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198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docx

印度的隐身之梦印度隐身舰艇发展

印度“隐形护卫舰”的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印度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位于印度洋核心位置,三面环海,扼守着印度洋航线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印度海军奉行的海洋战略及谋求控制印度洋海上通道的政策,对区域安全及大国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梦想。

印度在军事上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把印度洋作为军事扩展的重点,海军战略则坚持“沿海防御——区域控制——远洋进攻”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实现从“区域性威慑与控制”向“远洋进攻”的跨越,形成对印度洋的实际控制。

印度海军大力推行“印度洋控制战略”,将印度洋划分为“完全控制区”、“中等控制区”和“软控制区”三个战略区域。

印度试图先控制印度洋北部水域,然后向远洋延伸,逐步限制并排斥大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最终确立印度的海上大国地位,取得在印度洋的控制权。

由于实力的局限,印度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的办法,逐渐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为此,印度海军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便开始着力打造“隐形护卫舰队”,欲实现其称霸印度洋的“幽灵之梦”。

俄“克里瓦克”Ⅲ级的升级版——“塔尔瓦尔”级隐形护卫舰

印度利安德级护卫舰“INSVindhyagiri”号

原版的俄制“克里瓦克III”隐身护卫舰,虽然号称“隐身”,但带有俄罗斯战舰一贯的风格

为了淘汰20世纪70年代陆续服役的5艘“尼尔吉里”级护卫舰(从英国购买的二手“利安德”级),印度在1997年向俄罗斯采购了3艘“塔尔瓦尔”级(俄罗斯称为“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

“塔尔瓦尔”级护卫舰是印度海军历史上第一种采用隐身技术的舰艇,该级舰是按照1998年7月21印俄之间所签署的建造合同而生产的,其母型是俄“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

“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是俄罗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一级多用途护卫舰,具有较强的对空、对舰及反潜能力,因此,印度看中了它并要求俄罗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作战能力,提高舰艇的隐身性,使其成为一种隐形护卫舰。

1998年7月21日,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关于俄为其建造3艘改进型“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的合同,并将新建的护卫舰称为“塔尔瓦尔”级导弹护卫舰,合同总金额近10亿美元,平均每艘达3亿多。

印度“塔尔瓦尔”级隐形护卫舰

印度海军“塔尔瓦尔”级隐形护卫舰

2001年12月5日,俄罗斯为印度制造的3艘代号1135.6的护卫舰中的第一艘——“塔尔瓦尔”号从俄罗斯圣彼德堡起航,前往芬兰湾进行海试。

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印度先后从俄罗斯接收了3艘“塔尔瓦尔”级护卫舰,代号分别为“塔尔瓦尔”号、“特里苏尔”号、“塔巴”号,其中,“塔巴”号护卫舰将是第一艘安装射程为290公里的超音速“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的“塔尔瓦尔”级护卫舰。

“塔尔瓦尔”级护卫舰的服役不仅使印度成为南亚唯一拥有隐身护卫舰的国家,还使其水面舰艇的远洋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俄原“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与俄其它舰艇一样,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舰艇的隐身性,各种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堆叠在舰体表面,显得非常杂乱,舰艇几乎没有什么隐身性能可言。

而“塔尔瓦尔”级则在其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舰体外形及舰上武器系统的布置。

相对于“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塔尔瓦尔”级舰体外表光滑整洁,舰体为近年世界上流行的长首楼甲板、方尾舰型,长宽比较小,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舰艇航行时的阻力,对航速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却可减轻舰体的横摇和纵摇,增强舰体的稳定性和耐波性,适合在中远海及高海况条件下航行及作战。

舰体后有一座直升机机库,舰首为加有防浪板的大倾斜舰首,可避免前甲板被海浪淹湿,以适应在海况恶劣的印度洋航行作战。

整个船体具有很大的外张度,舰体上有一等长与全舰的折线,折线以上内倾,上层建筑低矮,尺寸较小,并且所有的外壁尽量避免采用垂直面,烟囱内装有海水降温系统,可有效减少红外辐射,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自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及红外特征。

