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078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docx

桥梁施工养护实习报告

目录

1、悬臂浇筑施工法

 

2、石拱桥施工方案

 

3、悬索桥施工

 

4、心得体会

 

一、悬臂浇筑施工法

湘江大桥

1悬臂浇筑施工工艺

悬臂法浇筑法又称无支架平衡伸臂法或挂(吊)篮法,所用的主要的设备是挂篮。

通过挂篮的前移,对称地向两侧跨中逐段浇筑混凝土,并施加预应力,如此循环作业。

其施工工艺流程:

挂篮前移就位→调平模板→(钢筋制作)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监理工程师验收→浇筑混凝土(制作试块)→混凝土养护、拆膜及接缝处理→预应力筋下料、穿束→张拉预应力筋→封锚、压浆→挂篮前移就位。

2菱形挂篮的组成和特点

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

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走行系统。

菱形挂篮特点:

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整体刚度大,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便于挂篮轨道、腹板、底板钢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安装,加快施工速度;走行装置构造简单,外侧模、底模可一次就位,内模也能整体拉到位;利用箱梁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及挂篮,取消了后平衡重,挂篮自重轻。

3挂篮安装顺序(挂篮的拆除顺序相反)

3.1找平铺枕:

测量放样并用墨线弹出箱梁中线、轨道中线和轨道端头位置线,用1:

2水泥砂浆找平铺枕部位,铺设钢轨;

3.2安装轨道,确认中心距无误后,用锚固梁与竖向筋将轨道锁定;安装前后支座,前支座与轨道之间铺四氟乙烯滑板;

3.3吊装主桁架并安装桁架间联结系,用精轧螺纹钢与扁担梁将主桁架后端锚固在轨道上;主桁架采用临时固定措施,保证两主桁架稳定;

3.4吊装前上横梁及组合件(包括翼缘横臂、主梁横臂);

3.5安装外滑梁;

3.6吊装底摸架及底摸板组合;

3.7松0#、1#侧板,前移至模板预定位置;

3.8吊装内模模架及内滑梁;

3.9调整主模标高及模板相对尺寸。

4挂篮预压

挂篮预压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挂篮弹性变形与荷载的线型关系,检验挂篮主桁架的承载能力,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为悬浇施工中的变形及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合拢精度,同时检验挂篮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挂篮整体的安全性能作出检测。

预压荷载取梁段最大重量的1.2倍。

预压分五级加载:

20%=>40%=>60%=>80%=>100%,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每次分级加载和卸载后,测量底篮前横梁吊带处的挠度,底篮横梁和底板变形;主桁片上前横梁吊带处的挠度。

在每级加载或卸载时及时进行观测。

在加载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挂篮各个部位,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挂篮施工挠度。

5挂篮前移

5.1找平梁顶面并铺设钢(木)枕及轨道。

5.2放松底摸架前后横梁上吊带。

5.3底篮后横梁两侧的吊耳与外侧模滑梁之间用10t倒链连接,将底篮悬挂在外滑梁上。

5.4拆除后吊带与底篮后横梁的连结。

5.5解除挂篮后端锚固螺杆。

5.6轨道顶面安装两个10t倒链(每套挂篮)并标计好前支座(移运器)的位置。

倒链牵引前支座使挂篮、底篮、外侧模一起向前移动。

5.7将主桁架锚固。

安装后吊带,将底摸架吊起。

5.8调整模板高程,拉出内模调平,挂篮前移完成。

6悬臂浇筑梁的挠度控制及注意事项

6.1线型控制即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施工阶段,根据线型控制小组计算提供梁体各截面的最终挠度变化值(即竖向变形),设置施工预拱度,据此调整每块梁段模板安装时的前缘标高。

按照施工顺序,每悬浇一段观测5次,即挂篮就位后混凝土浇筑前、梁段混凝土浇筑后、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前、纵向预应力张拉后、移动挂篮移动到位时。

每次观测记录好标高、温度变化。

测量结果以表格形式及时反馈至线型控制小组,并对一些意外情况在备注栏中进行反映。

6.2注意事项

6.2.1对每套挂篮进行预压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其弹性变形,为确定立模高程提供依据。

