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318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docx

44识读汽车零件图教案

任务4-4识读汽车零件图

本项目参考课时:

6学时

课题

任务4-4识读汽车零件图

参考资料

教材、练习册

教学配套

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学生讨论、训练

授课课时

6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熟悉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

学习重点

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与表达方法的选择

实施建议

1.通过实物模型,根据其各自结构特点,将其分成四大类;

2.通过对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归纳总结,使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产生一个飞跃;

3.配合一些典型零件图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评价(或后面的课后总结)

可通过课堂或课后作业形式进行评价:

布置几道难度适中且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情况。

习题形式可以是填空、判断、选择、作图等。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在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绘图练习来筑固所学的知识。

【课题导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看到的汽车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形状各异,但根据其在结构形状、表达方法上的某些共同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

即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本任务通过对四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分析,以达到识懂一般读零件图的目的。

【讲授新课】

任务4-4识读汽车零件图

一、教学内容

(一)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识读零件图的目的,就是要根据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弄清零件全部尺寸及各项技术要求等,以便在制造或加工零件时,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确定零件合理的加工方案,达到图样上规定的各项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可归纳为“两看三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看标题栏,了解概况

由标题栏可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

从名称大致了解零件的用途,从材料可大约知其制造方法,从比例可估计零件的大小。

2.分析表达方案,弄清各视图的关系及表达重点

看懂主视图所表达的重点,分析主视图与其它视图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它视图的名称、表达方法、投影方向及表达的目的。

3.分析形体

根据视图特征,先将零件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各部分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找出各形体在相应视图上的投影,弄清结构,最后将各部分综合起来,想出零件的整体结构形状。

这是识读零件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般情况看图是按“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粗后细”的顺序来读。

4.分析尺寸

按照视图和形体分析,找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入手,找出各形体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以及零件的总体尺寸。

5.看技术要求

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如表面结构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热处理要求等。

(二)识读零件图举例

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方法、视图表示、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结构特点,可以把零件归纳为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四种类型,下面就分别介绍如何识读这四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1.轴类零件

轴类零件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承轴上零件(如齿轮、带轮等)的回转并传递运动和动力,同时也起到定位及保证回转精度的作用,如图4-4-1所示。

汽车上的半轴、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凸轮轴、发动机曲轴等均属于轴类零件。

如图4-4-1所示为阀杆的零件图。

图4-4-1轴的作用

(1)结构特点

轴类零件大多数由直径不同的同轴回转体组成;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

轴上常有轴肩、键槽、螺纹及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圆角、倒角、中心孔等结构。

图4-4-2柱塞阀零件图

(2)视图表达特点

由于轴类零件一般按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方向)放置。

因此常采用一个基本视图──主视图表达整体结构。

对轴类零件上的键槽、销孔常用局部视图、局部放大图、移出断面图来表达,如图4-4-2为柱塞阀零件图。

(3)尺寸标注特点

轴类零件常见轴向基准:

重要的轴肩台面为主要基准,端面为辅助基准;

常见径向基准:

一般以轴线为基准。

(4)技术要求特点

有配合要求表面,其表面结构要求、尺寸公差要求都要高一些。

有配合的轴颈和重要的端面也有形位公差要求,如同轴度、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及键槽的对称度等。

2.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可细分为盘类、盖类和轮类零件,主要起连接、支承、轴向定位和防尘、密封等作用。

汽车上的制动盘、离合器压盘、气泵盖、等均为盘盖类零件。

(1)结构特点

其主体一般也由直径不同的回转体组成,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

常有退刀槽、凸台、凹坑、倒角、圆角、轮齿、轮辐、筋板、螺孔、键槽和作为定位或连接用孔等结构,如图4-4-3所示齿轮箱端盖。

图4-4-3齿轮箱盖端盖

(2)视图表达特点

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或镗床上加工,所以主视图常将轴线水平方向放置。

常用主视图和左视图(或右视图)表达,主视图常采用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常见的工艺结构有均布孔、凹坑、凸台、螺孔、销孔和肋条等,如图4-4-5为轴承盖零件图。

图4-4-4轴承盖零件图

(3)尺寸标注特点

盘盖类零件长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一般是以有一定精度要求、加工重要的结合面、端面为基准;宽度和高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一般以对称中心轴线为基准。

