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384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docx

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

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

(2014年11月1日)

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

同志们:

去年5月份,我们以“责任、担当、创新”为主题,举办了能源集团首届矿长论坛;6月份又以“自信、自强、自立”为主题,举办了能源集团首届非煤产业经理论坛。

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志都参加了去年的论坛,普遍反映受益很大,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各单位有效复制、开花结果,确实以小成本搭建了大平台、碰撞出了大智慧。

当时我们就提出,今后要多搭建平台,让大家经常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许多矿长、经理也积极要求能源集团不断创造这样的交流机会。

这次论坛,正是去年论坛的延续、深化和提升。

在决战四季度的关键时候,能源集团下决心举办这次论坛,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矿长、经理队伍是能源集团发展的中坚和脊梁,也是直面挑战、度危求进的中流砥柱。

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

在今年国家安监总局举办的4期涉煤央企和省管煤企高管人员安全资格证培训班上,在讲到要抓关键人的时候,我都反复讲,首要的是抓矿长、抓厂长。

“闻鼙鼓而思良将”。

无数的经验教训证明,一个人可以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同样,一个人也能够使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衰败。

也就是说,一个单位,成也在矿长、经理,败也在矿长、经理。

所以,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非常有必要组织矿长、经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鼓舞斗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上午,大家收看了新矿集团生产新技术和新巨龙公司工作专题片,15位矿长、经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交流了自己当好矿长、当好经理的认识、做法和体会。

大家准备得都很充分,讲得都很好,讲的是真感悟、心里话,讲的是好思路、亮点事,我听了以后,很振奋、很感动、很高兴,感受较深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讲出了直面困境的精气神。

面对困难,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是畏难发愁、偃旗息鼓,还是知难不惧、迎难而上?

是萎靡不振、坐以待毙,还是泰山压顶不弯腰、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家给出了答案:

高庄矿孙国光矿长去年论坛上讲的是“困难时期挺起骨干矿井脊梁”,今天又讲了“困境下矿长更要有精气神”,一脉相承,如同姊妹篇。

高庄矿1-9月份产量、收入、利润项项超计划,其中实现利润2.7856亿元,位居枣矿集团第一位,靠的就是这种挺起脊梁的精气神。

梁家矿煤质最差,发热量不到2500大卡,软岩支护,王德超矿长坚持信心不变,管理求变,连讲六个“过去行现在不行”,讲出了“面对困难要有办法、解决困难才有希望”的精神,1-9月份实现利润4516万元。

与煤炭行业相比,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

华新地产起源于小小的土建队,成立于上轮煤炭低谷的1998年,一路走来,步步艰辛。

在阎复华董事长带领下,不畏艰难,不惧竞争,不断在品质、品位、品牌上求突破,立足泰安,进军青岛,走出山东,跻身省内行业十强。

他们的发言,都讲出了“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气神。

第二,讲出了担当责任的使命感。

我们常说: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

矿长、经理既是职务和身份,更是责任和使命。

在其位就要恪职尽责、不辱使命,许多矿长、经理都讲出了这种使命感。

梁宝寺矿窦全安矿长,去年参加论坛时还在基建矿井陈蛮庄,今年初调任梁宝寺矿,敢挑重担,敢闯新路,搭建起了一矿两井新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新平台。

亭南煤业是山东煤炭企业在省外开发的“第一矿”,薄其山矿长以打造省外“样板矿”为目标,自2006年10月投产以来,累计产煤超过2000万吨、实现利润超过22亿元,成为“走出去”开发和“省外反哺省内”的典范。

水煤公司刘永矿长突出效益扩张,安全保效,创新提效,管理增效,将一个地方小矿打造成了人均效率、人均创利位居行业前列的“明星矿”。

刘矿长还善于思考,总结提炼了个人在省外办矿的六点体会,思考深刻,我看了很受启发。

贵州矿业李清葆同志,以能源集团形象高于一切的使命感,在绿塘矿任职9年来,始终牢抓安全,杜绝了人身事故,在黔北高原树立了山东能源安全质量管理的良好形象,一段时间更是挑起绿塘、富祥、永兴三个矿矿长的担子,最近走上了贵州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岗位。