6.2.2在每个墩0号段布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并将结果反应在合拢前4个梁段和边跨段的高程中。

6.2.3定期观测温度和日照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通常在早晨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进行复测。

观测后制成图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6.2.4从合拢段前4个梁段起,对全桥各梁段的标高和线形进行联测,并在这4个梁段内逐步调整,以控制合拢精度。

6.2.5加强对挂篮与轨道、钢(木)枕和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的观测。

6.2.6在T构悬臂浇筑施工期间,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应符悬臂载重的要求。

6.2.7线形控制观测点要有明显标记,并在施工中妥善保护,避免碰撞后弯折变形。

用Φ20直径的钢筋作观测点,钢筋露出混凝土面以10mm为宜,并将钢筋顶磨圆。

7各梁段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张拉

7.10#、1#段在墩顶安装贝雷桁架托架平台施工,由于0#、1#段节段较长,混凝土方量大,分两层浇注,其余梁段一次浇筑完成。

分层浇注时水平施工缝采用湿接缝,并在上层砼浇注前撒高标号水泥净浆,提高两层砼粘结力。

浇筑是从梁前端开始浇筑,在根部与已成梁段混凝土连接。

并按先底板,然后腹板、顶板的顺序,左右对称浇筑,避免墩身承受偏心压力。

混凝土灌注完后及时养护,采用塑料薄膜或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养生期为7天。

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及对称同步原则张拉预应力筋,并进行压浆。

各梁段施工时,根据安装挂篮需求,预留好各种预留孔道及预埋筋,以便挂篮拼装时能准确就位。

7.2预应力张拉顺序:

先纵向,再横向,后竖向。

纵向索对称中线张拉;先腹板后顶板,先下后上,先长索后短索。

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流程:

清理孔道→穿束→安装锚具→张拉设备就位→整束张拉至10%控制张拉应力(量测初始读数)→20%、35%、75%、100%五级张拉至控制应力并分别量测伸长值→持荷3min并量测总伸长值→锚固→切除多余钢绞线→封锚→压浆。

预应力张拉采用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为辅的“双控”张拉法,竖向预应力筋采取复拉工艺,以减少预应力的损失。

当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之差大于±6%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预应力筋的断丝、滑丝数量,不超过规定数值

8中跨合拢段、边跨合拢段和现浇段施工

8.1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跨现浇段采用搭设满堂支架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搭设支架→调整底模标高→预压→安装外模→绑扎梁体钢筋、安装波纹管及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安装内模→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拆除内模→待合拢张拉后、落模拆除支架。

在浇筑边跨现浇段时预埋合拢段的劲性骨架连接钢板。

8.2合拢段施工

8.2.1箱梁的合拢是控制主桥受力状况和线形的关键工序,因此箱梁的合拢顺序,温度和工艺都必须严格控制:

合拢段的施工按先边跨,再中跨的顺序进行。

边跨合拢段施工采用钢管支架进行施工,中跨合拢采用吊架法进行,除内模外其余模板采用挂篮模板。

各合拢跨合拢前,应对主梁的梁顶高程,桥轴线和桥长进行联测,观测温引起的梁体竖向和水平向相对位置变化的关系,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48小时,合拢温度控制在当天最低温度时浇筑,防止温度降低时梁两端混凝土对合拢段的张应力。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将底板上所有的钢绞线穿入波纹管内,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堵塞管道。

达到设计合拢温度及张拉预应力后,进行约束锁定(预埋型钢支架进行焊接)。

约束锁定设置由四根钢接杆组成的劲性骨架,分别位于箱梁顶底板靠近腹板处,劲性骨架按图纸预先拼焊好后,在箱梁两端对应预埋件上就位焊接,此后张拉上顶板临时束和下底板对应钢束,形成顶部抗拉的近似刚性接头。

绑扎合拢段钢筋及对接预应力管道,穿入预应力钢筋。

锁定后,撤除千斤顶,再复测合拢段长度和高程。

8.2.2边跨合拢:

