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433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docx

安徽中考语文全部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

(1)天涯若比邻

(2)一览众山小(3)庭下如积水空明(4)俗子胸襟谁识我(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共10分。

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素养落地】本题不仅要求考生直接根据所给名句填写相应的句子,而且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古诗文的能力,对接2019年《考试纲要》中“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这一考试内容,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1)—(4)题为直接型默写题,考生只需要根据给出的上句或下句写出对应的下句或上句即可。

第(5)—(7)题为理解型默写题,解答时,要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信息判断所填句子。

注意不要出现写错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

高分技法1古诗文默写题的解题方法

(1)领悟含意。

背诵诗文时,要领悟其含意,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

(2)圈点强记。

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

(3)边诵边写。

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2.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共2分。

每空1分)

(2)指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2分。

意思对即可)

(3)示例1:

像保尔这样的人难道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吗)?

示例2:

像保尔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呢)?

(2分)

(4)①保尔渴望继续投身革命工作,但又知道自己病情严重,已经无法治愈。

②忠于党,忠于革命,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共6分。

每小题3分。

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本题以名著语段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对名著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旨在引导考生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真正知名著、懂名著。

命题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综合阅读题。

(1)题考查考生根据所给名著文段判断名著出处和作者的能力。

由文段中的“保尔”不难判断,该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据此考生可轻松写出其作者。

(2)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把握。

解答本题,可在结合语境的基础上,利用随身携带的字典分析该词的意思。

第(3)题考查句式变换。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保证改后的句子意思不变。

第(4)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与文段中的情节有关的故事背景,即保尔的病情恶化,阿基姆坚决建议保尔去住院。

据此可知,“悲剧”应指保尔渴望继续投身革命工作,但又知道自己病情严重,无法治愈;“呐喊”则表达了保尔忠于党,忠于革命,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坚定决心。

高分技法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解题方法

(1)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或将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在改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或句首)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表反问语气的词语。

(3)在句尾加上“呢”“吗”等语气助词(也可不加),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

(1)①竟答竞答(共2分。

每空1分)

②“召开”改为“开展”。

(2分)

③在日期上方补上“(校)学生会”。

(2分)

(2)①船(或“舟”)马(共2分。

每空1分)

②折柳(或“赠柳”)饯行(或“劝酒”)(共2分。

每空1分)

(3)C(3分)

【素养落地】本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字形、病句修改、应用文格式、文化文学常识等的掌握,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题以通知这一应用文体为载体,考查找错别字并改正、修改病句及通知格式。

第①题,“找错别字并改正”这一考点在前几年的中考题中一直放在小语段中考查,今年却出现在综合性学习中,这一变化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竞答”的意思是比赛谁先说出答案或结果,“竞”有“竞争,竞赛”的意思,而“竟”没有此意,故“竟答”应写为“竞答”。

第②题,分析画线句可知,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召开”与“活动”不搭配,可将“召开”改为“开展”。

第③题,“通知”一般包括标题、被通知对象、正文、落款(署名和日期)。

很显然,这则通知缺少署名,故应在日期上方补上相应的署名。

由题干“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可知,署名应为“(校)学生会”。

(2)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为今年的新考点。

第①题,第一句,由“帆”可知,交通工具应为“船(舟)”;第二句,由“鞍”可知,交通工具应为“马”。

第②题,解答时,考生首先应明确古代常见的几种送别习俗,然后结合所给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由“柳色”可知,对应的送别习俗应为“折柳(赠柳)”;第二句,由“酒”可知,对应的送别习俗应为“饯行(劝酒)”。

第(3)题考查考生对律诗格律的把握。

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且全诗通押一个韵,据此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初日”结构一致,为一个偏正短语,故应为“高风”;第二空所填字的韵脚应与“山”一致,即“ɑn”,故应为“还(huán)”。

答案选C。

【文学文化常识拓展】

古代常见的四种送别习俗

一、折柳(或赠柳、折杨柳)。

古人离别时有折杨柳相赠之风俗,因“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意。

如乐府诗《折杨柳歌辞》中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一句。

二、饯行(或饯饮、劝酒)。

这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习俗,即在亲友出远门离开前,设酒食送行,表示惜别和祝福。

这种送别习俗至今仍流行。

三、攀花。

即采折花草送友人,以此表达惜别之意。

如李白《江夏送张丞》中有“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一句。

四、奏乐。

送别时或长歌,或吹奏,借以抒发离别的惆怅或哀伤。

如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4.D(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结合上下文语境是关键。