所有这些改进使“塔尔瓦尔”级与“克里瓦克”Ⅲ级有了明显的不同,已具备了现代护卫舰的特征。

“塔尔瓦尔”级的动力系统沿用了原“克里瓦克”Ⅲ级上的燃-燃联合动力,这在世界护卫舰中也是不多的,因此,其动力十分强劲,为其具有较大航速提供了保证。

该级舰共装有4台燃气轮机,其中两台为A-50燃气轮机,最大输出功率达43280马力,另两台为M62型燃气轮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000马力。

虽然它们的单台输出功率及总输出功率都要小于俄“克里瓦克”Ⅲ级上装备的发动机,但在反应时间、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耗油率有了很大的下降,使其在吨位比“克里瓦克”Ⅲ级少400吨的情况下续航力与其基本相当。

“塔尔瓦尔”级上所使用的舰载武器基本上都是俄罗斯新研制的,有些甚至俄海军自己还没有装备。

因此,其综合作战能力已全面超越了母型“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

“塔尔瓦尔”级全舰武器系统由导弹系统、火炮系统、反潜系统三部分构成,具有很强的反舰、防空及反潜能力。

“塔尔瓦尔”级的后裔——“什瓦里克”级隐身护卫舰

为了平衡国内“国舰国造”的非议之声,印度在向俄罗斯采购“塔尔瓦尔”号等舰的同时,1998年印度海军提出自建造全隐身战舰——“17号工程”(P17)尼亚吉里级护卫舰计划,预算案获得印度人民院通过,1999年,印度海军与马扎冈造船厂正式签署建造合同,2001年7月11日首舰“施瓦里克山”号正式开工建造。

3艘尼亚吉里级护卫舰的舰体造价1.75亿美元,加上舰载武器装备和直升机,其造价将达到数亿美元,成本比战斗力更强的“塔尔瓦尔”号要贵许多,但为了让本国掌握隐身舰艇的制造技术,印度政府也在所不惜。

2003年4月18日,印度国防部官员对外界宣布说,鉴于世界海军舰艇正朝着隐身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方向发展,作为印度洋水域最强大的“三维蓝水海军”、“我们不能错过早班车”!

印度国产“什瓦里克”级隐身护卫舰

受“塔尔瓦尔”级隐身性能的吸引,当然还有世界隐身潮流的推动,同年,印度国会批准以“塔尔瓦尔”级护卫舰为蓝本,自行设计建造一级隐身护卫舰,这就是“什瓦里克”级,其建造计划被称为“17号工程”。

该项目总投资810.1亿卢比,将建造3艘隐身护卫舰,分别为:

“什瓦里克”号(INSShivalik)、“萨特普拉”号(INSSatpura)和“萨亚德里”号(INSSahyadri)。

其中,“什瓦里克”号隐身护卫舰目前正在进行服役前的试航工作,该舰计划于2009年11月服役;萨特普拉”号隐身护卫舰和“萨亚德里”号隐身护卫舰计划在2010—2011年交付,目前这2艘隐身护卫舰正在印度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MazagonDocks)建造。

综合来看,“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的隐身性能将远好于印度海军的现役舰艇,堪称印度海军“隐身第一舰”。

“什瓦里克”级实际上是“塔尔瓦尔”级护卫舰放大版的改进型(主要是隐身性能方面)。

“塔尔瓦尔”级的原版——“克里瓦克”Ⅲ,是由俄罗斯鼎鼎大名的北方设计局主设计,因此印度在进行“什瓦里克”级的设计时自然也少不了北方设计局的帮忙。

由于是隐身护卫舰,印度还邀请了在隐身舰艇设计领域领先的法国舰艇建造局作顾问。

为进一步提高舰艇的整体技术水平,印度还将该级舰的全部系统集成工作交给了加拿大CAE公司。

由一个西方公司负责印度制造舰艇工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在印度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从外观和上层建筑布局看,“什瓦里克”级与“塔尔瓦尔”级护卫舰十分相似,尾部则更接近于“德里”级驱逐舰。