边跨合拢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搭设边跨合拢段的模板,绑扎钢筋;安装边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张拉临时合拢束并锚固,但不灌浆;浇筑边跨合拢段混凝土,按设计要求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养生。

8.2.3中跨合拢:

安装中跨合拢吊架,配重按设计要求调整控制:

架立合拢段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中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张拉临时合拢束至设计吨位,以抵消温度降低时梁两端混凝土对合拢段的张应力;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时,及时卸去配重。

8.2.4体系转换:

悬浇过程中各独立梁段的梁体处于负弯矩受力状态,随着各梁段的合拢使梁体由负弯矩转化为正负弯矩交替分布状态。

当中跨合拢后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拆除临时固结和临时支座。

9挂篮使用注意事项

9.1挂篮的安装、行走、混凝土入模及拆除过程均系高空作业,必须有安全护栏、护网,两端需均衡作业;

9.2使用的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及时维修保养;千斤顶、倒链、钢丝绳、吊带必须达到作业安全要求;

9.3对挂篮位置、前后吊带、吊架及后锚杆等关键部位,及时检查,及时解决问题,不得留有隐患;

9.4对竖向应力筋的位置、数量及时进行检查,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

9.5及时对梁段标高、中轴线及挠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

9.6模板与已成梁段混凝土必须密贴,避免出现错台;

9.7混凝土入模过程中,随时注意挂篮及模板变形情况,做到及时调整,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9.8严格控制混凝土方量,尽量使梁段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术指标与计算采用值接近,减少实际值与计算采用值之间的误差。

二、石拱桥施工方案

石鼓书院的石拱桥

一)扩大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将基础安排在旱季施工。

主要采用带挡板和不带挡板两种开挖形式,有水基坑再配备一台抽水机抽水。

不带挡板开挖和基坑,土质边坡控制在1:

1,石质边坡控制在1:

0.5;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地下水较少的,采用全开挖形式开挖;基坑深度在6m左右,下部有含水土层的,采用平垂和混合支撑开挖。

2、施工要点

①首先进行定位测量,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样分块(段)分层开挖。

②基坑顶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冲刷坑壁,造成坍方破坏基坑。

③基坑开挖的施工程序。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直至设计标高。

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缘顶面上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坍落现象发生,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④基坑施工不可连续时间过长,自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连续不断地施工。

为加快施工进度,可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基坑,挖至接近坑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砌筑前,再用人工清挖至基底标高。

⑤如有必要,可采用草袋围堰辅助施工。

基础砌筑

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础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

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用大致一致。

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不应大于50mm。

二)桥台砌筑

桥抬砌筑之前应先将基础清洗干净,并注意以下要点;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3、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砌体外露面镶面种类应符合设计规定,位于流冰或有严重漂流物河中的墩台,宜选用较坚硬的石料或高强度混凝土预制筷进行镶砌。

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在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

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4、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应铺满,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5、砌筑上层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三)主拱圈

1、拱架、支架、模板均自行设计,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拟采用满堂支架、木拱盔进行拱上施工。

满堂支架用贝雷架架设。

拱盔拱轴线采有坐标控制。

浇筑拱圈前,详细检查拱架、模板的质量、安全等方面。

支架的布设根据支架承重荷载(静载、自重及施工荷载等)计算支架的必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变形情况。

拱架预拱度根据设计文件提供按悬链线予以合理分布。

支架基础采用砼垫层处理,再在处理后的基础上用枕木支垫,以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沉降。

支架搭设完成后,进行荷载预压试验,当试验指标符合计算指标时,才可进行拱圈的砌筑工作。

2、砌体砌筑

拱上构造施工顺序为:

主拱圈→侧墙→护拱→拱腔填料。

(1)主拱圈

a、砌筑拱圈工作开始以前,应先详细检查拱架和模板;在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砌筑。

b、砌筑拱圈时,必须纵、横向对称、均衡,按设计图纸或施工规范规定的加载程序进行,并随时注意观测和控制拱圈的变形。

c、砌筑时采用分段砌筑的方法,拱圈的辐射缝应垂直于拱轴线。

砌筑前对拱顶预加一定的压力。

砌筑时,在拱脚、拱顶面两侧、分段点及其他易发生裂缝部位临时设置定缝,在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后进行空缝填塞。

