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488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标知识点汇总.docx

国标知识点汇总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综合考试

—国标知识点汇总

MarcoLee

2012-07-30

(一):

GB1526-1989信息处理中流程图的约定

GB1526-19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流程图:

对某一个问题的定义、分析或解法的图形表示,图中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操作、数据、流向以及装置等。

1、数据流程图:

表示求解某一问题的数据通路。

同时规定了处理的主要阶段和所用的各种数据媒体,包括:

1)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也可指明该数据所使用的媒体

2)指明对数据执行的处理的处理符号

3)指明几个处理和数据媒体之间的数据流的流线符号

4)便于读、写数据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在处理符号的前后都应是数据符号,数据流程图以数据符号开始和结束。

2、程序流程图:

表示程序中的操作顺序,包括:

1)指明实际处理操作的处理符号

2)指明控制流的流线符号

3)便于读、写程序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3、系统流程图:

表示系统的操作控制和数据流,包括:

1)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包括数据所使用的媒体

2)定义要执行的逻辑路以及指明对数据执行的操作的处理符号

3)指明各处理和数据媒体间数据流的流线符号

4)便于读、写系统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4、程序网络图:

表示程序激活路径和程序与相关数据的相互作用。

在系统流程图中,一个程序可能在多个控制流中出现,但在程序网络图中,每个程序仅出现一次

1)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

2)指明对数据执行的操作的处理符号

3)表明各处理的激活和处理与数据间流向的流线符号

4)便于读、写程序网络图的特殊符号

5、系统资源图:

表示适合于一个问题或一组问题求解的数据单元和处理单元的配置,包括:

1)表明输入、输出或存储设备的数据符号

2)表示处理器(如中央处理机、通道等)的处理符号

3)表示数据设备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送以及处理器之间的控制传送的流线符号

4)便于读、写系统资源图的特殊符号

(二):

GB/T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本标准为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建立了一个公共框架,以供软件产业界使用,它包括在含有软件的系统、独立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获取期间以及在软件产品的供应、运行和维护期间需应用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软件包括软固件的软件部分。

本标准了描述了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体系结构,但并未规定如何实施或执行各过程中包含的活动和任务的细节。

本标准并不打算规定要产生的文档的名称、格式或编写内容。

本标准并不规定一个特定的生存周期模型或软件开发方法。

术语:

1)协定:

确定将要建立的工作关系的期限和条件。

2)审核:

由授权人员对软件产品和过程进行的独立评估,以便评估与需求的依从性。

3)评价:

系统地确定一个实体项目满足其规定准则的程度。

4)固件:

硬件装置和作为只读软件驻留在硬件装置中的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数据的组合,该软件不能在程序控制下方便地修改。

5)合格性认定:

证实一个实体是否能够完成规定需求的过程。

6)合格性需求:

为了证明一个软件产品依从其规格说明且可以在其目标环境中使用,该软件产品必须满足的一组准则或条件。

7)合格性测试:

由开发方进行并由需方见证的测试,以证明软件产品符合其规格说明,并可以在其目标环境中使用。

8)确认:

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来证实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9)验证:

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来证实规定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验证与确认

验证:

验证检查某样东西是否符合之前已定好的标准,如:

文档评审,要检查的东西是文档,检查标准就是文档的评审标准,又如:

测试软件,要检查的东西就是软件,检查的标准就是软件的规格说明,包括功能说明,性能要求等。

确认:

检查软件在最终的运行环境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般来说,就是调试、验收测试等,这些工作都是在真正的软件需要运行的环境上进行的,在最终环境上运行软件,确保软件符合使用要求。

其实确认更多是从用户的角度或者可以是模拟用户角度来验证产品是否和自己想要的一致。

而验证更多的是从开发方的角度来做评审、测试来验证产品的需求、架构设计等方面是否和用户要求的一致。

总之,验证是代表你是否正确的做事情,而确认代表你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

本标准把软件生存周期中可能执行的活动分为5个基本过程、9个支持过程和7个组织过程,每一生存周期过程划分为一组活动,每一活动进一步划分为任务。

5个基本过程:

1)获取过程:

为需方(发包方)而定义的活动,启动,招标,合同,对供方监督,验收等

2)供应过程:

为供方(承包方)而定义的活动,启动,准备投标,签订合同,编制计划,执行,交付和完成

3)开发过程:

为开发方而定义的活动:

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安装、验收

4)运作过程:

为操作方而定义的活动:

运行测试,系统运行,用户支持

5)维护过程:

为维护方而定义的活动:

问题和修改分析,修改实现,维护评审/验收,迁移,软件退役

9个支持过程:

1、文档编制过程

2、配管管理过程

3、质量保证过程

4、验证过程:

确定软件产品是否满足在以前的活动中施加于它们的要求和条件的过程。

合同验证,过程验证,需求验证,设计验证,编码验证,集成验证,文档验证

5、确认过程:

确定需求和最终的、已建成的系统或软件产品是否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下列任务:

a.为分析测试结果而准备选择的测试需求、测试用例和测试规格说明

b.确保这些测试需求、测试用例和测试规格说明反映特定的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

c.测试包括强度、边界和异常输入测试

6、联合评审过程:

评价某个项目的一项活动的状态和产品,项目管理评审,技术评审

7、审核过程:

在适当时确定与需求、计划和合同的符合性

8、问题解决过程

9、易用性过程

7个组织过程:

1.管理过程:

为生存周期过程中的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而定义的基本活动

2.基础设施过程:

为建立生存周期过程基础结构而定义的基本活动

3.改进过程

4.人力资源过程

5.资产管理过程

6.重用大纲管理过程:

为组织的重用大纲主管而定义的活动,启动,领域评估,重用评估,策划,执行和控制,评审和评价

7.领域工程过程:

领域工程师的活动和任务,领域分析,领域设计,资产供应,资产维护

(三):

GB/T15853-1995软件支持环境

本标准描述软件维护的内容和类型、维护过程及维护的控制和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生存周期的运行和维护阶段,主要供软件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使用

术语:

同级评审:

一种质量保证方法,由两个或多个同级程序员互相检查、评估、以确保被检查内容正确,且与软件的其他部分相一致。

软件维护一般分为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改正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是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修改和扩充,以满足用户变化了的需求。

主要内容包括:

1)为扩充或增强功能而作的修改(如扩充解题范围和算法优化);

2)为提高性能而作的修改(如提高速度,节省存储空间等);

3)为便于维护而作的修改(如增加注释,改进已读性)。

∙适应性维护是为了适应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而作的修改,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影响系统的规定、法律和规则的变化;

2.硬件配置的变化,如机型、终端、打印机等的变化;

3.数据格式或文卷结构的变化;

4.系统软件的变化,如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或实用程序的变化。

∙改正性维护是为维持系统操作运行,对在开发过程产生而在测试和验收时没有发现的错误而进行的改正。

所必需改正的错误包括设计错误、逻辑错误、编码错误、文挡错误、数据错误。

有助于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设计和评审技术:

1、自顶向下/自底向上法:

应将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的方法组合起来使用

2、同级评审:

同级评审是一种质量保证方法。

参加评审人员务必明白他们不是要评价其他程序员的能力或表现,而是分析和评价编码。

评审内容应包括可维护性

3、审查:

审查是一种质量评估技术,在软件生存周期中检查各阶段工作,然后产生一个报告指出发现的错误和提出错误改正要求

4、走查:

简单的走查方式是让两个维护人员一起讨论正在进行的工作,复杂的走查方式可以有一份日程表、报告书和一位记录秘书。

不论何种方式,目标是通过公开直接的交流,提炼好的主意,修改原来的方案。

测试标准和过程

测试是软件维护的关键部分,因此测试过程必须强调一致性,并以合理的原则为基础,测试计划要定义预期的输入,测试有效的,无效的,预期的和出乎意料的情况。

测试要检查程序是否执行预期任务,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而不是证明错误不存在。

只要有可能,测试过程和测试数据均需由其他人完成,而不是由做系统实际维护的人来完成。

(四):

GB/T16680-199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本标准为管理者提供软件的管理指南,不论项目的大小,软件文档管理的原则是一致的,本标准是针对文档编制管理而提出的,不涉及软件文档的内容和编排。

软件文档分为三类:

开发文档、产品文档、管理文档

∙开发文档:

描述开发过程本身,包括:

可行性研究和项目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功能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标准、进度、安全和测试信息

∙产品文档:

规定关于软件产品的使用、维护、增强、转换和传输的信息,用于下列类型的读者:

用户、运行者、维护人员。

包括:

培训手册、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软件支持手册、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管理文档:

这种文档建立在项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诸如:

o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o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o相对于开发的判定记录

o职责定义

这种文档从管理的角度规定涉及软件生存的信息。

文档的质量可以按文档的形式和列出的要求划分为四级:

∙最底限度文档(1级文档):

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人月的开发者自用程序,程序清单测试数据、开发记录。

∙内部文档(2级文档):

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注释

∙工作文档(3级文档):

适合于同一单位内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被其他单位使用的程序

∙正式文档(4级文档):

适合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

制订文档规程:

1、文档计划制定

2、文档编写

3、文档编号

4、文档评审

5、文档签署

6、文档归档与保管

7、文档维护

(五):

GB/T12505-1990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在制订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术语:

1、软件开发库

软件开发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某一个阶段期间,存放与该阶段软件开发工作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和人工可读信息的库。

2、软件受控库

软件受控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某一个阶段结束时,存放作为阶段产品而释放的、与软件开发工作有关的计算机可读信息一人工可读信息的库。

软件配置管理就是对软件受控库中的各软件项进行管理,因此软件受控库也叫做软件配置管理库。

3、软件产品库

软件产品库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后,存放最终产品而后交付给用户运行或在现场安装的软件的库。

4、功能基线:

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中对待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功能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功能配置标识

5、指派基线:

是指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

指派基线是最初批准的指派配置标识

6、产品基线:

是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所开发的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产品基线是最初批准的产品配置标识。

7、释放:

是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结束时,由该阶段向下阶段提交该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过程。

最终产品向用户提交的过程,也称作交付。

(六):

GB/T16260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描述了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两部分模型。

1、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

2、使用质量

为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规定了六个特性,它们可进一步细分为子特性。

当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时,这些子特性作为内部软件属性的结果,从外部显现出来。

为使用质量规定了四个特性,使用质量是面向用户的六个软件产品质量特性的组合效用。

术语:

1、性能级别:

要求被满足的程度,它由一组质量特性的特定值来表示。

软件产品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内部属性,也可以通过测量外部属性,或者通过测量使用质量的属性来评价。

目标就是使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具有所需的效用。

过程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则是提高使用质量的方法之一,同样,评价使用质量可以为改进产品提供反馈,而评价产品则可以为改进过程提供反馈。

合适的软件内部属性是获得所需外部行为的先决条件,而适当的外部行为则是获得使用质量的先决条件。

软件产品质量需求一般要包括对于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的评估准则。

用户质量要求可通过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有时是内部度量来确定为质量需求

外部质量需求从外部视角来规定要求的质量级别。

外部质量需求用作不同开发阶段的确认目标。

外部质量需求应在质量需求规格说明中用外部度量加民描述,宜转换为内部质量需求,而且在评价产品时应该作为准则使用。

内部质量需求从产品的内部视角来规定要求的质量级别。

内部质量需求用来规定中间产品的特性,内部质量需求可用作不同开发阶段的确认目标,也可以用于开发期间定义开发策略以及评价和验证的准则

内部质量是基于内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

估计的(预测的)外部质量是在了解内部质量的基础上,对每个开发阶段的最终软件产品的各个质量特性加以估计或预测的质量。

外部质量是基于外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

估计的(预测的)使用质量是在了解内部和外部质量的基础上,对每个开发阶段的最终软件产品的各个使用质量的特性加以估计或预测的质量。

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

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而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外部和内部质量的质量模型

六个特性:

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1、功能性:

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适合性:

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力

准确性:

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度的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的能力

互操作性:

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安全保密性:

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

2、可靠性:

在指定条件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护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成熟性:

软件产品为避免由软件中故障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容错性:

在软件出现故障或者违反其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易恢复性:

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

3、易用性: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易理解性:

使用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及如何能将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的能力

易学性:

使用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易操作性:

使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吸引性:

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

4、效率:

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时间特性:

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提供适当的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率的能力

资源利用性:

软件执行其功能时,使用合适数量和类别的资源的能力

5、维护性:

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

包括纠正、改进或对环境、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变化的适应

易分析性:

诊断软件中的缺陷或失效原因或识别待修改部分的能力

易改变性:

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

稳定性:

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易测试性:

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6、可移植性:

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

适应性:

无需采用额外的活动或手段就可适应不同指定环境的能力

易安装性:

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

共存性:

在公共环境中同与其分享公共资源的其他独立软件共存的能力

易替换性:

在同样的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件产品的能力

使用质量的质量模型

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

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1、有效性:

软件产品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使用户能达到与准确性和完备性相关的规定目标的能力

2、生产率:

在指定的使用周境下,使用户为达到有效性而消耗适当数量的资源的能力

3、安全性:

在指定使用周境下,达到对人类、业务、软件、财产或环境造成损害的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的能力

4、满意度:

使用户满意的能力。

内部度量可以应用于设计和编码期间的非执行软件产品,当开发一个软件产品时,中间产品宜使用测量内在性质的内部度量来评价,内部度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获得所需的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

内部度量使得用户、评价者、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可以在软件产品可执行之前就能评价软件产品质量和尽早地提出质量问题。

外部度量是通过测试、运行和观察可执行的软件或系统,由该软件产品所在的系统行为的测试而导出。

使用质量的度量测量产品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下,满足特定用户达到特定目标所要求的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的程度,它是根据使用软件的结果而不是软件自身的属性来测量的。

使用质量是面向用户的内部和外部质量的组合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