玻纤公司牛爱君董事长牢记“四个率先”使命,勇于探索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的路子,玻纤公司有望成为能源集团继新华医疗之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第三,讲出了挑战危机的辩证法。

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许多矿长、经理谈到,危机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压力可转化为动力,危机中孕藏着机遇。

面对困难,大家做到了迎难而上、难中求变:

蒋庄矿任国顺矿长讲到,矿长既要有担当实干的精神,更要有精打细算的谋略。

市场竞争下,矿长已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组织者,而应做“铁算盘”式的经营者,看别人看不到的潜力,算别人算不到的细账。

讲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

曹庄矿是开采了50年的老矿井,“老先进”成了“老大难”,肥矿集团专门安排有十几年矿长经验的李明君回来,让这个老矿长深耕老矿井。

明君同志本可以选择守摊子,安安稳稳地干几年,个人退休、矿井关闭,但他为了让4000名职工有出路、上万名家属有饭吃,毅然选择了改革,一次锁定三年解困目标,年度目标完不成,个人带头、矿班子集体引咎辞职。

(目前,肥矿集团的措施是:

老区深化改革,新区强化管理。

白庄矿王玉臣)

田庄矿也是衰老矿井,鲁守明矿长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敢于对衰老矿井做减法(正常情况都是做加法,靠增产增效),敢于推行专业化。

实际上他还有一种“敢”,在公开场合不便讲,就是敢于依法维权,敢于打好打胜资源保卫仗(与山拖的官司由被告变成原告、由被动变为主动;地税局为建宿舍,主动支付资源压覆补偿300万元;正在与一家企业开展资源压覆补偿谈判,预计可获补偿1000多万元)。

新远大公司秦迎夏董事长,争做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在环境复杂的泰国,既做橡胶、轮胎等实体产业,也做物流贸易,还做资本运作,勇于走出去,敢于走进去,善于走上去,为衰老矿井转产转移作出了表率。

龙泰热电公司王伟海经理巧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有理有节,借助政府民心工程的力量增收创效、发展自己,累计获取政府补贴和扶持资金1亿多。

这种动力和勇气,各位矿长、经理都说是危机逼出来的,危机倒逼了发展。

要我说,是源自各位矿长、经理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危机仅是一剂催化剂。

第四,讲出了科学管理的方法论。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许多矿长、经理谈出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管理经验。

双欣矿业吴龙泉矿长实行“精用工”策略,建设“500万吨500人”轻型大矿。

东华水泥总经理王勇围绕“借”字做文章,借势提升、借资生财、借力经营,走活了“轻资产”扩张之路。

本来,还安排了许厂矿张玉军矿长谈内部市场化运营,唐口矿陈启友矿长谈均量高,由于发言人数有限没能讲。

可以说,淄矿集团“市场化、均量高、精用工、轻资产”内涵发展理念,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五,讲出了和衷共济的真感情。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许多矿长、经理,尤其是省外办矿的矿长都讲到,越是困难越要坚持群众路线,真心依靠员工、真诚关心员工,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才能和衷共济渡难关,讲出了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凝聚职工合力的真挚感情。

前几天,我到山西,看了龙矿集团在忻州的望田煤矿、在朔州的大恒煤矿,也听取了盘道煤矿的汇报,三个矿三种模式,探索了与山西当地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得到了回报。

但是,看到职工生活,七八个职工挤在一间屋,没有电视,没有卫生间,感到内心酸楚,我给矿上的同志讲,职工撇家舍业,从东海之滨,来到黄土高坡,从习惯于吃海鲜,到吃荞面、高粱窝窝,太不容易,一定不能亏待职工,一定要生产生活一起抓好。

总之,听了大家的发言交流,感觉各单位推荐的发言同志选得准、有代表性,各位的发言讲得好、思考的深。

另外,还有十几名矿长、经理做了精心准备,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进行交流。

例如:

翟镇矿何希霖矿长、新安煤业祁方坤矿长、古城矿管清向矿长,去年已经在论坛上发言。

他们都是生产专家,都干过若干个矿的矿长,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抓住生产系统这个降本提效的关键,把系统优化到极致,把潜力挖掘到最大,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这就是矿长的本领、老矿长的价值。

老矿井、老先进的鄂庄矿,安全生产超过22年,保持了全国同类矿井最长周期。

靳峰矿长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实施了“煤矸一体化”和“交叉两班制”,并推行了社区自治、社会化管理。

