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686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C)

A.科学的世界观B.自发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各门科学的总汇

2.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C)

A.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起源问题

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C.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D)

A.无限与有限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一般同个别的关系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D.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

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D)

A.世界统一于物质B.世界统一于精神

C.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D)

A.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

B.辩证法和唯物论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

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多项选择题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BDE)

A.主观性B.机械性C.片面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

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

3、哲学是(AC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

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D.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E.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

6、下列各项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哲学B.有些唯心主义哲学

C.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有些唯物主义哲学

E.休谟和康德哲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

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是实践观

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是(ABE)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创立了唯物主义D.创立了辩证法

E.科学地确定了实践范畴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

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CD)

A.本体论B.认识论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理性主义

1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DE)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

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C)

A.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

B.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A)

A.运动的绝对性B.静止的绝对性

C.运动的有条件性D.静止的无条件性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C)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的是(D)

A.时间的间断性B.时间的连续性

C.时间的重复性D.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6.主张“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观点是(A)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相对主义D.不可知主义

7.时间和空间是(B)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

A.合乎逻辑的B.唯心论

C.形而上学D.诡辩论

9.人脑是(B)

A.思维的对象B.思维的器官

C.思维的产物D.思维的源泉

10.“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C.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11.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

A.人脑的产生B.工具的发展

C.生产劳动实践D.语言的发展

12.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D.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13.意识的能动性是指(D)

A.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B.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C.能动地改造自然规律

D.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指导社会实践,去改造世界

1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具备完全必要的物质条件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克服偶然性的干扰

15.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

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

C.科学活动D.思想斗争

三、多项选择题

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ABD)

A.世界的本质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质是气

C.世界的本质是存在C.世界的本质是原子E.世界的本质是无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在于(ABCDE)

A.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

B.把原子的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一般属性

C.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一般

D.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

E.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3、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BC)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社会运动也离不开自己的物质主体——生产方式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E.根本没有概念运动,讲概念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ABCD)

A.同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B.同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是根本对立的

C.同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原则的区别

D.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E.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

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指(ADE)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B.绝对不动C.排斥运动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6、把感觉经验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BDE)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E.贝克莱主义观点

7、物质和远动的关系是(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8、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CE)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E.创造理论体系

9、意识的本质是(BC)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机能  C.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D.观念的系统   E.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10、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ACE)

A.三思而后行  B.饥不择食  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D.趋利避害的本能   E.预见未来

1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ACE)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是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12、所谓实践是指(ACE)

A.人们能动地考察探索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

B.人们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

D.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E.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感性活动

13、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同动物改变周围环境的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BCDE)

A.前者是精神活动,后者是物质活动

B.前者能在客观世界打上意识的烙印,后者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

C.前者具有社会性,后者不具有社会性

D.前者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后者随生物进化而进化

E.前者具有直接现实性,后者是自然本身的一种活动

14、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BCD)

A.实践是人的纯粹精神理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15、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ABE)

A.工人在工厂织布   B.农民在田野种庄稼   C.医生在医院治病

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E.矿工在矿井采矿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C)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灭亡

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D.否定只否定规律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B)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B)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对立向融合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6.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C)

A.矛盾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B.矛盾斗争性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7.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C)

A.矛盾B.普遍矛盾

C.特殊矛盾D.矛盾运动

8.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变关系原理要求我们(C)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1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C)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D.基本矛盾和根本矛盾的关系

11.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2.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C)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间断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BCD)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

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E.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要爆发战争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CDE)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C.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D)

A.相互联系的关系  B.精髓与非精髓的关系  C.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BC)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相互联系的关系

D.同一和斗争的关系   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6、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ABE)

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是绝对自身等同的

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   D.否认有同一性的概念  

E.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脱离斗争性讲同一性

7、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BE)

A.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B.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有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区别

D.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

E.每一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8、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BCD)

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B.将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统一体中得到发展

C.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

E.使矛盾双方消除分歧

9、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BCE)

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    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

D.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统一体中  E.使矛盾双方发生转化

10、根据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应(CDE)

A.坚持一点论  B.坚持均衡论  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D.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E.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C)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矛盾的个性、共性及相对、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表现为(BCDE)

A.量变就是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E.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3、坚持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ABCD)

A.坚持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   B.反对激变轮和庸俗进化论

C.把远大革命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结合起来

D.既反对因循守旧,停步不前,又反对不顾量的积累,冒险蛮干,陷入空想

E.不间断地实现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14、辩证否定观内容有(ABCDE)

A.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E.辩证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1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于是否承认(ACE)

A.否定是自我否定   B.否定和肯定是有区别的

C.否定之中包含肯定  D.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E.否定是扬弃

1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实质是(AC)

A.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B.事物重复运动、变化的周期性过程

C.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D.事物运动、变化的曲折过程

E.事物经过漫长的历程又旧地重游、江山依旧

1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在于(AD)

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B.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纯粹的必然性    

C.偶然即必然,必然即偶然,两者无差别

D.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E.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必然性不能向偶然性转化

18、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转化(AD)

A.是有条件的   B.是无条件的     C.只表现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过渡

D.现实性产生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E.一切可能性必然转化为现实性

19、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因为(BCE)

A.现象和本质没有区别       B.任何本质都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C.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D.只有与假象对立的真象与本质具有统一性

E.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AE)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D.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

E.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D)

A.直观的反映论B.不可知论

C.先验论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的关系是(B)

A.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使用和被使用的价值关系D.相互对立的斗争关系

3.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C)

A.理性把握B.自由创造

C.能动反映D.价值认同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B)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知识

7.“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B)

A.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理论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实践要随着革命的深入不断提高

8.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9.真理一元论就是指对于一个确定对象(B)

A.只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用同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D)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C.真理是绝对的

D.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

11.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D)

A.认识上的唯理论B.认识上的经验论

C.认识上的唯物论D.认识上的辩证法

12.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了(D)

A.理论比实践更重要B.感性认识依赖理性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是(D)

A.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反映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关点

三、多项选择题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必须懂得(ABCDE)

A.它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根本对立的B.它与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

C.它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原则区别D.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E.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2、主体和客体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CE)

A.主体并不是精神,但客体等同于物质B.主体就是精神,但客体不等同于物质

C.主体并不是精神,客体也不等于物质D.主体就是精神,客体等同于物质

E.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CD)

A.自我意识B.人类意识

C.处于一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本质和一定认识能力的实践着的人

D.自然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人

E.人工认识主体

4、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存在,包括(ABCDE)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精神现象D.微观世界E.宏观世界

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ACE)

A.实践关系B.整体和部分关系C.认识关系D.现象和本质关系E.价值关系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因为(ABD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