(2)拱圈合拢

拱圈合拢,一般选择在气温5-15℃时进行,拱圈合拢宜在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50%以上时进行。

(3)拱上结构

拱上结构在拱架拆卸前砌筑,待拱圈合拢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标号30%以上时进行。

附拱砌筑采用同样方法进行。

(4)拱架拆卸:

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拱上建筑全部完成后卸架,以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

主拱圈施工

主拱圈采用分段、分环的施工方法,全桥分六段、两环施工。

第一环第一次先施工两边水头石,水头石合拢后,再分段施工中间腰排石。

第一环施工完成后,待砂浆强度达到70%后再施工第二环,第二环施工程序与第一环相同。

在主拱圈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保持对称均衡加载,并加强施工观测。

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

沿拱跨方向分段砌筑。

分段位置应以能使拱架受力对称、均匀和变形小为原则,拱式拱架宜设置在拱架受力反弯点、拱架节点、拱顶及拱脚处;满布式拱架宜设置在拱顶、L/4部位、拱脚及拱架节点等处。

各段的接缝面应与拱轴线垂直。

分段砌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称于拱顶进行,使拱架变形保持均匀和尽可能的最小,并应预先做出设计。

分段砌筑时,各分段应一次连续砌筑完毕。

所用砌块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时按设计留置施工预拱度;

砌筑工作开始前,应先详细检查拱架和模板,在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均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砌筑。

四)桥面系施工

施工顺序:

桥面系测量放样→防撞拦杆扎钢筋装模板→检测→现浇砼→桥面铺装→检测

桥梁防撞栏放养前应选择桥梁伸缩缝附近的端部立柱等作为控制点,当间距出现零数,可用分配办法使之符合规定的尺寸,立柱宜等距设置。

护栏的高度必须在纵坡变化点处调整,以便线型顺适、美观。

桥面铺装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应注意以下事项:

1、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使用的材料、铺装层结构、混凝土强度、防水层设置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浇筑混凝土前将下承层打毛,清洗干净,然后浇筑。

3、其做面应采取房滑措施,做面宜分两次进行,第二次抹平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拉毛和压槽深度为1~2mm。

三、悬索桥施工

平湖公园的吊桥

一、锚碇与塔的施工

1.锚碇

锚碇是主缆锚固装置的总称,由砼锚块(含钢筋)及支架、锚杆、鞍座(散索鞍)等组成。

主缆由空中成束的形式进入锚碇,要经过一系列转向、展开、锚固的构件,这些我们将在第二节详细叙述。

本节只介绍锚块及其基础。

锚块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图13—1a))和隧道式(图13—1b))。

若锚碇处有坚实岩层靠近地表,修建隧道锚(或称岩洞式锚)有可能比较经济。

美国华盛顿桥新择西岸锚碇是隧道式,其砼用量22200m3,较之于纽约岸锚碇所用砼及花岗岩镶面工程量107000m3,仅为其21%。

但隧道锚有传力机理不明确的缺点,美国金门大桥原设计两端部都用隧道锚,但考虑到隧道锚块砼将力传给周围基岩机理不明确,总工程师乃改变决定,全部采用重力式锚碇。

有坚实基岩层靠近地表也可以采用重力式锚,让锚块嵌入基岩,使位于锚块前的基岩凭借承压来抵抗主缆的水平力。

例如我国1995年建成的汕头海湾大桥,就是利用两岸山体岩层,设计为重力前锚式锚块(锚块兜住石质山头,抵抗主缆拉力)。

巨大的主缆拉力通过锚杆、后锚梁、锚块砼,均匀传递给基岩(图13—2)。

虎门大桥的东锚碇也为山后重力式描。

若坚实基岩位于桥面之下深度不过30~50m,可修建直接坐落在基岩上的锚块。

若坚实持力层埋深更大,而设计意图是使荷载完全传至该持力层,则必须设置沉井、沉箱、大直径桩(含斜桩)等深基础。

这样的锚碇造价当然是比较昂贵的。

虎门大桥的西锚碇基础原设计为沉井加桩基方案,后经细探,发现基岩严重不平,沉井施工将会遇到很大困难,进改为地下连续墙方案。

如果将地基在荷载之下的各种变形予以充分考虑,也可以采用浅基础,例如美国1964年建成的维拉扎诺桥(370.33m+1298.45m+370.33m)和英国1970年建成的小贝耳特桥(240m+600m+240m)设扩大浅基础。