它的全长接近143米,宽17米,标准排水量4600吨,满载排水量5000吨,明显大于“塔尔瓦尔”级(长124.5米,宽15.2米,满载排水量3850吨)。

由于该级舰装备了大量自动化舰载设备,因此其编制人数与当前印度海军类似吨位的水面舰艇相比要少许多,仅计划配备257名舰员,其中包括35名军官(印度的“戈达瓦里”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4209吨,人员编制313人)。

为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印度使用了意大利的雷达截面积预测软件辅助进行“什瓦里克”级的设计。

其上层建筑设计还在法国舰艇建造局的帮助下,部分吸收了“拉斐特”级护卫舰的设计经验——在红外信号管理方面,由加拿大戴维斯工程公司提供红外抑制系统,并负责培训相关操作人员。

由于戴维斯工程公司在该领域尤其是在舰艇烟囱红外抑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该级护卫舰有望具备极低的红外信号特征。

为了减小噪声,“什瓦里克”级护卫舰上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有隔声减振装置。

28号工程——标新立异的轻型隐身护卫舰

“科拉”级轻型护卫舰首舰“科拉”号

早在1990年4月“科拉”级轻型护卫舰(25A工程)还在研制阶段时,印度海军就对该级舰缺乏反潜能力耿耿于怀。

因此,在代号为28号工程中设计的28型轻型护卫舰项目开始招标时,就将新舰类型明确为轻型多用途护卫舰。

2003年12月底,位于加尔各答市的古德里奇造船工程有限公司的2500吨轻型护卫舰方案中标,并开始了28号工程的详细设计工作。

2005年该公司的轻型护卫舰模型在圣彼得堡第2届国际海军防务展上首次展示,2005年8月古德里奇公司举行了首舰的钢板切割仪式,2006年11月18日铺设龙骨,原定于2010年建成服役。

但据“俄罗斯巴伦支海观察家”网站2009年8月24日报道,虽然印度古德里奇造船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都在为印度海军最先进的隐身护卫舰项目进行努力,但是该项目(Project28)仍要推迟两年时间。

该型舰首舰可能于2012年6月交付。

另外三艘将每隔一年交付一艘。

推迟交付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海军已经制定了舰上每部分设备的隐身标准,供应商正在尽力使开发的发动机,传输,空调和动力系统都能够满足减震降噪的隐身需求。

而且,海军已经委托印度供应商提供大部分设备。

印度国产P28型隐身护卫舰3D效果图

P28配备的方盖圆筒形垂发系统

印度对28型轻型隐身护卫舰的信息鲜为外界所知。

在28号工程启动初期,外界曾猜测其会和15A、17A工程一样大量借鉴俄罗斯的设计思想,其母型也很可能是20380型守护级护卫舰。

但是从该型舰已公布的想象图和模型与已建成的“守护”号对比来看,两者存在联系的可能性极小。

恰恰相反,28型轻型护卫舰在整体外观上已经摆脱了俄系舰船的影子。

作为一型以反潜为主的作战舰只,较长的续航力和较低的自噪声是对28型动力系统的主要要求,因此,该型舰选用了柴—柴联合推进方式(CODAD)。

全套动力系统不再寻求俄罗斯或乌克兰的厂商,而是由法国舰艇建造局承担设计和主机供货,果阿造船厂负责传动齿轮箱的制造工作。

2008年3月2了日,加登•里奇公司接收了首套动力系统,该系统由4台法国皮尔斯蒂克12PA6STC柴油机组成,单台额定输出功率4270千瓦,由于采用小长宽比船型,其快速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最高航速仍可达29节,续航力4000海里/12节,自持力15天,基本满足了近海反潜巡逻的需要。

该型舰的舰员编制为85人。

该型舰采用了小长宽比平甲板舰型,使用印度钢材有限公司的DMR249A钢材建造,全长110.0米,型宽13.5米,型深8.5米,吃水3.5米,满载排水量2500吨。

