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603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设计整理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

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在景物描绘上表现出来的高超语言艺术,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采用的独到的创作技巧。

2.联系作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创作动机和思想意旨。

3.解构与综合相结合,从整体的高度把握全文的结构脉络,剖析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思想脉络,归纳各部大意。

2.循着作者的行踪,以游荷塘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把握写作思路和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各自默读(限时5分钟)

二、播放课文录音或指名朗诵。

(事后校正语音失误及评解朗读情感的技巧把握)

三、作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小知识:

绍兴是教育家蔡元培、文学家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秋瑾的故乡)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四、层次结构梳理与讲读分析:

[教师启发]:

在深入理解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对全文进行一个解构,从层次的角度归纳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大意,以便以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做一个铺垫,全文总共8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抒情体。

要了解文章我们就得循着作者的行踪,以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为线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让学生提取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洁明快、准确扣题)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散”的形式框架下把握“聚”的主旨思绪。

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游荷缘起

第1段:

点明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

(点明心境:

颇不宁静,定文章基调)

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文章的眼,是全文的引子和根由,开篇就点明了此时的心境:

“烦躁、不安”,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

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定下了一个忧郁孤寂的基调。

要更好地了解颇不宁静,我们还得先说说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此时蒋介石正在发动叛变,大势搜罗革命人士,置原本早已乱成一团糟的中国陷入了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之中,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知识分子,岂有不为祖国的渺茫前途深感忧虑,然而手无寸铁徒手上阵那也只是白耗精力,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怎能不去信步释怀,身于景而情所思,触佳境而感怀,愤然提笔以为枪而成词佳作。

小结:

第一部分:

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

月下抒感

第2段:

描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作者笔下的小路是什么样的?

——1.曲折、幽僻、树多,幽僻是基本的特点。

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王国维《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对景物的描写正是为抒哀愁之情创造情景,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

2.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感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小结:

第二部分(2-3):

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佳境

第4段:

刻画荷塘美丽的景色。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用了哪些比喻?

(比喻放在下一课时修辞部分讲授)

形态美

1.荷叶:

弥望的、田田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见风致。

2.荷花:

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动态美

3.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荷波:

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凝碧的波痕。

静态美

5.流水:

脉脉的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若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反觉呆板。

“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静静地泻下来”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达到意境的高度浓缩的美感。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景物描写上是阴沉的。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用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小结:

三(4-6)描写荷塘佳境,由近及远由平面及空间,各方位的展示荷塘美景。

追忆旧俗(7-8):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承接上文拓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猛将作者拉回现实之中,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

四(7-8)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升华了文章的情感,进一步的表现了作者苦楚下的强乐心境。

行踪:

家荷塘

(心境颇不宁静)想起荷塘,欲游,排遣(暂时超脱)

寄托愁思

淡淡哀愁淡淡喜悦

情感回归

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情感互撞,情景交融

〈正所谓“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荷叶:

田田的、亭亭的、风致

月下荷塘荷花:

袅娜、羞涩、如明珠似星星

荷香:

丝丝缕缕、渺茫如歌

荷波:

凝碧的波痕

月下月光如水

荷塘塘上月色薄雾似纱正写月色

花叶若梦

光影似曲

黑影班驳

荷塘四周杨柳依依侧写月色

远山隐约

联想采采莲赋淡淡的喜悦踱步回家心境依旧不宁静

莲佳境西洲曲淡淡的哀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着重解析课文第二、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描摹景物的技法。

2.深入认识文章对生活话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多角度感受对景物的描摹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

2.动静交替,可见与可想错杂:

静态与动态结合而物物借“动”,“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

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3.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加强了对景物的立体感,感官互移。

二、高超的修辞艺术

(一)比喻与通感

1.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

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例: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

2.比喻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解析:

用舞裙与叶子自然舒展时形状的形似进行形象的比喻,将静物化动了。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动词,叠字、修饰语

1.动词:

带——“掩、关”〈掩:

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

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

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沿着——通往:

“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踱——走:

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

若换成“走”字则缺少情景融合的神韵。

泻——“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

2.叠字修饰语:

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突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

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使用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

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曲折、幽僻、寂寞——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色调是淡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

两种树影: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小结:

形象美——多样的手法语言美——新颖别致

生动的比喻自然传神

鲜明的对比通俗流畅

强烈的烘托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形象的拟人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传神的通感

画面——美丽的美

荷塘月色气氛——宁静的静三位一体,有机地组构了一幅荷塘佳境

格调——雅致的雅

结语: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

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

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

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此人是谁?

(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

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

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

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

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

从3-11自然段。

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

清、静、悲凉。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

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

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

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

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

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

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淡红色最下?

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

”体现了“悲凉”。

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

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

“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

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

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清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

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

闲话秋凉秋声:

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

清秋佳果悲凉情感:

向往、迷恋、孤独景情

 

囚绿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b.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c.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a.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b.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二、教学要点

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一、用《故都的秋》导入本文。

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出示关于“绿”的诗句和图片。

三、与陆蠡相识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

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

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

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

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