第一空,由括号前的“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可知,我们对舅爷大雪天里出外作画感到“疑惑”;第二空,由括号后面的“竟”字可知,我们对舅爷已画了四张画表示很“吃惊”;第三空,由括号后的“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可知,我们对舅爷说的话表示不理解和怀疑,故该空应填“狐疑”。

据此,答案选D。

高分技法3选词填空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关联法:

即分析上下文内容的关系,根据上下文内容确定作者的表达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动到静等。

(2)语意法:

即要结合所填词语的前后语境进行揣摩,找出对答题有帮助的信息。

(3)排除法:

确定了一个空,其他不符合的选项即可排除。

(4)代入验证法:

选好词语后,代入语境,进一步验证。

把确定好的词语代入句子仔细阅读,看是否符合句意及逻辑。

5.翻看舅爷的画集,我们不佩服〓帮舅爷寻作画色彩无果,我们后悔(共4分。

每空2分。

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本题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情节进行梳理,这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命题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应确定已给出的情节所对应的段落。

通读全文可知,“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对应第①段;“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对应第②段段末和第③段;“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对应第⑪—⑱段。

然后据此判断横线上所填情节对应的段落,即第一空应对应第②段,第二空应对应第④—⑩段。

最后仿照已给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相应段落的主要情节即可。

6.

(1)对舅爷的画不佩服,有些不以为意。

(2)为我们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

(共4分。

每小题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词含义的理解。

理解重点词的含义,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

(1)题,结合上文的语境及“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一句,可知此处的“笑”中含有“不佩服和不以为意”之感。

(2)题,抓住下文“毕竟惭愧起来”“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可知此处的“笑”是不好意思和惭愧之笑。

7.

(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写出了舅爷作画前的用心、专注和反复斟酌。

(共3分。

指出手法1分,效果分析2分。

意思对即可)

(2)“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却无果的沮丧与失望。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本题要求考生按照具体的要求对句子进行赏析,进而体味语言之美。

这有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按照要求赏析句子的能力。

(1)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由“坐”“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可知,该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由“眯缝了那双眼睛”可知,该句又运用了神态描写。

这两种描写方法共同表现了舅爷作画前的专注、用心和反复斟酌。

(2)题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题干已经点明了要赏析的词语“瘫”,结合上文语境可知,我们在努力寻找有色彩的东西,但最终无果,因此“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努力而无果的沮丧和失望。

8.①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②要关注表面看起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涵;③要努力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

(共6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阅读全文,找出富有深意的重点语句;然后从中提炼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重点语句有“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等,从中可提炼出“要有好奇心”“要善于发现美”“不要只看事物的表象,要关注其内涵”等要点,考生据此作答即可。

9.B(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由材料一第二段中的“机器学习迅速发展,可能将对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可知B项“世界经济将会因此遭受到很大的破坏”表述不正确。

10.机器学习是指机器(计算机)运用机器学习原理进行自动学习,并形成持续学习能力以从事相关工作(或“应用广泛”)的一种程序。

(要点:

“运用机器学习原理”“自动学习”“持续学习”“从事相关工作”或“应用广泛”。

)(共4分。

每个要点1分。

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考生既要能提取概括关键信息,把握“机器学习”的基本特征,又要能熟练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整合答案。

命题综合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的能力,难度较大,因为考生需要从三则材料中快速找出相关信息,并进行适当整合。

由材料二提到的下棋程序和材料三提到的AlphaZero程序可知,机器学习是一种程序;由材料二可知,机器学习具有学习能力并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由材料三可知机器学习可以运用机器学习原理,不断自学以从事某种工作。

据此,考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这些信息概括整合即可。

11.作比较和列数字。

将AlphaZero程序与Stockfish8程序作比较,并列出数字,具体说明了AlphaZero程序强大的学习能力,突出了它的优势。

(共6分。

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4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

阅读材料三可知,“Stockfish8……每秒计算7000万次走法。

相较之下,AlphaZero每秒只计算8万次走法”一句既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又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100场”“28场”“72场”“4个小时”等数据也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通过鲜明的比较和具体的数据,具体有力地说明了AlphaZero程序具有强大的自学能力。

考生据此作答即可。

12.示例1:

会。

最新的机器学习有自动学习且持续学习的功能,能胜任多领域的工作,并在体现人类最高智慧的国际象棋领域所向披靡。

机器的能力会超过人类。

示例2:

不会。

机器学习毕竟是人所设计的,也不能完成人类的所有任务,而且因其冲击,人类还会发展出新的工作能力。

机器的能力不会超过人类。

示例3:

不好预测。

一方面机器学习能力强大,效率惊人;另一方面它毕竟是人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机器的能力能否超过人类尚不确定。

(共5分。

表明观点1分,理由4分。

言之成理即可)

【素养落地】本题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表达观点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能读懂材料并能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阐述自己的理由。

命题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观点要明确,即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会”或“不会”或“不好预测”;二是要能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

【真题互鉴】2019年安徽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量、分值、考查模式、考点等与2019年重庆中考B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本一致,如均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

13.