说出了老矿井也能实现新发展的辩证法。

“先天不足”的军城矿,从2009年建成投产就亏损,林英良矿长坚定“盈利一块钱”的信心,背水一战打好突围翻身仗,比去年同期减亏7007万元,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放弃、不泄气,“盈利一块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北皂矿是目前世界唯一实施海下采煤的极典型软岩矿井,再加上瓦斯超限,安全压力巨大。

李仁新矿长坚持“越是困难越要抓好安全”的理念,探索了U36壁后浇注支护工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页岩反采技术和软岩支护技术。

黑沟煤业唐绍安矿长认为,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付村煤业徐亚民矿长认为,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把握“人”这个根本。

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山能机械杨庆东董事长摆脱内部依赖,向全国、全球拓展、布局,形成了“制造-租赁-再制造”循环价值链条和产业链条;鲁南装备靖大鹏经理谈了“一体两翼、转型升级”和“同质化产品、个性化营销的”的思路;方大公司白国伟经理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子。

几位经理说出了非煤产业转型升级的辨证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矿长、经理,还有更多的矿长、经理未能在论坛发言,但是我相信,能源集团的每位矿长、经理,人人都有自己的精髓,矿矿都有闪光的亮点,厂厂都有先进的经验。

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创造这样的机会、搭建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矿长、经理走上讲坛,进行智慧碰撞。

刚才,各矿业集团和贵州矿业的7位董事长分别作了点评,谈了感受,表了态度。

我们举办这次论坛,也是群英会、“诸葛亮”会,上下互动,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交流中产生共鸣、受到启发,交流分享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自己的工作。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体会,再谈几点认识和感想,与大家交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当前形势怎么看;二是面对困境怎么办;三是应对挑战怎么干;四是素质修养怎么炼。

一、当前形势怎么看

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的严峻性,准确把握能源集团的发展现状,是科学应对危机的前提和基础。

(一)要看到必然性

首先应认识到,当前的困难,是全国经济“三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煤炭行业“四期”(煤炭需求进入增速的放缓期、煤炭市场进入超前产能与高位库存的消化期、行业发展进入环境制约的强化期、现代煤化工进入产业化发展期)并存的必然,是煤炭产业严重过剩的必然。

经济发展总是周期性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我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

1979年至1990年,这个周期始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从1979年开始,1985年增速达到12.5%。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政策闸门放开后,很快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后期经济增速放缓,1989年经济增速仅为3.9%。

第二个周期:

1992至2000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央加快改革和发展,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开发区热”“房产热”“股市热”,开始大规模地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在1993年达到了13.4%。

高速的增长导致国内经济过热,尤其是物价飞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居民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导致了严重的消费不足。

从1994年开始,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到1998年、1999、2000年,GDP增速降到8左右,这也是煤炭行业最困难的三年。

第三个周期:

2001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个增长周期,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粗钢、水泥、焦炭等高耗能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煤炭需求异常旺盛,成就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向第三周期谷底滑落,但政府四万亿投资,加上地方政府十几万亿的配套,给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剂”,经济在短暂反弹上扬后,2011、2012年回归下行状态。

四万亿投资,经济数据好看,但为后来全面通胀和经济持续走低埋下了祸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毁灭的种子是什么?

第一个就是繁荣自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

前三个经济周期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原有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很难再现,我国经济将长期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即GDP年均增长长期处在8%以下。

历史表明,当GDP增速低于8%时,社会需求增速将放缓。

如,1998、1999年是第二经济周期的谷底,GDP增速都低于8%,煤炭、钢铁、建材等基础产业都陷入了困境。

与宏观经济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有水快流”时期,大致从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初,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乱”,突出表现在办矿主体乱、矿井生产乱。

国家的政策是“有水快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

二是推向市场时期,主要特点是“九五苦”、“十五难”。

当时的口号是唱响“三首歌”:

《国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际歌》——世上没有救世主;《好汉歌》——风风火火闯九州。

当时的应对措施主要有:

闯关东、走西口,分兵突围,开疆拓土;关井破产、主辅分离、集资建矿、股份制改造等。

三是“黄金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热”,突出表现在煤炭市场热、投资热、企业负责人头脑热。