2.塔

大跨度悬索桥的索塔在50年代以前几乎都是采用钢塔,其主要优点是:

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抗震性能好。

直到l959年,法国建成主跨608m的其坦卡维尔悬索桥,开始采用砼塔。

我国新近建造的几座大跨度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虎门大桥、西陵大桥、江阴大桥)全都是采用砼塔。

塔的施工与斜拉桥塔基本上相同。

二、主缆架设

悬索桥的钢缆有钢丝绳钢缆和平行线钢缆。

前者一般用于中、小跨度的悬索桥,后者主要用于主跨为500m以上的大跨悬索桥。

平行线钢缆根据架设方法分为空中送丝法(As法)及预制索股法(Pws法)。

1.空中送丝法

用空中送丝法架设主缆,19世缆中叶发明于美国,自1855年用于尼亚瓜拉瀑布桥以来,多数悬索桥都用这种方法来架设主缆。

在桥两岸的塔和锚碇等都已安装就绪后,沿主缆设计位置,在两岸锚碇之间布置一无端牵引绳,亦即将牵引线的端头连接起来,形成从这一岸到那岸的长绳圈。

将送丝轮扣牢在这牵引绳上某处,且将缠满钢丝的卷筒放在一岸的锚碇旁,从卷筒中抽出钢丝头,暂时固定在某靴跟(可编号为A)处,称这一钢丝头为“死头”。

继续将钢丝向外抽.由死头、送丝轮和卷筒将正在输送的丝形成一个钢丝套圈,用动力机驱动牵引绳,于是送丝轮就带着钢丝送向对岸。

在钢丝套圈送到对岸时,就用人工将套圈从送丝轮上取下,套到其对应的靴蹬(可编号为4P)上。

图13—3为送丝工艺示意图。

随着牵引绳的驱动,送丝轮又被带回这岸,取下套圈套在靴跟4上,然后又送向对岸。

这样进行上百次,当其套在两岸对应靴跟(例如A及A’)上的丝数达到一丝胶钢丝的设计数目时,就将钢丝“活头”剪断,并将该“活头”同上述暂时固定的“死头”用钢丝连接器连起来。

这样,一根丝股的空中编制就完成了。

在上述基本原理基础上,可以采取多种提高工效的措施。

如果对岸也有卷筒钢丝,可以利用刚才所说的送丝轮在其返程中另带一钢丝套圈到这岸来,从而在另一对编号为B、B’的靴跟之间进行编股。

又沿无端牵引绳可以设置两个送丝轮,两轮的间距为,当甲轮从这岸驶向对岸时,乙轮正好从对岸驶向这岸,而且两岸都有卷筒钢丝,于是就可以同时在C、C’和D、D’靴跟之间编制另两丝股。