(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

(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共5分。

每小题1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

(1)—(3)题考查课内文言语段需要重点掌握的词语,考生只要能熟练掌握课内文言知识,便不难写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第(4)(5)题考查课外文言语段重点词语。

解答时,考生要能灵活对课内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如“私”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臣之妻私臣”中“私”的意思一致,均为“偏爱”。

14.

(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共4分。

每句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语句翻译完整、通顺。

此外,还要注意将句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准确。

(1)题中,“悉”应翻译为“都”;第

(2)题中,“亲爱”应翻译为“亲近爱护”。

15.汉室之隆立身成败(共2分。

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要从甲、乙两文段中找到关键句。

甲文段中,由“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可知,“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汉室之隆”;乙文段中,由“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可知,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会关系到“立身成败”。

16.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

②善行,指好的品行。

(共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可知,甲文段主要从“善人”的角度进行阐述;乙文段主要从“善行”的角度进行阐述。

据此可知,“唯善是与”的“善”应包括“善人”和“善行”两方面。

【参考译文】

【乙】处世为人、事业成败,(关键)在于受到什么熏染。

陛下在贞观初期,磨炼修养,注重名誉操守,不偏爱外物,只尊崇良善。

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如今却不这样了,轻视小人,礼敬尊重君子。

尊重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轻视小人,于是亲近起来。

亲近起来就看不到他的错处了,疏远起来就不知道他的好处了。

17.(55分)【写作指导】2019年的安徽中考作文题,一改以往命题和半命题作文的模式,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

题干给了三则材料,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审题难度。

但综合来看,三则材料都指向“乐”这一共同主题,这与考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考生还是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深入理解材料。

分析可知,三则材料的内涵分别是:

“乐”是一种兴趣、爱好;“乐”是一种责任、担当;“乐”是一种热爱,虽苦犹乐。

其实,可以把这三种内涵看作“乐”的三种不同境界。

如果考生可以将其全部融入作文中,而不是就其中一种来谈,那么文章就具有了较强的深刻性。

从文体上看,如果写“你对‘乐’的认识与思考”,适合写成议论文;如果写“在学习与生活中,你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适合写成记叙文。

但无论写成哪种文体,考生都要讲真话,抒真情。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动阅卷老师。

【佳作示例】

这样学习也快乐

“妈,我要学跳舞啦,还要参加表演哟!

”晚上,我的脚刚踏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向妈妈宣布这个好消息。

“你?

学跳舞?

”妈妈一脸惊讶,随即又摇摇头,“你的四肢那么不协调,能行吗?

还是算了吧!

我撇撇嘴,觉得妈妈看不起我,决心要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

第二天午休时间,紧张的排练开始了。

“抬腿,抬手,保持这个姿势别动!

”对还是舞蹈“小白”的我来说,这个姿势简直太难了。

我站在那里龇牙咧嘴,东倒西歪,不是手放下了,就是脚着了地。

偷偷瞄一眼其他同学,她们都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脸上一副轻松的表情。

唉,妈妈好像说得没错!

正当我回味妈妈的话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会不会跳呀,手摆得像鸡爪子一样!

”说完,她还动了动我的“鸡爪”。

其他同学瞬间破功,笑作一团。

她们的笑声像一把把利剑,刺痛了我的心,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今天回家,你要多练习几遍。

”领舞一边纠正我的动作,一边说道。

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我只得偷偷在房间里对照着视频一遍遍地练习。

已是深秋时节,我只穿了短袖和短裙,在冷空气中冻得瑟瑟发抖。

房间里没有镜子,我就对着窗户玻璃一遍又一遍地摆臂,伸展,旋转……没什么难的,多练习就好!

当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在同学们面前跳完,领舞却一脸严肃地说:

“这是一支柔美的舞蹈,你的动作太僵硬了,一点儿美感都没有!

”她的话,瞬间浇灭了我刚刚冒出头的信心火苗:

“要不……还是换掉我吧……”“不过呢,你学得很快,和昨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相信只要你多加练习,一定可以跳好的。

”她肯定地点点头,话语里充满了信任。

“记住,放松一点儿。

你的心轻松了,动作也会跟着轻盈起来的!