产量大提。

煤炭产量从2002年的13.8亿吨提高到2011年的35.2亿吨,年均增长2亿多吨。

价格大涨。

秦皇岛港煤炭价格(5500大卡)从2002年的275元/吨增长到2011年的853元/吨。

利润大增。

全行业的利润从2002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246亿元。

投资大热。

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许多煤企无序投资、“跑马圈地”、盲目扩张。

固定资产投资从2002年的110亿增长到2011年的4700亿;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是前50年投资的2倍多,在投资惯性下,2011-2013年又增加投资1.55万亿,累计形成产能近40亿吨,给紧接而来的产能过剩埋下了祸根。

同时,“黄金十年”也掩盖了许多矛盾,企业管理滑坡,放弃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艰苦创业精神大大减弱,投资决策失误。

在7月7日召开的能源集团半年工作会上,我曾专门讲到:

忆往昔,看过去十年得与失。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2000年那时候,谁最困难?

现在又是谁最困难?

“只有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所以说,当前的困难,是全国经济“三期”叠加和煤炭行业“四期”并存的必然,是煤炭产业严重过剩的必然。

(二)要看到差异性

这次煤炭产业困局,与1998年起那几年危机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一是诱发原因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8年煤炭市场下滑,主要诱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危机来的快退的也快,煤炭阶段性相对过剩;而目前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不是简单的周期现象,而是结构性的衰退。

周期性衰退,如同人得了感冒,过段时间就能好,吃点药好得更快。

但是结构性衰退,就像人的肌体得了重症,不动手术好不了。

尤其是这次结构调整,是国家主动采取的调整措施,依靠市场手段主动“动手术”。

煤炭行业进入整体重新洗牌、用市场方式自我调整的阶段。

二是工业发展阶段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8年重化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水泥、化肥、耗材行业快速发展,对煤炭行业需求大增;现在进入重化工业中后期,到2010年,我国就已经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进入全面过剩时期,依靠传统的高耗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过时。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正处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

三是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8年国家煤炭政策导向是减轻国有煤炭企业的负担,实行统配煤矿下放地方管理,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而现在国家政策是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靠市场的力量大浪淘沙。

四是竞争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

1998年,我国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是40:

17:

43,乡镇煤矿举足轻重。

到2010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重已调整为56:

17:

27,全国1000万吨以上的52家大型煤炭集团,已占总产量的70%,行业竞争发生根本变化,演变成大煤矿、大集团的垄断性竞争、寡头竞争。

五是职工队伍的主体结构、思想观念和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90年代职工,以老矿工和矿工子弟为主,职工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不强,思想容易统一。

但现在职工来源和生产骨干转变为思想活跃的80、90后新生代,用工转变为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的聘用制、外包队等形式。

尤其是职工好日子过久了,承受能力却大幅弱化。

六是煤炭后续产能储蓄发生新变化。

1998年煤炭市场疲软,后市产能储备不足,宏观经济刚一好转,煤炭供应立刻显现不足。

而现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大量产能正待释放。

据中煤协会发布数据看,煤炭产能是40亿吨,有专家分析实际已达42亿吨。

年初我与鄂尔多斯市党政主要领导会见,据他们讲,今年仅鄂尔多斯就有3亿吨的产能需要释放。

七是国际煤炭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

自2009年我国由煤炭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2013年我国进口煤炭3.3亿吨;今年上半年净进口1.567亿吨。

进口煤冲击将是今后需长期承受的压力。

俄罗斯副总理表示,今后几年将向中国增加2~3倍煤炭出口。

综上七个变化,与1998年困难时期相比,今天已经时变势移、时过境迁、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要看到长期性

今年5月初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要适应“新常态”。

何谓“新常态”?

