。

在黄阁,各种各样的创业、居住、商业、贸易以致教育、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都将在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品质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人士的需求。

使他们无论是在黄阁创业,还是来黄阁旅游,都能在深切体验本地社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享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

4发展策略研究

4.1黄阁分区与南沙地区整体发展的关系

4.1.1黄阁分区在南沙地区功能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根据《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南沙地区在功能结构上整体可分为三大组团:

►北部“潭大灵——鱼窝头”组团:

都市生态农业基地;

►中部“黄阁——南沙”组团:

石化储运综合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南部“龙穴岛——万顷沙”组团:

物流产业基地和临港工业基地。

其中,中部组团在空间上又可分为黄阁、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灵山(部分)——横沥——珠江管理区(大部分地区)”三部分。

黄阁以小虎岛石化储运功能和沙仔岛造船功能为基础,规划发展现代化综合工业园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资讯产业为主导,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珠江三角洲资讯产品研发生产中心、人才培训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并发展资讯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加工业。

同时,结合南沙新城区的建设,和黄阁西南部以及灵山(部分)——横沥(东部)地区,发展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居住等功能,共同形成服务于整个南沙地区的,配套设施完善、体现滨海城市特色的地区性综合服务中心;灵山(部分)——横沥——珠江农场(大部分地区),除作为地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外,横沥部分地区和珠江农场的北部地区,利用紧邻公路、铁路的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储运配送业,强化和完善地区对内、对外的物资集散功能。

该组团西南部临洪奇沥水道沿线规划为生态维育和建设区。

综合以上,黄阁分区在整个南沙地区的功能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南沙地区的产业布局还是在综合服务体系分工中,黄阁分区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承担两大功能:

一是以石化储运和造船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综合工业园区及储运基地,二是承担整个南沙地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部分功能。

4.1.2黄阁分区是南沙地区整体发展的先导

根据《南沙地区发展规划》,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黄阁将是实施广州南拓战略的启动基地之一,是启动南沙地区的先导。

4.1.3黄阁分区必须实现自身相对平衡发展

根据《南沙地区发展规划》,黄阁既是整个南沙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机构、空间体系、生态建设、交通发展、设施配套等各方面必须与南沙地区的整体有机配合。

同时,黄阁又必须在产业生长、就业机会、居住生活、设施配套、交通支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相对的自身平衡发展。

4.2发展有利条件

4.2.1较好的先期工业发展基础

黄阁的小虎岛已经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石化港口工业区,计有中石化的20万吨油料罐区、美国爱克森公司能力为30万吨/年的增塑剂项目(目前产量为60000吨/年)、台湾建滔公司4万吨/年双氧水项目和15万吨/年的甲醛项目、台湾全盛树脂的聚氨酯项目等。

小虎粤海石化港已有5万吨泊位和配套的内河船泊位、保税仓(25万立方米储罐),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唯一的化学品公共保税仓。

4.2.2强烈的市场需求

有意投资黄阁的项目,正在洽谈的有日本三菱公司14万吨/年的PVC项目、新加坡建华兴环球化工公司10万吨/年的苯酐项目(首期6万吨/年)以及不饱和树脂项目和增塑剂项目等。

4.2.3良好的建港条件

黄阁紧临珠江主航道,滨江岸线长,尤其是小虎岛和沙仔岛,水深条件好,能够提供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为需要港口支持的工业项目提供了重要保障。

4.2.4天然的生态保障机制

黄阁与周边地区之间几乎全部以河为界,加上北部的番禺片区“中部东西向生态廊道”和西部的“中部南北向生态廊道”,黄阁与其周边镇(区)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生态隔离;区内的小虎沥、沙仔沥等水道,和大山乸、小虎山等山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