深秋的凉风拍打着我的脸颊,但我这棵风中的小草,好像有了自己摇摆的方向,虽没有音乐,可我能感觉到我的四肢似乎有了自己的“情绪”,这种感觉好踏实!

终于到了演出那天,我们穿着漂亮的演出服站在舞台上。

音乐响起,我的整个身子好像一株细柳在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手中的彩练随风而起,忽上忽下。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而这些天积压在我心上的厚厚的云翳,也随着掌声在风中远逝。

在重压之下和别人关注的目光中学习,虽有诸多不易,可是收获的快乐却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名师点评】先声夺人,巧做铺垫。

文章开篇写妈妈听说“我”学跳舞后的“惊讶”的表现,为下文叙写“我”学舞蹈的艰辛做了必要的铺垫。

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事例典型,对比映衬。

文章先写了领舞纠正“我”的动作时的不满,然后交代了“我”经过勤学苦练取得了一些进步,赢得领舞的赞许。

前后对比,更能突出“我”经过一番艰苦练习后获得的快乐。

描写生动,明理悟道。

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地塑造了“我”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文章结尾,“我”从学舞蹈的经历中体悟到一定的道理,使立意更深刻,中心更突出。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

(1)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山岛竦峙 ③沿溯阻绝 ④感时花溅泪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共6分。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略无慕艳意(共4分。

每句2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1)题为直接型默写题。

考生只需要根据给出的上句或下句写出对应的下句或上句即可。

(2)题为理解型默写题。

解答第①题,要抓住“酒”和“思乡之情”等关键提示信息,从而找出对应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第②题要求考生写出表现“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的句子,理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句的意思,可知“略无慕艳意”表明了宋濂的态度。

默写诗句时,要注意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如“曾”易错写成“增”,“竦”易错写成“悚”,“溯”易错写成“朔”等。

2.

(1)覆 jiào 履(共3分。

每空1分)

(2)绿水清山 绿水青山(共2分。

每空1分)

(3)A(共2分)

(4)这很令人担忧。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4)题要求考生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为确保句意不变,考生须熟知句式变换的内在规律,这就要求考生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

命题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 这是一道语段综合阅读题。

(1)题考查字音、字形。

解答此题,功夫在平时,结合平时的积累,不难写出答案。

(2)题考查找错别字并改正。

“清”指(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青”指蓝色或绿色,结合语境可知,“绿水清山”应写作“绿水青山”。

第(3)题考查对重点字含义的把握。

“适龄”的意思是“年龄适合某种要求的”,据此推测,“适”的意思是“切合、相合”,答案选A。

第(4)题考查句式变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一般步骤是:

①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怎、怎么、难道等)和句末的疑问词(呢、吗等)去掉;②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③问号改为句号;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是否和原来的一样。

就本题而言,应先去掉“难道”和“吗”,接着将“不令人”改为“令人”或“很令人”,然后将问号改为句号,最后检查变换后的句子“这很令人担忧”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

3.

(1)B(共2分)

(2)沙僧(沙悟净、悟净、沙和尚) 金身罗汉(共2分。

每空1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名著阅读积累。

(1)题考查《名人传》。

解答时要注意抓住“用苦痛换来欢乐”这一重要提示。

(2)题考查《西游记》。

由“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可知甲指沙僧。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后,他被封为“金身罗汉”。

4.

(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共2分。

每处1分)

②A(共2分)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共2分)

②不耻下问 请教(共2分。

每空1分)

(3)示例:

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共4分。

比喻恰当、表意明确各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题的第①题考查考生划分诗歌朗读停顿的能力。

划分诗歌朗读停顿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本题可以根据语法结构进行划分,将主语“幽暗的松林”、谓语“失去”、宾语“喧响”划开,即“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第②题考查朗读语调。

该诗节选取了河水、松林、夜莺、长脚秧鸡等意象,写出了夜的宁静,故朗读时应当用“舒缓”的语调。

(2)题考查语段修改。

甲处画线句子范围不清,“诗歌”包括“古典诗词”,故应改为“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句中的“老师、家长”是长辈,向他们咨询问题,应用“请教”。

第(3)题考查诗句仿写。

仔细观察例句,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仿写的诗句要与所给的句式一致;②选取一种意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所表达的感情要积极向上。

 

高分技法4 划分现代诗歌朗读节奏的解题方法

(1)根据词或词组划分。

一般来说,单个的词或某个意思紧密的词组就是一个节奏,这样的词或词组不能划开。

(2)根据意思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

所谓相对独立,是指在诗句中可以单独拿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