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一是从高速增长变成到中高速增长,二是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

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增速将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当前的结构性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状态。

大家经常听到的“克强经济学”,核心是“不刺激,去杠杆,重改革”,很多人戏称“温总理是强刺激,强总理是温刺激”。

虽是戏言,但却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的定力和发展理念,政府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只要不低于7%,就能保证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也充分表明中高速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我们煤炭行业也已进入一个“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就是“长冬”。

许多人说行业“寒冬”很快就会过去。

但我的判断是,煤炭市场的低迷至少还要持续几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并且即使走出“寒冬”,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也将进入微利或无利时代。

所以,大家必须树立长期“度冬”的准备,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四)要看到残酷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市场竞争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当前的煤炭市场可以用哀鸿遍野、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一点大家都已有切肤之痛。

如果说2012年至2013年煤价下行主要是因为需求不足和去库存,那么今年的降价多数是因为煤炭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说明煤炭已经完全市场化,而且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市场不相信眼泪”。

中煤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超过70%。

有9个省出现全行业亏损;主要产煤省区的36家大型煤炭企业中,有20家企业亏损。

有70%的煤炭企业减发了工资,30%的企业出现欠发工资现象,20%的企业工资下降幅度超过10%。

10月23日,张寿利副书记带队到黑龙江省龙煤集团调研,龙煤集团有24.3万在册职工、19万离退休职工、13.8万集体职工,煤炭年产量5000万吨,今年1-9月份已经亏损40亿元。

(五)要看到紧迫性

数字最枯燥,但也最有说服力。

下列几组数据,可以看出收入、利润该增的反而降了,亏损企业、亏损额该降的反而增了,反映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1.整体效益状况。

今年1-9月份,全能源集团实现利润17.06亿元,比2013年同期39.71亿元下降57%;比2012年同期100.99亿元下降83.10%;比2011年同期137.66亿元下降87.6%。

2.煤矿效益状况。

今年1-9月份,煤炭主业营业收入277.09亿元,同比减少55.55亿元,降幅16.69%;实现利润12.06亿元,同比减少15.63亿元,降幅56.44%。

64对生产矿井中,1-9月累计盈利的矿井有25处,利润合计为39.80亿元(PPT显示利润总额前十位矿井)。

累计亏损的矿井有39处,亏损合计23.69亿元(PPT显示利润总额后十位矿井)。

3.非煤产业效益状况。

1-9月份营业收入1239.90亿元,同比减少91.87亿元,降幅6.90%;利润5亿元,同比减少7.01亿元,降幅58.38%。

其中:

(1)机械板块:

收入72.28亿元、利润3.64亿元;

(2)化工板块:

收入77.16亿元、利润-2.98亿元;

(3)电力板块:

收入10.67亿元、利润1.16亿元;

(4)建材板块:

收入15.21亿元、利润0.61亿元;

(5)建筑板块:

收入33.56亿元、利润0.92亿元;

(6)物流板块:

收入940.75亿元、利润2.32亿元。

规模以上非煤企业(21户)中,1-9月累计盈利的有16个,利润合计为7.72亿元。

累计亏损的有5个,亏损合计2.11亿元。

4.亏损企业情况

自2010年至今,能源集团三级(矿、厂)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0年亏损企业60户,亏损面(占同级企业总户数)34.29%,合计亏损额11.66亿元;2011年亏损企业80户,亏损面41.67%,合计亏损额19.59亿元;2012年亏损企业88户,亏损面43.14%,合计亏损额31.33亿元;2013年亏损企业102户,亏损面45.74%,合计亏损额40.71亿元;2014年1-9月份亏损企业105户,亏损面46.46%,合计亏损额43.45亿元。

期间虽有部分亏损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新的亏损企业不断出现,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连续5年亏损的27户企业中,煤炭11户,亏损31.71亿元;非煤16户,亏损24.45亿元;总计亏损56.17亿元。

按单位分,新矿集团煤炭3户、非煤3户,合计亏损15.18亿元;枣矿集团煤炭2户、非煤2户,合计亏损4.75亿元;淄矿集团煤炭3户、非煤3户,合计亏损9.61亿元;肥矿集团煤炭2户、非煤4户,合计亏损19.24亿元;临矿集团煤炭1户、非煤2户,合计亏损3.49亿元;龙矿集团煤炭1户、非煤3户,合计亏损3.89亿元。

纳入2014年下半年治亏考核目标的企业64户,今年1-9月份,合计亏损32.51亿元,比年度预算目标(平均进度)超亏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7.26亿元。

总之,综观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既有“近忧”,又有“远虑”;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已经到了危急关头,正所谓“压力山大”。

二、面对困境怎么办

困难客观而现实地摆在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别无选择,惟有直面挑战。

(一)强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青年毛泽东的自信。

自信是一名成功领导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煤炭市场下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