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467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研究及备考指导

唐惠忠

【命题探究】

综观2016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多样,考查全面”的“风貌”清晰可见。

主要特点如下: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Ⅲ卷和上海卷(前一篇)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二十四史》,北京卷选的是诸子散文,江苏卷选的是家传,浙江卷选的是古典小说,上海卷(后一篇)选的是杂记(《勿斋记》)……选文内容涉及政绩、谏诤、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书、孝道、修身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2.考点设置上有所侧重。

2016年高考的各套试题均考查了文言句子翻译。

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断句题备受命题者青睐——全国卷继续直接设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标志着该题型从“地方”走向了“中央”并站稳了脚跟。

此外,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还重点考查了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概括分析等。

3.主观题题型多样化,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等,利用主观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此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将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

2016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给予我们的备考启示:

(1)阅读文本要多样化。

诸如唐宋八大家的叙事文、蒲松龄的文言小说,游记类、论说类、序跋类、墓志铭等文章,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2)要有意识地培养文言断句的能力。

(3)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

重视对文本内容、内涵的理解分析,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从人、事、理方面圈点文章要点,为进一步理解分析打好基础。

(4)遇到新的题型、新的考查角度时,要冷静、沉着地应对,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然后再作答。

【真题回放】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

“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報/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思路】这种考查方式,命题人的做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文字中的两处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

具体到本题,首先,“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于情理不通——不可能是“其他州县得以夜不闭户”,所以排除C、D项。

A、B两项,关键是“移书”(发送文书)的位置,按照句意,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断成“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那么就将“移书”错当成“亡”的宾语了。

【参考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试题给出的都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C项,“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的说法是错误的,“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参考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

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王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王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解题思路】在拟制本题时,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C项,“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解说有误,依据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可知,并没有“派使者偕同”。

“使谕以指意”属于省略句,即“使(之)谕以指意”。

有些考生不明特殊句式,再加上读不懂原文最后的“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这几句,误认为“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中的“处处”是夸大其词,因而错选了D项。

【参考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5分)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5分)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

(1)句中的“锡”“虔”“之”是需要考生作一番推断的,如“之”,应指代“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锡”通“赐”,见于《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

同样,第

(2)句中的“从容”“救正”“持禄固宠”,考生也要用心琢磨,如“从容”,古义是“私下(非正式的)”,但在句中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持禄固宠”中的“固”,可依据结构来判定,是一个动词。

【参考答案】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如果还一定要他亲自设宴,您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锡”“虔”“处之”各1分,大意2分)

(2)苏轼曾经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加固恩宠。

(“尝”“救正”“固宠”各1分,大意2分)

【备考指导】

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篇幅虽不长,但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

因此,在答题时,考生要具备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1.利用形训,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词的本义。

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C项)詈不佳——詈:

责骂。

“詈”,以“言”为形旁,与“说话”有关,所带宾语又是“(文章)不佳”,可见将“詈”解释为“责骂”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解释假借义。

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A项)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

同“悦”,高兴。

“说”与“悦”通假,且“说”前面有主语“众”,由此可判断“说”的解释无误。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

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C项)下之疾其上甚矣——疾:

痛恨。

(2016年天津卷)终身饮恨——饮:

含着。

借助成语“疾恶如仇”“饮泣吞声”,可判断出“疾”“饮”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

(2015年湖南卷)古人常有是训矣——训:

斥责。

(2015年浙江卷第16题B项)当涂兵之冲——冲:

突袭,冲击。

借助“不足为训”“首当其冲”,可判断出“训”应是“法则、典范”的意思,“冲”应是“要沖、交通要道”。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B项)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

花纹。

在“土事不文”中,“文”受“不”修饰,显然已活用作动词,应解释成“装饰花纹”;“木事不镂”中的“镂”,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镂刻花纹”。

5.借助句式推断词义。

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D项)宗君而处身——宗:

尊崇。

“宗君而处身”的前文是“安国而度家”,“安国”即“安定国家”(或“使国家安稳”),则“宗君”可解释为“尊崇国君”。

6.根据上下文推知词义,即“因文定义”。

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B项)病目眚——病:

疲惫。

根据语境(“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说的是祖父张汝霖甲午正月初一就进入南京,在鸡鸣山读书,昼夜不停止,眼珠上长了斑翳,放下帷幔静坐了三个月,由此可推知“病”是“患……病”的意思;“病目眚”即“患了目眚病”。

又如:

(2016年北京卷第9题C项)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

给予。

根据齐桓公“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而且“管子告楚之贾人曰:

‘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

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即通过高价出售“生鹿”,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

根据语境,可判断“赋”是“征收赋税”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复习策略

1.学会判断具体语境中单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用法灵活,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综合上下文的文意和词语的语法特征,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其意义。

对于具体语境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大多只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很容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其实,在辨析异同时,应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这样可以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如2016年北京卷第10题B项:

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加点的“其”字,在前一句中是人称代词,可译作“它的”;在后一句中是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译作“可以”。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

比如:

(1)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句中的“为”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为”是介词。

(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句中的“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因此“为”是连词,表原因。

2.了解常见双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

“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殽之战》)

③与不谷同好,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⑥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以上各句,句①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句②至④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句⑤中的“如……何”意为“把……怎么样”,句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

(2)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

“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①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厌之有”即“有什么满足的呢”,是反问句。

“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可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

“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3)表揣测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

“得无……乎(耶)”“无乃……乎”。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③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殽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

“得无异乎”可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可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可译为“恐怕不可以吧”。

三、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1.人的称谓。

(1)直称姓名。

①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②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③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汤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而人称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故而人称康南海。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和。

(3)称郡望。

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4)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故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故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5)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6)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的关系,再称名和字。

《五人墓碑记》: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

《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

《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2.官职。

(1)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2)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①拜。

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②除。

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③擢。

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④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⑤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⑥黜。

“黜”是降职、罢免、废除的意思,如《国语》: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⑦去。

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⑧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四、文言断句有“章”可循

要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

具体应注意以下五点:

1.通读语段,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反復研究,把握主要内容。

如: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先抓住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等等。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

“上”,“何”(根据选文出处,“何”指的是“萧何”),“功臣”。

事件:

综观全段,说的是“上”(汉高祖刘邦)以打猎为喻,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

依据“上”的说法(“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可见在刘邦看来,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这件事的结果:

“群臣后皆莫敢言”,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了刘邦的观点。

2.确定词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例如,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句末停顿),还是“读”(句中停顿),就需要考生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

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酂侯”是专名,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后面应当断;“酂侯”是“封为”的宾语,当属上。

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至“大小各有差”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

3.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常用相同的字数、结构。

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

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应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4.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也可供断句时参考。

比如文段中的“功臣皆曰”“上曰”等。

另外,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

如“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知猎狗乎”是刘邦的问话,不是功臣的回答。

5.一些常用虚词,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如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耶)”等。

本段“何也”中的“也”,“诸君知猎乎”中的“乎”,“狗也”“人也”“功狗也”中的“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中的“至如”,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五、准确翻译有窍门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

“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

“雅”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

1.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难以理解,而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认知。

如2016年北京卷第12题: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在句中,“无”“械器”“以”“二敌”“即”“齐”等都不难理解,难的是“应”“奉国”“归”。

“应”带了宾语“二敌”,且“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的前一句是“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意思是说,小国衡山已遭受齐、鲁二国之“削(侵略)”,那么,这里的“应”就该是“应对”“应付”的意思。

再看“奉国”,“奉”是个多义词,但既然支配着名词“国”,且与下文“归齐”紧密相关,则这个“奉”应是“进献,下对上送东西”或“送,给予”的意思,灵活一点翻译,“奉国”就是“带领全国”。

至于“归”,既已“奉国”,则“归”就是“归顺”“归附”了。

于是全句应理解为:

“(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分析语句的过程。

(2)综观全文,求助于上下文。

如2016年浙江卷第19题: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本段文字中,“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该如何理解?

首先应明确:

它与“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等的含义是一致的。

“读书”句运用了夸张修辞,意思是“我读书多达三十车,与琅嬛福地的藏书一比,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而“石彭”句的大意是“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他们的所见所闻亦与儿童无异”。

再来看画线句,“余见小”当是主谓短语;《逍遥游(节选)》“蟪蛄不知春秋”,“蟪蛄”乃是“蝉”“知了”,“春秋问蛄蟪”应理解成“蛄蟪”难以知“春秋”,这才与上下文相吻合,并与《逍遥游(节选)》中的文句相契合。

所以此句意思是:

“(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直译句子应注意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一字一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在翻译时还应:

①留。

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②删。

对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③换。

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

六、“归纳、概括”题解密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分析上。

要学会分析,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

命题者设置干扰的常见方法有:

1.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错误解释文言材料中的某一词语。

如2016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