这就是“以四根丝股为一批”的安排。

再者,对于送丝轮扣牢在牵引绳上的两个点而言,每点可以不只设一轮,例如美国金门桥是设四轮,而且每个送丝轮上的缠丝道路也可以不只一条。

空中送丝法的主缆每一丝股内的钢丝根数约为300~600根,再将这种丝股配置成六角形或矩形并挤紧而成为圆形。

它的施工必须设置脚手架(猫道)、配备送丝设备,还需有稳定送丝的配套措施。

为使主缆各钢丝均匀受力,必须对钢丝长度和丝股长度分别进行调整.还应及时进行紧缆和绕组。

我们将在第二节介绍其中的主要设置。

2.预制索股法

用预制索股法架设主缆是1965年间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使空中架线工作简化。

自用于1969年建成的纽波特桥以后使用逐渐广泛,我国新近建成的汕头海湾大桥、虎门大桥、西陵大桥、江阴长江大桥都是采用这个方法。

预制索股每束61丝、91丝或127丝,再多就太重了。

两端嵌固热铸锚头,在工厂预制,先配置成六角形,然后挤紧成圆形。

架设的过程同空中送线法一样,但在猫道之上要设置导向滚轮以支持绳股。

虎门大桥每束137丝,每丝直径5.2mm,每根主缆110束,采用门架式拽拉器牵引索股,如图13—4所示。

在猫道上设置若干个猫道门架安装门架导轮组,牵引索通过这些导轮组,牵引索上固接有拽拉器,通过主(副)牵引卷扬机的收(故)索或放(收)索,使牵引索带动拽拉器穿过导轮组作往复运动。

索股前端与拽拉器相连,使得索股前端约30m长悬在空中运行,而索股后段则支承在导向滚轮上运行。

此方式也可用于空中送丝法。

三、加劲梁架设

加劲梁架设的主要工具是缆载起重机。

架设顺序可以从主跨跨中开始,向桥塔方向逐段吊也可以从桥塔开始,向主跨跨中及边跨岸边前进。

兹分述于下:

1.架设方式

以往加劲梁多用钢桁架,其架设方式也像钢桁架桥那样,从桥塔开始,向主跨跨中和岸边逐段吊装。

在每一梁段拼好以后,立即将其与对应的吊索相连,使其自重由吊索传给主缆。

对于三跨悬索桥而言,一般需要四台缆载起重机,分别从两塔各向两个方向前进.边跨和主跨的跨径比,各桥不同,为了使塔顶纵向位移尽可能小,对于当主跨拼成几段时,边跨应拼几段,应该进行推算。

在历史上,因为推算速度跟不上施工需要,曾使用全桥的结构模型试验(例如美国三潘市海湾桥)来决定其较为合理的吊装次序。

从桥塔开始吊装的优点是施工比较方便,缺点是桥塔两侧的索夹首先夹紧,此时主缆形状与最终几何线形差别最大,因而主缆中的次应力较大。

汕头海湾大桥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如图13—5所示。

海湾大桥混凝土加劲箱梁主跨有73段,边跨各24段,首先特预制梁段从预制场纵、横移下海,用铁驳浮运到各跨主缆下定位,用锚固在主缆索夹上的1800kN缆载吊机垂直起吊安装。

每安装一梁段之后,吊机向前移6m,锚固到下一对索夹上,做下一梁段的吊装准备。

吊装时,采用四点吊装法。

当加劲梁的重力逐渐作用到主缆上,主缆将产生较大的位移,改变原来悬链线的形状,所以在吊装过程中上缘一般都顶紧而下缘张开,直至全部吊装完毕下缘才闭合。

如果强制使下缘过早闭合,结构或其连接件有可能因强度不够而碇坏。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在架设的开始阶段,使各梁段在上缘铰接,而使下缘张开。

这些上缘铰接的梁段应具备整体以横向抗弯抵抗横向风荷载的能力。

待到一部分梁段业已到位,主缆线形也比较接近最终线形时,再将这一部分梁段下缘强制闭合。

当然必须通过施工控制确认此时闭合是结构和其连接件都能够承受的。

英国1966年建成的塞文桥梁段吊装是从跨中开始,向桥塔方向前进。

如果边跨较长,为避免塔顶产生过大的纵向位移,应从两岸向桥塔方向同时吊装边跨梁段,如图13—6所示.这种吊装次序的优点是:

在架设桥塔附近的加劲梁段时,主缆线形已非常接近其最终几何形状,此时将桥塔附近的索夹夹紧,主缆的永久性角变位最小。

虎门大桥(边跨无加劲梁)主跨39个梁段,其吊装次序就是先吊跨中段,再从跨中对称向两桥塔前进,直至合拢。

2.缆载起重机

缆载起重机由主梁、端梁及各种运行、提升机构组成。

起重机在主缆上运行及工作,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