角度不大的前倾式舰首下布置了球鼻型声呐导流罩。

位于舰中部的一对全动式减摇鳍将舭龙骨分为两段,内倾的方尾下布置了一对5叶变距桨和一对流线型半平衡舵,与20380型相对尖瘦的线型相比显得敦厚丰满。

近期公布的图片显示,主桅顶部已经看不见印度军舰“背靠背”的熟悉面孔,而是被一部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巴拉特电子公司(BEL)联合研制的REVATHI中程三坐标监视雷达所取代。

该雷达重2.5吨,可以跟踪150个目标,探测距离200千米,主要用于对空/对海搜索并提供目标方位数据。

反潜系统是该型舰武器系统的核心,由反潜直升机、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弹组成。

可搭载一架HAL“北极星”或卡—28PL反潜直升机遂行远距离反潜/搜潜任务。

中距离反潜则由舰载反潜鱼雷系统负责,在主甲板中部两舷各布置有一座三联装ILAS324毫米反潜鱼雷发射装置,由意大利白头公司授权印度拉森•特博洛公司制造,主要用于发射法—意联合研制的MU90轻型反潜鱼雷。

近距离反潜则交给拉森•特博洛公司仿制的RBU600012管反潜火箭系统负责。

此外,还有1部HUMSA-NG型舰壳声呐。

关于该型舰是否具备反舰能力,许多资料都称其装备有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发射SS-N-27或“布拉莫斯”反舰导弹,但从目前公开的图片观察,还没有发现装备该装置的迹象。

考虑到该型舰的用途和配备的火控雷达设备限制,装备该型导弹的可能性不大。

P17A战舰工程——计划打造更先进隐身护卫舰

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DAC)于2009年6月19日确认了一项采购计划,将为海军建造7艘先进隐身护卫舰。

该造舰计划名为“P17A战舰工程”,旨在为印度海军建造迄今为止最为先进、隐身性最强的护卫舰,其性能将远远超过目前在役的P17护卫舰。

印度国防部已经为该造舰计划编列了4500亿卢比(92.3亿美元)预算,这也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防务合同。

2006年,印度海军曾为P17A计划向外国造船公司发布了一份信息征询书,这些公司包括法国DCNS集团、意大利Fincantieri造船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以及俄罗斯和韩国的一些造船企业。

印度国防部将P17A项目看作是正在进行的P17项目“什瓦利克”级多功能隐身护卫舰项目的下一代舰艇。

P17A护卫舰的“信号特征减少”的水平有望与新加坡从法国引进的新“可畏”级护卫舰相当。

海军坚持P17A的首批两艘舰应在国外建造,以便于使两家船厂能够了解欧洲船厂应用新的模块造船法来建造隐身护卫舰。

这样会使P17A的成本增加500亿卢比,在国外建造的成本是在本国建造成本的两倍。

但是海军关心的是能否提前交付,而不是护卫舰的造价。

海军参谋长在国防采办委员会上提出在国外建造P17的优势。

但是国防部长则倾向于全部7艘舰都在本国建造。

印度海军希望由外国公司建造2艘P17A的想法遭到了国内船舶工业界的反对。

印度海军认为,由外国公司建造舰艇可以使国内工业界汲取世界先进的造船技术;而国内工业界则认为,从国外购买P17A是不明智的,因为国内造船厂已经拥有了先进的隐身舰艇制造能力。

现在,军方与工业界的争论有了结果,印度国防部确定7艘护卫舰全部由印度国内的两家企业建造,分别是孟买的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和加尔各答的古德里奇造船工程有限公司。

这两家船厂将首先进行升级,之后会采用现代化的建造方式,模块化组装7艘舰艇,这与之前印度科钦造船厂建造本土航空母舰的方式是相同的。

按计划,P17A护卫舰将从2011年开始建造,首舰将于其后3~4年内交付,全部7艘舰预期将在2021年服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