(4)技术要求特点

盘盖类零件有配合要求的内、外表面及起轴向定位作用的端面,其表面结构要求和尺寸要求较严,有配合要求的孔、轴尺寸应给出恰当的尺寸公差;与其他零件相接触的表面,尤其是与运动零件相接触的表面应有平行度或垂直度要求。

3.叉架类零件

叉架是零件包括叉杆类零件和支架类零件。

叉杆类零件多为运动件,通常起操纵、连接、调速或制动等作用。

支架类零件主要起支承和联接作用。

汽车上的变速器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均属于叉架类零件。

如图4-4-5所示。

(1)结构特点

此类零件由铸造或模锻制成毛坯,经机械加工而成。

结构大都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工作部分、支承部分和连接部分。

其上常有凸台、凹坑、销孔、螺纹孔、和成型孔图4-4-5拨叉

等结构。

(2)视图表达特点

叉架类零件一般选择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

这类零件常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视图表达,表达方法多样,如图4-4-6为一拨叉零件图。

(3)尺寸标注特点

叉架类零件常以支承孔的轴线、对称面、较大的加工平面、结合面作为是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要基准。

(4)技术要求特点

叉架类零件一般对表面结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但对有工作部分或支承部分的孔、槽、叉、端面以及对角度或某部分的长度尺寸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故应给出公差。

图4-4-6拨叉

4.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一般为机器部件的主体,体积较大,形状也较复杂,常为铸件,也有焊接件。

其主要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也起定位和密封作用。

汽车上的变速器壳体、转向器壳体、气缸体、气泵缸体、后桥壳等均属箱体类零件。

如图4-4-7所示。

图4-4-7阀体

(1)结构特点

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容纳运动零件和贮存润滑液的内腔,壁上有支承和安装运动零件的孔及安装端盖的凸台(或凹坑)、螺孔;安装底板及安装孔;加强筋、润滑油孔、油槽、放油螺孔等。

毛坯多为铸件,部分结构要经机械加工而成。

(2)视图表达特点

常以最能反映形状特征及结构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

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摆放位置。

根据具体零件,往往需要多个视图及其它多种方法来表达,如图4-4-8为一泵体零件图。

图4-4-8阀体零件图

(3)尺寸标注特点

箱体类零件常以主要孔轴线、对称平面、较大的加工平面或结合面作为长、宽、高方向尺寸作为主要基准,各轴孔的间距一般直接标出。

(4)技术要求特点

箱体类零件重要的轴心线、结合面或加工端面之间一般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熟悉四类零件的结构分析、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3.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三、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讲解: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实物直观展示法,分析四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尺寸与技术要求的标注以及读图方法;

示范:

应用教具(如三角尺、圆规、实物模型、彩色粉笔等)演示:

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的选择以及尺寸及技术要求标注等。

2.学生练习

可结合所选的习题集,有针对性的布置少量有代表性且难度较小的习题,组织大家进行课堂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

回答学习提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绘图中出现的错误。

这也有助于教师正确地把握好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

4.教师总结、点评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集中点评,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条件

1.准备好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准备好教具(如三角尺、圆规、彩色粉笔等)。

3.学生配备有一套绘图工具和习题集。

【布置作业】

1.看懂所给的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作图比例______________.。

(2)该零件共用_______个视图来表达,它们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该零件的轴向尺寸基准是_________、径向尺寸基准是_____________。

(4)“Φ18c11”中,基本尺寸为__________、最大极限尺寸为____________、最小极限尺寸为____________、尺寸公差为___________。

(5)该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是__________面,达到____________。

(6)该零件热处理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

2.看懂所给的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共同了________个视图来表达,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该零件的名称是___________,材料为_________,铸造要求__________。

(3)Φ98圆周上共均布______孔,其定形尺寸为______________。

(4)以端盖的轴线为________基准,以右端面为__________基准。

(5)该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表面是____________面,达到__________。

(6)“Φ80”中,“Φ80”表示__________,“f8”表示____________,“f”表示____________,“8”表示_______________.

(7)该零件的总体尺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总结】

本任务主要学习了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通过学习,能熟悉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的选择以及尺寸、技术要求的标注,最终达到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